日录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顾颉刚1 《易》为商周之史说……………………………………孙德谦38 《周易》史事索隐………… 平心43 《周易冲的古史资料…………………………王树民74 从《易经探索殷周关系 辛4·烟·●单命聊●命暴垂●●也婚 李大用79 《易经中殷商先公先王考实……… 黎子耀89 《周易冲之社会哲学………6乃惠99 《易经》政治思想 胡朴安104 略论《周易)政治思想…赵忠文115 《周易》与古代文学 ●●d●●。·。●●·命·一●·音自···带命 居乃鹏126 《周易》卦交辞的文学价值…………………高亨134 《周易》卦爻辞的文学象征意义 ……………张善文145 《易传)文学思想及其影响 …郭维森164 从《周易)看我国传统美学的萌芽 郑谦179 《周易)对立变化创新思想中的 美学意义……………… ……黄寿祺张善文199 《易经》字说…… 徐式圭215 《周易)词赅賅义……………………李汉三225 《易传)骈偶排比谐韵句式初探……………………张善文23
《易传》与小戴《礼记冲之宇宙论…… 钱穆252 从《易传)看孔子的教育思想…………………黄寿祺275 《易经》与《诗经》关系… 黎子耀293 论《易传)生生观念与《中庸》诚………………薰平305 《周易炸《老子》 ……金景芳319 《易传》与《道德经冲所见之辨证法的思想 …何行之330 从《易传》和K老子》两大哲学体系看 宋明理学的理气之辮”……………杨柳桥韩强357 论《易传》和老子辩证法思想的异同……………余教康375 《易)通义与佛说缘生义之比观… 咖。也自。也···命·非非· 李翊灼389 《易经》与华严宗学说的形成…美〕华伦莱著胡文和译407 道教与《周易》的关系初探 →卿希泰詹石窗417 《易)数排列组合的探讨……… …郭忠和433 《易》卦与或然律…………… 钟启禄436 简论《易传冲的经济思想 想……………玉 《易经》与我国古代法制 中◆··“··宁·· 武树臣463 论《易)数与古天文历法学 ……………赵庄愚477 《易经与中医“六经” 张雪藜张雪蒌487 《周易》与养生学…… 张安健497 《周易》和巛《黄帝内经》…………………………唐明邦504 中医与《易增学象数…………………武晋522
《周易》卦爻辞中的故事 顾颉刚 《周易》这部书,用了汉以后人的眼光来看它,真是最古的而 且和“道统”最有深切关系的了。为什么?因为他们说,演卦的 是伏羲、重卦的是神农(也有人说是伏羲,也有人说是文王),作 卦辞,爻辞的是文王(也有人说是周公,也有人说是孔子),作《彖 传》,《象传》等的是孔子,所有的经和传都出於圣人的亲手之笔, 比了始於唐、虞的《尚书》还要古,比了“三圣传授心法的《尧 典》和《禹谟》还要神圣。 倘若我们问起他们的证据来,他们便可指了《系辞传》的话 而作答,说: 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 ……於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这是伏羲 画卦的证据。又: 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斷木为耜,揉木为耒,耒耨之利 以教天下、薏取诸《益》。 这是神农重卦的证据。因为《益》的卦文为≡,是震和巽两卦叠 起来的,如果神农不重卦,他就不能取了《益》的卦象而作耒耜 了,又: 《易)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 之事邪?是故其辞危。 本文原载《燕京学报》第六期(一九二九年十一月),后收入《古史 辨》第三册(一九三一年十一月)
这是文王作卦醉和爻辞的证据。因为《系辞传》中说到包牺,神 农,黄帝,尧,舜,只说他们观了《易》象而制器,没有提着《易》 辞;这里既称“文王与纣之事,”又云“其辞危,”可见卦爻辞定是 文王所作的了。又: “初六,藉用白茅,无咎。”子日,“苟错诸地而可矣,藉 之用茅,何咎之有!慎之至也。” “不出户庭,无咎。”子日,“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 …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这是孔子作《彖传》,《象传》等等的证据。因为《论语》里边称 孔子日“子,”称他的话为“子日,”这里记载相同,可见《系辞传》 是孔子的话而门弟子笔记的;至于《彖传》,《象传》不称“子日,” 则直是孔子手作的。 其他,说伏羲重卦的,其证据在《周礼》的“外史氏掌三皇 五帝之书”和《系辞传》说的圣人作书契取象于《丸》盖伏羲为 三皇之一而已有书,足征他已经取象于重卦的《舟》了。(孔颗达 说。其实他不必这样的转弯抹角,《淮南子·要略篇》已明言“伏 羲为之六十四变”了。)说文王重卦的,其证据在《史记·周本纪》 的“西伯……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说周公作 卦爻辞的,其证据在《左传》昭二年,晋韩起来聘,观书于太史 氏,见了《易象》与《鲁春秋》,日,“周礼尽在鲁矣!”因周礼为周 公所制,故《易象》所系之卦爻辞应为周公所作。说孔子作卦爻 辞的,其证据在《史记·周本纪》、《日者传》,《法言·问神篇》, 《汉书·艺文志》、《杨雄传》,《论衡·对作篇)等都说文王重卦没 有说他作卦爻辞,而《艺文志》所说的“人更三圣,”韦昭注以为 伏羲,文王,孔子,既伏羲只画卦,文王只重卦,则卦爻辞自然 是孔子所作的了。(康有为说,见《孔子改制考》卷十。) 此外,又有说卦辞为文王作,爻辞为周公作的他们以为《系 辞传》中既说“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文王之有辞自
无疑义;但《升》的爻辞言“王用亨于岐山,武王克殷之后始追 号文王为王;《明夷》的爻辞言“箕子之明夷,”武王观兵之后箕子 始被囚奴,文王都不应豫言。《左传》中既于《易象》言“周公之 德,”则爻辞当是周公作的,文王仅有卦辞而已。(《系辞传》言“作 易)者其有忧患乎,”文王囚羑里固为忧患,周公被流言之谤亦得 为忧前人所以只言“三圣,”不数周公者,盖以父统子业之故。 这是渟《系传》与爻辞内容冲突的一种解释(详见《周易正 义》卷首,孔领达引马融,陆绩等说。) 以辶许多理由,从我们看来,直如筑室沙上。他们所根据的 只有《系辞传》《左传》,《史记》,《汉书》等几部战国秦汉间的 书。他们用了战国秦汉的材料,造起一座从三皇直到孔子的《易》 学系统。不幸能国秦汉间人的说话是最没有客观的标准的,爱怎 么说就怎么说所以大家在这种书里找寻著作《周易》的证据,说 来说去总不免灬是而非;除了伏羲画卦和孔子作《易传》而外,聚 讼到今天,还是不能解决的问题。其实,就是伏羲画卦和孔子 乍《易传》的话,从我们看来,也何曾有坚强的根据。神农,已 是起得够后的了,他到了战国之末方始在古帝王中占得一个位置: 伏羲之起,更在其后,简直是到了汉初才成立的。当初画卦和重 卦的时候,他们这些人连胚胎都够不上,更不要说出生了。此事 说来话长,当另作《三皇五帝考》一文论之。至孔子作《易传》 系辞传肿中似乎有一段很好的话足以证明 f日,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 未尝复行也。《易》日,“不远复,无衹悔,元吉。” 这里所谓“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即《论语·先进篇》中的“回 也其庶乎;这所谓“有不善,………未尝复行,”即《论语·雍 也篇》中的“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系辞传》的话 和《论语》所淤这样地密合,足见“子日”的“子”实是孔子。但 是、我们徜使得了战国秦汉闯人的攀附名人的癖性和他们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