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课后·训练提升 L物质R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某些盐反应,还能与某些 A.盐与盐的反应 金属反应。下列物质中,R可能是()。 B.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A.HCI B.AgNOa C酸与碱的反应 C.C02 D.KNO D.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答案B 答案B 2.通过对酸、碱、盐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固体氢氧化钠 解析盐与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A可能:碱性氧化物 可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 与水反应只生成碱一种物质,B不可能:酸与碱反应生成 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盐和水,C可能: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D A.H2 B.CO2 C.CO D.O2 可能。 答案B 6.在Zn、ZnO、ZnCO3、盐酸和CaCL2溶液五种物质中,每两 解析H2、CO、O2均不与氨氧化钠反应,均可以用氢氧化 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Cl2的组合有()。 钠来千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千燥,B符合 答案B 题意。 解析题述物质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Z十2HCI一 3.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光伏材料一蜂窝状石墨 ZnCl2+H2↑,ZnO+2HCl-ZnC2+H2O,ZnCOa+ 烯。生产原理是:Na,0十2C0一定条件 Na2CO3+C(石 2HCl—ZaCl2+H2O+CO2↑,故选B。 墨烯),然后除去Na2CO3,即可制得蜂窝状石墨烯。下列 7.下列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是()。 说法不正确的是()。 ①金属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酸性氧化物⑤酸 A.该生产石墨烯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A.①②③ B.①④ B.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②⑤ D.①②③④⑤ C.NazO属于碱性氧化物,CO属于酸性氧化物,NazCOa 答案D 属于盐 解析金属、碱性氧化物、碱与酸会生成盐:酸性氧化物与 D.自然界中碳元素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式 碱反应会生成盐。 答案C 8.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 解析制取石墨烯的反应中,反应物中没有单质,该反应 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 不是置换反应,A项正确。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 空缺的一环应填人下列物质中的( 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项正确。CO NaOH Fe 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错 误。石墨中碳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碳酸钙中碳元素以化合 稀盐酸 态存在,D项正确。 4.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硫酸铜 B.氧气 A.H,SO,C加氯化钡)HCl C.二氧化碳 D.氧化钙 BCO加氢氧化钠-Na.CO, 答案C 解析据题意知,填入的物质既能与NaOH溶液反应,又 C.Cu(OH)2- 加氯化钠,NaOH 能与碳反应,符合题目要求的物质为CO2,反应的化学方 D.NaNO,C加碳酸钡)Ba(NO,)。 程式分别为CO2十2NaOH=Na2CO2+H2O,C+CO2 答案A 高遇2C0。 解析由于H2SO,十BaCL2=BaSO,Y十2HCl,能实现 9.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转化,A符合题意:由于C0既不与酸溶液反应,也不与碱 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溶液反应,不能实现转化,B不符合题意;由于碱与盐反应 H,0 时,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而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与氯化钠 溶液不反应,不能实现转化,C不符合題意:由于碳酸钡是 酸 难溶性的盐,因此与硝酸钠不反应,不能实现转化,D不符 合题意。 AgNO,溶液 5.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一Z+W,则X和 Y之间的反应不可能是()。 A.铜 B.碳 C.铁 D.钙 11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课后·训练提升 1.物质R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某些盐反应,还能与某些 金属反应。下列物质中,R可能是( )。 A.HCl B.AgNO3 C.CO2 D.KNO3 答案 B 2.通过对酸、碱、盐知识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固体氢氧化钠 可以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下列潮湿的气体不能用固体 氢氧化钠干燥的是( )。 A.H2 B.CO2 C.CO D.O2 答案 B 解析 H2、CO、O2 均不与氢氧化钠反应,均可以用氢氧化 钠来干燥,A、C、D三项不符合题意;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 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不可以用氢氧化钠来干燥,B 符合 题意。 3.最近,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低成本光伏材料———蜂窝状石墨 烯。生产原理是:Na2O+2CO 一定条件 Na2CO3+C(石 墨烯),然后除去 Na2CO3,即可制得蜂窝状石墨烯。下列 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生产石墨烯的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 B.石墨烯与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 C.Na2O 属于碱性氧化物,CO 属于酸性氧化物,Na2CO3 属于盐 D.自然界中碳元素有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存在形式 答案 C 解析 制取石墨烯的反应中,反应物中没有单质,该反应 不是置换反应,A项正确。石墨烯与金刚石都是由碳元素 组成的性质不同的单质,属于同素异形体,B项正确。CO 不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CO不属于酸性氧化物,C项错 误。石墨中碳元素以游离态存在,碳酸钙中碳元素以化合 态存在,D项正确。 4.下列物质的转化能实现的是( )。 A.H2SO4 (加氯化钡) →HCl B.CO (加氢氧化钠) →Na2CO3 C.Cu(OH)2 (加氯化钠) →NaOH D.NaNO3 (加碳酸钡) →Ba(NO3)2 答案 A 解析 由于 H2SO4+BaCl2 BaSO4↓+2HCl,能实现 转化,A符合题意;由于CO既不与酸溶液反应,也不与碱 溶液反应,不能实现转化,B不符合题意;由于碱与盐反应 时,反应物必须都溶于水,而氢氧化铜难溶于水,与氯化钠 溶液不反应,不能实现转化,C不符合题意;由于碳酸钡是 难溶性的盐,因此与硝酸钠不反应,不能实现转化,D不符 合题意。 5.X、Y、Z、W 各代表一种物质,若 X+YZ+W,则 X和 Y之间的反应不可能是( )。 A.盐与盐的反应 B.碱性氧化物与水的反应 C.酸与碱的反应 D.酸性氧化物与碱的反应 答案 B 解析 盐与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A 可能;碱性氧化物 与水反应只生成碱一种物质,B不可能;酸与碱反应生成 盐和水,C 可能;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D 可能。 6.在Zn、ZnO、ZnCO3、盐酸和 CaCl2 溶液五种物质中,每两 种物质反应能生成ZnCl2 的组合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答案 B 解析 题述物质之间可发生如下反应:Zn+2HCl ZnCl2+H2↑,ZnO+2HClZnCl2 +H2O,ZnCO3+ 2HClZnCl2+H2O+CO2↑,故选B。 7.下列物质可以与其他物质直接反应生成盐的是( )。 ①金属 ②碱性氧化物 ③碱 ④酸性氧化物 ⑤酸 A.①②③ B.①④ C.②⑤ D.①②③④⑤ 答案 D 解析 金属、碱性氧化物、碱与酸会生成盐;酸性氧化物与 碱反应会生成盐。 8.某同学要在奥运五连环中填入物质,使相连物质间能发生 反应,不相连物质间不能发生反应。你认为“五连环”中有 空缺的一环应填入下列物质中的( )。 A.硫酸铜 B.氧气 C.二氧化碳 D.氧化钙 答案 C 解析 据题意知,填入的物质既能与 NaOH 溶液反应,又 能与碳反应,符合题目要求的物质为CO2,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分别为 CO2+2NaOH Na2CO3+H2O,C+CO2 高温 2CO。 9.A、B、C、D、E中都含有同一种元素,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所含的相同元素是( )。 A.铜 B.碳 C.铁 D.钙 11
化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答案D (1)C的化学式为 ,H可能是 解析A为CaO,B为Ca(OH)2,C为Ca(NO3)2,D为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l2,E为CaCO3。 ① 10.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箭头所指 ② 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NaSO Cuo FeCl, ② 答案(1)CO2HCI(或H2SO,等) NaOH±NaCO3HO±O2 Fe FeSO (2)①2C+02 ①D ③ 3 点燃2C0②2Na0H+C0:一 Na2CO3+H20③NaCO2+Ca(OH)2—CaCO3¥+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2NaOH④Fe+CuSO,一Cu+FeSO,(答案合理 ③ 即可) 答案D 解析根据C常用来灭火,可知C为二氧化碳,A为氧 11.下图表示的是物质A~H相互间的关系(“一→”表示物 气或是碳单质,B为一氧化碳:D是纯碱,F为硫酸铜:G 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 是常见单质,能够与硫酸铜反应,则G是比铜活泼的金 应)。A,G都是常见单质,气体C常用于灭火,D是纯 属,如铁等:H能够与碳酸钠反应,也能与活泼金属反 碱,E是熟石灰,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 应,则H可能为酸,如稀硫酸或盐酸。 尔多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因此反应①为2C+0,点槛2C0,反应②为2Na0H+ ① A B CO2—NaCO3+H2O:反应③为Na2CO3+Ca(OH): -CaCO,¥+2NaOH;反应④为Fe十CuSO,—Cu十 FeSO,(答案合理即可)。 第二节离子反应 素养·目标定位 目标素养 知识概览 1.能根据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现象,学会从宏观现象辨识物 电解质 质,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电解质导电的原因 2.通过对离子产生的途径的学习,认识电解质导电的微观 电解质的电离 电离方程式 本质,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能够从电离的角度 认识酸、碱、盐。 从电离角度认识酸、碱、盐 离子反应 3.通过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现象,从微观角度 离子方程式及书写方法 分析反应实质,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的能 力,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离子方程式的意义 离子反应 4.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及置换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 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 件:能据此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离子共存 12
化 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答案 D 解析 A为 CaO,B为 Ca(OH)2,C为 Ca(NO3)2,D 为 CaCl2,E为CaCO3。 10.三种物质间只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箭头所指 方向的转化,下列符合要求的组合是(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 ③ 答案 D 11.下图表示的是物质 A~H 相互间的关系(“ →”表示物 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端的物质能发生化学反 应)。A、G 都是常见单质,气体 C常用于灭火,D 是纯 碱,E是熟石灰,F是一种蓝色溶液,可用于配制农药波 尔多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的化学式为 ,H 可能是 。 (2)写出标号①、②、③、④对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 ; ② ; ③ ; ④ 。 答案 (1)CO2 HCl(或 H2SO4 等) (2)①2C+O2 点燃 2CO ②2NaOH+CO2 Na2CO3+H2O ③Na2CO3+Ca(OH)2 CaCO3↓+ 2NaOH ④Fe+CuSO4 Cu+FeSO4 (答 案 合 理 即可) 解析 根据 C常用来灭火,可知 C为二氧化碳,A 为氧 气或是碳单质,B为一氧化碳;D是纯碱,F为硫酸铜;G 是常见单质,能够与硫酸铜反应,则 G 是比铜活泼的金 属,如铁等;H 能够与碳酸钠反应,也能与活泼金属反 应,则 H 可能为酸,如稀硫酸或盐酸。 因此反应①为2C+O2 点燃 2CO;反应②为2NaOH+ CO2 Na2CO3+H2O;反应③为 Na2CO3+Ca(OH)2 CaCO3↓+2NaOH;反应④为Fe+CuSO4 Cu+ FeSO4(答案合理即可)。 第二节 离子反应 素养·目标定位 目 标 素 养 知 识 概 览 1.能根据电解质溶液的导电现象,学会从宏观现象辨识物 质,了解电解质的概念。 2.通过对离子产生的途径的学习,认识电解质导电的微观 本质,初步学会电离方程式的书写,并能够从电离的角度 认识酸、碱、盐。 3.通过氯化钡溶液与硫酸钠溶液的反应现象,从微观角度 分析反应实质,认识离子反应的本质,培养科学探究的能 力,并学会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4.认识复分解型离子反应及置换反应型离子反应发生的条 件;能据此判断溶液中的离子能否大量共存。 12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课前·基础认知 1,物质的导电性探究: NaCl均不是电解质。 ( ) 实验现象(填“亮” (3)NH3,CO2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NH、CO2均是 实验装置 烧杯内物质 或“不亮”) 电解质。 () NaCl固体 灯泡不亮 (4)蔗糖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导电,蔗糖不是电解质。 () KNO2固体 灯泡不亮 (5)BaSO,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 蒸馏水 灯泡不亮 以BaSO,是电解质。 () 电源 NaCl溶液 灯泡亮 (6)NCl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不含离子。() 答案(1)×(2)×(3)×(4)√(5)√(6)× KNO,溶液 灯泡亮 5.电解质的电离: 干燥的NaCl固体、KNO3固体不 (1)电离:电解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形成自由 结论 导电;蒸馏水也几乎不导电;NaC】 移动的离子的过程叫做电离。 溶液、KNO,溶液导电 (2)电离的表示方法一电离方程式。 2.将NaCl、KNOs、NaOH等固体加热至熔化,它们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 能导电。 程式。 3.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 ①强酸的电离(如HNOa):HNO3一Ht+NO5。 合物叫做电解质。 ②强碱的电离(如NaOH):NaOH—Nat+OH。 4.电解质的导电性。 ③盐的电离(如CuSO,):CuSO,=Cu++SO。 (1)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和 微判断2(1)Na2CO,溶于水的电离方程式为 CI一脱离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 NazCO3=Nat+CO。 () Na和C。 (2)能电离的物质一定都能导电。 (2)熔融氯化钠导电的原因:离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 (3)水溶液中的氯化钠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N+和 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 C1-。 () Na+和C-。 (4)NaHSO4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出H+,所以它是一元 微判断D(I)铁丝、NaC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 强酸。 () 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 答案(1)×(2)×(3)×(4)× (2)液态H2SO,、固态NaCI均不导电,所以H2SO,、 课堂 重难突破 电解质 续表 四个要点 正确理解 误区警示 重难归纳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的“四个要点”。 化合物自身产生自如CO2、NH3溶于水可以 导电本质 由移动的离子 导电,但不是电解质 四个要点 正确理解 误区警示 常见物质 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 如铁丝、铜、石墨能导电,但 电解质是化合物,不 不是电解质: 2.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方法。 化合物 是单质,也不是混合 混合物 盐酸、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物 不是电解质 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所给物质 单质 纯净物 与水反应产物电离可能是电解质 化合物 “溶于水”或“熔融状如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电 自身电离电解质 导电条件 态”,两个条件只需解质:HCI在熔融状态下不 具备其一即可 导电,是电解质 ?思考发现 I,安全用电常识要求“湿手不要摸电器,干燥绝缘要 13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1课时 电解质的电离 课前·基础认知 1.物质的导电性探究: 实验装置 烧杯内物质 实验现象(填“亮” 或“不亮”) NaCl固体 灯泡 不亮 KNO3 固体 灯泡 不亮 蒸馏水 灯泡 不亮 NaCl溶液 灯泡 亮 KNO3 溶液 灯泡 亮 结论 干燥的 NaCl固体、KNO3 固体 不 导电 ;蒸馏水也几乎不导电;NaCl 溶液、KNO3 溶液 导电 2.将 NaCl、KNO3、NaOH 等固体加热至熔化,它们 能 导电。 3.电解质:在 水溶液里 或 熔融状态下 能够导电的化 合物叫做电解质。 4.电解质的导电性。 (1)氯化钠溶液导电的原因:在水分子的作用下,Na+ 和 Cl- 脱离 NaCl固体的表面,进入水中,形成能够自由移动的 Na+ 和 Cl- 。 (2)熔融氯化钠导电的原因:离子的运动随温度升高而 加快,克服了离子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能够自由移动的 Na+ 和 Cl- 。 微判断 1 (1)铁丝、NaCl溶液和盐酸都能导电,所 以三者都是电解质。 ( ) (2)液态 H2SO4、固态 NaCl均不导电,所以 H2SO4、 NaCl均不是电解质。 ( ) (3)NH3、CO2 的水溶液均能导电,所以 NH3、CO2 均是 电解质。 ( ) (4)蔗糖溶于水和熔融时都不导电,蔗糖不是电解质。 ( ) (5)BaSO4 在水溶液中难导电,但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所 以BaSO4 是电解质。 ( ) (6)NaCl固体不能导电,是因为其不含离子。 ( ) 答案 (1)× (2)× (3)× (4)√ (5)√ (6)× 5.电解质的电离: (1)电离:电解质 溶于水 或 受热熔化 时,形成 自由 移动的离子 的过程叫做电离。 (2)电离的表示方法———电离方程式。 用化学式和离子符号表示电离过程的式子叫做电离方 程式。 ①强酸的电离(如 HNO3):HNO3 H+ +NO- 3 。 ②强碱的电离(如 NaOH):NaOHNa+ +OH- 。 ③盐的电离(如CuSO4):CuSO4 Cu2+ +SO2- 4 。 微判断 2 (1)Na2CO3 溶 于 水 的 电 离 方 程 式 为 Na2CO3 Na2+ 2 +CO2- 3 。 ( ) (2)能电离的物质一定都能导电。 ( ) (3)水溶液中的氯化钠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出 Na+ 和 Cl- 。 ( ) (4)NaHSO4 在水中能完全电离出 H+ ,所以它是一元 强酸。 ( ) 答案 (1)× (2)× (3)× (4)× 课堂·重难突破 一 电解质 重难归纳 1.理解电解质的概念的“四个要点”。 四个要点 正确理解 误区警示 化合物 电解质是化合物,不 是单质,也不是混合 物 如铁丝、铜、石墨能导电,但 不是电解质; 盐酸、氯化钠溶液能导电, 是混合物,不是电解质 导电条件 “溶于水”或“熔融状 态”,两个条件只需 具备其一即可 如氯化钠晶体不导电,是电 解质;HCl在熔融状态下不 导电,是电解质 续表 四个要点 正确理解 误区警示 导电本质 化合物自身产生自 由移动的离子 如 CO2、NH3 溶于水可以 导电,但不是电解质 常见物质 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 2.判断物质是不是电解质的方法。 Ⅰ.安全用电常识要求“湿手不要摸电器,干燥绝缘要 13
化学 必修第一册 配人教版 牢记”。 序号 符合条件 物质序号 Ⅱ.19世纪初,化学家普遍认为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 产生的。阿伦尼乌斯在研究电解质稀溶液的导电性时,提出 混合物 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解离成离子。他先后两次发表论文,内 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容为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自动地部分解离为带不同电荷的 离子,而不需要借助电流的作用产生离子。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潮湿的手会导电的原因是什么?溶液导电的原因是 N 非电解质 什么?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溶液可以导电? 纯净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①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了离子。 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 ②电解质只有在水中才能发生电离。 答案I.②④⑤Ⅱ.③Ⅲ.⑨V.⑥V.①⑦ 提示(1)人的手上常沾有NaCl,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 解析10种物质中稀硫酸、氨水和空气属于混合物: 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即潮湿的手上含有的电 HC溶于水可电离出H+、C一,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存 解质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会引起触电事故。 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故HCl属于电解质:BaSO,是 溶液导电是因为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难溶性电解质:CO2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是本身发生 (2)①不对。电解质溶于水会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了电离,而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电解质H2CO3而导电,故 通电后离子发生定向移动产生电流。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 CO2是非电解质。铜和金属汞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它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非通电。 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 ②不一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典例剖析 重难归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态HCl、固体NaCI均不导电,所以HCl、NaCI均 1.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不是电解质 (1)书写电离方程式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造, B.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是电解质 也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等于该元素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 或原子团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的绝对值。 它们不是电解质 (2)电离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答案C (3)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 侧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同。 解析CO2的水溶液能导电,并不是它自身电离的结 (4)书写时还要遵循电荷守恒,即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所 果,而是它与水反应的产物H2CO3电离的结果。电解质一 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 定是化合物,铜、石墨均不是电解质。 中性。 误区警示厂 2.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 (1)电解质不一定导电。电解质导电是有 阳离子全部是H 条件的,如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和熔 →酸 融状态下能导电。 (1)化合物电商阴离子全部是OH國 (2)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 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 电解质溶液等能导电,因为它们是单质或混合物,故不是 和酸根阴离子 固 电解质。 (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它们所电离出的离子的 性质。酸的通性实质上就是H+在水溶液中的性质,碱的通 学以致用 性实质上就是OH厂在水溶液中的性质。 已知非电解质是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不导电的化 3.溶液的导电能力。 (1)溶液能导电,则肯定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溶 合物。有以下10种物质:①铜②稀硫酸③氯化氢 ④氨水⑤空气⑥二氧化碳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液不导电,则肯定不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2)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 ⑧氯化钠⑨硫酸钡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序号填入 所带电荷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溶液的 右栏相应的位置。 导电能力越强。 14
化 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牢记”。 Ⅱ.19世纪初,化学家普遍认为离子是在电流的作用下 产生的。阿伦尼乌斯在研究电解质稀溶液的导电性时,提出 电解质溶于水会自动解离成离子。他先后两次发表论文,内 容为酸、碱、盐在水溶液中自动地部分解离为带不同电荷的 离子,而不需要借助电流的作用产生离子。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问题: (1)潮湿的手会导电的原因是什么? 溶液导电的原因是 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物质的溶液可以导电? (2)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①电解质溶液导电是因为在通电条件下产生了离子。 ②电解质只有在水中才能发生电离。 提示 (1)人的手上常沾有 NaCl,有时也会沾有其他电 解质,当遇到水时,形成电解质溶液,即潮湿的手上含有的电 解质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可以导电,会引起触电事故。 溶液导电是因为含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2)①不对。电解质溶于水会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通电后离子发生定向移动产生电流。电解质电离的条件是 溶于水或受热熔化,而非通电。 ②不一定。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可以电离。 典例剖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液态 HCl、固体 NaCl均不导电,所以 HCl、NaCl均 不是电解质 B.CO2 的水溶液能导电,所以CO2 是电解质 C.蔗糖、酒精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所以 它们不是电解质 D.铜、石墨均导电,所以它们是电解质 答案 C 解析 CO2 的水溶液能导电,并不是它自身电离的结 果,而是它与水反应的产物 H2CO3 电离的结果。电解质一 定是化合物,铜、石墨均不是电解质。 (1)电解质不一定导电。电解质导电是有 条件的,如氯化钠晶体不导电,但氯化钠在水溶液里和熔 融状态下能导电。 (2)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如金属、石墨、 电解质溶液等能导电,因为它们是单质或混合物,故不是 电解质。 学以致用 已知非电解质是在溶于水或受热熔化时都不导电的化 合物。有以下10种物质:①铜 ②稀硫酸 ③氯化氢 ④氨水 ⑤空气 ⑥二氧化碳 ⑦金属汞(俗称水银) ⑧氯化钠 ⑨硫酸钡 ⑩氯气 按照表中提示的信息,把符合左栏条件的物质序号填入 右栏相应的位置。 序号 符合条件 物质序号 Ⅰ 混合物 Ⅱ 电解质,但熔融状态下并不导电 Ⅲ 电解质,但难溶于水 Ⅳ 非电解质 Ⅴ 纯净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 电解质,但本身能导电 答案 Ⅰ.②④⑤ Ⅱ.③ Ⅲ.⑨ Ⅳ.⑥ Ⅴ.①⑦ 解析 10种物质中稀硫酸、氨水和空气属于混合物; HCl溶于水可电离出 H+ 、Cl- ,能导电,但熔融状态下不存 在自由移动的离子,不导电,故 HCl属于电解质;BaSO4 是 难溶性电解质;CO2 的水溶液虽然能导电,但不是本身发生 了电离,而是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了电解质 H2CO3 而导电,故 CO2 是非电解质。铜和金属汞属于单质,不是化合物,故它 们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但能导电。 二 电离方程式的书写 重难归纳 1.电离方程式的书写要求: (1)书写电离方程式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不能主观臆造, 也不能随意书写离子符号,离子所带电荷数必须等于该元素 或原子团在该化合物中的化合价的绝对值。 (2)电离方程式左边书写化学式,表示电解质还未电离 时的状态;右边书写离子符号,表示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 (3)书写时要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电离方程式左右两 侧的原子种类和个数必须相同。 (4)书写时还要遵循电荷守恒,即电离产生的阳离子所 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 中性。 2.从电离的角度认识酸、碱和盐。 (1)化合物 电离 阳离子全部是 H + → 酸 阴离子全部是 OH - → 碱 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 和酸根阴离子 → 盐 (2)酸、碱、盐的化学性质取决于它们所电离出的离子的 性质。酸的通性实质上就是 H+ 在水溶液中的性质,碱的通 性实质上就是 OH- 在水溶液中的性质。 3.溶液的导电能力。 (1)溶液能导电,则肯定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离子;溶 液不导电,则肯定不存在大量的自由移动的离子。 (2)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及离子 所带电荷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电荷越多,则溶液的 导电能力越强。 14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思考发现 特别提醒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时,采用如 (1)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书写其电离方程式 图所示的串联装置。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不亮。 时用“=”连接,如H2SO4=2Ht+SO,NOH= Na++OH,NaCl—Na*+CI。 (2)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①在水溶液中强酸酸式盐的酸式酸根离子完全电 离,如NaHSO,一Na++Ht+SO。 ②在水溶液中弱酸酸式盐的酸式酸根离子不完全电 CuNO,2溶液 纯硝酸 KOH溶液 离,酸式酸根离子不拆,如NaHCO3一Na+十HCO。 A B 请回答下列问题: 学以致用 (1)写出A,C烧杯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2)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A.CaCl2 =Ca2++2CI- B.Ba(NO3)2 =Ba2++2NO3 若向B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就能使灯泡亮起来,用电离方 C.Ba(OH),=Ba2++20H- 程式表示其原因 D.KCIO=K++CI+302 答案D 提示(1)Cu(NO3)2—Cu2++2NO5 KOH- 解析氯酸钾电离时产生K+和CO5,氯酸根离子不 K++OH 可再分,电离方程式应为KCIO3—K+十CIO,D项错误。 (2)B烧杯中纯硝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导电, 2.(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整个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灯泡不亮HNO3一H中十 ①KOH: NO ②AIC: 典例剖析 ③Fez(SOa)3: ④HNO3: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2)对(1)中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其中,属于酸的是 A.Ca(OH)2-Ca2++2(OH-) (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B.FeCl2—fe2++3CI C.H2SO,—H+SO 答案(1)①KOH一K+十OH D.Alz (SO)a=2A++3SO ②AICL=AI++3CI 答案D ③Fe2(S0,)3—2Fe++3S0 解析A项中氢氧根离子不应加括号:B项中应电离出 ④HNO,=Ht+NO5 三价铁离子:C项中氢离子应写为2Ht:D项正确。 (2)④①②③ 随堂训练 1.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电解质的是( 答案C A.NaCl晶体、BaSO 解析NaCI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能电离出Na+和 B.铜、二氧化硫 CI,均可以导电,A项不符合题意:CH,CH2OH在水溶 C.蔗糖、酒精 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均不导电,不是电解质,B D.熔融的KNO3、稀硫酸 项不符合题意:H2SO4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不导电, 答案A 但在水溶液里可以电离出H和SO,可以导电,是电解 解析C是单质,稀硫酸是混合物,两者均不是电解质: 质,C项符合题意:CO2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 SO2、蔗糖、酒精不能电离,三者均不是电解质;NaCI晶 H2CO3电离而导电,而CO2不是电解质,D项不符合 体、BaSO4、熔融的KNO3均是电解质。 题意。 2.下列化合物中,只有在水溶液里才能导电的电解质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是()。 A.AgCI不溶于水,所以它不是电解质 A.NaCl B.CH,CH2OH(酒精) B.SO3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SO,是电 C.H2SO D.CO2 解质 15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测定物质的导电性实验时,采用如 图所示的串联装置。闭合开关时,发现灯泡不亮。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 A、C烧杯中溶质的电离方程式: , 。 (2)小灯泡不亮的原因是 ; 若向B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就能使灯泡亮起来,用电离方 程式表示其原因: 。 提示 (1)Cu(NO3)2 Cu2+ +2NO- 3 KOH K+ +OH- (2)B烧杯中纯硝酸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而不导电, 整个装置没有形成闭合回路,灯泡不亮 HNO3 H+ + NO- 3 典例剖析 下列电离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 A.Ca(OH)2 Ca2+ +2(OH- ) B.FeCl3 Fe2+ +3ClC.H2SO4 H+ 2 +SO2- 4 D.Al2(SO4)3 2Al3+ +3SO2- 4 答案 D 解析 A项中氢氧根离子不应加括号;B项中应电离出 三价铁离子;C项中氢离子应写为2H+ ;D项正确。 (1)强酸、强碱和大部分盐书写其电离方程式 时用“”连接,如 H2SO4 2H+ +SO2- 4 ,NaOH Na+ +OH- ,NaClNa+ +Cl- 。 (2)酸式盐的电离方程式。 ①在水溶液中强酸酸式盐的酸式酸根离子完全电 离,如 NaHSO4 Na+ +H+ +SO2- 4 。 ②在水溶液中弱酸酸式盐的酸式酸根离子不完全电 离,酸式酸根离子不拆,如 NaHCO3 Na+ +HCO- 3 。 学以致用 1.下列电离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CaCl2 Ca2+ +2ClB.Ba(NO3)2 Ba2+ +2NO- 3 C.Ba(OH)2 Ba2+ +2OHD.KClO3 K+ +Cl- +3O2- 答案 D 解析 氯酸钾电离时产生 K+ 和 ClO- 3 ,氯酸根离子不 可再分,电离方程式应为 KClO3 K+ +ClO- 3 ,D项错误。 2.(1)写出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 ①KOH: ; ②AlCl3: ; ③Fe2(SO4)3: ; ④HNO3: 。 (2)对(1)中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其中,属于酸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碱的是 ,属于盐的是 。 答案 (1)①KOHK+ +OH- ②AlCl3 Al3+ +3Cl- ③Fe2(SO4)3 2Fe3+ +3SO2- 4 ④HNO3 H+ +NO- 3 (2)④ ① ②③ 随堂训练 1.下列各组物质,均属于电解质的是( )。 A.NaCl晶体、BaSO4 B.铜、二氧化硫 C.蔗糖、酒精 D.熔融的 KNO3、稀硫酸 答案 A 解析 Cu是单质,稀硫酸是混合物,两者均不是电解质; SO2、蔗糖、酒精不能电离,三者均不是电解质;NaCl晶 体、BaSO4、熔融的 KNO3 均是电解质。 2.下列 化 合 物 中,只 有 在 水 溶 液 里 才 能 导 电 的 电 解 质 是( )。 A.NaCl B.CH3CH2OH(酒精) C.H2SO4 D.CO2 答案 C 解析 NaCl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均能电离出 Na+ 和 Cl- ,均可以导电,A 项不符合题意;CH3CH2OH 在水溶 液里或熔融状态下均不能电离,均不导电,不是电解质,B 项不符合题意;H2SO4 在熔融状态下不能电离,不导电, 但在水溶液里可以电离出 H+ 和SO2- 4 ,可以导电,是电解 质,C项符合题意;CO2 的水溶液能导电,是因为生成的 H2CO3 电离而导电,而 CO2 不是电解质,D 项不符合 题意。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gCl不溶于水,所以它不是电解质 B.SO3 溶于水得到的水溶液可以导电,所以 SO3 是电 解质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