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 8 阶级的政党出现了。它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它 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也就产生了。这种德国的 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后者的要点, 在本书的序言中已经作了扼要的阐述。①这篇序言的主要部分已 经在《人民报》23 上刊载过,因此我们请读者去参看一下。下面这 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 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 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 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 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 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 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 欺骗束缚住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 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 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 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 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 发生变革……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 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 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 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②由此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② ① 见本卷第1—5 页。———编者注 见本卷第2—3 页。———编者注
书 8 阶级的政党出现了。它的全部理论来自对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它 一出现,科学的、独立的、德国的经济学也就产生了。这种德国的 经济学本质上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基础上的,后者的要点, 在本书的序言中已经作了扼要的阐述。①这篇序言的主要部分已 经在《人民报》23 上刊载过,因此我们请读者去参看一下。下面这 个原理,不仅对于经济学,而且对于一切历史科学(凡不是自然科 学的科学都是历史科学)都是一个具有革命意义的发现:“物质生 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 程。”在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和国家关系,一切宗教制度和 法律制度,一切理论观点,只有理解了每一个与之相应的时代的物 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条件中被引申出来的时候,才能理 解。“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 决定人们的意识。”这个原理非常简单,它对于没有被唯心主义的 欺骗束缚住的人来说是不言自明的。但是,这个事实不仅对于理 论,而且对于实践都是最革命的结论。“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 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 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 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 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 发生变革…… 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是社会生产过程的最后一个 对抗形式,这里所说的对抗,不是指个人的对抗,而是指从个人的 社会生活条件中生长出来的对抗;但是,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胎胞里 发展的生产力,同时又创造着解决这种对抗的物质条件。”②由此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② ① 见本卷第1—5 页。———编者注 见本卷第2—3 页。———编者注
9 可见,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 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 们面前。 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 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 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 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 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爱国的义勇精神愤慨地起来反对这 种无礼的观点。因此,新的世界观不仅必然遭到资产阶级代表人 物的反对,而且也必然遭到一群想靠自由、平等、博爱的符咒来翻 转世界的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反对。这种世界观激起了德国庸俗的 民主主义空喊家极大的愤怒。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力图剽窃新的 思想,然而对这些思想又极端无知。 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 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 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 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二月革命11 把我们党推上了 政治舞台,因此使它不可能进行纯科学的探讨。虽然如此,这个基 本观点却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党的一切文献。在所有这些文献中, 每个场合都证明,每次行动怎样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而不是从 伴随着物质动因的词句产生,相反地,政治词句和法律词句正像政 治行动及其结果一样,倒是从物质动因产生的。 1848—1849 年革命失败之后,这样一个时期到来了,在这个 时期,从国外来影响德国越来越不可能了,我们党把流亡者之间争 吵———因为这成了唯一可能的行动———的场所让给了庸俗民主 派。他们心满意足地热衷于争吵,今天大吵大闹,明天握手言欢, 一
9 可见,只要进一步发挥我们的唯物主义论点,并且把它应用于现时 代,一个强大的、一切时代中最强大的革命远景就会立即展现在我 们面前。 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这个原理看来很 简单,但是仔细考察一下也会立即发现,这个原理的最初结论就给 一切唯心主义,甚至给最隐蔽的唯心主义当头一棒。关于一切历 史的东西的全部传统的和习惯的观点都被这个原理否定了。政治 论证的全部传统方式崩溃了;爱国的义勇精神愤慨地起来反对这 种无礼的观点。因此,新的世界观不仅必然遭到资产阶级代表人 物的反对,而且也必然遭到一群想靠自由、平等、博爱的符咒来翻 转世界的法国社会主义者的反对。这种世界观激起了德国庸俗的 民主主义空喊家极大的愤怒。尽管如此,他们还是力图剽窃新的 思想,然而对这些思想又极端无知。 即使只是在一个单独的历史事例上发展唯物主义的观点,也 是一项要求多年冷静钻研的科学工作,因为很明显,在这里只说空 话是无济于事的,只有靠大量的、批判地审查过的、充分地掌握了 的历史资料,才能解决这样的任务。二月革命11 把我们党推上了 政治舞台,因此使它不可能进行纯科学的探讨。虽然如此,这个基 本观点却像一根红线贯穿着党的一切文献。在所有这些文献中, 每个场合都证明,每次行动怎样从直接的物质动因产生,而不是从 伴随着物质动因的词句产生,相反地,政治词句和法律词句正像政 治行动及其结果一样,倒是从物质动因产生的。 1848—1849 年革命失败之后,这样一个时期到来了,在这个 时期,从国外来影响德国越来越不可能了,我们党把流亡者之间争 吵———因为这成了唯一可能的行动———的场所让给了庸俗民主 派。他们心满意足地热衷于争吵,今天大吵大闹,明天握手言欢, 一
10 后天又公开自己的丑事,他们在美洲到处行乞,接着立刻在瓜分几 文讨来的银钱上重新出丑。在这个时候,我们党却因为重新得到 了几分宁静从事研究工作而高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 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制定这个世界观就已 经够忙了;单是这一点,我们党就决不可能堕落到像流亡中的“大 人物”①那样深的程度。 这些研究的最初成果就是我们面前的这本书。 二 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决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 批判,决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 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 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既然经济学家无 非是这些规律的代言人和辩护人,那么,这种阐述同时也就是对全 部经济学文献的批判。 自从黑格尔逝世之后,把一门科学在其固有的内部联系中来 阐述的尝试,几乎未曾有过。官方的黑格尔学派从老师的辩证法 中只学会搬弄最简单的技巧,拿来到处应用,而且常常笨拙得可 笑。对他们来说,黑格尔的全部遗产不过是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 题上的刻板公式,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 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结果,正如一位波恩的教授所说,这些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① 参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流亡中的大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11 卷。———编者注
10 后天又公开自己的丑事,他们在美洲到处行乞,接着立刻在瓜分几 文讨来的银钱上重新出丑。在这个时候,我们党却因为重新得到 了几分宁静从事研究工作而高兴。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 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制定这个世界观就已 经够忙了;单是这一点,我们党就决不可能堕落到像流亡中的“大 人物”①那样深的程度。 这些研究的最初成果就是我们面前的这本书。 二 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决不是对经济学的个别章节作零碎的 批判,决不是对经济学的某些争论问题作孤立的研究。相反,它一 开始就以系统地概括经济科学的全部复杂内容,并且在联系中阐 述资产阶级生产和资产阶级交换的规律为目的。既然经济学家无 非是这些规律的代言人和辩护人,那么,这种阐述同时也就是对全 部经济学文献的批判。 自从黑格尔逝世之后,把一门科学在其固有的内部联系中来 阐述的尝试,几乎未曾有过。官方的黑格尔学派从老师的辩证法 中只学会搬弄最简单的技巧,拿来到处应用,而且常常笨拙得可 笑。对他们来说,黑格尔的全部遗产不过是可以用来套在任何论 题上的刻板公式,不过是可以用来在缺乏思想和实证知识的时候 及时搪塞一下的词汇语录。结果,正如一位波恩的教授所说,这些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① 参看马克思和恩格斯《流亡中的大人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文第2 版第11 卷。———编者注
11 黑格尔主义者懂一点“无”,却能写“一切”。情况的确如此,这些 先生们虽然自命不凡,却深感自己的虚弱,因此尽可能回避一切重 大的问题;陈腐的旧科学由于具有实证知识方面的优势而保持着 它的地盘;只是在费尔巴哈宣布废弃思辨概念以后,黑格尔学派才 逐渐销声匿迹,于是,旧的形而上学及其固定不变的范畴似乎在科 学中又重新开始了它的统治。 这个现象是有它的自然原因的。黑格尔学派的狄亚多希24 的 统治在空谈中结束之后,自然就出现了一个科学的实证内容重新 胜过其形式方面的时代。同时,德国以异乎寻常的精力致力于自 然科学,这是与 1848 年以来资产阶级的强大发展相适应的;在这 种科学中思辨倾向从来没有多大地位,随着这种科学的时兴,旧的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包括沃尔弗式的极端浅薄的陈词滥调,也就重 新流行起来。黑格尔被遗忘了,新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发展了,这 种唯物主义在理论上同 18 世纪的唯物主义几乎完全没有差别,它 胜于后者的地方主要只是拥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的材料,特别是 化学和生理学的材料。我们从毕希纳和福格特身上看到这种康德 以前的狭隘庸俗思维方式的极为浅薄的翻版,甚至信奉费尔巴哈 的摩莱肖特也极其可笑地每时每刻都在最简单的范畴上纠缠不 清。平庸的资产阶级理智这匹驾车的笨马,在划分本质和现象、原 因和结果的鸿沟面前当然就一筹莫展了;可是,在抽象思维这个十 分崎岖险阻的地域行猎的时候,恰好是不能骑驾车的马的。 由此可见,在这里必须解决与政治经济学本身无关的另外一 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对待科学?一方面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它具有完全抽象的“思辨的”形式,黑格尔就是以这种形式把它留 下来的;另一方面是平庸的、现在重新时兴的、实质上是沃尔弗式 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这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写他们那些缺乏内 二
11 黑格尔主义者懂一点“无”,却能写“一切”。情况的确如此,这些 先生们虽然自命不凡,却深感自己的虚弱,因此尽可能回避一切重 大的问题;陈腐的旧科学由于具有实证知识方面的优势而保持着 它的地盘;只是在费尔巴哈宣布废弃思辨概念以后,黑格尔学派才 逐渐销声匿迹,于是,旧的形而上学及其固定不变的范畴似乎在科 学中又重新开始了它的统治。 这个现象是有它的自然原因的。黑格尔学派的狄亚多希24 的 统治在空谈中结束之后,自然就出现了一个科学的实证内容重新 胜过其形式方面的时代。同时,德国以异乎寻常的精力致力于自 然科学,这是与 1848 年以来资产阶级的强大发展相适应的;在这 种科学中思辨倾向从来没有多大地位,随着这种科学的时兴,旧的 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包括沃尔弗式的极端浅薄的陈词滥调,也就重 新流行起来。黑格尔被遗忘了,新的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发展了,这 种唯物主义在理论上同 18 世纪的唯物主义几乎完全没有差别,它 胜于后者的地方主要只是拥有较丰富的自然科学的材料,特别是 化学和生理学的材料。我们从毕希纳和福格特身上看到这种康德 以前的狭隘庸俗思维方式的极为浅薄的翻版,甚至信奉费尔巴哈 的摩莱肖特也极其可笑地每时每刻都在最简单的范畴上纠缠不 清。平庸的资产阶级理智这匹驾车的笨马,在划分本质和现象、原 因和结果的鸿沟面前当然就一筹莫展了;可是,在抽象思维这个十 分崎岖险阻的地域行猎的时候,恰好是不能骑驾车的马的。 由此可见,在这里必须解决与政治经济学本身无关的另外一 个问题。应该用什么方法对待科学?一方面是黑格尔的辩证法, 它具有完全抽象的“思辨的”形式,黑格尔就是以这种形式把它留 下来的;另一方面是平庸的、现在重新时兴的、实质上是沃尔弗式 的形而上学的方法,这也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写他们那些缺乏内 二
12 在联系的大部头著作时采用的方法。后一种方法,曾被康德特别 是黑格尔在理论上摧毁,只是由于惰性和缺乏一种别的简单方法, 才使它能够在实际上继续存在。另一方面,黑格尔的方法以其现 有的形式是完全不能用的。它实质上是唯心的,而这里要求发展 一种比从前所有世界观都更加唯物的世界观。它是从纯粹思维出 发的,而这里必须从最过硬的事实出发。一种自己承认是“从无 通过无到无”①的方法,以这种形式在这里是根本不适用的。虽然 如此,它却是一切现有逻辑材料中至少可以加以利用的唯一材料。 它没有受到过批判,没有被驳倒过;任何反对这位伟大的辩证论者 的人都没有能够在这个方法的巍然大厦上打开缺口;它被遗忘,是 因为黑格尔学派不知道可以用它干些什么。因此,首先应当对黑 格尔的方法作一番透彻的批判。 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 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 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 意只是前者的验证。真正的关系因此颠倒了,头脚倒置了,可是实 在的内容却到处渗透到哲学中;何况黑格尔不同于他的门徒,他不 像他们那样以无知自豪,而是所有时代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 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尽管 他的历史哲学中的许多东西现在在我们看来十分古怪,如果把他 的前辈,甚至把那些在他以后敢于对历史做总的思考的人同他相 比,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在《现象 学》、《美学》、《哲学史》25 中,到处贯穿着这种宏伟的历史观,到处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① 见黑格尔《逻辑学》第1 部第2 编,《黑格尔全集》第 4 卷 1834 年柏林版 第15、75、145 页。———编者注
12 在联系的大部头著作时采用的方法。后一种方法,曾被康德特别 是黑格尔在理论上摧毁,只是由于惰性和缺乏一种别的简单方法, 才使它能够在实际上继续存在。另一方面,黑格尔的方法以其现 有的形式是完全不能用的。它实质上是唯心的,而这里要求发展 一种比从前所有世界观都更加唯物的世界观。它是从纯粹思维出 发的,而这里必须从最过硬的事实出发。一种自己承认是“从无 通过无到无”①的方法,以这种形式在这里是根本不适用的。虽然 如此,它却是一切现有逻辑材料中至少可以加以利用的唯一材料。 它没有受到过批判,没有被驳倒过;任何反对这位伟大的辩证论者 的人都没有能够在这个方法的巍然大厦上打开缺口;它被遗忘,是 因为黑格尔学派不知道可以用它干些什么。因此,首先应当对黑 格尔的方法作一番透彻的批判。 黑格尔的思维方式不同于所有其他哲学家的地方,就是他的 思维方式有巨大的历史感做基础。形式尽管是那么抽象和唯心, 他的思想发展却总是与世界历史的发展平行着,而后者按他的本 意只是前者的验证。真正的关系因此颠倒了,头脚倒置了,可是实 在的内容却到处渗透到哲学中;何况黑格尔不同于他的门徒,他不 像他们那样以无知自豪,而是所有时代中最有学问的人物之一。 他是第一个想证明历史中有一种发展、有一种内在联系的人,尽管 他的历史哲学中的许多东西现在在我们看来十分古怪,如果把他 的前辈,甚至把那些在他以后敢于对历史做总的思考的人同他相 比,他的基本观点的宏伟,就是在今天也还值得钦佩。在《现象 学》、《美学》、《哲学史》25 中,到处贯穿着这种宏伟的历史观,到处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① 见黑格尔《逻辑学》第1 部第2 编,《黑格尔全集》第 4 卷 1834 年柏林版 第15、75、145 页。———编者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