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九讲会计信息分析与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 2.学习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步骤 3.掌握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4.学习财务比率的综合分析法 5.掌握会计信息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时安排 会计专业:3学时 非会计专业:6学时 三、授课内容 引子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一语道破 了世间很多事情真假难辩的局面。实际上,经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这样,尤其是会 计信息。由于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局限性、管理人员的主观倾向、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会计报表信息往往是过时的或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专业的会计信息分析人员来对会计 信息进行专业“解码”,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应用会计信息。 1.会计信息分析的需求与供给 1.1会计信息的需求 按照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市场的现状,会计信息分析的需求者主要有三个部分: 企业管理部门。会计信息的需求者首先是企业管理部门。比如,在财务报表加工完 成并向外界报送后,如果能及时提供本企业的一些报表分析数据如净资产报酬率、每股 盈利等数据以及与同行业比较的水平,对管理当局的一些重大投资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又如,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向管理当局报告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 帐款周转率等)的数据,有助于管理当局修订或调整相应的采购政策、赊销政策等。 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而言,其投资者主要来自外部各利益团体或个人。通 过各种分析(如长期趋势分析、企业核心盈利能力分析等以及一些非财务分析如该企业 所生产力的产品是否具有技术发展前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企业在未来数年内 的发展趋势,供大额持股股东决策参考。一些当期财务指标如资产收益率、每股盈利、 企业净现金流量等,可以满足中小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政府管制部门。政府管制部门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上市公司 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信息。当然,他们需要的信息也包括经过分析、提炼的数据。比如, 财务报表分析表明,上市公司为虚增利润,将大量的费用列作资产。针对这一现象,证 监会从1997年起,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 能为证监会更有效地加强对资本市场监管 提供帮助。 1.2会计信息的供给 总体来看,目前能专门提供会计信息分析的阶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1 《基础会计学》授课教案 第九讲 会计信息分析与应用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 了解会计信息的需求与供给。 2. 学习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步骤。 3. 掌握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4. 学习财务比率的综合分析法。 5. 掌握会计信息分析应该注意的问题。 二、学时安排 会计专业:3 学时 非会计专业:6 学时 三、授课内容 引子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写到“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一语道破 了世间很多事情真假难辩的局面。实际上,经济生活中的很多事物都是这样,尤其是会 计信息。由于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局限性、管理人员的主观倾向、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会计报表信息往往是过时的或是有偏差的。这就需要专业的会计信息分析人员来对会计 信息进行专业“解码”,以便会计信息使用者更好地应用会计信息。 1. 会计信息分析的需求与供给 1.1 会计信息的需求 按照目前我国会计信息市场的现状,会计信息分析的需求者主要有三个部分: 企业管理部门。会计信息的需求者首先是企业管理部门。比如,在财务报表加工完 成并向外界报送后,如果能及时提供本企业的一些报表分析数据如净资产报酬率、每股 盈利等数据以及与同行业比较的水平,对管理当局的一些重大投资决策有相当的影响; 又如,在财务报表的基础上,向管理当局报告企业资产利用效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 帐款周转率等)的数据,有助于管理当局修订或调整相应的采购政策、赊销政策等。 企业外部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而言,其投资者主要来自外部各利益团体或个人。通 过各种分析(如长期趋势分析、企业核心盈利能力分析等以及一些非财务分析如该企业 所生产力的产品是否具有技术发展前景等),可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出企业在未来数年内 的发展趋势,供大额持股股东决策参考。一些当期财务指标如资产收益率、每股盈利、 企业净现金流量等,可以满足中小投资者的信息需求。 政府管制部门。政府管制部门对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各上市公司 所提供的财务报表信息。当然,他们需要的信息也包括经过分析、提炼的数据。比如, 财务报表分析表明,上市公司为虚增利润,将大量的费用列作资产。针对这一现象,证 监会从1997 年起,要求上市公司提供调整后的每股净资产。由此可见,财务报表分析 能为证监会更有效地加强对资本市场监管 提供帮助。 1.2 会计信息的供给 总体来看,目前能专门提供会计信息分析的阶层主要由两部分组成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各机构内部专业人员。比如,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大型券商(如国泰君安、 海通等)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各种分析报告,包 括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再如,中国证监会创建之初,没有专门人士进行财务分析,但目 前,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已拥有相当多位证券分析的专业人才,从事各种分析,包 括财务报表分析。至于企业内部,进行财务分析更是会计部门的当然职责 独立的财务分析人士。在西方,财务分析人士已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在会计 服务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就是各种财务报表分析信息。只要存在充足的市场需求,财 务分析人士通过专业提供这类产品,可获取相当丰厚的利润。比如,国际知名的“标准 普尔”( Standards&Pool),实际上就是以提供专业财务分析为主而发展起来的。 2.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步骤 会计信息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分析目标。会计信息分析的目标随着使用者信息需要的不同而不同,投资这需要 了解有关企业投资风险与回报的信息,债权人需要企业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不同的分 析目标所需要的资料及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会计信息分析前,必 须明确分析的目标。 制定分析方案。分析方案包括分析的范围、方法选择、工作分工组织、进度安排、 资料来源等。 收集资料。一般来说,需要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1)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信息 (2)行业发展信息,(3)竞争对手或同类企业的各种财务、非财务信息;(4)企业内 部各种财务、非财务信息 整理分析资料。核査所收集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分析目标相关;联系企业 的经营环境,探求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企业现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预测企 业未来的经营前景。 最后回答分析问题 3.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3.1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以企业当年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信息为依据,与前期、计划及同行业或资 本市场平均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提供有关企业当期经营业绩大致变化水平的信息 3.1.1公司内部比较分析 企业内部比较分析是指对企业内部有关部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趋势分析和结 构分析。 趋势分析包括绝对数趋势分析和百分比趋势分析,是以企业现在和过去的历史资料 相比较,以评价企业财务业绩和状况的方法 总体结构分析又叫纵向分析,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述公司在一个特定期间内,财务报 表项目与某一共同项目之间的关系 3.1.2公司间的比较分析 公司间的比较分析是将公司的业绩与竞争对手的业绩相比、与整个行业比较或与相 关的企业相比。在比较分析时,可以比较一期,也可以与过去多期相比较。比较的基础 可以是比率、发展趋势或结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2 各机构内部专业人员。比如,目前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些大型券商(如国泰君安、 海通等)都设有专门的研究机构,这些研究机构的主要任务就是提供各种分析报告,包 括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再如,中国证监会创建之初,没有专门人士进行财务分析,但目 前,证监会首席会计师办公室已拥有相当多位证券分析的专业人才,从事各种分析,包 括财务报表分析。至于企业内部,进行财务分析更是会计部门的当然职责。 独立的财务分析人士。在西方,财务分析人士已形成一个独立的阶层,他们在会计 服务市场上销售的“产品”就是各种财务报表分析信息。只要存在充足的市场需求,财 务分析人士通过专业提供这类产品,可获取相当丰厚的利润。比如,国际知名的“标准 普尔”(Standards & Pool),实际上就是以提供专业财务分析为主而发展起来的。 2. 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步骤 会计信息分析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明确分析目标。会计信息分析的目标随着使用者信息需要的不同而不同,投资这需要 了解有关企业投资风险与回报的信息,债权人需要企业偿债能力方面的信息。不同的分 析目标所需要的资料及采用的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进行会计信息分析前,必 须明确分析的目标。 制定分析方案。分析方案包括分析的范围、方法选择、工作分工组织、进度安排、 资料来源等。 收集资料。一般来说,需要收集以下几个方面的资料。(1)国民经济宏观运行信息; (2)行业发展信息,(3)竞争对手或同类企业的各种财务、非财务信息;(4)企业内 部各种财务、非财务信息。 整理分析资料。核查所收集的资料是否真实可靠,是否与分析目标相关;联系企业 的经营环境,探求数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揭示企业现行的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预测企 业未来的经营前景。 最后回答分析问题。 3. 会计信息分析的基本方法 3.1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以企业当年所编制的财务报表信息为依据,与前期、计划及同行业或资 本市场平均水平等指标进行对比,提供有关企业当期经营业绩大致变化水平的信息。 3.1.1 公司内部比较分析 企业内部比较分析是指对企业内部有关部门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包括趋势分析和结 构分析。 趋势分析包括绝对数趋势分析和百分比趋势分析,是以企业现在和过去的历史资料 相比较,以评价企业财务业绩和状况的方法。 总体结构分析又叫纵向分析,是以百分比的形式表述公司在一个特定期间内,财务报 表项目与某一共同项目之间的关系。 3.1.2 公司间的比较分析 公司间的比较分析是将公司的业绩与竞争对手的业绩相比、与整个行业比较或与相 关的企业相比。在比较分析时,可以比较一期,也可以与过去多期相比较。比较的基础 可以是比率、发展趋势或结构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3.2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同一时期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之比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及相关项目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得 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3.2.1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比率考核企业的盈利能力,具体指利润与投入资产关系。用以反映企业盈利 能力的比率,一般有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销售毛利率、等 A.资产报酬率。亦称全部资产报酬率,指的是息前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以 反映运用全部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报酬率=息前利润/平均总资 其中息前利润计算为“净利润利息费用(1-税率)”。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投资盈利 水平就越高,企业获利能力也越强:反之则相反。 B.净资产报酬率。也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指的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它是反 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 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所有者所享有的净利润就越多,投资盈利水平就越高,企业获利 能力相应地也越强:反则亦然 C.销售毛利率。也称边际利润率,是指销售利润总额和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 算公式如下: 销售毛利率=产品销售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净额 该比率常用于衡量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包括对销售过程成本和费用的控制能 力。企业的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越低,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就越高。 3.2.2资产运营效率分析 资产运营效率比率也称周转比率,是反映企业资产运转快慢、评价企业资产流动性的 方法 A.资产周转率。指的是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对其所拥有的全 部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余额 般而言,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上升时,资产周转率也上升,表明企业各项 资产的运用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升;反之,反是。 B.应收帐数周转率。亦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指的是企业销售净额与应收帐款平均 余额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应收帐款收回的速度和管理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收帐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X365 =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上式中,销售净额是销售收入(包括赊销收入和现销收入)扣除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 后的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按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扣除坏帐准备后的净额的期初余 额和期末余额平均计算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3 3.2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是指利用同一时期财务报表中两项相关数值之比来揭示企业的财务状 况、经营成果及相关项目之间内在联系的分析方法。是最基本的分析方法,在实践中得 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3.2.1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比率考核企业的盈利能力,具体指利润与投入资产关系。用以反映企业盈利 能力的比率,一般有资产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销售毛利率、等。 A.资产报酬率。亦称全部资产报酬率,指的是息前利润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以 反映运用全部经济资源的获利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报酬率=息前利润/平均总资产 其中息前利润计算为“净利润+利息费用(1-税率)”。资产报酬率越高,表明投资盈利 水平就越高,企业获利能力也越强;反之则相反。 B. 净资产报酬率。也称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指的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它是反 映企业获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净资产报酬率=净利润/净资产平均余额 该比率越大,表明企业所有者所享有的净利润就越多,投资盈利水平就越高,企业获利 能力相应地也越强;反则亦然。 C. 销售毛利率。也称边际利润率,是指销售利润总额和销售收入净额的比率。其计 算公式如下: 销售毛利率=产品销售利润总额/产品销售收入净额 该比率常用于衡量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包括对销售过程成本和费用的控制能 力。企业的销售成本和期间费用越低,企业销售收入的获利能力就越高。 3.2.2 资产运营效率分析 资产运营效率比率也称周转比率,是反映企业资产运转快慢、评价企业资产流动性的 方法。 A.资产周转率。指的是销售收入净额与资产总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对其所拥有的全 部资产的有效利用程度。其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资产平均余额 一般而言,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销售上升时,资产周转率也上升,表明企业各项 资产的运用效率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上升;反之,反是。 B.应收帐数周转率。亦称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指的是企业销售净额与应收帐款平均 余额的比率,用以反映企业应收帐款收回的速度和管理效率。其计算公式如下: 应收账款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 应收账款平均收帐期=(应收账款平均余额/销售收入净额)X365 =365/应收账款周转率 上式中,销售净额是销售收入(包括赊销收入和现销收入)扣除销售退回、折扣与折让 后的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应按应收票据和应收账款扣除坏帐准备后的净额的期初余 额和期末余额平均计算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因为,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收款迅速,可减少坏账损失而且资产的流动性强,偿债能力也强。 但过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可能说明企业在赊销政策方面存在问题,或为及早收回款项 而给予顾客过高的现金折扣,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或奉行严格的信用政策,付款 条件过于苛刻,从而虽然降低了应收账款数额,但同时限制了企业销售量,影响企业的 销售收入,最终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C存货周转率。亦称存货利用率,指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销售成本同存货平 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存货周转速度,以衡量企业销售商品的能力、经营 绩效及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平均周转天数=(平均存货/销售成本)X365=365/存货周转率 一般地说,该比率越高越好。该比率高,表明企业存货管理越有效率,存货变现能力越 强。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积压的风险相对降低,资产使用效率也越高。但过高的周转 率也可能表明该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过低,从而导致经常缺货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进 行;或由于采购次数过于频繁,每次订量过小而增加存货采购成本。存货周转率过低, 往往表明存货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沉淀,销售不畅,存货积压。 D.应付账款周转率。是指年内应付账款的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账款周转率=购货成本/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平均余额/购货成本)X365 =365/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其中购货成本是销货成本加上期末存货成本减去期初存货成本。周转次数越高或平均周 转天数越低,表明购买存货和现金支付之间的时间就越短 3.2.3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性比率是考察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关键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 金比率、速动资产够用天数等 A.流动比率。指的是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在某 时点用现有的流动资产去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般地说,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相 应越高。长期经验证明,流动比率一般维持在2:1或200%左右,就视为企业具有充裕 的短期偿债能力,为此,流动比率习惯上亦称为2与1比率 B.速动比率。尽管流动比率能较好地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但由 于流动资产包括了一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存货和部分几乎没有变现能力的资产如 待摊费用(或预付费用)。如果这部分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份额较高,流动比率用于 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作用将大打折扣。为此,实践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比率,即将流 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如存货和待摊费用剔除,形成所谓“速动资产”。以速动 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比较,就是“速动比率”,亦称“酸性测验比率”( acid test atio)。它用于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运用随时可变现流动资产偿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4 应收账款周转率越高,表明应收账款的管理效率越高,短期偿债能力越强。因为, 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收款迅速,可减少坏账损失而且资产的流动性强,偿债能力也强。 但过高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也可能说明企业在赊销政策方面存在问题,或为及早收回款项 而给予顾客过高的现金折扣,从而降低企业的盈利水平,或奉行严格的信用政策,付款 条件过于苛刻,从而虽然降低了应收账款数额,但同时限制了企业销售量,影响企业的 销售收入,最终影响企业的盈利水平。 C.存货周转率。亦称存货利用率,指的是企业在某一特定期间的销售成本同存货平 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存货周转速度,以衡量企业销售商品的能力、经营 绩效及偿债能力。其计算公式如下: 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 存货平均周转天数=(平均存货/销售成本)X365=365/存货周转率 一般地说,该比率越高越好。该比率高,表明企业存货管理越有效率,存货变现能力越 强。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积压的风险相对降低,资产使用效率也越高。但过高的周转 率也可能表明该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过低,从而导致经常缺货影响正常生产经营活动进 行;或由于采购次数过于频繁,每次订量过小而增加存货采购成本。存货周转率过低, 往往表明存货管理不善,造成资金沉淀,销售不畅,存货积压。 D .应付账款周转率。是指年内应付账款的周转次数或周转天数。计算公式如下: 应付账款周转率=购货成本/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应付账款平均周转天数=(应付账款平均余额/购货成本)X365 =365/应付账款周转天数 其中购货成本是销货成本加上期末存货成本减去期初存货成本。周转次数越高或平均周 转天数越低,表明购买存货和现金支付之间的时间就越短。 3.2.3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流动性比率是考察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关键比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 金比率、速动资产够用天数等。 A.流动比率。指的是企业流动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的比率,用以衡量企业在某 一时点用现有的流动资产去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计算公式如下: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地说,该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产的流动性越大,变现能力越强,短期偿债能力相 应越高。长期经验证明,流动比率一般维持在2:1 或200%左右,就视为企业具有充裕 的短期偿债能力,为此,流动比率习惯上亦称为2与1比率。 B.速动比率。 尽管流动比率能较好地反映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短期偿债能力,但由 于流动资产包括了一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如存货和部分几乎没有变现能力的资产如 待摊费用(或预付费用)。如果这部分资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份额较高,流动比率用于 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作用将大打折扣。为此,实践中产生了一种新的比率,即将流 动资产中变现能力较差的资产如存货和待摊费用剔除,形成所谓“速动资产”。以速动 资产总额与流动负债总额比较,就是“速动比率”,亦称“酸性测验比率”(acid test ratio)。它用于衡量企业在某一时点运用随时可变现流动资产偿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力。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一存货一待摊费用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般来说,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或100%以上,即速动资产应至少与流动负债相等, 企业才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债权人如期收回债权的安全系数高 C.现金比率。如果一个企业处于财务困境,它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被抵押或者流动不 畅,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则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只有依靠现金和有价证券。因此评价企 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佳指标是现金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D.速动资产够用天数。速动资产够用天数指现有速动资产可以支持企业日常现金支 出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资产够用天数=速动资产/每日经营支出 上式中每日经营支出是通过销售成本加上销售和管理费用及其他现金支出,再除以365 天后计算求得 速动资产够用天数为投资者在决定企业满足日常经营支出的能力方面建立了一个安 全范围。它反映企业可以用部分速动资产偿还短期负债而不会影响日常支付的能力。如 果速动资产够用天数较高,一方面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 企业具有较高的自我保护能力 3.2.4资本结构比率分析 资本结构比率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它向企业的长期债券持有人和股东 提供对公司投资安全(风险)程度的信息 A.资产负债率。亦称举债经营比率。指的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通过企业 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表明企业负债水平高低和长期偿债能力,反映债 权人提供贷款的安全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般地说,负债比率越小,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因为它说明企业资产 中,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越少,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就越多,这样企业本身的财力就越强:; 反之,负债比率越高,企业长期偿能力越差,债权人收回债权的保障就越低,债权人面 临的风险就越大。如果负债比率大于100%,则表明企业已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危险 债权人将蒙受损失 B.财务杠杆。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在安排资本结构时,合理安排借入资金与股东权 益的比例。当借入资金的投资报酬率高于利息率时,借入资金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越大, 股东权益报酬率越高。反之亦然。 财务杠杆=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C.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是用息税前收益除以利息费用得出的,常用于评价 公司所赚取收益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和债权人在公司投资的安全性。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基础会计学》课程开发组 5 力。计算公式如下: 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一般来说,速动比率应维持在1∶1 或100%以上,即速动资产应至少与流动负债相等, 企业才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短期债权人如期收回债权的安全系数高。 C. 现金比率。如果一个企业处于财务困境,它的存货和应收账款被抵押或者流动不 畅,企业的偿债能力降低,则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只有依靠现金和有价证券。因此评价企 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最佳指标是现金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现金比率=(现金+有价证券)/流动负债 D. 速动资产够用天数。速动资产够用天数指现有速动资产可以支持企业日常现金支 出的天数,其计算公式为: 速动资产够用天数=速动资产/每日经营支出 上式中每日经营支出是通过销售成本加上销售和管理费用及其他现金支出,再除以365 天后计算求得。 速动资产够用天数为投资者在决定企业满足日常经营支出的能力方面建立了一个安 全范围。它反映企业可以用部分速动资产偿还短期负债而不会影响日常支付的能力。如 果速动资产够用天数较高,一方面说明企业具有较强的短期偿债能力,另一方面也表明 企业具有较高的自我保护能力。 3.2.4 资本结构比率分析 资本结构比率是反映企业长期偿债能力的指标,它向企业的长期债券持有人和股东 提供对公司投资安全(风险)程度的信息。 A.资产负债率。 亦称举债经营比率。指的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之比,它通过企业 由债权人提供的资本占资产总额的比重,表明企业负债水平高低和长期偿债能力,反映债 权人提供贷款的安全程度。计算公式如下: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 一般地说,负债比率越小,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因为它说明企业资产 中,债权人提供的资金越少,所有者投入的资金就越多,这样企业本身的财力就越强; 反之,负债比率越高,企业长期偿能力越差,债权人收回债权的保障就越低,债权人面 临的风险就越大。如果负债比率大于100%,则表明企业已资不抵债,面临破产的危险, 债权人将蒙受损失。 B. 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在安排资本结构时,合理安排借入资金与股东权 益的比例。当借入资金的投资报酬率高于利息率时,借入资金对股东权益的比率越大, 股东权益报酬率越高。反之亦然。 财务杠杆=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 C.利息保障倍数。利息保障倍数是用息税前收益除以利息费用得出的,常用于评价 公司所赚取收益支付利息费用的能力和债权人在公司投资的安全性。其计算公式为: 利息保障倍数=(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息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