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稿课程名称:分析化学课程编号:授课学期:第三学期授课班级:刘占军任课教师:药学院河北联合大学
讲 稿 课程名称: 分析化学 课程编号: 授课学期: 第三学期 授课班级: 任课教师: 刘占军 河北联合大学 药学院
一、讲稿(教案)(一)讲稿(教案)是将教学大纲细化,体现所授课程的详细内容、重点和难点等的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必备的材料。讲稿(教案)的质量能够体现出授课教师对所选教材研究的深浅程度、课程知识运用和把握能力。讲稿(教案)同时要表现出授课教师的讲授艺术和课堂设计技术。(二)讲稿(教案)格式学校不做统一要求,由学院做统一规范,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封面上有课程名称及授课教师姓名:2、周次、讲次,且与《教学日历》一致;3、注明章、节、标题;4、每讲次的目的要求、重点、难点;5、体现板书、授课语言的组织性6、讲(教案)上要体现出教师的授课特色。(三)讲稿(教案)的参考样本(见下页)说明:讲稿可以有自己已的特色,不必有框
一、讲稿(教案) (一)讲稿(教案)是将教学大纲细化,体现所授课程的详细内容、重点和 难点等的教学文件,是组织教学必备的材料。讲稿(教案)的质量能够体现出授 课教师对所选教材研究的深浅程度、课程知识运用和把握能力。讲稿(教案)同 时要表现出授课教师的讲授艺术和课堂设计技术。 (二)讲稿(教案)格式学校不做统一要求,由学院做统一规范,应包括以下 主要内容: 1、封面上有课程名称及授课教师姓名; 2、周次、讲次,且与《教学日历》一致; 3、注明章、节、标题; 4、每讲次的目的要求、重点、 难点; 5、体现板书、授课语言的组织性; 6、讲稿(教案)上要体现出教师的授课特色。 (三)讲稿(教案)的参考样本(见下页) 说明:讲稿可以有自己的特色,不必有框
分析化学教案第八章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第三一五节)课时安排:2学时一、教学目的了解电化学的分析方法,掌握电位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化学中常用的三种分析方法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永停滴定法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电位法的基本原理,三种分析方法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永停滴定法的分析步骤和计算方法2.教学难点电位法应用及其影响因素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课堂讲解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四、教学内容(一)直接电位法1.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1)离子选择电极的基本结构、响应机制和性能(2)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及常见电极(3)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二)电位滴定法1.电位滴定法的概念、原理和特点2.滴定终点的确定(1)图解法(E-V曲线法、△EI△V-V曲线法、△2EI△V-V曲线法)(2)二阶微商内插法(该法是通过数学计算确定终点的方法)3.电位滴定类型(1)酸碱滴定(2)沉淀滴定(3)配位滴定1
分析化学教案 1 第八章 电位法和永停滴定法(第三-五节) 课时安排:2 学时 一、教学目的 了解电化学的分析方法,掌握电位法的基本原理,掌握电化学中常用的三种分析方 法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永停滴定法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电位法的基本原理,三种分析方法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永停滴定法的分析步 骤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 电位法应用及其影响因素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 2.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四、教学内容 (一)直接电位法 1. 其他离子浓度的测定 (1)离子选择电极的基本结构、响应机制和性能 (2)离子选择电极的分类及常见电极 (3)离子选择电极的测量方法和测量误差 (二)电位滴定法 1. 电位滴定法的概念、原理和特点 2. 滴定终点的确定 (1)图解法(E-V 曲线法、△E/△V- V 曲线法、△2E/△V -V 曲线法) (2)二阶微商内插法(该法是通过数学计算确定终点的方法) 3. 电位滴定类型 (1)酸碱滴定 (2)沉淀滴定 (3)配位滴定
分析化学教案(4)氧化还原滴定(三)永停滴定法1.基本原理(可逆电对、不可逆电对)2.永停滴定法终点确定(滴定剂为可逆电对,被测物为不可逆电对;滴定剂为不可逆电对,被测物为可逆电对:滴定剂与被测物均为可逆电对)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1.说明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量电池分别是哪种化学电池?2.离子选择电极有哪些类型?试述其响应机制。3.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如何确定滴定终点?图示并说明之。4.将pH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浸入pH=6.86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测得电动势为0.352V,测定另一未知溶液时,测得电动势为0.296V,计算未知溶液的pH值。六、教学参考资料1,武汉大学,分析化学、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孙毓庆.分析化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分析化学教案 2 (4 )氧化还原滴定 (三)永停滴定法 1.基本原理(可逆电对、不可逆电对) 2.永停滴定法终点确定(滴定剂为可逆电对,被测物为不可逆电对;滴定剂为不 可逆电对,被测物为可逆电对;滴定剂与被测物均为可逆电对) 五、课后思考题或作业 1. 说明直接电位法、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的测量电池分别是哪种化学电池? 2.离子选择电极有哪些类型?试述其响应机制。 3.电位滴定法和永停滴定法如何确定滴定终点?图示并说明之。 4. 将 pH 玻璃电极与饱和甘汞电极浸入 pH =6.86 的标准缓冲溶液中,测得电 动势为 0.352V,测定另一未知溶液时,测得电动势为 0.296V,计算未知溶液的 pH 值。 六、教学参考资料 1.武汉大学. 分析化学. 第五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孙毓庆. 分析化学. 第四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
分析化学教案第九章光谱分析法概论课时安排:1学时第十章紫外-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课时安排:1学时一、教学目的学习有关光谱法的基础知识、光学分析法和光谱法的分类:掌握原子光谱法、分子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的起源: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各类光源、单色器、检测器;了解光谱分析法的发展。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光谱法的分类、各种光谱法的起源。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2.教学难点电子跃迁、吸收带及其分子结构的关系。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课堂讲解,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2.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四、教学内容第九章光谱分析法概论(一)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三)光学分析法的分类(四)光谱分析仪器-光度计(五)光谱分析法发展第十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一)电子跃迁类型介绍6种电子跃迁类型及其特点。(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概念吸收光谱,生色团,助色团,红移和蓝移,增色、减色效应。3
分析化学教案 3 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课时安排:1 学时 第十章 紫外-见分光光度法(第一节) 课时安排:1 学时 一、教学目的 学习有关光谱法的基础知识、光学分析法和光谱法的分类;掌握原子光谱法、分子 光谱法、吸收光谱法和发射光谱法的起源;了解分光光度计的主要部件及各类光源、单 色器、检测器;了解光谱分析法的发展。 学习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和概念。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光谱法的分类、各种光谱法的起源。 电子跃迁类型、吸收带及其与分子结构的关系。 2. 教学难点 电子跃迁、吸收带及其分子结构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 教学方法 课堂讲解,举例加深学生的理解。 2. 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课件与板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四、教学内容 第九章 光谱分析法概论 (一)电磁辐射和电磁波谱 (二)电磁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三)光学分析法的分类 (四)光谱分析仪器-光度计 (五)光谱分析法发展 第十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一)电子跃迁类型 介绍 6 种电子跃迁类型及其特点。 (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常用概念 吸收光谱,生色团,助色团,红移和蓝移,增色、减色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