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 发感染病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EID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刘志华副教授副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刘志华 副教授 副主任医师 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 EID 新 发 感 染 病
EID定义 ◇造成地区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新 识别的和从未发生或发现过的感染病 ◇常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所引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SARS,埃博 拉出血热
造成地区性或国际性公共卫生问题的新 识别的和从未发生或发现过的感染病 常由新种或新型病原微生物所引起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SARS,埃博 拉出血热
EID的分类 某些疾病原来已经存在,并被人们所认识, 原以为是非感染性疾病所致 ◇某些疾病早已存在,但未被人们所认知:丙 肝、戊肝 过去可能不存在,由于微生物发生的适应性 变异和进化而出现的,AIDS,COVID-19,SARS ◇来自动物的病原体感染人并致病
某些疾病原来已经存在,并被人们所认识, 原以为是非感染性疾病所致 某些疾病早已存在,但未被人们所认知:丙 肝、戊肝 过去可能不存在,由于微生物发生的适应性 变异和进化而出现的,AIDS,COVID-19,SARS 来自动物的病原体感染人并致病
近四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 年份病 原 疾病 1976 Ebola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 1977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1980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HTLV)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198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V) 艾滋病((AIDS) 1982 伯氏包柔螺旋体 莱姆病 1983 大肠杆菌0157H7 出血性肠炎溶血尿毒综合征 1983 幽门螺杆菌 胃炎胃出血胃癌 1988 人类疱疹病毒6HHV6) 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 1989 丙型肝炎病毒 肠道外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 1992 霍乱弧菌0139H7 新类型霍乱 巴尔通体 猫抓病细菌性血管瘤 1993 Sin nombre病毒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1993 庚型肝炎病毒 非AE肝炎 1994 Hendra病毒 严重致死性呼吸系统症状 1996 阮粒(阮毒体) 新型变异克鲁兹非德得雅柯病 1997 A型禽流感病毒 (H5N1) 人禽流感 ipah病毒 脑炎症状 1999 西尼罗河样病毒 西尼罗河热或西尼罗河脑炎 301 SARS病内 18 2009 新型流感病毒HINI 人猪流感 212 中东吸 2013 禽流感病毒(HN9) 人禽流感 新夜最状病粤(nC120v) 新型冠状病毒帅炎
年份 病 原 疾 病 1976 Ebola病毒 埃博拉出血热 1977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1980 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I(HTLV-I) 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1981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艾滋病(AIDS) 1982 伯氏包柔螺旋体 莱姆病 1983 大肠杆菌O157:H7 出血性肠炎 溶血尿毒综合征 1983 幽门螺杆菌 胃炎 胃出血 胃癌 1988 人类疱疹病毒-6(HHV-6) 幼儿急疹(婴儿玫瑰疹) 1989 丙型肝炎病毒 肠道外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 戊型肝炎病毒 肠道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 1992 霍乱弧菌O139:H7 新类型霍乱 巴尔通体 猫抓病 细菌性血管瘤 1993 Sin nombre病毒 汉坦病毒肺综合征 1993 庚型肝炎病毒 非A-E肝炎 1994 Hendra 病毒 严重致死性呼吸系统症状 1996 阮粒(阮毒体) 新型变异克鲁兹非德得-雅柯病 1997 A型禽流感病毒(H5N1) 人禽流感 Nipah病毒 脑炎症状 1999 西尼罗河样病毒 西尼罗河热或西尼罗河脑炎 2003 SARS病毒 SARS 2009 新型流感病毒H1N1 人猪流感 2012 MERS-CoV 中东呼吸综合征 2013 禽流感病毒(H7N9) 人禽流感 2019 新型冠状病毒(nCoV-20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近四十年来新发现病原体
新传染病不断涌现的生物学因素 动物在新传染病的发生上起巨大作用 ● HIV-1和HIV-2与猿免疫缺陷病毒(SIV)具有高同源性 ●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鸡、猪、马等动物 不同流感病毒在猪等动物体内进行重组,再以新的病毒 感染人类 果子狸中分离的SARS病毒基因序列与人SARS病毒同源性 达99.8% 穿山甲体内分离的冠状病毒毒株与2019-nCoV的相似度 达99% 微生物的进化 增加了新的致病基因 原有基因发生了突变
Ø 动物在新传染病的发生上起巨大作用 l HIV-1和HIV-2与猿免疫缺陷病毒(SIV)具有高同源性 l 禽流感病毒存在于鸡、猪、马等动物 不同流感病毒在猪等动物体内进行重组,再以新的病毒 感染人类 l 果子狸中分离的SARS病毒基因序列与人SARS病毒同源性 达99.8% l 穿山甲体内分离的冠状病毒毒株与2019-nCoV的相似度 达99% 新传染病不断涌现的生物学因素 Ø微生物的进化 增加了新的致病基因 原有基因发生了突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