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随堂训练 1.下列反应不是离子反应的是( )。 BaSO,↓十2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C项,两 A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 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Ba+十SO—BaSO,V:D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项,第1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十2Ht一Ca++ C.CuO与稀盐酸反应 CO2个十H2O,第2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十2H+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十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 答案A 6水是生命之源。高效合理的污水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 解析离子反应必须有离子参加或生成,A项是分子之间 要途径。 的反应,没有离子参与:B、C、D选项中的反应均有离子的 参与,是离子反应。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十AgCu+十Ag B.稀H2SO,溶液与Cu(OHD2反应:Ht+OH一H2O C.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MgCO,十2H一Mg++H,O十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CO2↑ K+、Ag、,Fe+、CI、OH、NO5六种离子。甲、乙两厂 D.石灰乳与稀盐酸反应:H+十OH一H2O 的废水中分别含有不相同的三种离子。请根据题目要求 答案C 回答问题。 (1)若甲厂的废水显棕黄色,则其中含有的离子为】 解析A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C十 同时还含有的离子为 ,理由是」 2Ag+—2Ag十Cu2+:B项,Cu(OH)2应写成化学式,正 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2H+十Cu(OH)2一Cu2+十 2H2O:D项,石灰乳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 (2)若甲厂的废水显碱性,则其中含有的离子为 为Ca(OH)2+2Ht-Ca2++2H20。 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3)污水处理厂某技术人员提出了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 )。 适当的比例混合,经过滤后的废水,可用来浇灌农田。 A.Na+,NHt、SOf B.Ag+、Fe3+、CI-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C.Ba2+、Kt、NOg D.K+、Ba2+、Cu2+ 答案C 解析在强碱性溶液中NH时、Ag+、Fe+、Cu+都不能大 量存在,故选C。 答案(1)Fe3+Ag+、NO5 4.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 甲厂的废水显棕黄色,说明含有Fe3+。根据离子大 错误的是()。 量共存的判断依据,则OH厂在乙厂的废水中:因为Ag A.Kt、Na+、CI、NOa B.Kt、NO5、OHr,COg 与OH反应,则Ag只能在甲厂的废水中,C在乙厂的 C.Na+、OH、C、NO5 D.MOT、Kt、SO Na+ 废水中;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则,则甲厂废水中一定有 答案D 阴离子NO5,所以甲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为Fe+、Agt、 解析因为MnO万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NO 5.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2)K+、OH、CI A.HCI溶液+Na,CO,溶液,H☑溶液+aHCO,溶液 (3)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生成 B.NaOH溶液+HCI溶液,Ba(OH)2溶液十H,SO,溶液 AgCl、Fe(OH)3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中溶质主要为 C.BaCL2溶液十HSO4溶液,Ba(OH)2溶液十Na2SO4溶液 KNO,可用来灌溉农田。 D.CaCO3十HCl溶液,Na2CO3溶液十H2SO4溶液 解析(2)甲厂废水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OH一, 答案C 与OH反应的Ag+、Fe3+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呈电 解析A项,第1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十CO 中性可知甲厂废水中应含有K+,乙厂废水中含有Ag+、 一CO2↑十H2O,第2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中十 Fe3+,则与Agt、Fe+反应的CI、OH不能大量存在,所 HCO一CO2↑十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B 以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乙厂废水中还有NO,由此可 知:甲厂废水中含有K+、C、OH,乙厂废水中含有 项,第1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中十OH一H2O,第2 Ag+Fe3+、NOs。 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OH-十2H+十SO= 2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随堂训练 1.下列反应不是离子反应的是( )。 A.氢气与氧气点燃生成水 B.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C.CuO与稀盐酸反应 D.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 A 解析 离子反应必须有离子参加或生成,A项是分子之间 的反应,没有离子参与;B、C、D选项中的反应均有离子的 参与,是离子反应。 2.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Cu+Ag +Cu2+ +Ag B.稀 H2SO4 溶液与Cu(OH)2 反应:H+ +OH-H2O C.碳酸镁与稀硫酸反应:MgCO3+2H+Mg 2+ +H2O+ CO2↑ D.石灰乳与稀盐酸反应:H+ +OH-H2O 答案 C 解析 A 项,电荷不守恒,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为 Cu+ 2Ag +2Ag+Cu2+ ;B项,Cu(OH)2 应写成化学式,正 确的 离 子 方 程 式 应 为 2H+ +Cu(OH)2 Cu2+ + 2H2O;D项,石灰乳应写成化学式,正确的离子方程式应 为Ca(OH)2+2H+Ca2+ +2H2O。 3.下列各组离子在强碱性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Na+ 、NH+ 4 、SO2- 4 B.Ag + 、Fe3+ 、ClC.Ba2+ 、K+ 、NO- 3 D.K+ 、Ba2+ 、Cu2+ 答案 C 解析 在强碱性溶液中 NH+ 4 、Ag + 、Fe3+ 、Cu2+ 都不能大 量存在,故选C。 4.对四种无色溶液进行离子检验,实验结果如下,其中明显 错误的是( )。 A.K+ 、Na+ 、Cl- 、NO- 3 B.K+、NO- 3 、OH-、CO2- 3 C.Na+、OH-、Cl-、NO- 3 D.MnO- 4 、K+、SO2- 4 、Na+ 答案 D 解析 因为 MnO- 4 在溶液中呈紫红色。 5.下列反应可以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 A.HCl溶液+Na2CO3 溶液,HCl溶液+NaHCO3 溶液 B.NaOH溶液+HCl溶液,Ba(OH)2 溶液+H2SO4 溶液 C.BaCl2 溶液+H2SO4 溶液,Ba(OH)2 溶液+Na2SO4 溶液 D.CaCO3+HCl溶液,Na2CO3 溶液+H2SO4 溶液 答案 C 解析 A 项,第1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H+ +CO2- 3 CO2↑+H2O,第2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 HCO- 3 CO2↑+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B 项,第1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H+ +OH-H2O,第2 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a2+ +2OH- +2H+ +SO2- 4 BaSO4↓+2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C项,两 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为 Ba2+ +SO2- 4 BaSO4↓;D 项,第1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CO3+2H+Ca2+ + CO2↑+H2O,第2组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CO2- 3 +2H+ CO2↑+H2O,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不同。 6.水是生命之源。高效合理的污水处理是保护水资源的重 要途径。 某河道两旁有甲、乙两厂。它们排放的工业废水中,共含 K+ 、Ag + 、Fe3+ 、Cl- 、OH- 、NO- 3 六种离子。甲、乙两厂 的废水中分别含有不相同的三种离子。请根据题目要求 回答问题。 (1)若甲厂的废水显棕黄色,则其中含有的离子为 , 同时还含有的离子为 ,理由是 。 (2)若甲厂的废水显碱性,则其中含有的离子为 。 (3)污水处理厂某技术人员提出了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 适当的比例混合,经过滤后的废水,可用来浇灌农田。 你能解释其中的原因吗? 答案 (1)Fe3+ Ag + 、NO- 3 甲厂的废水显棕黄色,说明含有 Fe3+ 。根据离子大 量共存的判断依据,则 OH- 在乙厂的废水中;因为 Ag + 与 OH- 反应,则 Ag + 只能在甲厂的废水中,Cl- 在乙厂的 废水中;根据溶液呈电中性的原则,则甲厂废水中一定有 阴离子 NO- 3 ,所以甲厂废水中含有的离子为Fe3+ 、Ag + 、 NO- 3 (2)K+ 、OH- 、Cl- (3)将甲厂和乙厂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生成 AgCl、Fe(OH)3 沉淀,经过滤后的废水中溶质主要为 KNO3,可用来灌溉农田。 解析 (2)甲厂废水呈碱性,则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OH- , 与 OH- 反应的 Ag + 、Fe3+ 不能大量存在,根据溶液呈电 中性可知甲厂废水中应含有 K+ ,乙厂废水中含有 Ag + 、 Fe3+ ,则与 Ag + 、Fe3+ 反应的Cl- 、OH- 不能大量存在,所 以根据溶液呈电中性可知乙厂废水中还有 NO- 3 ,由此可 知:甲厂废水中含有 K+ 、Cl- 、OH- ,乙厂废水中含有 Ag + 、Fe3+ 、NO- 3 。 21
化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基础巩固 5.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 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含有的主要有毒离子为 1.下列有关离子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Ba+。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A.参加离子反应的一定都是电解质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B.任何一种离子的浓度在反应中一定减小 A.Cu2+和SO C.没有气体、沉淀、水生成的反应也可能是离子反应 B.Cu2+和C D.所有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相同 C.K+和SO 答案C D.Ag+和NO5 解析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但参加离子反 答案A 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电解质,如在置换反应中,单质不是 解析甲废液呈碱性,说明含有OH厂,含有的主要有毒离 电解质,A项错误。在离子反应中有些离子浓度不变,如 子为Ba+。将甲、乙两废液混合,毒性降低,则甲、乙反应 BaCl2与NazSO,的反应中CI和Na+均不变,B项错误。 使重金属离子沉淀,则乙中应含有SO,Ba2+与SO反 产生沉淀、气体、水只是复分解类型中的部分离子反应,还 应生成BaSO,沉淀:乙中重金属离子与甲中的OH厂反应 有一些复分解反应或其他类型的离子反应,可能没有沉 生成沉淀,结合选项可知只有A项符合。 淀、气体或水生成,C项正确。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生成可溶性盐和水均可用H+十OH一H2O来表示, A.Ht、SO、K+、OH 但一些中和反应不能用上述离子方程式表示, B.Ht、Ba2+、NO5、SO Ba(OH)2稀溶液与稀硫酸的反应,应写为Ba+十 C.K+、CI、COg、Na+ 2OH-十2H+十SO-=BaSO,¥+2H2O,D项错误。 D.Ca2+、NO5、Na、COf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答案C A.硝酸汞溶液与铝反应:Hg+十A1一A+十Hg B.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十2H+SO=CuS0,↓+ 解析A项中,H+和OH厂不能大量共存,生成H2O:B项 H2O 中,Ba2+和SO-不能大量共存,生成BaSO4沉淀:D项中 C.锌与稀硫酸反应:Zn十2Ht一Zn2++H2↑ Ca+和CO不能大量共存,生成CaCO3沉淀。 D.Fe与CuSO,溶液反应:2Fe+3Cu2+—2Fe3++3Cu 7.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写出 所用的试剂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C (I)BaC,(HCI):试剂为 ,离子方程式为 解析A项,电荷不守恒;B项,CuSO,易溶于水,应写成 离子形式;D项,不符合实际,应生成F+,反应的离子方 (2)02(C02):试剂为 ,离子方程式为 程式应为Fe十Cu+一Fe2+十Cu。 3.加人适量的HzSO,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离子数量显著 (3)S0f(CO):试剂为 ,离子方程式为 诚少的是( A.CI- B.Ba2+ 答案(1)BaCO3 BaCO3+2Ht—Ba2++H20+ C.NO D.Nat C02↑ 答案B (2)NaOH溶液2OH(过量)十CO2=CO+ 解析加入H2SO,溶液后,SO与Ba2+生成沉淀。 HO 4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种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 (3)稀硫酸CO号-+2H+一H2O+CO2↑ 行检验,所得结果如下,其中一定错误的结果是( )a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除 甲:K+、Na、OH、NO 去HCl,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因此用BaCO,反应的离子方 乙:OH、COg、C、Kt 程式是BaCO2十2Ht一Ba++CO2↑+H2O:(2)除去 丙:Cu2+、SO、OH、CI CO2,利用CO2属于酸性氧化物,可用碱除去,选用的试 丁:Ba2+、Nat、OH、NOs 剂为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过量)十 A.甲 CO2=CO十H2O:(3)除去CO可以利用硫酸的酸 B.乙 性强于碳酸的酸性,即加入的试剂为硫酸,反应的离子方 C.丙 程式是2Ht十CO=C02↑十H2O。 D.丁 8.(1)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反应的离 答案C 子方程式为 :用澄清 解析丙中Cu+与OH厂不能大量共存。 石灰水检验CO2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22
化 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课后·训练提升 合格考 基础巩固 1.下列有关离子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加离子反应的一定都是电解质 B.任何一种离子的浓度在反应中一定减小 C.没有气体、沉淀、水生成的反应也可能是离子反应 D.所有酸碱中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均相同 答案 C 解析 电解质在溶液中的反应是离子反应,但参加离子反 应的物质不一定都是电解质,如在置换反应中,单质不是 电解质,A项错误。在离子反应中有些离子浓度不变,如 BaCl2 与 Na2SO4 的反应中Cl- 和 Na+ 均不变,B项错误。 产生沉淀、气体、水只是复分解类型中的部分离子反应,还 有一些复分解反应或其他类型的离子反应,可能没有沉 淀、气体或水生成,C项正确。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反应 生成可溶性盐和水均可用 H+ +OH- H2O 来表示, 但一 些 中 和 反 应 不 能 用 上 述 离 子 方 程 式 表 示,如 Ba(OH)2 稀 溶 液 与 稀 硫 酸 的 反 应,应 写 为 Ba2+ + 2OH- +2H+ +SO2- 4 BaSO4↓+2H2O,D项错误。 2.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硝酸汞溶液与铝反应:Hg 2++AlAl3++Hg B.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CuO+2H+ +SO2- 4 CuSO4↓+ H2O C.锌与稀硫酸反应:Zn+2H+Zn2+ +H2↑ D.Fe与CuSO4 溶液反应:2Fe+3Cu2+2Fe3+ +3Cu 答案 C 解析 A项,电荷不守恒;B项,CuSO4 易溶于水,应写成 离子形式;D项,不符合实际,应生成Fe2+ ,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应为Fe+Cu2+Fe2+ +Cu。 3.加入适量的 H2SO4 溶液,可使溶液中下列离子数量显著 减少的是( )。 A.Cl- B.Ba2+ C.NO- 3 D.Na+ 答案 B 解析 加入 H2SO4 溶液后,SO2- 4 与Ba2+ 生成沉淀。 4.有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对四种溶液中所含的离子进 行检验,所得结果如下,其中一定错误的结果是( )。 甲:K+ 、Na+ 、OH- 、NO- 3 乙:OH- 、CO2- 3 、Cl- 、K+ 丙:Cu2+ 、SO2- 4 、OH- 、Cl- 丁:Ba2+ 、Na+ 、OH- 、NO- 3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解析 丙中Cu2+ 与 OH- 不能大量共存。 5.重金属离子有毒性。实验室有甲、乙两种废液,均有一定 毒性。甲废液经化验呈碱性,含有的主要有毒离子为 Ba2+ 。若将甲、乙两废液按一定比例混合,毒性明显降低。 乙废液中可能含有的离子是( )。 A.Cu2+ 和SO2- 4 B.Cu2+ 和ClC.K+ 和SO2- 4 D.Ag + 和 NO- 3 答案 A 解析 甲废液呈碱性,说明含有 OH- ,含有的主要有毒离 子为Ba2+ 。将甲、乙两废液混合,毒性降低,则甲、乙反应 使重金属离子沉淀,则乙中应含有SO2- 4 ,Ba2+ 与SO2- 4 反 应生成BaSO4 沉淀;乙中重金属离子与甲中的 OH- 反应 生成沉淀,结合选项可知只有 A项符合。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是( )。 A.H+ 、SO2- 4 、K+ 、OHB.H+ 、Ba2+ 、NO- 3 、SO2- 4 C.K+ 、Cl- 、CO2- 3 、Na+ D.Ca2+ 、NO- 3 、Na+ 、CO2- 3 答案 C 解析 A项中,H+ 和OH- 不能大量共存,生成 H2O;B项 中,Ba2+ 和SO2- 4 不能大量共存,生成BaSO4 沉淀;D项中 Ca2+ 和CO2- 3 不能大量共存,生成CaCO3 沉淀。 7.用一种试剂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的物质),写出 所用的试剂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BaCl2(HCl):试剂为 ,离子方程式为 ; (2)O2(CO2):试剂为 ,离子方程式为 ; (3)SO2- 4 (CO2- 3 ):试剂为 ,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BaCO3 BaCO3 +2H+ Ba2+ + H2O+ CO2↑ (2)NaOH 溶液 2OH- (过量)+CO2 CO2- 3 + H2O (3)稀硫酸 CO2- 3 +2H+H2O+CO2↑ 解析 本题考查物质的除杂和离子方程式的书写。(1)除 去 HCl,不能引入新的杂质,因此用BaCO3,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是BaCO3+2H+ Ba2+ +CO2↑+H2O;(2)除去 CO2,利用CO2 属于酸性氧化物,可用碱除去,选用的试 剂为 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OH- (过量)+ CO2 CO2- 3 +H2O;(3)除去CO2- 3 可以利用硫酸的酸 性强于碳酸的酸性,即加入的试剂为硫酸,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是2H+ +CO2- 3 CO2↑+H2O。 8.(1)实验室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制取CO2 气体,反应的离 子方程式为 ;用澄清 石灰水检验CO2 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 22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2)将表面附有铁锈(主要成分是F2O3)的铁钉放入稀硫 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编号 0 :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一0.4%的盐酸),起杀菌、帮 -NaOH ·稀盐酸 溶液 溶液 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 实验 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 MgSO 片”或“胃舒平”给病人治疗。 溶液 溶液 Zn粒 ①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 多 没有明显变化,有沉淀生成,溶有无色气体放 现象 溶液仍为无色 液为无色 出 ②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要成分是AI(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A.I中无明显变化,但两溶液混合发生了离子反应 B.Ⅱ中的沉淀应是白色 答案(1)CaC03+2HtCa2++C02↑+H20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十Zn一Zn++H2↑ Ca2++20H+C02-CaC03¥+H20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2)Fe2O3+6H+-2Fe*++3H2O Fe+2H+- 答案D Fe++H2↑ 解析I中无明显变化,但发生反应H+十OH一 (3)①HCO5+Ht-CO2↑+H2O②AI(OH),+ H2O,A项正确。Ⅱ中BaC2溶液与MgSO4溶液反应生 3Ht—A13++3H,O 成白色的BaSO,沉淀,B项正确。Ⅲ中Zn与稀盐酸反应 解析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碳酸钙、F2O3、单质铁、 的离子方程式为Zn十2H+一Zn2+十H2↑,C项正确。 CO2、H2、H2O等用化学式表示。Ca(OH)2微溶于水,溶 4.X、Y、Z三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Ba2+、Cu2+、Ag 液(澄清石灰水)状态用离子符号表示,悬浊液(石灰乳)状 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CI、SO、NO中的某一种。 态用化学式表示。 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三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5mL蒸馏水的三支 等级考·拓展提高 试管中,只有X盐溶液呈蓝色。 L.已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反应的离子 ②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发现Y盐溶液中 方程式正确的是()。 产生白色沉淀,Z盐溶液无明显现象。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的反应OH十H+一H2O (1)根据上述事实,推断这三种盐的化学式: B.钠与水反应:Na十H2O一Na++OH+H2个 .Y .Z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十Ag一Cu2+十Ag (2)若上述三种阳离子Ba2+、Cu+、Ag+对应的盐都为硝 D.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CO号+2H+一H2O十CO2◆ 酸盐,将其混合配成溶液,选择合适试剂,将这三种离 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下: 答案A 混合溶液 解析B项中离子方程式中原子不守恒,B项错误。铜片 +A 插入硝酸银溶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Cu十2Ag一 Cu+十2Ag,C项错误。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的离子方程 溶液 沉淀1 +B 式为BaCO,十2H+一Ba2+十H2O+CO2↑,D项错误。 2.(双选)在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沉淀2 溶液 是()。 +C A.Mg2+,Na+、CI、SO 沉淀3 B.K+、Nat,SO、HCO5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C.Ba+、K+、SO、CI 阳离子 D.Cu2+,Ca2+、NO5、C 阴离子 答案AD Ba2+ Cu+ Ag+ 解析在强酸性溶液中含有较多的H+。B项,HCO万与 CI 溶 溶 不 H+反应生成CO2和H2O,两者不能大量共存:C项, CO 不 不 不 SO与Ba2+反应生成BaSO4沉淀,两者不能大量共存: sO 不 溶 微 A,D项,四种离子互不反应,且与H中也不反应,能大量 Sa 溶 不 不 共存。 23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2)将表面附有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的铁钉放入稀硫 酸中,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反应片刻后,可观察到有气体产生,反 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3)人体胃液中有胃酸(0.2%~0.4%的盐酸),起杀菌、帮 助消化等作用,但胃酸的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它必须控 制在一定范围内,当胃酸过多时,医生通常用“小苏打 片”或“胃舒平”给病人治疗。 ①用小苏打片(NaHCO3)治疗胃酸过多的离子方程式 为 。 ②如果病人同时患有胃溃疡,此时最好服用胃舒平[主 要成分是 Al(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CaCO3+2H+Ca2+ +CO2↑+H2O Ca2+ +2OH- +CO2 CaCO3↓+H2O (2)Fe2O3+6H+ 2Fe3+ +3H2O Fe+2H+ Fe2+ +H2↑ (3)①HCO- 3 +H+CO2↑+H2O ②Al(OH)3+ 3H+Al3+ +3H2O 解析 在书写离子方程式时,碳酸钙、Fe2O3、单质铁、 CO2、H2、H2O等用化学式表示。Ca(OH)2 微溶于水,溶 液(澄清石灰水)状态用离子符号表示,悬浊液(石灰乳)状 态用化学式表示。 等级考 拓展提高 1.已知: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下列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钡溶液与硝酸的反应 OH- +H+H2O B.钠与水反应:Na+H2ONa+ +OH- +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中Cu+Ag +Cu2+ +Ag D.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CO2- 3 +2H+H2O+CO2↑ 答案 A 解析 B项中离子方程式中原子不守恒,B项错误。铜片 插入 硝 酸 银 溶 液 中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Cu+2Ag + Cu2+ +2Ag,C项错误。碳酸钡溶于稀盐酸中的离子方程 式为BaCO3+2H+Ba2+ +H2O+CO2↑,D项错误。 2.(双选)在透明的强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 是( )。 A.Mg 2+ 、Na+ 、Cl- 、SO2- 4 B.K+ 、Na+ 、SO2- 4 、HCO- 3 C.Ba2+ 、K+ 、SO2- 4 、ClD.Cu2+ 、Ca2+ 、NO- 3 、Cl- 答案 AD 解析 在强酸性溶液中含有较多的 H+ 。B项,HCO- 3 与 H+ 反应生成 CO2 和 H2O,两者不能大量共存;C 项, SO2- 4 与Ba2+ 反应生成BaSO4 沉淀,两者不能大量共存; A、D项,四种离子互不反应,且与 H+ 也不反应,能大量 共存。 3.某同学在实验室中进行如下实验: 编号 Ⅰ Ⅱ Ⅲ 实验 现象 没有明显变化, 溶液仍为无色 有沉淀生成,溶 液为无色 有无 色 气 体 放 出 以下结论不正确的是( )。 A.Ⅰ中无明显变化,但两溶液混合发生了离子反应 B.Ⅱ中的沉淀应是白色 C.Ⅲ中的离子方程式为2H+ +ZnZn2+ +H2↑ D.Ⅲ中发生的反应不是离子反应 答案 D 解析 Ⅰ 中无明显变化,但发生反应 H+ +OH- H2O,A项正确。Ⅱ中BaCl2 溶液与 MgSO4 溶液反应生 成白色的BaSO4 沉淀,B项正确。Ⅲ中Zn与稀盐酸反应 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 +H2↑,C项正确。 4.X、Y、Z三种可溶性盐,其阳离子分别是Ba2+ 、Cu2+ 、Ag + 中的某一种,阴离子分别是Cl- 、SO2- 4 、NO- 3 中的某一种。 现进行以下实验: ①将三种盐各取少量,分别溶于盛有5mL蒸馏水的三支 试管中,只有X盐溶液呈蓝色。 ②分别向三支试管中加入2mL稀盐酸,发现 Y盐溶液中 产生白色沉淀,Z盐溶液无明显现象。 (1)根据上述事实,推断这三种盐的化学式: X ,Y ,Z 。 (2)若上述三种阳离子 Ba2+ 、Cu2+ 、Ag + 对应的盐都为硝 酸盐,将其混合配成溶液,选择合适试剂,将这三种离 子逐一沉淀分离。其流程图如下: 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表: 阴离子 阳离子 Ba2+ Cu2+ Ag + Cl- 溶 溶 不 CO2- 3 不 不 不 SO2- 4 不 溶 微 S2- 溶 不 不 23
化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①沉淀1的化学式为 答案(1)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②写出混合溶液与试剂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可溶性硫酸盐溶液稀硫酸 0 (3)H+能溶解氧化铜,而H2O、SO-两种粒子都不 ③若C为Na2S,且它与B的阳离子相同,则试剂B的 能使CuO溶解 名称是 0 (4)CuO+2H+-Cu2++H2O 答案(1)CuSO,AgNO BaCl2. 解析以学生非常熟悉的CO与H2SO,的反应为起,点, (2)①AgCI②Ag*+C一AgC1¥③硫酸钠 去探究稀硫酸中的H+、SO和H2O三种粒子中哪种粒 解析(1)根据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推断物质中含有 子使CO溶解。在Ⅲ中应先加入可溶性的硫酸盐溶液, AgNO、BaCl2,则另一种物质为CuSO,。X盐溶液呈蓝 以证明CuO的溶解过程中SO不起作用,然后再加入 色,说明X为CuSO,:加入盐酸,只有Y中出现白色沉淀, 稀硫酸,从而证明CuO溶解是硫酸中的H起作用。 说明Y是AgNO3,则Z为BaCl2。(2)①因为是将离子依 次沉淀出来,通过溶解性表格,若将Ag沉淀出来,应选 挑战·创新 用C厂,若将Ba+沉淀出来,应选用SO,因此先加盐酸 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防腐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 除去Ag,则沉淀1为Ag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产。但镉的毒性较大,一旦受其影响,可导致肺障碍病变 Ag++CI一AgCl¥。③试剂B用来除去Ba2+,C为 和肾功能不良,还可以通过器官组织中的积蓄引起骨软化 Na2S,且它与B的阳离子相同,因此B为Na2SO。 症,周身疼痛,称为“痛痛病”。 5.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稀 (1)目前,沉淀法是处理含镉废水的一种主要方法。该方 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t、SO?)能使氧化铜溶解。 法是在含镉的工业废水中投入消石灰,使C+形成难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所示I、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 溶的Cd(OH)2沉淀而除去。请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 探究活动。 方程式: 稀硫酸 (2)除去镉离子的另一方法是利用置换反应,加入铁等金 属单质,将C+从废水体系中置换出来,然后分离即 可。请你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0 (3)已知甲同学取一定量含镉的工业废水检测,发现溶液 呈碱性。乙同学指出甲同学的检测不对。他的理由是 (1)通过实验I可以证明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 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 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Ⅲ中先加入 答案(1)Cd++Ca(OH)2=Cd(OH)2十Ca+ ,再加入 0 (2)Fe+Cd2+-Fe2++Cd (3)探究结果为 (3)如果溶液呈碱性,则含有大量OH,会与Cd+反 应生成Cd(OH)2沉淀,所以含有镉离子的工业废水不可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能为碱性 24
化 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①沉淀1的化学式为 。 ②写出混合溶液与试剂 A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若C为 Na2S,且它与B的阳离子相同,则试剂B的 名称是 。 答案 (1)CuSO4 AgNO3 BaCl2 (2)①AgCl ②Ag + +Cl-AgCl↓ ③硫酸钠 解析 (1)根据离子是否能大量共存,推断物质中含有 AgNO3、BaCl2,则另一种物质为 CuSO4。X 盐溶液呈蓝 色,说明X为CuSO4;加入盐酸,只有 Y中出现白色沉淀, 说明 Y是 AgNO3,则Z为BaCl2。(2)①因为是将离子依 次沉淀出来,通过溶解性表格,若将 Ag + 沉淀出来,应选 用Cl- ,若将Ba2+ 沉淀出来,应选用SO2- 4 ,因此先加盐酸 除去 Ag + ,则 沉 淀 1 为 AgCl,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Ag + +Cl-AgCl↓。③试剂 B用来除去 Ba2+ ,C 为 Na2S,且它与B的阳离子相同,因此B为 Na2SO4。 5.氧化铜是一种黑色固体,可溶于稀硫酸。某同学想知道稀 硫酸中的哪种粒子(H2O、H+ 、SO2- 4 )能使氧化铜溶解。 请你和他一起通过下图所示Ⅰ、Ⅱ和Ⅲ三个实验完成这次 探究活动。 (1)通过实验Ⅰ可以证明 。 (2)要证明另外两种粒子能否溶解氧化铜,还需要进行实 验Ⅱ和Ⅲ,在Ⅱ中加入稀硫酸后氧化铜溶解,则进一步 确认的实验操作是:在Ⅲ中先加入 ,再加入 。 (3)探究结果为 。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答案 (1)水不能使氧化铜溶解 (2)可溶性硫酸盐溶液 稀硫酸 (3)H+ 能溶解氧化铜,而 H2O、SO2- 4 两种粒子都不 能使CuO溶解 (4)CuO+2H+Cu2+ +H2O 解析 以学生非常熟悉的CuO与 H2SO4 的反应为起点, 去探究稀硫酸中的 H+ 、SO2- 4 和 H2O三种粒子中哪种粒 子使CuO溶解。在Ⅲ中应先加入可溶性的硫酸盐溶液, 以证明CuO 的溶解过程中SO2- 4 不起作用,然后再加入 稀硫酸,从而证明CuO溶解是硫酸中的 H+ 起作用。 挑战 创新 镉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防腐性,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生 产。但镉的毒性较大,一旦受其影响,可导致肺障碍病变 和肾功能不良,还可以通过器官组织中的积蓄引起骨软化 症,周身疼痛,称为“痛痛病”。 (1)目前,沉淀法是处理含镉废水的一种主要方法。该方 法是在含镉的工业废水中投入消石灰,使Cd2+ 形成难 溶的Cd(OH)2 沉淀而除去。请写出相应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 。 (2)除去镉离子的另一方法是利用置换反应,加入铁等金 属单质,将Cd2+ 从废水体系中置换出来,然后分离即 可。请你写出该过程的离子方程式: 。 (3)已知甲同学取一定量含镉的工业废水检测,发现溶液 呈碱性。乙同学指出甲同学的检测不对。他的理由是 。 答案 (1)Cd2+ +Ca(OH)2 Cd(OH)2+Ca2+ (2)Fe+Cd2+Fe2+ +Cd (3)如果溶液呈碱性,则含有大量 OH- ,会与Cd2+ 反 应生成Cd(OH)2 沉淀,所以含有镉离子的工业废水不可 能为碱性 24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1.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原子的微观结构变化 特征H 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角度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 认识氧化 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还原反应 实质电子转移表示方法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 3.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 概念 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化还原 氧化剂和 还原剂 氧化性和还原性 4.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应 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能从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研究物质的性质 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氧化还原反 实现物质的转化 6.通过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 应的应用 值,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获取能量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基础认知 一、氧化还原反应 (2)结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升 1.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降,其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1)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分析C还原CO的反应,完成下表。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C+2Cu0商 =2Cu+CO2↑ (3)分析Fe十CuSO4一FeSO,十Cu的反应中元素化 合价的变化情况,判断该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物质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 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发生的反应 得氧物质 C 氧化反应 Fe元素的化合价由0→十2 失氧物质 Cuo 还原反应 Fe 氧化反应 升高 (2)结论: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氧化反 应,同时必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还原反应。也就是 Cu元素的化合价由十2→0 CuSO 还原反应 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反应中同时发生的, 降低 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微思考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存在氧的得失?如 (1)分析C还原CuO的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何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并思考其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完成下表。 提示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一定需要有氧的得失,只要存 C+2CuO- 高温 在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一个 Cu+C02↑ 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只需看是否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 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化即可。 3.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C元素化合价由0→十4,升 C 氧化反应 (1)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实质。 高 ①写出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 Cu元素化合价由十2→0,降 2NaCl。 CuO 还原反应 低 分析: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①) ,氯原 25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三节 氧化还原反应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从元素化合价变化的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从原子的微观结构变化 角度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从宏观和微观结合的 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认识过程,初步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认知模型。 3.认识元素在物质中可以具有不同的价态,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 有不同价态同种元素的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 4.知道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 5.能从元素价态的角度,依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预测物质的化学性质 和变化,设计实验进行初步验证,并能分析、解释有关实验现象。 6.通过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感受氧化还原反应的价 值,初步形成绿色应用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第1课时 氧化还原反应 课前·基础认知 一、氧化还原反应 1.从得失氧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结合初中所学知识分析C还原CuO的反应,完成下表。 C+2CuO 高温 2Cu+CO2↑ 物质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 得氧物质 C 氧化反应 失氧物质 CuO 还原反应 (2)结论:在化学反应中,一种物质得到氧发生 氧化 反 应,同时必然有另一种物质失去氧发生 还原 反应。也就是 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在同一个反应中 同时 发生的, 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从化合价升降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分析C还原CuO的反应中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并思考其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完成下表。 C+2CuO 高温 2Cu+CO2↑ 反应物 发生的反应 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C 氧化反应 C元素化合价由 0 → +4 ,升 高 CuO 还原反应 Cu元素化合价由 +2 → 0 ,降 低 (2)结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存在元素化合价的 升 降 ,其中,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升高 的反应是氧化反应, 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 降低 的反应是还原反应。 (3)分析Fe+CuSO4 FeSO4+Cu的反应中元素化 合价的变化情况,判断该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反应物 所含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 发生的反应 Fe Fe元素的化合价由 0 → +2 , 升高 氧化反应 CuSO4 Cu元素的化合价由 +2 → 0 , 降低 还原反应 微思考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存在氧的得失? 如 何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提示 氧化还原反应并不一定需要有氧的得失,只要存 在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判断一个 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只需看是否存在元素化合价的变 化即可。 3.从电子转移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1)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实质。 ①写出钠与氯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Cl2 △ 2NaCl 。 分析:钠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1 ◝ 2 ◞ ◝ 8 ◞ ◝ 1 ◞ ,氯原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