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优质作文素材(状元摘抄本) 精选金句 1、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一一董仲舒 适用主题:用以描写求学态度,学习不可傲慢,对君子品行的讨论等作 文立意。如2013年山东卷《咬文嚼字》等。语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大意为:有修养的人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去问,不会的就学习 示例:《春秋繁露》有言: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真正 优秀的人从来不满足于自己原有的知识,不刻意隐藏自己的短处,而是 如乔布斯那般,“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不断地积累和学习。 2、我什么也不否认,但我怀疑一切。一一拜伦 适用主题:怀疑精神,敢于挑战真理,实践出真知,对前人的智慧心怀 敬畏等主题。例如2009年广东卷《谈谈你对常识的认识》,2015年江苏 卷《智慧》。对待我们学到的知识,我们既不应该盲目自大,不加以理 解就否认一切;也不应该盲目相信,不加思索就全盘接受 3、一思尚存,此志不懈。一一胡居仁 适用主题:关于形容一个人的坚持与初心,对人民公仆的敬意,于平凡 中坚守责任,讨论家风或敬业等作文主题。比如2017年全国卷《我看高 考》,2012年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示例:一思尚存,此志不 懈。无论是“二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南仁东老先生,还是不停践行警察誓 言直至殉职倒下的朱国茂警官,都在告诫着你我,在这灯红酒绿与声色 犬马的浮躁时代,总有人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最初的真诚与感动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一-陶渊明 适用主题:对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是与非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形 容在历史长河前个人的渺小等立意。如2012年天津卷《清水还是浊水》、 2013年四川卷《平衡的生活》。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 师联盟》中曹操曾权倾朝野,戎马一生,临终前的一句话却是:“这江山
衡 水 中学优质作文素材(状元摘抄本)! 精 选 金句 1、 君 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董仲舒 适用主题 :用以描写求学态度,学习不可傲慢,对君子品行的讨论等作 文立意。如 2013 年山东卷《咬文嚼字》等。语出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大意为:有修养的人不隐藏自己的短处,不知道就去问,不会的就学习。 示例:《春秋繁露》有言:君子不隐其短,不知则问,不能则学。真正 优秀的人从来不满足于自己原有的知识,不刻意隐藏自己的短处,而是 如乔布斯那般,“求知若饥,虚心若愚”,不断地积累和学习。 2、 我 什么也不否认,但我怀疑一切。——拜伦 适用主题 :怀疑精神,敢于挑战真理,实践出真知,对前人的智慧心怀 敬畏等主题。例如 2009 年广东卷《谈谈你对常识的认识》,2015 年江苏 卷《智慧》。对待我们学到的知识,我们既不应该盲目自大,不加以理 解就否认一切;也不应该盲目相信,不加思索就全盘接受。 3、 一 思尚存,此志不懈。——胡居仁 适用主题 :关于形容一个人的坚持与初心,对人民公仆的敬意,于平凡 中坚守责任,讨论家风或敬业等作文主题。比如 2017 年全国卷《我看高 考》,2012 年北京卷《火车巡逻员的故事》。示例:一思尚存,此志不 懈。无论是“二十载铸就大国重器”的南仁东老先生,还是不停践行警察誓 言直至殉职倒下的朱国茂警官,都在告诫着你我,在这灯红酒绿与声色 犬马的浮躁时代,总有人还在默默坚守着自己最初的真诚与感动。 4、 千 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陶渊明 适用主题 :对生与死、得与失、荣与辱、是与非等问题的探讨,以及形 容在历史长河前个人的渺小等立意。如 2012 年天津卷《清水还是浊水》、 2013 年四川卷《平衡的生活》。前段时间的热播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 师联盟》中曹操曾权倾朝野,戎马一生,临终前的一句话却是:“这江山
谁也带不走。"纵你雄韬伟略,纵你似彭祖活够八百岁,结局都是一样的。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5、红日初升,其道大光。一一梁启超 适用主题:关于自立自强、描写国家变化等作文立意。比如可用于2017 年全国卷丨《中国关键词》。这句话来源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使 举国之少年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 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 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6物质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蒋勋 适用主题:名利金钱,发展过火的事物,浮躁风气 7句月里来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旧事。--林徽因 适用主题:积极面对生活,苦难总会过去,坚持努力。继续方向 8不忘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传承 适用主题:直接放在段落开头,传承文化,继承文化,创新在一定基础 上进行。秉持初心,坚定不移。 9山因脊而雄,屋因梁而固 《人民日报 适用主题:事物的基础,人的决心,初心的力量,发展的依靠 10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一-王 鼎钧 适用主题:时代的前进,人民的自我更新,事物的发展。可以改成"XX 像筛子 11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 明和温暖。 杨靖宇
谁也带不走。”纵你雄韬伟略,纵你似彭祖活够八百岁,结局都是一样的。 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 5、 红 日初升,其道大光。——梁启超 适用主题:关于自立自强、描写国家变化等作文立意。比如可用于 2017 年全国卷 I《中国关键词》。这句话来源于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使 举国之少年亦为老大也,则吾中国为过去之国,其澌亡可翘足而待也。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 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 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6.物 质 不是不好,不好的是没有抗衡的力量。—— 蒋 勋 适 用 主题:名利金钱,发展过火的事物,浮躁风气。 7.旬 月 里来去,日子都是可以歌唱的旧事。—— 林徽因 适 用 主题:积极面对生活,苦难总会过去,坚持努力。继续方向。 8.不 忘 本来才能开创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的传承。 适用主题 :直接放在段落开头,传承文化,继承文化,创新在一定基础 上进行。秉持初心,坚定不移。 9.山 因 脊而雄,屋因梁而固。——《人民日报》 适 用 主题:事物的基础,人的决心,初心的力量,发展的依靠。 10.时代像筛子,筛得每一个人流离失所,筛得少数人出类拔萃。—— 王 鼎 钧 适用主题 :时代的前进,人民的自我更新,事物的发展。可以改成 'XX 像筛子…… 11.任凭大雪封山,鸟兽藏迹,只要我们有火种,就能驱赶严寒,带来光 明 和 温暖。—— 杨靖宇
适用主题:内心的坚定,不惧黑暗和苦难,追求,向上积极 12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桠,而是静默的根系,在文化的净土中汲取 营养。一—马德 适用主题:不浮躁,社会风气,初心,坚定,自我修养。 13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温暖的。一-萧楚女 适用主题:阳光,光明,温暖,社会的进步,自我的坚持。 14倘有荷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一一张晓风 适用主题:不惧,初心,成长,前行,对待不好事物,胜利的信心 15.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马一浮 16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僧。一-李商隐 17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一一康德 18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 九月自有答案。一-余世存 19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一-丹比萨莫约 20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 一村上春树 21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 醒另一个灵魂。一—雅斯贝尔斯 22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一-毛姆 23不能听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一-尼采 精彩古诗文标题
适 用 主题:内心的坚定,不惧黑暗和苦难,追求,向上积极。 12.你的心最好不是招摇的枝桠,而是静默的根系,在文化的净土中汲取 营养。—— 马 德 适 用 主题:不浮躁,社会风气,初心,坚定,自我修养。 13.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温暖的。—— 萧楚女 适 用 主题:阳光,光明,温暖,社会的进步,自我的坚持。 14.倘 有 荷 在心,则长长的雨季何患? ——张晓风 适 用 主题:不惧,初心,成长,前行,对待不好事物,胜利的信心。 15. 已 识 乾坤大,犹怜草木青。—— 马一浮 16.世 界 微 尘里,吾宁爱与憎。—— 李 商隐 17.位 我 上 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康 德 18.年轻人,你职责是平整土地,而非焦虑时光。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 九 月 自有答案。—— 余世存 19.种 一 棵 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丹 比萨·莫约 20.在一堵坚硬的高墙和一只撞向它的蛋之间,我会永远站在蛋这一边。 —— 村 上 春树 21.教育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 醒 另 一个灵魂。—— 雅 斯 贝尔斯 22.在 满 地 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毛姆 23.不 能 听 命于自己者,就要受命于他人。—— 尼 采 精 彩 古诗文标题
【1】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适用于珍惜时间。白昼不要白白地度过,青春一去不复返。出自清·翟灏 《风俗编·时序》:“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2】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适用于顺应时势,看清时局,抓住规律等。聪明的人能顺应时势制定计 划,愚蠢的人却违背道理采取行动。出自《后汉书·朱浮传》:“盖闻智者 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大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 于郑也。 【3】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适用:谦虚,不要夸耀。伐,矜都是夸耀的意思,出自《老子·第二十四 章》“自见者不,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4】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适用于借助外物(路),奋斗,前行等。这是收入《全唐诗外编》的唐 代诗人龚霖《老学庵笔记》之四中的诗句,仅此两句。“但有路可上,更 高人也行”,意思说,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 上去。诗句是条件复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条件,有了 这个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人也行”的结果。这两句诗虽然说的是 登山之事,但有丰富的哲理情趣 【5】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 适用于警醒、警惕,不要沾沾自喜等。宋代陆元光为晋陵宰时,当时幕 僚中有好谗谤同列者,一日同会,忽闻蝉声,幕官谓陆曰:“君既能诗, 可咏此也。"陆辞之不可,即席作《咏蝉》:“绿阴深入汝行藏,风露从来 是稻梁。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因以是讥之,其人愧而少 戢。这首诗写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相互关系。 【6】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 1】 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适用于珍惜时间。白昼不要白白地度过,青春一去不复返。出自清·翟灏 《风俗编·时序》:“白日莫闲过,青春不再来。” 【 2】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 适用于顺应时势,看清时局,抓住规律等。聪明的人能顺应时势制定计 划,愚蠢的人却违背道理采取行动。出自《后汉书·朱浮传》:“盖闻智者 顺时而谋,愚者逆理而动,常窃悲京城大叔以不知足而无贤辅,卒自弃 于郑也。” 【 3】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适用:谦虚,不要夸耀。伐,矜都是夸耀的意思,出自《老子·第二十四 章》“自见者不,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4】 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 适用于借助外物(路),奋斗,前行等。这是收入《全唐诗外编》的唐 代诗人龚霖《老学庵笔记》之四中的诗句,仅此两句。“但有路可上,更 高人也行”,意思说,只要有可以向上攀登的路,更高的山,人也能攀登 上去。诗句是条件复句。“但有路可上”是“更高人也行”的必要条件,有了 这个必要条件,就有可能产生“更高人也行”的结果。这两句诗虽然说的是 登山之事,但有丰富的哲理情趣。 【 5】 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 适用于警醒、警惕,不要沾沾自喜等。宋代陆元光为晋陵宰时,当时幕 僚中有好谗谤同列者,一日同会,忽闻蝉声,幕官谓陆曰:“君既能诗, 可咏此也。”陆辞之不可,即席作《咏蝉》:“绿阴深入汝行藏,风露从来 是稻梁。莫倚高枝纵繁响,也须回首顾螳螂。”因以是讥之,其人愧而少 戢。这首诗写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相互关系。 【 6】 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人在后头
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等。这句选自诗歌《书扇示门人》,作者是范仲淹 原诗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 人在后头。这首诗明白如话,但哲理深刻。一派青山风景恬静幽美,这 是前人的田地为后来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还有 想占有这田地的人在后面呢。山河依旧,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远不变 的。今天的得会转化为明天的失,事物总是按着这样的辩证规律发展着 的 相似的有: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选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归 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7】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 适用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好。原诗为元 朝方景山写的《杂咏》:“昆鹏奋云霄,尺鷃栖野草。物各适其天,夫岂 论大小。”“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适其天,即适应其本能,也就是 遵循客观规律。鹍鹏和尺鷃相比,大小之别不言而喻,而小的尺鷃“腾跃 而上,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和鹍鹏展翅数万里无法相比,可是它也 是“飞之至也”。它尽了主观上最大的努力。这首诗可以启示我们,一切事 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各尽所能,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根据 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作出较大的贡献,发 挥最大的人生价值 【8】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适用于适合自己最好。清代顾嗣协《杂兴》中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 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 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歌每句都适合做标题)〃“生材贵适用”和“物各 适其天”,一从施用上讲,一从本性上言,其理相通 【9】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 适用于自由。原诗为宋代欧阳修写笼中鸟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 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冋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哪怕是“金笼〃 总不如“山林”,关键在于自由的可贵
适用于可持续发展等。这句选自诗歌《书扇示门人》,作者是范仲淹, 原诗为:一派青山景色幽,前人田地后人收。后人收得休欢喜,还有收 人在后头。这首诗明白如话,但哲理深刻。一派青山风景恬静幽美,这 是前人的田地为后来的人占有,但是占有田地的人不要得意不已,还有 想占有这田地的人在后面呢。山河依旧,人事更替,得失不是永远不变 的。今天的得会转化为明天的失,事物总是按着这样的辩证规律发展着 的。 相似的有: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选自翁格的《暮春》:莫怨春归 早,花余几点红。留将根蒂在,岁岁有东风。 【 7】 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 适用于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尽自己的最大的努力就好。原诗为元 朝方景山写的《杂咏》:“昆鹏奋云霄,尺鷃栖野草。物各适其天,夫岂 论大小。” “物各适其天,夫岂论大小”。适其天,即适应其本能,也就是 遵循客观规律。鹍鹏和尺鷃相比,大小之别不言而喻,而小的尺鷃“腾跃 而上,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和鹍鹏展翅数万里无法相比,可是它也 是“飞之至也”。它尽了主观上最大的努力。这首诗可以启示我们,一切事 物都遵循着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各尽所能,人在各自的岗位上,根据 自身的条件,充分发挥最大的主观能动作用,就能作出较大的贡献,发 挥最大的人生价值。 【 8】 生材贵适用,慎勿多苛求。 适用于适合自己最好。清代顾嗣协《杂兴》中说:“骏马能历险,力田不 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材贵适 用,慎勿多苛求。(这首诗歌每句都适合做标题)”“生材贵适用”和“物各 适其天”,一从施用上讲,一从本性上言 ,其理相通。 【 9】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 适用于自由。原诗为宋代欧阳修写笼中鸟的《画眉鸟》:“百啭千声随意 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山林自在啼。”哪怕是“金笼” 总不如“山林”,关键在于自由的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