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GP lIb-Illa: 是血小板膜上含量最多的膜糖蛋白受体,可 结合的配体主要有Fg、WF、FN、VN等。 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缺乏GPIb-lla, 使各种诱导剂(瑞斯托霉素除外)均不能诱导血 小板的聚集反应,纤维蛋白原(Fg)无法在血小 板之间架起桥梁, 即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 教师织不部 www.910club.cn
(2)GP IIb-IIIa: 是血小板膜上含量最多的膜糖蛋白受体,可 结合的配体主要有Fg、vWF、FN、VN等。 血小板无力症(GT)患者缺乏GP IIb-IIIa, 使各种诱导剂(瑞斯托霉素除外)均不能诱导血 小板的聚集反应,纤维蛋白原(Fg)无法在血小 板之间架起桥梁,即血小板聚集功能障碍
(3)、P-选择素 或称颗粒膜蛋白(GMP-140) 在静态血小板中仅分布于α颗粒膜上,血 小板活化时迅速分泌到细胞膜表面和血浆中, 是鉴别血小板是否已活化的分子标志物。 ①活化的血小板粘附使白细胞停留在血管破损 或血栓形成处,参与此处的炎症反应或修复 过程。 ②参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聚集) 教师织尔部 ww.910club.cn
(3)、P-选择素 或称颗粒膜蛋白(GMP-140) 在静态血小板中仅分布于α颗粒膜上,血 小板活化时迅速分泌到细胞膜表面和血浆中, 是鉴别血小板是否已活化的分子标志物。 ① 活化的血小板粘附使白细胞停留在血管破损 或血栓形成处,参与此处的炎症反应或修复 过程。 ② 参与血小板之间的相互作用(聚集)
2.膜脂质: 鞘磷脂 磷脂酰胆碱 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75%-80% 甘油磷脂 磷脂酰丝氨酸 (PF3) 磷脂酰肌醇 溶血卵磷脂 胆固醇:20%-25% 糖脂: 2%-5% 教师织环部 wwww.910club.cn
2.膜脂质: 鞘磷脂 磷脂酰胆碱 磷脂: 磷脂酰乙醇胺 75%-80% 甘油磷脂 磷脂酰丝氨酸(PF3) 磷脂酰肌醇 溶血卵磷脂 胆固醇:20%-25% 糖脂: 2%-5%
(二)骨架系统 1、微管:是骨架主要组成部分,由许多微丝围成, 维持血小板的形态。 2、微丝:静态血小板看不到,当血小板被激活时 出现在基质中。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参与血小板的收缩活动、伪足形成和释放反应。 3。膜下细丝:结构和作用与微丝相似。 教师识尔部 ww.910club.cn
(二)骨架系统 1.微管:是骨架主要组成部分,由许多微丝围成, 维持血小板的形态。 2.微丝:静态血小板看不到,当血小板被激活时 出现在基质中。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 参与血小板的收缩活动、伪足形成和释放反应。 3.膜下细丝:结构和作用与微丝相似
(三)细胞器和内容物 1.-颗粒约100个,所含主要成分有: ①B-TGB-血小板球蛋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产生PG2,间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②PF4:中和肝素的抗凝活性,抑制胶原酶。 ③TSP: 促进血小板聚集。 ④N:起胶原受体作用,介导血小板粘附 教师织不部 www.910club.cn
(三)细胞器和内容物 1.-颗粒 约100个,所含主要成分有: ① -TG:-血小板球蛋白,抑制血管内皮细胞 产生PGI2,间接促进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② PF4:中和肝素的抗凝活性,抑制胶原酶。 ③ TSP:促进血小板聚集。 ④ FN: 起胶原受体作用,介导血小板粘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