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重庆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 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 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分) A.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①朝服衣冠 ②有时朝发白帝 C.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来源:学科网] 译文 11.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 批注。(4分) 示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 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句,批注: 12.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 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分) 答
13.(重庆市)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 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 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 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 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 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 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 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 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①忌不自信. ②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B.①朝.服衣冠 ②有时朝.发白帝 C.①闻.寡人之耳者 ②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D.①时时而间.进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10.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 分,每小题 2 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来源:学科网] 译文: 11.写批注是品读文章的好方法,请你结合文章内容,参考示例,从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写 批注。(4 分) 示例: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批注: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邹忌进谏的结果。邹忌现身说法巧进谏,齐王开张圣听振国 威。有善于劝谏的忠臣,有广开言路的君主,何愁不能“战胜于朝廷”? (1)暮寝而思之。 (2)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我选第 句,批注: 12.邹忌进谏齐王,《出师表》中诸葛亮进谏后主刘禅,他们采用的方式有什么不同?这对 我们与人交往有何启示?(4 分) 答: 【答案】
°.B(A①D相信,②信用:B均意为“早”;C①D使……听到,②所见:D①D偶然,成,②参与,) 10.(4分)(1)由此看来,大王你受蒙蔽很深了,(2分) 2)所有的大臣、官史、百姓能够当面指责我的过错的,可得上等奖常,(2分) 11.(4分)(1)围绕“有自知之明”或“苦于思考”来批注,示例:邻总不盲目轻信,对别人的奖 能理智判断、冷静思考,真是一个善于自省的君子。(4分) (2)围绕“进谏的人多”和“齐国的积弊多批注。示例:进谏的人真多,齐国的积弊也真多 君主只要广开言路,官吏百姓就敢于说真话,国家政治就会清明。(每点2分,共4分) 12.(4分)部忌采用了以事设喻委婉规劝的方法,诸葛亮采用了直言劝谏的方法,(2分)启 示:①说话时要看对象:②要讲究说话的方式。(2分) 14.(20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一)阅读《口技》选段,回答8-10题(8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尽而已 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中间 (2)名: 9.(4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0.(2分)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 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 【答案】 8.(2分)(1)中间:其中夹杂着(2)名:说出 9.(4分)(1)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2)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10.(2分)简单高超 15.(2011·湖北省孝感市)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岀,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14.(2011•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一)阅读《口技》选段,回答 8—10 题(8 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 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 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 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 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尽而已。 8.(2 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1)中间: (2)名: 9.(4 分)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10.(2 分)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 是为了侧面烘托口技表演者技艺的 。 【答案】 8.(2 分)(1)中间:其中夹杂着 (2)名:说出 9.(4 分)(1)客人们(听到这里),心情稍微放松了,身子渐渐坐正了。 (2)忽然醒木一拍,各种声响全都消失。 10.(2 分)简单 高超 15.(2011•湖北省孝感市)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 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 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伐竹取道齐师伐我B.以其境过清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不可久居高可二黍许D.隶而从者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白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9.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 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 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 清”二字加以揭示。 10.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 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3分) 【答案】 7D(2分) 8C(2分)[来源 Zxxk. Com 9D(3分) 10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 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能说出不同点在“与民同乐”即可,3分) 16.(2011·湖北省十堰市)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分,每小题3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伐.竹取道 齐师伐.我 B.以.其境过清 咨臣以.当世之事 C.不可.久居 高可.二黍许 D.隶而从.者 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8.用现代汉语表述下列句子,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 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 B.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潭中的鱼大约白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无所依靠。 C.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向潭西南望过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曲折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明的暗的都能看见。 D.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状像犬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源头在哪里。 9.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 B.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 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 C.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 法。 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 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 清”二字加以揭示。 10.同为山水游记,柳宗元在《小石潭记》中提到“乐”,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也多次 提到“乐”,两文中的“乐”,乐在何处,不同点是什么?(3 分) 【答案】 7.D(2 分) 8.C(2 分)[来源:Zxxk.Com] 9.D(3 分) 10.柳宗元的“乐”是发现小石潭后暂时的自乐;欧阳修的“乐”既有山水之乐、太守自乐, 更有与民同乐的情怀。(能说出不同点在“与民同乐”即可,3 分) 16.(2011•湖北省十堰市) (一)阅读《醉翁亭记》选段,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2 分,每小题 3 分)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 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 乐亦无穷也。 19.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1.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 感强 22.《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 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答案】 一)(12分) 19.(3分)⑨代词,滁州城。②意趣,情趣。③。(每小题1分) 20(3分)示例一山势回环,路也跟着绣弯。有一四角想起,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高踞 在泉水边上的,是醉病亭。示例二:山势回环,瑞也跟着拐弯。有一座四角翘起,像鸟儿展 翅飞翔似的亭子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萨翁亭(给分应扣住“峰回路转”“翼热”:“着… 也……三个要点,各1分。 21.(3分)不正确的是B。是为了引出醉翁寄情与山水的乐趣 22(3分)从内容上理解:在他的治理下人们生活安乐。或者答;太守为人们的快乐而 到高兴,体现封建官员“与民同乐”的思想,2分;从积极意义上理解,哪怕位阜,却具有 关注社会、关注民生的积极人生态度,期望人们安乐业也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共同理想,与 民同乐,追求生活宁静祥和,人们和谐相处极具现实的积极意义,1分,答出“积极人生袤 度”或“和谐社会”的理想的其中一方面即可 17.(2011·湖南省娄底市)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天)B.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扬)D.悉以咨之。(询问)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2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1.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 感强。 22.《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 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答案】 17.(2011•湖南省娄底市) 出师表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 臣不懈于内, 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 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 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 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 以为营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 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 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10.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秋天) B.以光.先帝遗德。(发扬光大) C.以昭.陛下平明之理。(显扬) D.悉.以咨之。(询问) 1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