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课后·训练提升 1.下列关于KNO,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2)Al2(SO4)。十6H20一2A1(OH)3(胶体)+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 3H,SO, 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3)不是。因为黄河水中除含有泥沙等物质,还含有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 其他溶质,而明矾净水只是除去泥沙等杂质,所以净化后 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的黄河水不是纯净物。 答案D 5.在宏观一微观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 解析氧化物必须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 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 氧元素。 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成无毒气体。如用●表示碳原子,用○表示氧原子,用○ A.二水氯化钙(CaCl2·2H2O)属于混合物 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根据图示回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答下列问题: C.食盐水属于浊液 ○催化剂 D.碳酸铵不属于盐类 加热 答案B A C D 解析二水氯化钙是纯净物,A项错误。葡萄糖注射液中 (I)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分散质颗粒小于1nm,形成的是溶液,不是胶体,因此不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食盐水属于溶液,C项错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 误。碳酸铵属于盐类,D项错误。 3.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牛奶、豆浆 (3)图示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B.碘酒、泥水、血液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 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的质量比为 D.Ca(OH)2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 答案B 息(答出一条即可) 答案(1)都是氧化物 解析牛奶、豆浆、血液都是常见的胶体,食盐水属于溶 (2)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而氮气 液,石灰浆属于悬浊液,故B项正确。 是由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 4.将浑浊的黄河水变为清澈的饮用水,净水是重要的环节。 明矾是常见的净水剂之一。 (3)2N0+2C0催化剂 C02+N215:22 明矾是由硫酸钾和硫酸铝混合形成的复盐。明矾一碰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其他 D ② 到水,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在这个化学变化中,硫酸铝是主 合理答案也可) ④ 解析根据题意及图示可知:A为NO,B为CO,C为 角。硫酸铝与水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白色絮状物一 CO2,D为N2。 氨氧化铝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它一碰上带 ⑤ (1)根据A、B、C含有的元素种类可知,这三种物质都 负电荷的泥沙胶体粒子,彼此就中和了。失去了电荷的胶 属于氧化物,可以归为一类。 ⑥ (2)C为CO2,D为N2,二氧化碳含有两种元素,氨气 体粒子,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 含有一种元素,所以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氮气是单质。 底。这样,水就变得清澈千净了。 (3)同一化学反应中,分子数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 根据相应材料,结合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之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0十2C0催化剂 △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 2CO2十N2。A为NO、C为CO2,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 于盐的是 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的质量比=2×(14十16):2× (2)短文中提到“硫酸铝与水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白色絮 (12+2×16)=15:22。 状物一氢氧化铝胶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4)从微观角度可以看出,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 式: 目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3)用明矾净化后的黄河水是不是纯净物?为什么? 6.胶体金即金溶胶,其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胶体性等特 点。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可实现对抗原抗 答案(1)⑥①②③④⑤①②③ 体的测定
化 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课后·训练提升 1.下列关于 KNO3 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从其阳离子看,属于钾盐 B.从其阴离子看,属于硝酸盐 C.它属于纯净物中的无机化合物 D.因为含有氧元素,故它属于氧化物 答案 D 解析 氧化物必须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 2.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二水氯化钙(CaCl2·2H2O)属于混合物 B.葡萄糖注射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食盐水属于浊液 D.碳酸铵不属于盐类 答案 B 解析 二水氯化钙是纯净物,A项错误。葡萄糖注射液中 分散质颗粒小于1nm,形成的是溶液,不是胶体,因此不 能产生丁达尔效应,B项正确。食盐水属于溶液,C项错 误。碳酸铵属于盐类,D项错误。 3.按溶液、浊液、胶体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矿泉水、牛奶、豆浆 B.碘酒、泥水、血液 C.白糖水、食盐水、茶叶水 D.Ca(OH)2 悬浊液、澄清石灰水、石灰浆 答案 B 解析 牛奶、豆浆、血液都是常见的胶体,食盐水属于溶 液,石灰浆属于悬浊液,故B项正确。 4.将浑浊的黄河水变为清澈的饮用水,净水是重要的环节。 明矾是常见的净水剂之一。 明矾 ① 是由硫酸钾 ② 和硫酸铝 ③ 混合形成的复盐。明矾一碰 到水 ④ ,就会发生化学变化。在这个化学变化中,硫酸铝是主 角。硫酸铝与水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白色絮状物——— 氢氧化铝 ⑤ 胶体。氢氧化铝胶体粒子带正电荷。它一碰上带 负电荷的泥沙 ⑥ 胶体粒子,彼此就中和了。失去了电荷的胶 体粒子,很快就会聚结在一起,粒子越结越大,终于沉入水 底。这样,水就变得清澈干净了。 根据相应材料,结合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短文标有序号的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 于盐的是 。 (2)短文中提到“硫酸铝与水发生化学变化后生成白色絮 状物———氢氧化铝胶体”,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 (3)用明矾净化后的黄河水是不是纯净物? 为什么? 答案 (1)⑥ ①②③④⑤ ①②③ (2)Al2 (SO4)3 +6H2O 2Al(OH)3 (胶 体)+ 3H2SO4 (3)不是。因为黄河水中除含有泥沙等物质,还含有 其他溶质,而明矾净水只是除去泥沙等杂质,所以净化后 的黄河水不是纯净物。 5.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 维方式。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汽 车排气管上安装“催化转换器”便可以使汽车的尾气转换 成无毒气体。如用 表示碳原子,用 表示氧原子,用 表示氮原子,下图为气体转换的微观过程。请根据图示回 答下列问题: (1)A、B、C三种物质可以归为一类的依据是 。 (2)将C归为化合物,将D归为单质的理由是 。 (3)图示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 A物质和生成的C物质 的质量比为 。 (4)从微观的角度去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有关信 息(答出一条即可) 。 答案 (1)都是氧化物 (2)二氧化碳是由两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而氮气 是由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 (3)2NO+2CO 催化剂 △ 2CO2+N2 15∶22 (4)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没有发生改变(其他 合理答案也可) 解析 根据题意及图示可知:A 为 NO,B 为 CO,C 为 CO2,D为 N2。 (1)根据 A、B、C含有的元素种类可知,这三种物质都 属于氧化物,可以归为一类。 (2)C为CO2,D为 N2,二氧化碳含有两种元素,氮气 含有一种元素,所以二氧化碳是化合物,氮气是单质。 (3)同一化学反应中,分子数之比等于其化学计量数 之比,所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 催化剂 △ 2CO2+N2。A为 NO、C为CO2,化学变化过程中消耗的 A物质和生成的 C物质的质量比=2×(14+16)∶2× (12+2×16)=15∶22。 (4)从微观角度可以看出,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 目没有发生改变(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6.胶体金即金溶胶,其具有光吸收性、呈色性和胶体性等特 点。免疫胶体金技术作为胶体金标记物,可实现对抗原抗 体的测定。 6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 (2)该分散系属于 ,其分散质是 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3)步骤a过程发生 (填“化学”或“物理”,下 其操作步骤如下: 同)变化,步骤b过程发生 变化。 a,取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0.5mL,加蒸馏水(②) 答案(1)①②④④ 60mL。 (2)胶体金颗粒 b.先滴加1%的氯化金水溶液(③)0.75mL,再滴加 (3)物理化学 1.2%的K2CO,(④)溶液0.6mL,振荡变成棕红色。 解析(1)①白磷属于单质,②蒸馏水属于化合物,③氯化 c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金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④K2CO3属于盐。(2)所得分散系 d.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中金颗粒的直径在5~l2m之间,所以形成的分散系属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l2nm之间。请回答下 于胶体,其分散质是金颗粒。(3)由题目描述可知,步骤 列问题。 过程发生物理变化,步骤b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 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课前·基础认知 1.酸、碱、盐的性质。 续表 (1)酸的性质。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以硫酸为例,填写下表: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CuSO,2KOH -K,SO,+ 盐与碱反应 Cu(OH)2¥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H2SO,+Fe—FeSO,+H2↑ 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H2SO,+CuO=CuSO,+H2O CuSO+BaCl2 CuCl2+ 盐与某些盐反应 BasO,¥ H2SO+2NaOH =Na2SO+ 酸与碱反应 2H20 微判断(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 H2SO+NazCO -Na2SO+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 酸与某些盐反应 CO2↑+H20 含有Ht。 () (3)反应Fe,0,+3C0高温 2Fe+十3CO2属于置换反应。 (2)碱的性质。 () 以氢氧化钠为例,填写下表: (4)碱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5)一般来说,酸与碱、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 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 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2NaOH+CO2-NazCO3+H2O 答案(1)X(2)√(3)×(4)×(5)/ 2.物质的转化。 碱与酸反应 NaOH+HCI=NaCl+H,O (1)物质的转化。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物质 2NaOH+CuSO,—Na2SO,+ 之间的转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是不会改变的。 碱与某些盐反应 Cu(OHD2¥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体会物质间的转 化关系: (3)盐的性质。 ①Ca→CaO→Ca(OH)2→CaSO, 以硫酸铜为例,填写下表: 提示2Ca十02=2Ca0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CaO+H2O=Ca(OH)2 Ca(OH)2+H2SO,-CaSO,+2H2O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 CuSO+Fe=FeSO+Cu ②C→C02→H,C02→CaCO3 提示C+O,点燃c0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用白磷还原法可制得一种金的分散系,该分散系在临床诊断 及药物检测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操作步骤如下: a.取20%白磷(①)的乙醚溶液0.5mL,加蒸馏水(②) 60mL。 b.先滴加 1% 的氯化金水溶液 (③)0.75 mL,再滴加 1.2%的 K2CO3(④)溶液0.6mL,振荡变成棕红色。 c.加热煮沸至溶液变成透明红色。 d.分离提纯,除去无机溶质。 所得分散系中,金颗粒直径在5~12nm 之间。请回答下 列问题。 (1)上述物质①②③④中属于单质的是 (填序号,下 同),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 (2)该分散系属于 ,其分散质是 。 (3)步骤a过程发生 (填“化学”或“物理”,下 同)变化,步骤b过程发生 变化。 答案 (1)① ②④ ④ (2)胶体 金颗粒 (3)物理 化学 解析 (1)①白磷属于单质,②蒸馏水属于化合物,③氯化 金水溶液属于混合物,④K2CO3 属于盐。(2)所得分散系 中金颗粒的直径在5~12nm 之间,所以形成的分散系属 于胶体,其分散质是金颗粒。(3)由题目描述可知,步骤a 过程发生物理变化,步骤b过程发生化学变化。 第2课时 物质的转化 课前·基础认知 1.酸、碱、盐的性质。 (1)酸的性质。 以硫酸为例,填写下表: 酸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酸与活泼金属反应 H2SO4+FeFeSO4+H2↑ 酸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H2SO4+CuOCuSO4+H2O 酸与碱反应 H2SO4 +2NaOH Na2SO4 + 2H2O 酸与某些盐反应 H2SO4 + Na2CO3 Na2SO4 + CO2↑+H2O (2)碱的性质。 以氢氧化钠为例,填写下表: 碱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碱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2NaOH+CO2 Na2CO3+H2O 碱与酸反应 NaOH+HClNaCl+H2O 碱与某些盐反应 2NaOH +CuSO4 Na2SO4 + Cu(OH)2↓ (3)盐的性质。 以硫酸铜为例,填写下表: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盐与活泼金属反应 CuSO4+FeFeSO4+Cu 续表 盐的主要化学性质 反应实例(写出一个化学方程式即可) 盐与碱反应 CuSO4 + 2KOH K2SO4 + Cu(OH)2↓ 盐与某些盐反应 CuSO4 + BaCl2 CuCl2 + BaSO4↓ 微判断 1 (1)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 ) (2)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不同的酸溶液中都 含有 H+ 。 ( ) (3)反应Fe2O3+3CO 高温 2Fe+3CO2 属于置换反应。 ( ) (4)碱性氧化物都可以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 ) (5)一般来说,酸与碱、盐与酸、盐与碱、盐与盐之间的反 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 ( ) 答案 (1)× (2)√ (3)× (4)× (5)√ 2.物质的转化。 (1)物质的转化。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通过 化学变化 可以实现物质 之间的转化。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 是不会改变的。 写出下列物质之间转化的化学方程式,体会物质间的转 化关系: ①Ca →CaO →Ca(OH)2 →CaSO4 提示 2Ca+O2 2CaO CaO+H2OCa(OH)2 Ca(OH)2+H2SO4 CaSO4+2H2O ②C →CO2 →H2CO3 →CaCO3 提示 C+O2 点燃 CO2 7
化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CO2+H2O=H2CO 考虑因素 H2CO+Ca(OH)2=CaCOa+2H2O 徽判断2(1)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和元素都会发 生改变。 反应进行的可能性原料来源成本高低设备要求… (2)金属单质可与氧气反应生成碱性氧化物。( 实例一工业上制取NaOH,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 (3)在一定条件下,Na,CO2与酸、碱、盐都能反应。 ①Na,O+H,O=2NaOH:(Na,O作为原料,来源 ( 少、成本高) (4)制取某种碱,可以采取盐与另一种碱发生反应。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1+2H,0电解H,+C,++ 答案(1)×(2)/(3)√(4)√ 2NaOH; (2)物质的转化的应用。 ③用纯碱和熟石灰反应:Na2CO,+Ca(OH)2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我 CaCO3¥+2NaOH. 们可以确定制取某类物质的可能方法。 综合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选取的最适当的方法为方 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法②。 课堂·重难突破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思考发现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重难归纳 I.用水壶长期加热澄清的自来水,水壶里会出现一层厚 1.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厚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Mg(OH)2]。水垢碎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 片进入胃中会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氯化镁和二氧化碳。 识系统化,还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一般来说,酸、 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金国 非金属 Ⅱ.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Na2C2O,):豆腐中 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草酸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沉 性 酸性 淀。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有人认为菠菜和豆腐混合食用不利 氧化物 氧化物 于它们营养成分的吸收。 和 Ⅲ.生活中常用白醋(含有CH,COOH,CH COOH为一 盐和水 元弱酸)擦拭某些日用品上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2O3)。 酸 根据以上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水垢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碱和盐 一酸和盐 另两种盐 (2)写出草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2.化学反应的分类。 反应。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把化学反应分 (3)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属于 (填“酸性”或 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碱性”)氧化物,其与CH CO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0 的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 提示(1)CaCO3+2HC1=CaCl2+H2O+CO2↑ 学反应: Mg(OH),+2HCI=MgCl,+2H2O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 (2)NazC2O,十CaC2=CaC2O,¥+2NaCI复分解 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3)碱性FeO2+6 CHCOOH一2(CH,COO),Fe十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 3H,O 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化 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CO2+H2OH2CO3 H2CO3+Ca(OH)2 CaCO3↓+2H2O 微判断 2 (1)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和元素都会发 生改变。 ( ) (2)金属单质可与氧气反应生成碱性氧化物。 ( ) (3)在一定条件下,Na2CO3 与酸、碱、盐都能反应。 ( ) (4)制取某种碱,可以采取盐与另一种碱发生反应。 ( ) 答案 (1)× (2)√ (3)√ (4)√ (2)物质的转化的应用。 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以及物质之间转化的关系,我 们可以确定制取某类物质的可能方法。 最适当方法的选择: 实例———工业上制取NaOH,可以用以下3种方法: ①Na2O+H2O 2NaOH ;(Na2O作为原料,来源 少、成本高) ②电解饱和食盐水:2NaCl+2H2O 电解 H2↑+Cl2↑+ 2NaOH; ③用纯碱和熟石灰反应: Na2CO3 +Ca(OH)2 CaCO3↓+2NaOH 。 综合考虑反应进行的可能性,选取的最适当的方法为方 法②。 课堂·重难突破 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重难归纳 1.不同类别物质间的转化关系。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 识系统化,还可以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一般来说,酸、 碱、盐、氧化物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2.化学反应的分类。 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量可以把化学反应分 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 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 的化学反应; 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 学反应; 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 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 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Ⅰ.用水壶长期加热澄清的自来水,水壶里会出现一层厚 厚的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 Mg(OH)2]。水垢碎 片进入胃中会与盐酸反应,产生氯化钙、氯化镁和二氧化碳。 Ⅱ.菠菜中含有丰富的草酸、草酸钠(Na2C2O4);豆腐中 含有较多的钙盐,如硫酸钙等;草酸钙是一种难溶于水的沉 淀。从营养学的观点看,有人认为菠菜和豆腐混合食用不利 于它们营养成分的吸收。 Ⅲ.生活中常用白醋(含有CH3COOH,CH3COOH 为一 元弱酸)擦拭某些日用品上的铁锈(主要成分为Fe2O3)。 根据以上生活常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写出水垢在胃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草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反应。 (3)铁锈的主要成分Fe2O3 属于 (填“酸性”或 “碱性”)氧化物,其与CH3CO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提示 (1)CaCO3+2HClCaCl2+H2O+CO2↑ Mg(OH)2+2HClMgCl2+2H2O (2)Na2C2O4+CaCl2 CaC2O4↓+2NaCl 复分解 (3)碱性 Fe2O3+6CH3COOH2(CH3COO)3Fe+ 3H2O 8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典例剖析 答案C 解析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 在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氧化铜、一氧化 碳、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选 CaCO,越挑ca0+CO,↑(分解反应: 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CaO+H2O=Ca(OH)2(化合反应): Ca(OH)2+KzCO3一CaCO3¥+2KOH(复分解 单质:可 氧化物:③ 反应)。 2.物质A~E均含同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 酸:② 氧化物:④ 质,它们可发生如图所表示的反应(除A一E外的其他物质 盐:⑤ 已略去): 氯化钡 (1)请推断出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 :② ④ :③ :④ :⑤ (2)写出下列序号对应的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稀硫酸③ A ①和②: H,① ②和④: 2 加热 D ②和⑤: 6 ③和④: (1)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 答案(1)①Fe②HSO,③C0④CuO 物质 B C D ⑤NazCO3 (2)Fe十H2SO,—FeSO,+H2↑ 类别 H2SO,+CuO=CuSO,+H2O (2)在以上反应中(用序号填空): H2SO,+Na2CO3—Na2SO4+H2O+CO2↑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CO+CuO-A-Cu+CO: (3)写出反应③和⑦的化学方程式: 解析(1)根据单质①能与酸②发生反应,推知①应为 活泼金属,即①为F,所给9种物质中酸只有稀硫酸,即② 答案(1)盐碱氧化物 为稀硫酸:氧化物④能与酸反应,应为碱性氧化物,为氧化 铜,氧化物③能与氧化铜反应,为CO:⑤属于盐,能与酸反 (2)①⑦③④⑤ 应,则⑤为Na2CO3。 (3)CuO+H2SO,=CuSO,+H2O CuSO,+Fe- (2)①和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十H2SO4 Cu+FeSO FeSO4十H2↑:②和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zSO,十CuO 解析由反应③D十稀硫酸一→E,反应④E十BaCl2 一CuSO,十H2O:②和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zSO,十 →B推断E为硫酸盐,B为氯化物;由反应⑦E十Fe→ Na2CO3一Na2SO,十H,O十C02↑:③和④反应的化学方 A、反应①D十H2→A,推测⑦①可能为置换反应,结合各 程式为C0+Cu0△Cu+C0. 物质为中学常见物质,则A为Cu,E为CuSO,B为CuC2, C为Cu(OH)2:由转化⑥C在加热条件下生成D,则D为 学以致用 CuO:反应③为CuO十H2SO,→CuSO4,反应①为CuO十 H2→Cu,反应②为Cu十O2→CuO,验证符合转化 1.KOH在我国古代纺织业中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 关系。 古代制取KOH的流程如下: (1)由上述分析可知,B是CuCl2,属于盐:C是 草木灰(KC0) Cu(OH)2,属于碱:D是CuO,属于氧化物。 (2)反应①是CuO十H2→Cu十H2O,为置换反应:反 贝壳(CaCO) 发烧生石灰CaO) KOH 应②是Cu十O2→CuO,为化合反应:反应③是CuO十 H2SO4→CuSO,十H2O,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④是 CuSO,十BaCL2→BaSO,十CuCl2,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 ⑤是CuCl2十碱→Cu(OH)2十新盐,属于复分解反应:反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应⑥是Cu(OH)2→CuO十H2O,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⑦是 C.置换反应 CuSO,十Fe→Cu十FeSO,属于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9
第一章 物质及其变化 典例剖析 在稀硫酸、纯碱、二氧化碳、铜片、食盐、氧化铜、一氧化 碳、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相互关系,选 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种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出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① ;② ;③ ;④ ;⑤ 。 (2)写出下列序号对应的物质之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 ; ②和④: ; ②和⑤: ; ③和④: 。 答案 (1)①Fe ②H2SO4 ③CO ④CuO ⑤Na2CO3 (2)Fe+H2SO4 FeSO4+H2↑ H2SO4+CuOCuSO4+H2O H2SO4+Na2CO3 Na2SO4+H2O+CO2↑ CO+CuO △ Cu+CO2 解析 (1)根据单质①能与酸②发生反应,推知①应为 活泼金属,即①为Fe,所给9种物质中酸只有稀硫酸,即② 为稀硫酸;氧化物④能与酸反应,应为碱性氧化物,为氧化 铜,氧化物③能与氧化铜反应,为 CO;⑤属于盐,能与酸反 应,则⑤为 Na2CO3。 (2)① 和 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Fe+ H2SO4 FeSO4+H2↑;②和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CuO CuSO4+H2O;②和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H2SO4+ Na2CO3 Na2SO4+H2O+CO2↑;③和④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CO+CuO △ Cu+CO2。 学以致用 1.KOH 在我国古代纺织业中常用作漂洗的洗涤剂。 古代制取 KOH 的流程如下: 上述流程中没有涉及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C 解析 该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依次是 CaCO3 煅烧 CaO+CO2↑(分解反应); CaO+H2OCa(OH)2(化合反应); Ca(OH)2 +K2CO3 CaCO3 ↓ +2KOH(复 分 解 反应)。 2.物质 A~E均含同种元素,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 质,它们可发生如图所表示的反应(除 A~E外的其他物质 已略去): (1)写出相应物质的类别: 物质 B C D 类别 (2)在以上反应中(用序号填空): 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3)写出反应③和⑦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 (1)盐 碱 氧化物 (2)①⑦ ③④⑤ (3)CuO+H2SO4 CuSO4+H2O CuSO4+Fe Cu+FeSO4 解析 由反应③D+稀硫酸 →E,反应④E+BaCl2 →B推断E为硫酸盐,B为氯化物;由反应⑦E+Fe → A、反应①D+H2 →A,推测⑦①可能为置换反应,结合各 物质为中学常见物质,则 A为Cu,E为CuSO4,B为CuCl2, C为Cu(OH)2;由转化⑥C在加热条件下生成 D,则 D 为 CuO;反应③为CuO+H2SO4 →CuSO4,反应①为CuO+ H2 →Cu,反应 ② 为 Cu+O2 →CuO,验证符合转化 关系。 (1)由 上 述 分 析 可 知,B 是 CuCl2,属 于 盐;C 是 Cu(OH)2,属于碱;D是CuO,属于氧化物。 (2)反应①是CuO+H2 →Cu+H2O,为置换反应;反 应②是 Cu+O2 →CuO,为化合反应;反应③是 CuO+ H2SO4 →CuSO4 + H2O,属 于 复 分 解 反 应;反 应 ④ 是 CuSO4+BaCl2 →BaSO4+CuCl2,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 ⑤是CuCl2+碱 →Cu(OH)2+新盐,属于复分解反应;反 应⑥是Cu(OH)2 →CuO+H2O,属于分解反应;反应⑦是 CuSO4+Fe →Cu+FeSO4,属于置换反应。 9
化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随堂训练 1.下列物质中,不含酸根离子的是( )。 应,不能由一步反应转化为氨氧化铜,故D符合题意。 A.NazSO B.Ba(OH)2 C.KMnO D.KCI 5.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 答案B 图所示直接转化的是( 解析Na2SO,中含有硫酸根离子,KMnO,中含有高锰 物质小一→物质B一物质C一物质A 酸根离子,KCI中含有氯离子,只有Ba(OH)2为碱,由金 A.Fe→FezO3→FeSO,→Fe 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B.COCO2→H2CO3→CO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 C.NaOH→NaC→NazCOa→NaOH 同,这个反应是( )。 D.HC→CuCl2→BaCl2→HCl AS+0,点燃s0, 答案D B.NazCOa+COz+H2O-2NaHCOa 解析Fe2O,→FeSO,不能一步实现转化,A不符合题 C.NH,HCO,NH,++co2++HO 意:H2CO3→CO不能一步实现转化,B不符合题意; NaC→Na2CO,不能一步实现转化,C不符合题意:HCl D.c0,+C高温2c0 能够与Cu(OH)2反应生成CuCl2,Ba(OH)2与CuC2反 答案C 应生成BaCl2,H2SO,与BaCl2反应生成HCl,均能一步 解析A,B、D三项中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而C项中 实现转化,故D符合题意。 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6.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3.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 (1)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 反应类型依次是( 同,请分别写出其化学式。 C.Cu H.CO. Ca(OHD:CaCO 煅烧c0: 甲:Na、H2、O2、C2: C02 高温 乙:C0、Na20、CO2、S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丙:NaOH、KzCO3、KHCO3、K2SO4;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丁:NaOH、Ca(OH)2、KOH、NaCl。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甲 ,乙 ,丙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丁 答案D (2)问题(1)中四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写出序号 解析题述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依次 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C+2Cu0高遥2Cu+C0,+,置换反应:C0,十H,0 甲①☑②因③回 —H2CO3,化合反应;H2COa+Ca(OH)2= ① 城烧Ca0十 ② CaCO3¥十2HO,复分解反应;CaCO2 ③ CO2↑,分解反应。 答案(I)Na NazO NaOH NaCl 4.下列物质转化过程中,不能经过一步反应实现的 (2)①4Na+O2=2Na20②Na0+H,0 是()。 2NaOH 3NaOH+HCI-NaCl+H2O A.HC→CuC2 B.Na2SO,→NaCl 解析(I)甲组物质中只有N是金属单质,其余是非金 C.C0→C02 D.CuO→Cu(OH)2 答案D 属单质:乙组物质中只有N2O是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非 金属氧化物:丙组物质中只有NaOH是碱,其余是盐:丁 解析盐酸与氧化铜、氢氧化铜等物质反应可一步生成 组物质中只有NaCl是盐,其余是碱。 氯化铜,故A不符合题意;Na2SO,与氯化钡反应能一步 (2)由题图可知是Na→Na2O→NaOH→NaCl,各反 生成氯化钠,故B不符合题意: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十O2-2Na2O,Na2O+H2O 一氧化碳燃烧或与金属氧化物等反应都可以一步转化为 -2NaOH,NaOH+HCl—NaCl+H2O。 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氧化铜难溶于水,与水不反 10
化 学 必修 第一册 配人教版 随堂训练 1.下列物质中,不含酸根离子的是( )。 A.Na2SO4 B.Ba(OH)2 C.KMnO4 D.KCl 答案 B 解析 Na2SO4 中含有硫酸根离子,KMnO4 中含有高锰 酸根离子,KCl中含有氯离子,只有Ba(OH)2 为碱,由金 属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 2.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中有一个与其他三个在分类上不 同,这个反应是( )。 A.S+O2 点燃 SO2 B.Na2CO3+CO2+H2O2NaHCO3 C.NH4HCO3 △ NH3↑+CO2↑+H2O D.CO2+C 高温 2CO 答案 C 解析 A、B、D三项中的反应都属于化合反应,而C项中 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3.以下表示的是碳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其中涉及的基本 反应类型依次是( )。 C CuO 高温 →CO2 H2O →H2CO3 Ca(OH)2 →CaCO3 煅烧 →CO2 A.化合、置换、分解、复分解 B.置换、复分解、化合、分解 C.置换、化合、分解、复分解 D.置换、化合、复分解、分解 答案 D 解析 题述转化关系中涉及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依次 为C+2CuO 高温 2Cu+CO2 ↑,置换反应;CO2 +H2O H2CO3,化 合 反 应;H2CO3 + Ca(OH)2 CaCO3↓+2H2O,复 分 解 反 应;CaCO3 煅烧 CaO + CO2↑,分解反应。 4.下 列 物 质 转 化 过 程 中,不 能 经 过 一 步 反 应 实 现 的 是( )。 A.HCl→CuCl2 B.Na2SO4→NaCl C.CO→CO2 D.CuO→Cu(OH)2 答案 D 解析 盐酸与氧化铜、氢氧化铜等物质反应可一步生成 氯化铜,故 A不符合题意;Na2SO4 与氯化钡反应能一步 生成氯化钠,故B不符合题意;CO具有可燃性和还原性, 一氧化碳燃烧或与金属氧化物等反应都可以一步转化为 二氧化碳,故C不符合题意;氧化铜难溶于水,与水不反 应,不能由一步反应转化为氢氧化铜,故D符合题意。 5.各物质间有着一定的转化关系,下列各组物质间可以按下 图所示直接转化的是( )。 物质 A → 物质B → 物质C → 物质 A A.Fe→Fe2O3→FeSO4→Fe B.CO→CO2→H2CO3→CO C.NaOH→NaCl→Na2CO3→NaOH D.HCl→CuCl2→BaCl2→HCl 答案 D 解析 Fe2O3→FeSO4 不能一步实现转化,A 不符合题 意;H2CO3 →CO 不能一步实现转化,B 不符合 题 意; NaCl→Na2CO3 不能一步实现转化,C不符合题意;HCl 能够与Cu(OH)2 反应生成CuCl2,Ba(OH)2 与CuCl2 反 应生成 BaCl2,H2SO4 与 BaCl2 反应生成 HCl,均能一步 实现转化,故D符合题意。 6.分类法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1)下列4组物质中均有一种物质的类别与其他三种不 同,请分别写出其化学式。 甲:Na、H2、O2、Cl2; 乙:CO、Na2O、CO2、SO2; 丙:NaOH、K2CO3、KHCO3、K2SO4; 丁:NaOH、Ca(OH)2、KOH、NaCl。 甲 ,乙 ,丙 , 丁 。 (2)问题(1)中四种物质存在如图所示转化关系,写出序号 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甲 ① → 乙 ② → 丙 ③ → 丁 ① 。 ② 。 ③ 。 答案 (1)Na Na2O NaOH NaCl (2)①4Na+O2 2Na2O ②Na2O+H2O 2NaOH ③NaOH+HClNaCl+H2O 解析 (1)甲组物质中只有 Na是金属单质,其余是非金 属单质;乙组物质中只有 Na2O 是金属氧化物,其余是非 金属氧化物;丙组物质中只有 NaOH 是碱,其余是盐;丁 组物质中只有 NaCl是盐,其余是碱。 (2)由题图可知是 Na→Na2O→NaOH→NaCl,各反 应的化学方程式是4Na+O2 2Na2O,Na2O+H2O 2NaOH,NaOH+HClNaCl+H2O。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