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把标准降低点吗?”孔子说:‘端木赐,优秀的农民能种好庄稼,但不能保证就丰收: 优秀的工匠能保证巧夺天工,但不能保证得到的人一定满意:君子能尽力使自己的追求趋 于完善,能让它有条有理,一以贯之,但不能保证一定能让世人接受。现在你不是千方百 计地去修养提升自己的志向而只想获取世人的接纳,赐啊,你的志向可不够远大哟!”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 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 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译文】子贡出去后,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颜回,《诗经》里说“既不是犀牛, 又不是老虎,却整天在原野上奔跑’。是我追求的理想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了这种地步 呢?”颜回说:“先生的理想太伟大了,因此天下才不能容纳您。尽管如此,先生您还是坚 持推行它,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才更显示出您作为君子的伟大!一个人的 理想学说不完美,是自己的耻辱;如果理想学说完美无缺而只是不能被人容纳,那就是当 权者的羞耻了。不被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容纳才显示出您作为君子的伟大!”孔子一听称 心地笑着说:“颜家的小子,可真有你的!假如你是个大富翁,我情愿去给你当管家。”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译文】后来孔子派子贡到楚国报告情况,楚昭王派兵来迎接孔子,这之后,孔子 行才摆脱了困境。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孔子的弟子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你有怎样 的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00字左右)(10分) 【备考示例】孔子三个弟子不同的回答,体现着不同的思想境界。子路认为困境是自身不 足造成的,这不符合客观情况,表现出在认识理想方面的欠缺,也多少有些不自信。子贡 能认识孔子学说的价值,却希望降低标准以适应客观环境,表现出在坚持理想方面的优柔 颜回则表现出认识理想,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昂扬的自豪感。子路浅,子贡懦,从不同 方面为我提供了镜鉴,而颜回的睿智和人格令我敬佩,值得学习。 孔子和弟子们面对的困窘,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语文新课标”就是一种理 念、一种理想的体现。它的推行,也面对相当困难的状况。教学、备考和阅卷中的陈旧观 念,利用手中的权力层层阻扰。是“新课标”还不完善吗?那就应该改进;不然的话,我们 就不应怀疑和妥协。我们应该认识到新课标”被陈旧观念阻挠,正体现着它的先进性、重 要性和必要性,“新课标”被阻挠更能见出陈旧观念的偏狭和顽固,也更应坚定我们落实推 进它的决心。借用颜回的话说: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阻挠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 然后见“新课标”! 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四) 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
6 不能把标准降低点吗?”孔子说:“端木赐,优秀的农民能种好庄稼,但不能保证就丰收; 优秀的工匠能保证巧夺天工,但不能保证得到的人一定满意;君子能尽力使自己的追求趋 于完善,能让它有条有理,一以贯之,但不能保证一定能让世人接受。现在你不是千方百 计地去修养提升自己的志向而只想获取世人的接纳,赐啊,你的志向可不够远大哟!” 子贡出,颜回入见。孔子曰:“回,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 此?”颜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虽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 后见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 不容然后见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颜氏之子!使尔多财,吾为尔宰。” 【译文】子贡出去后,颜回进来见孔子。孔子说:“颜回,《诗经》里说‘既不是犀牛, 又不是老虎,却整天在原野上奔跑’。是我追求的理想不对吗?我为什么落到了这种地步 呢?”颜回说:“先生的理想太伟大了,因此天下才不能容纳您。尽管如此,先生您还是坚 持推行它,不被容纳又有什么关系呢,不被容纳才更显示出您作为君子的伟大!一个人的 理想学说不完美,是自己的耻辱;如果理想学说完美无缺而只是不能被人容纳,那就是当 权者的羞耻了。不被容纳有什么关系,不被容纳才显示出您作为君子的伟大!”孔子一听称 心地笑着说:“颜家的小子,可真有你的!假如你是个大富翁,我情愿去给你当管家。” 于是使子贡至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 【译文】后来孔子派子贡到楚国报告情况,楚昭王派兵来迎接孔子,这之后,孔子一 行才摆脱了困境。 (节选自《史记·孔子世家》) 面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孔子的弟子们做出了不同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你有怎样 的看法?请结合文本,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200 字左右)(10 分) 【备考示例】孔子三个弟子不同的回答,体现着不同的思想境界。子路认为困境是自身不 足造成的,这不符合客观情况,表现出在认识理想方面的欠缺,也多少有些不自信。子贡 能认识孔子学说的价值,却希望降低标准以适应客观环境,表现出在坚持理想方面的优柔。 颜回则表现出认识理想,坚持理想的坚定信念和昂扬的自豪感。子路浅,子贡懦,从不同 方面为我提供了镜鉴,而颜回的睿智和人格令我敬佩,值得学习。 孔子和弟子们面对的困窘,在生活中是屡见不鲜的。例如,语文“新课标”就是一种理 念、一种理想的体现。它的推行,也面对相当困难的状况。教学、备考和阅卷中的陈旧观 念,利用手中的权力层层阻扰。是“新课标”还不完善吗?那就应该改进;不然的话,我们 就不应怀疑和妥协。我们应该认识到“新课标”被陈旧观念阻挠,正体现着它的先进性、重 要性和必要性,“新课标”被阻挠更能见出陈旧观念的偏狭和顽固,也更应坚定我们落实推 进它的决心。借用颜回的话说: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阻挠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 然后见“新课标”! 语文延伸题备考示例(四) [现代文阅读] 王大绩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迅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 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什么。父亲通常-—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 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毎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 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 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根短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的旧镜头。 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 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岀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晶莹,如针芒般的阳 光深深刺伤着我,痉挛。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 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也最多。冬天 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 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 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 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他们 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 7
7 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 徐 迅 那是一块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冬天,父亲还坐在那里。低矮的屋檐,背后是红砖土 墙。黑灰色的瓦片垂着耳朵,仿佛倾听什么。父亲通常一个人不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沐 浴着阳光取暖,像温顺的臣民承受浩荡的皇恩。我每次回家首先要打量的就是那个地方。 喊一声父亲,父亲脸上立刻阳光灿烂,笑容如绽放在枝叶里的花朵般颤动。 一个人是会老的。皱纹宛如屋檐上生满绿锈的青苔,上面摇曳着荒草。老人头发花白, 牙齿脱落,身边斜靠着一根短亮的竹拐杖。那样子像是一部接近尾声的黑白电影的旧镜头。 阳光不老,新鲜的光束里尽情跳跃着生命的尘埃,但父亲不见了。如今,阳光照得最多的 地方空落落的,如我空落落的心。泪水爬出我的眼帘,阳光使它格外晶莹,如针芒般的阳 光深深刺伤着我,痉挛。阳光无影无踪地裹走了父亲,又依然照亮那里,如泻地的一摊水 银,成为我面前不会消逝的最坚硬的事物之一。 “来!晒晒太阳!”在乡村,尤其是冬天,阳光照得最多的地方,窝聚的老人也最多。冬天 里,阳光以一种最温暖、最明亮的姿态涂抹大地。树上尚没有凋零的叶片,通体金黄,兴 奋得直打哆嗦。地上,一条狗蜷缩在阳光的被窝里,懒洋洋的,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或 是让太阳烤干的牛粪。老人们开始在阳光里打捞着明灭的往事,交头接耳:谁家的猪养得 最肥,谁家今年的收成很好,谁家的闺女腊月里要出嫁,谁家的小子又有出息啦……他们 大口大口饱食着阳光的盛宴,咀嚼阳光,毕毕剥剥,满嘴流油。通常,他们都以为这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