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Y的总副反应系数同时考虑酸效应和共存离子北联方效应[Y'][H,y?+]+[H,y+]+ ...+[Y4-]+[nY][Y][4][H.y?+]+[H,y+]+...+[y4-], [nY]+[Y4-][Y4-][Y4-][Y4-][y4]= αy = αy(H) + αy(N) - 1第五章
第 五 章 (3) Y的总副反应系数[同时考虑酸效应和共存离子 效应] [ ] [ ] [ ] [ ] [ ] [ ] [ '] 4 4 5 2 6 − + + − + + + + = = Y H Y H Y Y N Y Y Y Y [ ] [ ] [ ] [ ] [ ] [ ] [ ] [ ] [ ] 4 4 4 4 4 4 5 2 6 − − − − − + + − − + + + + + = Y Y Y N Y Y Y H Y H Y Y Y = Y (H) +Y ( N ) − 1
TE2.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北秋活务M的副反应:车辅助配位效应L配位效应羟基配位效应M的副反应系数:辅助配位效应系数配位效应系数羟基配位效应系数第五章M的总副反应系数
第 五 章 2. 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 M的副反应:辅助配位效应 羟基配位效应 ➢ M的副反应系数: ✓ 辅助配位效应系数 ✓ 羟基配位效应系数 ✓ M的总副反应系数 配位效应 配位效应系数
配位效应:由于其他配位剂存在使金属离子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EMY主反应M+YML辅助配位效应引起的副反应VML第五章
第 五 章 配位效应:由于其他配位剂存在使金属离子 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M + Y MY 主反应 辅助配位效应引起的副反应 L ML ML2 MLn L L L
INITED(1)M的配位效应系数T北联后务αM(L)[M][M]=1+K[2]+ K,k,[ +.+ K,K, ... K,[]=1+ β,[]+ β,[P +. + β,[2]注:[M']表示没有与Y配位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包括与L配位)[M]表示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第五章L多指NH,-NH4CL缓冲溶液,辐助配位剂,掩蔽剂,OHL→OH =αM(L) →αM(OH)结论:「[L]个,α(L)个,副反应程度个高
第 五 章 (1) M的配位效应系数 ✓ 注: ▪ [M’]表示没有与Y配位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包括与L配位) [M]表示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 ▪ L多指NH3 -NH4CL缓冲溶液,辐助配位剂,掩蔽剂,OH- ➢ 结论: M M L M M L M M M L M L M M n n M L = + + + + + + = = 1 ' ( ) n K L K K L K1 K2 Kn L 2 1 1 2 =1+ + + + n = + L + L ++ n L 2 1 1 2 [L], M(L),副反应程度高 L → OH M (L) → M (OH) −
INITED(2)金属离子的总副反应系数北粮后务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配位剂:L,AM的配位副反应1M+LML一M的配位副反应2=MAM+A[M] +[ML]..+[ML, I+[MA]+.+[MAm[M]XXM[M][M][MI+[ML]+..+[ML, ][M]+[MA.+[MA. ] [M]第五章[M][M]= α = αM(L) +αM(A) - 1
第 五 章 (2) 金属离子的总副反应系数 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配位剂:L,A M的配位副反应1 M + L ML M的配位副反应2 M + A MA M M n m M M ML ML MA MA M = = ' + ++ + ++ = + + + + + + + − M ML ML M MA MA M M M n m M = M ( L) + M ( A)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