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襄樊市 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分)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方,明天是社会栋粱。 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字注音。(2分) 思索,是一种美丽,让困惑的自己,穿越云遮雾障的迷离,在世事的浪尖上采撷真谛(),开拓()进取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13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13亿,就会聚成爱 的海洋 C.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D大家认为张湛同学提出的”争做奥运文明小卫士”的倡议很有意义,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 4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限20字以内)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08年3月25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2007 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2007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40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 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 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 人格力量。 5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 蜜 6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人。选自 小说第二回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是梁山好汉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 鲁智深的性格。(2分) 7.默写。(8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湖北襄樊市 一、积累与运用(20 分) ⒈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改正后用正楷字将整个句子抄写在田字格中。(2 分)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方,明天是社会栋粱。 ⒉给下面一段话中加点字注音。(2 分) 思索,是一种美丽,让困惑的自己,穿越云遮雾障的迷离,在世事的浪尖上采撷真谛( ),开拓( )进取。 ⒊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中华民族从未低头,冰冻雪灾更不可怕,因为我们有不屈不挠、众志成城的十三亿人民。 B.一个很大很大的困难,除以 13 亿,就会变得微不足道;一个很小很小的爱心,乘以 13 亿,就会聚成爱 的海洋。 C.“嫦娥一号”卫星的成功发射,无疑是为我国航天事业建立了一座巍峨的海市蜃楼。 D.大家认为张湛同学提出的“争做奥运文明小卫士”的倡议很有意义,都异口同声地表示赞成。 ⒋请用一句话提取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 分,限 20 字以内) 他们感动着古城襄樊,他们的故事传颂在襄江两岸。2008 年 3 月25 日晚,由襄樊市委宣传部主办的 2007 年度感动襄樊十大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被评选出的感动襄樊 2007 年度十大人物是:年复一年的抚养、教育 40 多个“问题孩子”的江建军;身残 志坚,自强不息地成就一番事业的王国良;重病在身,却把最后的能量献给山区教育的肖永才;面壁十载, 临摹永乐宫壁画的“画痴”刘庸之……他们身份各异,经历不同,但都有共同的一点,那就是拥有震撼人心的 人格力量。 ⒌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 分) 有理想,才会有追求。鲜花有理想,才会用美丽装扮大地;蜜蜂有理想,才会用辛劳酿造甜 蜜; , 。 ⒍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是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作者为元末明初人 。选自 小说第二回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写的是梁山好汉鲁智深路见不平、见义勇为的故事,有力地表现了 鲁智深 的性格。(2 分) ⒎默写。(8 分) ⑴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其五) ⑵ ,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⑶ ,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唱出了 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5)《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6)生活中,我们既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又要客观地看待别人,任何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正如俗语所说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分) 8.假如你是救助残疾儿童募捐活动的志愿者,抱着募捐箱正在路口向行人募捐,这时走过来一位拉着女儿 的三十岁左右的妇女,你会怎样委婉、得体地劝说她献出爱心。(2分) 9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 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在2008年5月11日母亲节前,雏鹰中学九年级(1)班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踊跃参加吧!(8分 (1)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分) (2)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 下面请你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2分)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3)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 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 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2分) (4)2008年母亲节刚过,我们伟大的母亲一一祖国却经历着磨难,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震撼中华 请你写一句话为最伟大的母亲祝愿。(2分) 示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三、阅读与欣赏(40分) )阅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完成10-11题。(4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
⑷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唱出了“ , ”的放达宽慰之语,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⑸《陋室铭》中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⑹生活中,我们既要客观地认识自己,又要客观地看待别人,任何人都不是尽善尽美的,正如俗语所说 “ , ”。 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性学习(10 分) ⒏假如你是救助残疾儿童募捐活动的志愿者,抱着募捐箱正在路口向行人募捐,这时走过来一位拉着女儿 的三十岁左右的妇女,你会怎样委婉、得体地劝说她献出爱心。(2 分) ⒐世上有一部永远写不完的书,那便是母亲;世上有一种最香醇的茶值得永远品味,那便是母爱。母爱是 一种最无私的感情,它像春天的甘霖,洒落在我们的心田,虽然悄无声息,却滋润着一棵棵生命的幼苗。 在 2008 年 5 月 11 日母亲节前,雏鹰中学九年级⑴班开展了以“献给母亲的歌”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你踊跃参加吧!(8 分) ⑴为营造活动的氛围,请你拟一条标语,张贴在教室里。(2 分) ⑵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先分成不同专题活动小组搜集资料、筛选整理,然后将开展全班交流, 下面请你完成全班交流的步骤。(2 分) 步骤一:主持人致开场白并宣布活动开始。 步骤二: 步骤三: 步骤四:主持人致结束语并宣布活动结束。 ⑶在这次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同学们对中央电视台这样一则公益广告很感兴趣: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看见 妈妈正在给奶奶洗脚,于是也端着不断溢出的半盆热水走到他妈妈面前,用欢快、稚嫩的声音说:“妈妈, 您洗脚。”请你谈谈同学们为什么对这则公益广告感兴趣?(2 分) ⑷2008 年母亲节刚过,我们伟大的母亲——祖国却经历着磨难,四川汶川发生 8 级大地震,震撼中华。 请你写一句话为最伟大的母亲祝愿。(2 分) 示例: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 三、阅读与欣赏(40 分) ㈠阅读古诗《钱塘湖春行》,完成 10-11 题。(4 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10这首诗描写了西湖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的感情。(2分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2 分) 口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10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 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 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朝服衣冠 (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1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乃重修岳阳楼B.窥镜而自视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重岩叠嶂,隐天蔽日D皆朝于齐朝而往,暮而归 14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5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及 其结果。 16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分) 白阅读记叙文《你在伞里吗》,完成17-21题。(13分)
⒑这首诗描写了西湖 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 的感情。(2 分) ⒒“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这样的感觉?(2 分) ㈡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 12-16 题。(10 分) 邹忌讽齐王纳谏 《战国策》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 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 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 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 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 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 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 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⒓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⒔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 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 ⒕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⒖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 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 其结果。 ⒗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2 分) ㈢阅读记叙文《你在伞里吗》,完成 17-21 题。(13 分)
你在伞里吗 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 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 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 太高兴了一一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 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一一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 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 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 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 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 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一一女 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读品》2008.1) 17·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2分) 8.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 出这是一个的女儿。(2分) 19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3分) 20.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21.你是这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3分) 阅读议论文《辩证看压力》,完成22-26题。(13分) 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 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
你在伞里吗 白丽娜 ①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 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 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 ②“妈妈,在!”女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 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 ③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 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 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 ④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 9 岁生日 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 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 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 ⑤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 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 ⑥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 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 ⑦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读品》2008.1) ⒘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一感人故事的内容。(2 分) ⒙“妈妈”两次问“你在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 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2 分) ⒚第①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3 分) ⒛文中第④段能否删去,为什么?(3 分) 21.你是这样理解“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这句话的?(3 分) ㈣阅读议论文《辩证看压力》,完成 22-26 题。(13 分) 辩证看压力 邵景均 ①人生在世,大都喜欢活得自由自在,恐怕极少有人愿意为他人所逼、受环境所迫。但是,外界压力是客 观存在的,一般来说不受人的主观意愿支配,具有某种必然性。换个角度,用发展的、辩证的观点看,外
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 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 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 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 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 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 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 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 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 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 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 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 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 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 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 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人民日报》2008年4月8日 第7版) 2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分) 23细读第④段,请找出本段的分论点。(2分) 24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分) 25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分) 26.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分) 四、写作与评价(50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5分) 题一: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创
界压力也有可能是人们获得发展与成就的机遇和先导,并不一定都是坏事。 ②从历史上看,生存压力带给人类发展进步。在恶劣环境下,有巢氏“构木为巢以避群害”;在病痛之下, 燧人氏“钻燧取火以化腥臊”;在饥饿之下,神农氏“制耒耜,教民农作”。可见,外在压力迫使人类学会了 盖房子、煮食物、种粮食。人类社会能有今天这样发达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类克服 外来压力的奋斗过程相关。 ③对于做学问来说,压力之下能产生出重大成就。这样的例子,古今中外有很多。史载:“文王拘而演《周 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曹植的七步诗,更是 在以死相逼的巨大压力下产生的。曹植富于才学,受其父曹操赏识,然而却遭其兄曹丕忌恨。曹丕称帝后, 一日召曹植,命他于七步之内成一诗,否则处死。曹植于悲愤之下,写成了著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 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首面对生死而成就的诗,不但保住了曹植的性命,也为中国文 坛留下一篇千古佳作。 ④毋庸讳言,如果没有外界的种种压力,许多人生活的基本轨迹就是循规蹈矩、安于现状,而不是改变现 状、推陈出新。铁人王进喜当年说过:“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有了压力,就有了革命、创 造、发明与发愤的动力,就有了创作和改变的愿望与毅力。压力能够使人明确前进的方向。真正的强者, 善于从顺境中找到阴影、从逆境中找到光亮,时时校准自己前进的目标。压力能够让人生发出超常的毅力。 被动和逆境给人宝贵的磨炼机会,使人更能坚强不屈,表现出坚韧的美德。因此,压力能够激发出人们平 常难以显现的智慧和创造力。 ⑤不同的人面对压力会有不同的态度,当然结果也就大不相同。同样面对苦难和不幸,有的奋力抗争,成 了强者、智者、英雄;有的则被压垮,成了乞丐、懦夫、失败者。如同巴尔扎克所说“不幸是天才的进身之 阶、信徒的洗礼之水、能人的无价之宝、弱者的无底深渊”。面对压力,我们应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抓住 机遇,有效应对,使压力变动力,从而激发出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力。(《人民日报》2008 年 4 月 8 日 第 7 版) 22.通读全文后,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的原句回答。(3 分) 23.细读第④段,请找出本段的分论点。(2 分) 24.文章第①段划线的句子起什么作用?(2 分) 25.第⑤段划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运用这种论证方法的好处?(3 分) 26.谈谈你对第④段中划线句子的理解。(3 分) 四、写作与评价(50 分) 27.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45 分) 题一:用心去阅读吧,阅读是智慧的源泉;用心去沟通吧,沟通是理解的源泉;用心去想象吧,想象是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