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认真阅读选文,概括盲鰻得名的原因。(3分) 妈妈 答 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圖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 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要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 第①段介绍鲨鱼是最凶猛的鱼类的用意是什么? 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却吃那些素馅的饺子 ③那段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 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 盲鰻吸附在鲨鱼身上时,为什么鲨鱼意识不到危险的来临?(2分) 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 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 5.盲鰻击败鲨鱼时,除美餐一顿外,还有哪些收获?(2分) 不能再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 答 了,腿脚不利索,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 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 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 包段 16.通 1读全文,简要分析第②段加着重号的词“有勇有谋”所指的具体内容。(4分 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调 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我们小时候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 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 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 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 (三)阅读《花边饺子>,回答17-22题。(18分) 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υ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 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拔上 子。第二个饺子妈 到 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 不怎么说您有福气 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 呢?”妈妈的眼睛笑得昧成了一条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 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 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者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 ⑩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 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文章以 为线索,记叙了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内一种素。这时候,國园的盖帘上分两头 故事,表达了对 的赞美。(4分 码 18.第④段和第⑤段加着重号的词“腿脚不利索”和“麻利”矛盾吗?为什么?(3分) 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 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几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 品味第⑦段画线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分)
6 12.认真阅读选文,概括盲鳗得名的原因。(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第①段介绍鲨鱼是最凶猛的鱼类的用意是什么?(2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盲鳗吸附在鲨鱼身上时,为什么鲨鱼意识不到危险的来临?(2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盲鳗击败鲨鱼时,除美餐一顿外,还有哪些收获?(2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通读全文,简要分析第②段加着重号的词“有勇有谋 ....”所指的具体内容。(4 分) 答:有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 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花边饺子>,回答 17—22 题。(18 分) ①小时候,包饺子是我家的一桩大事。那时候,家里生活拮据,吃饺子当然只能等 到 年节。平常的日子,破天荒包上一顿饺子,自然就成了全家的节日。这时候,妈妈威风 凛 凛,最为得意,一手和面,一手调馅,馅调得又香又绵,面和得软硬适度,最后盆手两 净,不沾一星面粉。然后妈妈指挥爸爸、弟弟和我,看火的看火、擀皮的擀皮、送皮的 送皮,颇似沙场点兵。 ②一般,妈妈总要包两种馅的饺子,一种内一种素。这时候,圆圆的盖帘上分两头 码 上不同馅的饺子,像是两军对弈,隔着楚河汉界。我和弟弟常捣乱,把饺子弄混,但妈 妈不 生气,用手指捅捅我和弟弟的脑瓜几说:“来,妈教你们包花边饺!”我和弟弟好奇地看 妈妈 将包了的饺子沿儿用手轻轻一捏,捏出一圈穗状的花边,煞是好看,像小姑娘头上戴了 一圈花环。我们却不知道妈妈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儿,她把肉馅的饺子都捏上花边,让 我和弟弟连吃带玩地吞进肚里,自己和爸爸却吃那些素馅的饺子。 ③那段艰苦的岁月,妈妈的花边饺,给了我们难忘的记忆。但是,这些记忆,都是 长到自己做了父亲的时候,才开始清晰起来,仿佛它一直沉睡着,必须我们用经历的代 价才可以把它唤醒。 ④自从我能写几本书以后,家里的经济状况好转,饺子不再是什么圣餐。想起那些 个辛酸和我不懂事的日子,想起妈妈自父亲去世后独自一人艰难度日的情景,我想起码 不能再让妈妈吃的再受委屈了。我曾拉妈妈到外面的餐馆开开洋荤,她连连摇头:“妈老 了,腿脚不利索,懒得下楼啦!”我曾在菜市场买来新鲜的鱼肉或时令蔬菜,回到家里自 己做。妈妈并不那么爱吃,只是尝几口便放下筷子。我便笑妈妈:“您呀,真是享不了福!” ⑤后来。我明白了,尽管世上食品名目繁多,人的胃口花样翻新,妈妈雷打不动只 爱吃饺子。那是她老人家几十年一贯历久常新的最佳食谱。我知道唯一的方法是常包饺 子。每逢我买回肉馅,妈妈看出要包饺子了,立刻麻利地系上围裙,先去和面,再去调 馅,绝对不让别人插手。那精神气儿,又回到我们小时候。 ⑥那一年大年初二,全家又包饺子。我要给妈妈一个意外的惊喜,因为这一天是她 老人家的生日。我包了一个带糖馅的饺子,放进盖帘一圈圈饺子之中,然后对妈妈说: “今儿您要吃着这个带糖馅的饺子,您一准儿是大吉大利!” ⑦妈妈连连摇头笑着说:“这么一大堆饺子,我哪儿那么巧,能有福气吃到?”说着。 她亲自把饺子下进锅里。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望 着妈妈昏花的老眼,我看出来她是想吃到那个糖饺子呢! ⑧热腾腾的饺子盛上盘.端上桌,我往妈妈的碟中先拔上三个饺子。第二个饺子妈 妈就咬着了糖馅,惊喜地叫了起来:“哟!我真的吃到了!”我说:“要不怎么说您有福气 呢?”妈妈的眼睛笑得昧成了一条缝。 ⑨其实,妈妈的眼睛实在是太昏花了。她不知道我耍了一个小小的花招,用糖馅包 了一个有记号的花边饺,那曾是她老人家教我包过的花边饺。 ⑩花边饺里浸满浓浓的母爱。 17.文章以____________为线索,记叙了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 故事,表达了对___________________的赞美。(4 分) 18.第④段和第⑤段加着重号的词“腿脚不利索”和“麻利”矛盾吗?为什么?(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品味第⑦段画线句,说说它的表达效果。(3 分)
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2)“ 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4、“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6分) 20.选文第⑨段画线句中提到的“花边饺”是什么样子的?摘引文中语句回答。 (1)鸟向檐上飞 2)此夜曲中闻折柳, (3)马上相逢无笔纸 21.理解第②段加着重号的“花招儿的含义(8分)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5)而那过去了的 22.母亲过生日的时候,你要给母亲制作一张贺卡,请你在贺卡上写几句含蓄隽永的话。 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2分) (3分)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 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1分)答: 作文(23题50分)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1分)答: 23.根据要求作文 6.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字数可不相同) (1)题目:微笑的力量(2)有时,我也想 (流泪、坚强、放弃、回到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醉香:生活是一本书,蕪涵着深刻的晢理:生活是 (2分) 下面是“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活动课的过程设计,请按要求答题(4分) 要求:①任选一题,选(2)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定,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2)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可选择以下话题:A、介 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 绍作品中我最喜欢、最敬佩的人物或印象最深的情节及其理由。B、xx作品给我带来的 校名和人名 启示。(3)持人宜布评委意见结果。(4)语文教师对本活动作小结 七年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读卷 (1)请给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2分) 、知识积与运用(12分) 1、下列成语各有一个错字,改后将成语规范整洁写在格里。(2分) (2)假如你就是被推荐的代表,请概述你发言的内容。(2分) 慷慨淋立 二、现代文阅读(14分) (1)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 才注意到,我们的老 2.以下是最近学过的词语,请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令天上了他那代聂震亮的绿急礼眼、打惹鈹边的结 顶绣边的小思蝦这 yu户晓(2)九q连环(3) Jong乎不同(4)人声dn 套衣蛆,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 的气氛 3.根据括号里的内容,填写成语。(2分) 2)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公告牌上 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1)他时而微情满怀,时而 (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有时 (3)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7 饺子如一尾尾小银鱼在翻滚的水花中上下翻腾,充满生趣。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选文第⑨段画线句中提到的“花边饺”是什么样子的?摘引文中语句回答。(2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理解第②段加着重号的“花招儿”的含义。(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母亲过生日的时候,你要给母亲制作一张贺卡,请你在贺卡上写几句含蓄隽永的话。 (3 分) 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 作文(23 题 50 分) 23.根据要求作文。 (1)题目:微笑的力量(2)有时,我也想_______________(流泪、坚强、放弃、回到 过去 ……). 要求:①任选一题,选(2)把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定,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 得套写抄袭;③不少于 600 字(写成诗歌不少于 20 行);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 校名和人名。 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中测试卷 一、知识积累与运用(12 分) 1、下列成语各有一个错字,改后将成语规范整洁写在格里。( 2 分 ) 炯 乎 不 同 慷 慨 淋 立 2.以下是最近学过的词语,请根据拼音写汉字。(4 分) (1) 家 yu_____户晓(2)九 qū_____连环(3)jiong____乎不同 (4)人声 ding____ 沸 3.根据括号里的内容,填写成语。(2 分) (1)他时而激情满怀,时而 (由正义而激发的愤怒充满心胸);有时 热烈激动,有时雄辩过人。 (2)“ , (不辞劳苦地贡献出自己的一切,到死为止。)” 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4、“腹有诗书气自华”,考考你会默背多少。( 6 分 ) (1) 鸟向檐上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此夜曲中闻折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马上相逢无笔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木兰诗》中形容北方苦寒,极言军旅生活艰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那过去了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体会下面一段话中老师和学生的对话,回答文后问题。(2 分) 老师催促学生交作业,他扬了扬手上的作业本,问:“都交齐了吗?不会有漏网之鱼吧?” 有位学生怯怯地说:“老师,那条鱼明天自投罗网可以吗?” (1)老师话中的意思是什么?(1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生话里的意思又是什么?(1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仿照画横线语句的样式,在后面写一个与前边意思连贯的分句。(字数可不相同) 生活是一杯酒,散发着迷人的醇香;生活是一本书,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生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7、下面是“走进名著——读书报告会”活动课的过程设计,请按要求答题 (4 分) (1)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2)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可选择以下话题:A、介 绍作品中我最喜欢、最敬佩的人物或印象最深的情节及其理由。 B、××作品给我带来的 启示。(3)持人宣布评委意见结果。(4)语文教师对本活动作小结。 (1) 请给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2 分) (2) 假如你就是被推荐的代表,请概述你发言的内容。(2 分) 二、现代文阅读(14 分) 最后一课 (1)我一纵身跨过板凳就坐下。我的心稍微平静了一点儿,我才注意到,我们的老 师今天穿上了他那件挺漂亮的绿色礼服,打着皱边的领结,戴着那顶绣边的小黑丝帽这 套衣帽,他只在督学来视察或者发奖的日子才穿戴。而且整个教室有一种不平常的严肃 的气氛。…… (2)我听了这几句话,心里万分难过。啊,那些坏家伙,他们贴在镇公所公告牌上 的,原来就是这么一回事! (3)我的最后一堂法语课! ……
(4)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 种永/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 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 C.其文理/皆有间可观者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狱大门的钥匙。 5)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 2、选出下列句中蓝色的“之”字均为代词的一项:()(2分) 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 ①忽啼求之②仲永之通悟③借旁近与之④彼其受之天也 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屋星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 叫着,我心果想:“他们该不念强追这些鴿子也甩德恩适唱歌吧! ③B①② C③④ 8.按划线句子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所采用的描写方法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9.请写出能表达小弗郎士心情变化的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3分) A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 10.请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6分) C对镜贴花黄 D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1)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4、解释下列句中蓝色的字词:(4分) ①世隶耕( ②即书诗四句() (2)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们专心画“杠子”,这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从先人还家跟( 3)小弗朗士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 合: 5翻译:“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分) 11.为什么“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 监狱大门的钥匙”?(3分) (二)(12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猪)。”妻适市 三、文言文闻读(12分 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 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分)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1)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2)顾反为女杀彘 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 (3)特与婴儿戏耳 (4)遂烹彘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曾子之娄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B.其子随之衙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曾子欲捕彘杀之(佗它,指猪)D.妻止之同(他,指曾子) E.听父母之教(的) 1、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3.下列句中“子”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2分) ①曾子之妻之市②今子欺之③是教子歟也④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8 (4)接着,韩麦尔先生从这一件事谈到那一件事,谈到法国语言上来了。他说,法 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又说,我们必须把它记在心里,永远 别忘了它,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 狱大门的钥匙。…… (5)法语课完了,我们又上习字课。那一天,韩麦尔先生发给我们新的字帖,帖上 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这些字帖挂在我 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屋顶上鸽子咕咕咕咕地低声 叫着,我心里想:“他们该不会强迫这些鸽子也用德国话唱歌吧!” 8.按划线句子的先后顺序,分别写出所采用的描写方法: 、 。(2 分) 9.请写出能表达小弗郎士心情变化的有关词语,写在下面的括号里(3 分) ( )——( )——( ) 10.请分析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6 分) ⑴写挂在铁杆上的字帖,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答: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飞进来的金甲虫没有影响孩子们专心画“杠子”,这反映了孩子们怎样的心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⑶小弗朗士对鸽子叫声所引起的联想,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1.为什么“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 监狱大门的钥匙”?(3 分) 三、 文言文阅读(12 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 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 作诗立就,其文理 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丐之。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混然众人矣。” 1、停顿不正确的一项:( )(2 分) A. 仲永/生五年 B.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C.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2、选出下列句中蓝色的“之”字均为代词的一项:( )(2 分) ①忽啼求之 ②仲永之通悟 ③借旁近与之 ④彼其受之天也 A ①③ B ①② C ③④ D①④ 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 分) A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B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对镜贴花黄 D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4、解释下列句中蓝色的字词:(4 分) ①世隶耕 ( ) ②即书诗四句( ) ③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④从先人还家跟( ) 5 翻译:“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2 分) (二) (12 分)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zhì,猪)。”妻适市 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日:“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 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l.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2 分) (1)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2)顾反.为女杀彘 (3)特与婴儿戏.耳 (4)遂烹.彘也 2.下列加点的“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曾子之妻之.市(她,指曾子的妻子) B.其子随之.衙泣(她.指小孩的母亲) c.曾子欲捕彘杀之.(它,指猪) D.妻止之.同(他,指曾子) E.听父母之.教(的) 3.下列句中“子”字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①曾子之妻之市 ②今子欺之 ③是教子欺也 ④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了 4.翻译“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一句。(2分) A.黄皮肤的群落 的黄河古文化 衡皮肤的落 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土地 5.上面是著名的“曾子杀猪”的故事,“杀”与“不杀”是故事的焦点。曾妻认为不该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的黄河古文化 杀,理由是 曾子坚持要杀猪,理由是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最后是曾子说服了妻子,遂烹彘。(须用自己的话 6、阅读下面语段根据内容提示填空。(7分) 来概括)(4分)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关山度若飞,”我们领略了木栏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观赏 2008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1000多年前的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长卿在暮色 中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诳,耳畔 基础知识与积累(30分)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 A.归省 sheng粗犷 guang 行辈hng 不羁j 我们陪南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 C.告罄qing 悲怆can 阔绰chu 祈祷dao 7、按要求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2分) D.叱咤cha 崔巍wi ①王芳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强调王芳很着急)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2分) ②王芳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强调妈妈很着急) A、终身奋斗终生申明郑重声明 B、违犯违反纪律熔化冰雪融化 8、下列古诗和成语中都含有动物,试填写(6分): C、义气意气风发题名金榜题名D、原形原型毕露蜕化退化变质 ①两个 鸣翠柳,一行_上青天 3、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2分) ②留连戏时时舞,自在娇恰恰啼。 A、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于困境之中。( ③程万里庖丁解杯弓影抱头窜 B、比较起来,略为好一些。( 噤若寒 狗尾续 C、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怒。( 9、按要求默写。(2分) D、值得歌颂,值得为之哭泣。( 神州六号是中国人飞天梦的实现,因为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的梦想,所以诗人们常 4、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分) 以鸟为」情的对象。请你与出两句与“鸟”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A、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违疾忌医 10、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每年五月里的第二个周日是 B、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 母亲节,在这一天,你会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呢?(3分) 霾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热情鼓起来。 阅读与提高(50分) D、你们班的籃球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一)孙权劝学(7分) 5、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风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流出了 蒙乃始就学。及魯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9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4.翻译“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一句。(2 分) 5.上面是著名的“曾子杀猪”的故事,“杀”与“不杀”是故事的焦点。曾妻认为不该 杀,理由是 曾子坚持要杀猪,理由是 最后是曾子说服了妻子,遂烹彘。(须用自己的话 来概括)(4 分) 2008 学年下学期七年级语文期末测试题 满分 120 分 考试时间 150 分钟 一、基础知识与积累(30 分) 1、下列加粗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归省 shěng 粗犷 guǎng 行辈 háng 不羁 jī B.冗杂 rǒng 晦暗 huì 蓦然 mò 戛然 jiá C.告罄 qìng 悲怆 cāng 阔绰 chuò 祈祷 dǎo D.叱咤 chà 赢弱 yíng 崔巍 wēi 颦蹙 pí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 分) A、终身 奋斗终生 申明 郑重声明 B、违犯 违反纪律 熔化 冰雪融化 C、义气 意气风发 题名 金榜题名 D、原形 原型毕露 蜕化 退化变质 3、根据句子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成语( )(2 分) A、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于困境之中。( ) B、比较起来,略为好一些。( ) C、胸中充满了正义的愤怒。( ) D、值得歌颂,值得为之哭泣。( ) 4、下列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对犯错误的同学,我们应认真地指出他的特点,真诚地帮助他,不能讳疾忌医。 B、放暑假了,李明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海南三日游”活动,他那被晒黑的饱经风 霜的脸,让人联想起亚热带的阳光。 C、我们就是要虚张声势,把全班同学的热情鼓起来。 D、你们班的篮球水平实在高,我们甘拜下风。 5、以上下文连贯的要求来看,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五千多年的华夏文明史,与母亲有着血肉相连的关系。 黄河流千古,流出了 , 流出 了 ,流出 了 。 A.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B.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C.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黄皮肤的群落 D.漫无边际的黄土地 黄皮肤的群落 灿若明珠的黄河古文化 6、阅读下面语段根据内容提示填空。(7 分) 打开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 关山度若飞,”我们领略了木栏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观赏 “山际见来烟,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 1000 多年前的王维“独坐幽篁里,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长卿在暮色 中“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诳,耳畔 是“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 塞,“故园东望路漫漫,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与亲人的深深怀念; 我们陪南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 寞时光。 7、按要求给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2 分) ①王芳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强调王芳很着急) ②王芳找不到爸爸妈妈很着急。(强调妈妈很着急) 8、下列古诗和成语中都含有动物,试填写(6 分): ①两个 ______鸣翠柳,一行 _____上青天。 ②留连戏______时时舞,自在娇_____恰恰啼。 ③____程万里 庖丁解____ 杯弓___影 抱头_____窜 ④黔____技穷 噤若寒____ 管中窥____ 狗尾续_____ 9、按要求默写。(2 分) 神州六号是中国人飞天梦的实现,因为人类自古以来就有飞天的梦想,所以诗人们常 以鸟为抒情的对象。请你写出两句与“鸟”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10、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每年五月里的第二个周日是 母亲节,在这一天,你会对你的母亲说些什么呢? (3 分) 二、阅读与提高(50 分) (一)孙权劝学(7 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 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风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B.其夫呓语(其:她的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分) C.既而儿醒,大啼(既而:不久,紧接着。)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虽然。) 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分) 23.翻译文中中横线上的句子。(2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3、从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1分) 译文: (1) 24.文章为了表现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分) 4、文章本不是写孙权劝学的,而段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及交往,这有什么作用? 2分) 三)社戏(节选)(10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 5、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一下孙权劝学成功的原因。(2分 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來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图,淸被红霞還 著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 )口技(9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哔 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 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 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 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 默叹,以为妙绝。 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 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 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的词。(2分)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报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 (2)满坐寂然(坐: 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 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2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是()。(2分)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 A.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
10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 分) 涉.猎: 见.往事: 2、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 分) 3、从文段中找出两个成语:(1 分) (1) (2) 4、文章本不是写孙权劝学的,而段尾却写了鲁肃和吕蒙的对话及交往,这有什么作用? (2 分) 5、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一下孙权劝学成功的原因。(2 分) (二)口技(9 分)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 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 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 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 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 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 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 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 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2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的词。(2 分) (1)京中有善.口技者(善: ) (2)满坐.寂然(坐: ) (3)中间.力拉崩倒之声(间: ) (4)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走: ) 22.下列 词语解释有误的是( )。(2 分) A.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但:只。 ) B.其.夫呓语(其:她的。) C.既而..儿醒,大啼(既而:不久,紧接着。) D.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虽:虽然。) 23.翻译文中中横线上的句子。(2 分)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 译文: 24.文章为了表现口技人的高超技艺,写了哪三个方面的内容?(3 分) 答: (三)社戏(节选)(10 分)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的皎洁。回 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初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罩 着了。吹到耳边来的又是横笛,很悠扬;我疑心老旦已经进去了,但也不好意思说再回 去看。 不多久,松柏林早在船后了,船行也并不慢,但周围的黑暗只是浓,可知已经到 了深夜。他们一面议论着戏子,或骂,或笑,一面加紧的摇船。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 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 也停了艇子看着喝采起来。 离平桥村还有一里模样,船行却慢了,摇船的都说很疲乏,因为太用力,而且许 久没有东西吃。这回想出来的是桂生,说是罗汉豆正旺相,柴火又现成,我们可以偷一 点来煮吃的。大家都赞成,立刻近岸停了船;岸上的田里,乌油油的便都是结实的罗汉 豆。 “阿阿,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那一边的呢?”双喜 先跳下去了,在岸上说。 我们也都跳上岸。阿发一面跳,一面说道,“且慢,让我来看一看罢。”他于是 往来的摸了一回,直起身来说道,“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一声答应,大家 便散开在阿发家的豆田里,各摘了一大捧,抛入船舱中。双喜以为再多偷,倘给阿发的 娘知道是要哭骂的,于是各人便到六一公公的田里又各偷了一大捧。 我们中间几个年长的仍然慢慢的摇着船,几个到后舱去生火,年幼的和我都剥豆。 不久豆熟了,便任凭航船浮在水面上,都围起来用手撮着吃。吃完豆,又开船,一面洗 器具,豆荚豆壳全抛在河水里,什么痕迹也没有了。双喜所虑的是用了八公公船上的盐 和柴,这老头子很细心,一定要知道,会骂的。然而大家议论之后,归结是不怕。他如 果骂,我们便要他归还去年在岸边拾去的一枝枯桕树,而且当。面叫他“八癞子”。 “都回来了!那里会错。我原说过写包票的!”双喜在船头上忽而大声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