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画绕组展开图 肃博字 Wuhan University 151612345 6 78910 11 121314 3)画出第二个元件,上层边在第2槽,与第一个元件 的下层边联接;下层在第6糟与3号换向联接。按此规 律,一直把16个元件全部联起来
2.画绕组展开图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先画16根等长、等距的实线,代表各槽上层元件 边,再画16根等长等距的虚线,代表各槽下层元件边。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 (2)根据 ,画出第一个元件的上下层边( y 1~5槽), 令上层边所在的槽号为元件号; (3)画出第二个元件,上层边在第2槽,与第一个元件 的下层边联接;下层边在第6槽与3号换向联接。按此规 律,一直把16个元件全部联起来
肃博字 Wuhan University (5)放磁极:磁极宽度约为均匀分布在圆周上,N极磁 力线垂直向里(进入纸面),S极向外(从纸面穿出) S 1516123456789101121314
(5)放磁极:磁极宽度约为均匀分布在圆周上,N极磁 力 线垂直向里(进入纸面),S极向外(从纸面穿出);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N S N S
(6)电刷的放置: 在元件端接线对称的情况下,电刷的实际位置应在磁极 中性线下,所以习惯上称为“电刷放在几何中性线位置” 15161234567891011121314 A+ B
(6)电刷的放置: a) 正、负电刷间引出的电动势最大; b) 被电刷所短路的元件电动势为零。 在元件端接线对称的情况下,电刷的实际位置应在磁极 中性线下,所以习惯上称为“电刷放在几何中性线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5 1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N S N S A + B -
3单叠绕组电路图 为了进一步说 3 明单叠绕组各个元 14 件的联接次序及其 B 电动势分布情况 13 按图将各元件的联 接顺序,可得到如 A 图所示的绕组电路 10 图。 图2.21单叠绕组的电路图
3.单叠绕组电路图 为了进一步说 明单叠绕组各个元 件的联接次序及其 电动势分布情况, 按图将各元件的联 接顺序,可得到如 图所示的绕组电路 图
肃博字 Wuhan University 单叠绕组的特点 a)元件的两个出线端联接于相邻两个换向片上; b)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数,2a=2p; c)整个电枢绕组的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总和为 零,绕组内部无“环流”; d)每条支路由不相同的电刷引出,所以电刷不能少,电 刷数等于磁极数; e)电刷间引出的电势为每一支路电势,正、负电刷间引 出的电流为各支路电流之和
单叠绕组的特点 a) 元件的两个出线端联接于相邻两个换向片上; b) 并联支路数等于磁极数,2a=2p ; c) 整个电枢绕组的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的总和为 零,绕组内部无“环流”; d) 每条支路由不相同的电刷引出,所以电刷不能少,电 刷数等于磁极数; e) 电刷间引出的电势为每一支路电势,正、负电刷间引 出的电流为各支路电流之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