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母亲19 只她的丈天,她自己命,留不往她丈天来照管硒。 她刚哭时,声音很低,渐渐哭出声来。我醒了起来劝她, 她不肯住。这时候,我总听得见前堂(二嫂住前堂东房) 或后堂(大嫂住后堂西房)有一扇房门开了,一个嫂子走 出房向厨房走去。不多一会,那位嫂子来敞我们的房门 了。我开了房门,她走进来,捧着一碗热茶,送到我母亲 床前,劝她止哭,请她喝口热茶。我母亲慢慢停住哭声; 伸手接了茶碗。那位嫂子站着劝一会,才退出去。没有一 句话提到什么人,也没有一个字提到这十天半个月来的气 脸,然而各人心里明白,泡茶进来的嫂子总是那十天半个 月来闹气的人。奇怪得很,这一哭之后,至少有一两个月 的太平清静日子。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 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 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 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 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 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 倒到五叔当众认锗赔罪,她才罢休。 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 汏极深的影响。我十四岁(其实只有十二岁零两三个月) 就离开她了。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 一个人管束过我。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 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
20阅读·第一草元 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十九,十一,廿一①夜 研讨与练习 通读课文,完成下面各题。 1.课文写了母亲哪几件事?表现了母亲什么品性? 2.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 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相处的情形 3.试对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作一点评论。 二结合上下文,品味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分寸感。 1.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 事。在文字和思想(看文章)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 点底子。 2.在这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 我 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 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一我都得感谢 我的慈母。 三文章结尾写道:“稅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 了她的极大极深的影响。”这“极大极深的影响”表现在哪些 :方面?你在哪些方面深受自己母亲影响呢?回忆一下,并与 ①〔十九,十一,廿一〕指民区国+九年十一月二+一日,即公元1930年 11月21日
我的母朵21 同学交旒,然后写一个芹段。 读一读,写一写 责罚管束气量广漠宽轵质问文绉绉 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句子分为单向和向,、单句及分为主滑句和非主滑句 主谓句是由主谓短语构的。根据谓话的不同构戚情况, 主谓句分为动词谓婚句、形容词谓句、名词谓過句和主 谓谓句。动词谓语句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做谓语,如、 “你政悔吧!”“我就往仙合的医学专修学校去”形容词谓、 語句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短話做谞语,如“我母承的气量 :大。”“找母亲心里又气又急。”名词谓语勾由名词或名词性 短语做谓语,如“每人一螽灯笼。”主谞谞話由主谞短语 做谞语,如“我的讲义,你能抄下来么?”这几类主谓勾 :中,动词谓话向和形容词谓话句最常用,要着重字握。 非主谞句是由单个词或主谞短语以外的短话构成的, 也动词动词性越话构崴的是动词举主谓句,如“站住 “禁止吸烟。”由形容词或形客词短话构威的是形容词非主 谓句,如“奸!”“实在标致极了。”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话构 戍的是名词非主谓句,如“飞机!”“多关的景色呀!” :年冰冰冰冰冰冰泳冰冰冰冰冰冰冰冰冰泳冰冰冰泳冰
22阅读·第一草元 3我的第一本书 汉 仵读的第一本书是什么样的书?可能有些同 学巳经记不清了,作者却对他的第一本爷永志不 忘。囚为那本书承了一段感人的故辜。辜过几 十年后,作者走过了迢迢征堍,饱尝了人生针苦 回首往辜,发现那恽之不去的记忆,是一笔终生 受用的椅神财畜。 前几天一位诗人来访,看见我在稿纸上写的这个题 :目,以为是写我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我说:“不是,是6 年前小学一年级的国语课本。”他笑着说:“课本有什么好 写的?”我向他解释说:“可是这一本却让我一生难以忘 怀,它酷似德国卜劳恩的《父与子》中的一组画,不过看 了很难笑起来。”我的童年没有幽默,只有从荒寒的大自 然感应到一点生命最初的快乐和梦幻。 我们家有不少的书,那是父亲的,不属于我。父亲在 ①选自《文化名人忆学生时代》下)(同心出版社200年版)Q
夜的笫一本书23 北京天学旁听过,大革奅失贩后返回家乡,带回一箱子书 和一大麻袋红薯。书和红薯在我们村里都是稀奇东西。交 亲的藏书里有鲁迅、周作人、朱自清的,还有《新青年》 《语丝》《北新》《新月》等杂志。我常常好奇地翻看,不 过我不认字,只认画。祖母嘲笑我,说:“你这叫做瞎狗 星星。”那些杂志里面,夹着我们全家人的“鞋样子 和花花绿绿的窗花。书里有很多奇妙的东西。我父亲在离 我家十几里地的崔家庄教小学,不常回家。 我是开春上的小学,放暑假的第二天,父亲回来了 我正在院子里看着晾晒的小麦,不停地轰赶麻雀,祖母最 讨厌麦子里摻和上麻雀粪。新打的小麦经阳光晒透发出甜 蛮蜜的味道,非常容易催眠和催梦。父亲把我喊醒,我 用手翻着金黄的麦粒,回过头问我:“你考的第几名? 我说:“第二名。”父亲摸摸我额头上的“马鬃”,欣慰地 夸奖了我一句:“不销。”祖母在房子里听着我们说话,大 声说:“他们班一共才三个学生。”父亲问:“第三名是 谁?”我低头不语,祖母替我回答:“第三名是二黄毛 二黄毛一只手几个指头都说不上来,村里人谁都知道。父 亲板起了面孔,对我说:“把书本拿来,我考考你。”他就 地坐下,我磨磨蹭蹭,不想去拿,背书认字倒难不住我; 我是怕他看见那本凄修的课本生气。父亲是一个十分温厚 的人,我以为可以赖过去。他觉出其中有什么奥秘,逼我 立即拿来,我只好进屋把书拿了出来。父亲看着我拿来的 所谓小学一年级国语第一册,愣了半天,翻来覆去地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