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ohuazhe上传 2008年湖北四市中考语文试卷 、积累与运用(共20分) 卷面书写。(3分。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3分: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得2 分;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认真,得1分;乱涂乱画的,不给卷面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小题。(6分)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人类进入了文明。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 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柞木苍郁,松树成 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立着一片wei()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中生 长在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所以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叫做地下森林。 (摘自《地下森林断想》,略有改动)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分) (2)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时代居然 时代竟然 C.时期居然 D.时期竞然 (3)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3.古诗文默写。(6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 。(赵翼《论诗》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周敦颐《爱莲说》) (4)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是: (5)汶川大地震使许多人经历了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痛苦。请你借用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有关句子,来安抚劝慰那些灾民,调节他们的心理。 4.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2分) 人民网5月14日报道5月13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 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8米,通光孔 径24米,重40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Jiaohuazhe 上传 2008 年湖北四市中考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 1.卷面书写。(3 分。全卷书写规范、美观,得 3 分;卷面整洁,书写认真,得 2 分;卷面较整洁,书写较认真,得 1 分;乱涂乱画的,不给卷面分。)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小题。(6 分) 几千年过去了,几万年过去了,人类进入了文明_____。终于有一天,人们在昔日的 死火山口发现了一个奇迹,一个生命史上的奇迹——幽暗的峡谷里_____柞木苍郁,松树成 林。整整齐齐、密密麻麻地耸( )立着一片 wèi( )为壮观的森林。只因为它集中生 长在井底一般的深谷之中,所以又黑森森不见阳光,有人便为它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 叫做地下森林。 (摘自《地下森林断想》,略有改动)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2 分) (2)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 分) A. 时代 居然 B. 时代 竟然 C. 时期 居然 D. 时期 竟然 (3)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方法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诗文默写。(6 分) (1)江山代有才人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赵翼《论诗》)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_______________,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3)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周敦颐《爱莲说》) (4)温庭筠《望江南》中表现主人公从希望到失望的心理变化过程的句子是:“____ 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汶川大地震使许多人经历了家破人亡、生离死别的痛苦。请你借用苏轼《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中的有关句子,来安抚劝慰那些灾民,调节他们的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4.将下则消息概括成一句话新闻。(2 分) 人民网 5 月 14 日报道 5 月 13 日,中国目前最大的一台光学天文望远镜在中国科学 院云南丽江高美古天文观测站落成并正式运行。这台大型光学天文望远镜高 8 米,通光孔 径 2.4 米,重 40 余吨,是东亚地区最大口径的通用光学天文望远镜之一
据悉,24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300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 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 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5.读图。从右边这幅漫画中,你读出 了哪些寓意?(至少写出两条)(3分) 、阅读与探究(共43分) (一)诗词赏析(6分) 读光未然《黄河颂》的结尾部分,完成6~7题。(3分) 啊!黄河!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你一泻万丈 发扬滋长! 浩浩荡荡,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向南北两岸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6.下面的几种感情基调,不符合此节诗朗读要求的一项是()(1分) A.雄浑豪迈B.澎湃激昂C.悲壮高亢D.含蓄委婉 7.结尾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朗读语调上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 分)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8~9题。(3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 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 分
据悉,2.4 米光学望远镜可以清晰地分辨出 300 公里以外一根蜡烛的火苗,其综合性 能属同级望远镜中的国际中上水平,主要用于对恒星和星系进行观测。据介绍,该望远镜投 入使用后,每年能容纳数十项先进水平的天体物理观测课题和研究工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读图。从右边这幅漫画中,你读出 了哪些寓意?(至少写出两条)(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与探究(共 43 分) (一)诗词赏析(6 分) 读光未然《黄河颂》的结尾部分,完成 6~7 题。(3 分) 啊!黄河! 将要在你的哺育下 你一泻万丈, 发扬滋长! 浩浩荡荡, 我们祖国的英雄儿女, 向南北两岸 将要学习你的榜样,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6. 下面的几种感情基调,不符合此节诗朗读要求的一项是( )(1 分) A.雄浑豪迈 B. 澎湃激昂 C. 悲壮高亢 D. 含蓄委婉 7. 结尾两句(“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在朗读语调上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成 8~9 题。(3 分)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 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曲中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_(1 分)
9.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 (2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 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及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 书·郭亻及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始至行部〕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 〔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相委而去杂然而前陈者B.计日告之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骈死于槽枥之间D.其为人若此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 但从选 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 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 可,至少两条)(2分) (三)说明文阅读(11分)
9.全曲由所见所想到所感,借凭吊潼关古迹,表现了这样一个历史的主题: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二)文言文比较阅读(11 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 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 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 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 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 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 〔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 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理解。(5 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 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 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 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 可,至少两条)(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说明文阅读(11 分)
警惕室内绿色杀手 胡楫 ①一张发行过百万的地方报上,有一幅特大号彩色图片,教人在狭窄的卧室摆设一盆 “顶天(花)立地(板)"的植物,还撰文介绍,说这样做可以“让春天在家中绽放. ②这盆巨型的有毒植物称为痕芋头,摆设在卧室,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无异于“引狼 入室”! ③根据《广州植物志》,痕芋头(又名野芋头)等天南星科植物,含多种对人有毒的 酶,若其汁液触及皮肤,轻者痛痒难忍,重者则全身过敏。若误入口中,会导致舌头肿胀, 麻痹失音,直至窒息死亡。与这种有毒植物密切接触,朝夕相处,更不利于健康. ④另外,最近英国一个研究睡眠的医学家小组,经过多年深入研究认为:卧室摆放绿 色植物也不利于人们睡眠,原因是房间中绿色植物同人争夺有限的氧气。 ⑤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谓光合作用就是绿色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由根部吸收进来的水和由叶片上的气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在叶片内合 成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的生理过程。因此,白天绿色植物一般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 ⑥但是,我们还要知道,光合作用要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进行,这种光照强度大 致相当于250~1000瓦的白炽灯对于1米距离表面的照明度。当光照不足时,植物主要显 示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如果卧室绿色植物太多,深夜又没有一丝光线,植 物的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加上人们又习惯于关门睡觉,甚至有时连窗户也关闭了,卧室空气 不够流通,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睡眠 ⑦最近《健康报》报道:哈尔滨一户人家担心花木晩上受冻,将阳台上的盆花搬入卧 室过夜,翌晨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经医生诊断,原来是卧室内的盆花夜里 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导致三人中毒的缘故。 ⑧专家认为,在卧室不宜摆放绿色植物,尤其是有毒植物!一定要摆设一些植物装点 卧室时,建议使用富贵竹之类水培植物,或小巧玲珑的肉质植物稍加点缀即可,没必要将斗 大的卧室装点得花枝招展,更不能在卧室摆放痕芋头、万年青、曼陀罗、胡敏藤、一品红、 夹竹桃、虞美人、郁金香等有毒植物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08年第5期 略有改动) 14.这篇事理说明文的主要观点是: (2分) 15.下列说法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一致的选项是()(多项选择,少选或多选均 无分)(3分) A.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只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 夜晚进行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在白天一般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而在没有光照的深夜,放出的是二氧化
警惕室内绿色杀手 胡 楫 ①一张发行过百万的地方报上,有一幅特大号彩色图片,教人在狭窄的卧室摆设一盆 “顶天(花)立地(板)”的植物,还撰文介绍,说这样做可以“让春天在家中绽放……” ②这盆巨型的有毒植物称为痕芋头,摆设在卧室,不仅无益,反而有害,无异于“引狼 入室”! ③根据《广州植物志》,痕芋头(又名野芋头)等天南星科植物,含多种对人有毒的 酶,若其汁液触及皮肤,轻者痛痒难忍,重者则全身过敏。若误入口中,会导致舌头肿胀, 麻痹失音,直至窒息死亡。与这种有毒植物密切接触,朝夕相处,更不利于健康…… ④另外,最近英国一个研究睡眠的医学家小组,经过多年深入研究认为:卧室摆放绿 色植物也不利于人们睡眠,原因是房间中绿色植物同人争夺有限的氧气。 ⑤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所谓光合作用就是绿色 植物在光照条件下,将由根部吸收进来的水和由叶片上的气孔吸入的二氧化碳,在叶片内合 成碳水化合物,并放出氧气的生理过程。因此,白天绿色植物一般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的。 ⑥但是,我们还要知道,光合作用要在一定的光照强度下才能进行,这种光照强度大 致相当于 250~1000 瓦的白炽灯对于 1 米距离表面的照明度。当光照不足时,植物主要显 示吸入氧气,放出二氧化碳的呼吸作用。如果卧室绿色植物太多,深夜又没有一丝光线,植 物的呼吸作用十分旺盛,加上人们又习惯于关门睡觉,甚至有时连窗户也关闭了,卧室空气 不够流通,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就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睡眠。 ⑦最近《健康报》报道:哈尔滨一户人家担心花木晚上受冻,将阳台上的盆花搬入卧 室过夜,翌晨一家三口都感到意识模糊,全身乏力,经医生诊断,原来是卧室内的盆花夜里 释放出来的二氧化碳导致三人中毒的缘故。 ⑧专家认为,在卧室不宜摆放绿色植物,尤其是有毒植物!一定要摆设一些植物装点 卧室时,建议使用富贵竹之类水培植物,或小巧玲珑的肉质植物稍加点缀即可,没必要将斗 大的卧室装点得花枝招展,更不能在卧室摆放痕芋头、万年青、曼陀罗、胡敏藤、一品红、 夹竹桃、虞美人、郁金香等有毒植物。 (选自《知识就是力量》2008 年第 5 期, 略有改动) 14.这篇事理说明文的主要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 15.下列说法与本文提供的信息不一致的选项是( )(多项选择,少选或多选均 无分)(3 分) A.绿色植物在新陈代谢过程中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只是白天进行光合作用, 夜晚进行呼吸作用。 B.绿色植物在白天一般是光合作用放出氧气,而在没有光照的深夜,放出的是二氧化 碳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条件,不管是日光,还是灯光,只要光照强度大 致相当于250~1000瓦的白炽灯对于1米距离表面的照明度就行 D.对付卧室内“绿色杀手"的有效方法是:清除有毒植物,稍微点缀一些富贵竹之类水 培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和肉质植物即可 E.晚上睡觉时,不能紧闭门窗,应尽可能保证卧室内空气流通。 16.本文第⑤~⑦段除了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就 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使用效果。(4分) 7.植物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在一定区域内,如果植物过度繁殖生长,便会泛滥成 灾,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会成为人类的“杀手”。请你联系实际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2分) 得评卷 人 (四)记叙文阅读(15分)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吴程程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 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 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 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 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 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 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 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 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
C.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必须有光照条件,不管是日光,还是灯光,只要光照强度大 致相当于 250~1000 瓦的白炽灯对于 1 米距离表面的照明度就行。 D.对付卧室内“绿色杀手”的有效方法是:清除有毒植物,稍微点缀一些富贵竹之类水 培植物、天南星科植物和肉质植物即可。 E.晚上睡觉时,不能紧闭门窗,应尽可能保证卧室内空气流通。 16.本文第⑤~⑦段除了使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外,还使用了哪几种说明方法?请就 其中的一种说明方法试举一例分析其使用效果。(4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7.植物与人类社会生活息息相关,而在一定区域内,如果植物过度繁殖生长,便会泛滥成 灾,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甚至会成为人类的“杀手”。请你联系实际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2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 分 评卷 人 (四)记叙文阅读(15 分) 轻轻掩门的一声清响 吴程程 ①小时候临睡前,父母每每要到我床边帮我掩好被褥,才熄灯关门,安心离去。我喜 欢躺在床上,眯着眼,看着自己卧室的门像一把扇子似的被合起,看着那原先敞开的光逐渐 被门缝压成一条线,渐细,渐细,然后消失尽,并在一瞬间发出极轻的细响——是锁洞咬住 了锁舌。 ②记忆中,父亲关门特别轻,像怕惊扰了我小脑袋下枕着的梦,有时我甚至屏息也听 不到那一瞬间的声响。 ③还记得八九岁的时候,有一天,父亲在午睡,我蹑手蹑脚地走进他的卧房取一本书, 出来时小手攥紧了门把手,希望也能像父亲一样,让锁洞轻轻含住锁舌,莫发出声音惊扰他, 谁料,关门瞬间的声音还是异常响。 ④此后,我便开始琢磨关门时的力度,左右手的配合。这渐渐成了一种习惯、癖好, 以至每每有人离开房间,我都会不由自主地竖起耳朵,去留意门被合上那一刻发出的声响。 我着迷于此,就像钟情于品一口茶的余香,错过了,心里总若有所失。 ⑤渐渐地,我学会在那一响中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