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微信公众号:马院考研,后台回复:新教材,可获取2021版教材全书!11导论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①习近平进一步提出:“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极“改变世界’。”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持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四)发展性欧宝请商中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已。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指导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品格。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社会革命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140页。②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9页
rr :c I I 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D 习近平进一步提出: “马克思 主义具有鲜明的实践品格,不仅致力于科学`解释世界',而且致力于积 极`改变世界'。" @从马克思主义的内容来看,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 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这一基本观点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全部思想内容之中。 马克思主义具有突出的实践精神,它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始终坚 持与社会主义实际运动紧密结合。可以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世界社 会主义运动,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形态。 (四)发展性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 义是时代的产物,并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 义理论体系是开放的,它不断吸取人类最新的文明成果来充实和发展自己。 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在指导社会主义事 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与时代特征和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得到丰富和发 展,并形成新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过 程中,形成了一系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鲜明地体现了马克思主 义创新发展的品格。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新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深 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为此必须坚持与时俱进、继续 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我们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谱写新 的理论篇章;既要发扬优良传统,又要创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中 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 统一。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在指导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进行伟大社会革命 CD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第 140 页。 @ 习近平: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 2016 年版, 页。 关注微信公众号:马院考研,后台回复:新教材,可获取2021版教材全书! 关注微信公众号:马院考研,后台回复:新教材,可获取2021版教材全书!
3导论12的过程中,其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革命性是马克想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性的虚者之义和必然要求。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期。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同时要牢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高度统一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不可是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最新皮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理论本身中”。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园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一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阳光色门(2018年5月4日)①《列宁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83页
国· l2 . ,' L· ,I 的过程中,其人民性、 实践性和发展性集中地体现为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内在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的人民性、实践性和发展:::: 之义和必然要求。在无产阶级解放斗争和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任何时期 都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发扬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精神。陑 要牢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是建立在科学性基础上的,是与科学性岫 统一的。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对世界各国社会主义者所具有的和调 止的吸引力,就在于它把严格的和高度的科学性(它是社会科学的影砐 就)同革命性结合起来,并且不仅仅是因为学说的创始人兼有学者和革命 家的品质而偶然地结合起来,而是把二者内在地和不可分割地结合在这个 理论本身中“气 四、马克思主义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自诞生以来,在世界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改变了世界的 尤其是中国的历史进程。时代在变化,社会在发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依然是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不但没有过时,而且日益焕发卧 旺盛的生命力。 @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为了改变人民历史命运而 创立的,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在人民求解放的实 践中丰富和发展的,为人民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大会上的讲恬 (2018 日) @ 《列宁选集》笫一卷 ,人民出版社 2012 年版,笫 83 页
导论13(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我们不仅生活在当代中国,也生活在当代世界;中国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正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们需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用更加宏大开阔的视野来观察社会。对我们来说,这种宏阔视野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帮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指南,它能够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和现象,从而具有极为广大的视野。“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这样的胸怀、站位和视野来观察当代世界,我们就能超出自身狭隘的眼界,看到世界多种多样的联系,把握当今世界整体上的真实,为自已确立合理的定位。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当今世界风云变幻,世界格局正处在加速演变的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大量函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要把握和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会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原则。习近平指出:“我们看世界,不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望。”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从扑朔迷离的复杂现象中把握住问题的实质,从局部的变幻中把握住总体和大局。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我们要善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既能看到众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势,又能从中找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紧紧抓住问题的症结,掌握事物矛盾斗争转化的根本所在。要善于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从国家间纷绘的说辞中看到国家间的利益博奔,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坚持正确的义利原则,坚定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发展利益。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观察当今)《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442页。D
_ ,. f 13 (一)观察当代世界变化的认识工具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观察当代世界的宏大视野。我们不仅生活在当代 中国,也生活在当代世界;中国不仅是世界的一部分,而且正日益走近世 界舞台中央。我们需要立足中国、放眼世界,用更加宏大开阔的视野来观 察社会。对我们来说,这种宏阔视野的形成和培养,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 论的帮助。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 放的科学指南,它能够站在科学和时代的制高点上观察事物和现象,从而 具有极为广大的视野。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用这样的 胸怀、站位和视野来观察当代世界,我们就能超出自身狭隘的眼界,看到 世界多种多样的联系,把握当今世界整体上的真实,为自已确立合理的 定位。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透视时代风云的锐利目光。当今世界风云变幻, 世界格局正处在加速演变的进程之中,产生了大量深刻复杂的现实问题, 提出了大量亟待回答的理论课题。要把握和澄清这些问题,就必须学会 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方法原则。习近平指出: “我们看世界,不 能被乱花迷眼,也不能被浮云遮眼,而要端起历史规律的望远镜去细心观 望。”©马克思主义掌握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具有唯物辩证的科学方法, 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能够从扑朔迷离的复杂现象中把握住问题的实质, 从局部的变幻中把握住总体和大局。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形势,我们要善 于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既能看到众多矛盾相互交织的复杂局势,又能从 中找出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矛盾,紧紧抓住问题的症结,掌握事物矛盾 斗争转化的根本所在。要善于运用利益分析的方法,从国家间纷纭的说辞 中看到国家间的利益博弈,在变幻莫测的国际风云中坚持正确的义利原则, 坚定维护我国的主权和发展利益。 马克思主义给予我们展望未来世界的长远眼光和战略定力。观察当今 Q)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笫二卷,外文出版社 2017 年版,笫 442 页
导论14世界局势和社会发展,不仅要看到现状。更要看到未来;不仅要把提变性给、重要观素液化追势。只有限光超前、先行一步,才能在世异变化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运动、变化、发展是唯物证法的关键词、从定动中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辨证思想的深遮目光。用这样的目光来观察当今世界,就会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尽收眼底,从中发现其运行和演化的趋势与方向。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世界情势,我必须冷静观察、保持定力,不为流言所惑、不为现象所迷,同时又要积极参与、精心谋划,始终以处理好中国问题为立足点,坚定走我们自己的道路。价部是尚卡市健,出价尚求理!量(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当初酒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统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华民族陷人灾难深重的境地。无数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但都未能改变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被动转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明。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引我们发展的旗帜。不论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样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不会失去信仰。园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茶平好升—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活(2021年7月1日)
II 14 世界局势和社会发展, 不仅要看到现状,更要看到未来;不仅要把握变 络,更要观察演化趋势。 只有眼光超前、先行一步,才能在世界变 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运动、变化、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关键词, `、 从起 动中看到变化,从变化中看到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思想的探邃目光 用这样的目光来观察当今世界,就会将世界的变化和发展尽收眼底,从呤 现其运行和演化的趋势与方向。同时,面对纷繁复杂的当代世界情势,我们 必须冷静观察保持定力,不为流言所惑、不为现象所迷,同时又要积极参旯 精心谋划,始终以处理好中国问题为立足点,坚定走我们自己的道路。 (二)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行动指南 马克思主义是指引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旗帜。近代以来,由于封建纽 治者的腐败无能和西方列强的欺凌,中华民族陷入灾难深重的境地。无§ 仁人志士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复兴而前仆后继,但都未能改变中 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使中华民族在精神上从被动转 为主动。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革命、建 设、改革的伟大胜利,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历史性变化,中国人员 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人了 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嘉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指导作用和当代价值最直接、最可靠的证明。在当萨 国,马克思主义仍然是指引我们发展的旗帜。不论前进的道路上遇到性 的困难和挑战,只要我们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抖 的旗帜,就不会迷失方向,就不会失去信仰。 @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 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一一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拸 (2021 日)
导论15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人民有信仰,民族就有希望,国家就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人间奇迹。”党的十九大强调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永不解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②用春里息会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看家本领”,掌握了这一本领,就能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走向繁荣富强,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就不会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今天,马克思主义已深深扎根于中国,它指导实践的威力已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并将继续指引我们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三)引领人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0页。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一一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1页。二
叶论 15 马克思主义是推动当代中国发展的精神动力。人民有信仰,民族就有 希望,国家就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 大精神动力。习近平指出: “广大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坚定、干事创业精 气神足,人民群众精神振奋、发愤图强,就可以创造出很多人间奇迹。”@ 党的十九大强调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意义,指出: “中国共产党 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 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全党同志一定要永远与 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 标,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继续朝着实现中华民 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当代中国实践的行动指南。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的“看 家本领",掌握了这一本领,就能够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 考和把握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 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 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持续走向繁荣富强,我国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 提升。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武器,没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 就不会有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今天,马克思主义已深深扎 根于中国,它指导实践的威力巳经得到了充分的证明,并将继续指引我们 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三)引领入类社会进步的科学真理 人类历史发展到今天,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相比已经发生了巨大而深 刻的变化,但从人类历史发展的大视野来看,世界仍然处于马克思主义所 CD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7 年版, 10 页。 @ 习近平: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 利-—在中国共产党笫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 2017 年版,笫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