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2008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40分钟满分:150分)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考生注意:1全卷分四个部分,计25小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口语交际(满分:20分) 完成1-9题(20分) 1.听下面几句话,判断适合作为“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宣传用语的是哪一句?(2分) A B 2.听一则校园“纸飞机比赛”活动通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2分) A.“纸飞机比赛”的组织者是各班文体委员。 B.“纸飞机比赛”的时间是5月10日下午4:00。 C.“纸飞机比赛”的地点是2号教学楼前的篮球场 听则“古树欣赏指南”,回答第3题和第4题 3.下列说法与该“古树欣赏指南”的内容相符的是哪一项?(2分) A.数量最多的是古相思树。 B.树龄最长的是605年的古榕树。 C.最美观的是古凤凰木和古木棉树。 4.古树成为厦门宝贵的旅游资源的原因是什么?(2分) A.厦门地区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共有149棵 B.古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C.各具风采的古树成为厦门宝贵的旅游资源 听则有关“人生目标调查”的材料,回答第5题和第6题 5.在卡耐基的调查对象中,“平庸之辈”所占的比例是多少?(2分) A.3% B.97% C.10% 6.从卡耐基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是什么?(2分) 语文试题第1页(共18页)
语文试题第 1 页(共 18 页) 厦门市 2008 年初中毕业及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考试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40 分钟 满分:150 分) 准考证号 姓名 座位号 考生注意:1.全卷分四个部分,计 25 小题; 2.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否则不能得分。 第一部分 口语交际(满分:20 分) 一.完成 1—9 题(20 分) 1.听下面几句话,判断适合作为“奥运圣火传递活动”宣传用语的是哪一句?(2 分) A. B. C. 2.听一则校园“纸飞机比赛”活动通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哪一项?(2 分) A.“纸飞机比赛”的组织者是各班文体委员。 B.“纸飞机比赛”的时间是 5 月 10 日下午 4:00。 C.“纸飞机比赛”的地点是 2 号教学楼前的篮球场。 听一则“古树欣赏指南”,回答第 3 题和第 4 题: 3.下列说法与该“古树欣赏指南”的内容相.符.的是哪一项?(2 分) A.数量最多的是古相思树。 B.树龄最长的是 605 年的古榕树。 C.最美观的是古凤凰木和古木棉树。 4.古树成为厦门宝贵的旅游资源的原因..是什么?(2 分) A.厦门地区树龄百年以上的古树共有 149 棵。 B.古树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C.各具风采的古树成为厦门宝贵的旅游资源。 听一则有关“人生目标调查”的材料,回答第 5 题和第 6 题: 5.在卡耐基的调查对象中,“平庸之辈”所占的比例是多少?(2 分) A.3% B.97% C.10% 6.从卡耐基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杰出人士与平庸之辈最根本的差别是什么?(2 分)
A.杰出人士天赋高,而平庸之辈缺乏天赋 B.杰出人士有好的机遇,而平庸之辈缺乏这种机遇。 C.杰出人士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而平庸之辈缺乏这样的人生目标。 听一则情境材料,回答第7题和第8题 7.林枫认为“这只狐狸太傻了”,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分) 8.你认为“这只狐狸并不傻”,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将你想对林枫说的话写下来。(3分) 9.在“爱心托起汶川”捐助活动开始时,根据情境你会怎么说?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3分) 第二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4分) 二,完成10-13题(34分) 10.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1分)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1分) (3)诗言志,读杜甫之诗如读杜甫其人。读《望岳》,领略杜甫登高而小天下的心境,“会当凌绝 顶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杜甫的济世情怀,“安得广厦千 (4)边塞风光,入诗如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塞外八月的雪景图,“ 千树万树梨花开”:王维的《使至塞上》展示了大漠长河奇特壮美的画卷, ”。(3分) (5)醇香浓烈,文坛酒味千年不淡。浪漫潇洒的李白曾“举杯邀明月”:报国心切的辛弃疾曾醉 梦军营,“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遭贬却仍旷达的欧阳修曾坦言“醉 翁”的情趣 (《醉翁亭记》)。(3分) (6)毕业在即,纪欣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 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 。(2分) 11.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5分)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A楔q而不舍地将根须扎向大地深处,汲取生的源泉。假如生命是 树,就要努力实现树的理想,即使无缘在森林沃野里长成B昂yang然挺立的参天大树,也要 在C长e沙漠中促强地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极度疲乏到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迷路的D跋b a涉者以希望。假如生命是树,就要亳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自己的份。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只需填序号)(2分) (2)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文段中方框内的文字。(1分) 语文试题第2页(共18页)
语文试题第 2 页(共 18 页) A.杰出人士天赋高,而平庸之辈缺乏天赋。 B.杰出人士有好的机遇,而平庸之辈缺乏这种机遇。 C.杰出人士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而平庸之辈缺乏这样的人生目标。 听一则情境材料,回答第 7 题和第 8 题: 7.林枫认为“这只狐狸太傻了”,他的主要理由是什么?(2 分) 8.你认为“这只狐狸并不傻”,你的理由是什么?请将你想对林枫说的话写下来。(3 分) 9.在“爱心托起汶川”捐助活动开始时 ...,根据情境你会怎么说?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3 分) 第二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34 分) 二.完成 10—13 题(34 分) 10.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2 分) (1)子曰:“见贤思齐焉, 。”(《<论语>十则》)(1 分) (2)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鱼我所欲也》)(1 分) (3)诗言志,读杜甫之诗如读杜甫其人。读《望岳》,领略杜甫登高而小天下的心境,“会当凌绝 顶, ”;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感受杜甫的济世情怀,“安得广厦千 万间, ”。(2 分) (4)边塞风光,入诗如画。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描绘了塞外八月的雪景图,“ , 千 树 万 树 梨 花 开 ”; 王 维 的 《 使 至 塞 上 》 展示了 大 漠 长 河 . . . .奇 特 壮 美 的 画 卷 , “ , ”。(3 分) (5)醇香浓烈,文坛酒味千年不淡。浪漫潇洒的李白曾“举杯邀明月”;报国心切的辛弃疾曾醉 梦军营,“ ,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遭贬却仍旷达的欧阳修曾坦言“醉 翁”的情趣,“ , ”(《醉翁亭记》)。(3 分) (6)毕业在即,纪欣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 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 , ”。(2 分) 11.根据文段内容,解答问题:(5 分) 假如生命是树,就要 A 楔.qiè而不舍 ...地将根须扎向大地深处,汲取生的源泉。假如生命是 树,就要努力实现树的理想,即使无缘在森林沃野里长成 B 昂.yánɡ然挺立 ...的参天大树,也要 在 C 弋.ɡē壁.沙漠中倔强地做一棵孤独的小树,给极度疲乏到一点力气都没有了的迷路的 D 跋.b á涉.者以希望。假如生命是树,就要毫不吝惜地向世界奉献出自己的一份。 (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处是:(只需填序号)(2 分) (2)请用一个合适的成语替换文段中方框内的文字。(1 分)
3)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写出正确的句子)(2分) 12.名著阅读:(7分) (1)下面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它出自初中生的课外必读名著《 》(填书名)。这 则故事告诉人们 (2分) 冬日的一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它,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 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它一清醒之后,就咬了农夫一口,给了他致命的伤害。农夫临 死之前说:“我竟然去可怜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②2)笛福在《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中,成功刻划了“硬汉子”鲁滨孙的形象。你认为鲁滨孙的“硬” 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原著的一个片段具体说明这个特点。(3分) (3)吴承恩《西游记》里的那只石猴,除了法名“孙悟空”外,还有其他几个称呼。请从下列称 呼中任选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2分) 美猴王 弼马温 齐天大圣 13.探究性学习:(10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 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 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3分)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 A 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 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例如右图),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 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中。干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语文试题第3页(共18页)
语文试题第 3 页(共 18 页) (3)文段中划线句有语病..,应改为: (写出正确的句子)(2 分) 12.名著阅读:(7 分) (1)下面是一则流传甚广的寓言故事,它出自初中生的课外必读名著《 》(填书名)。这 则故事告诉人们: (2 分) 冬日的一天,农夫发现一条冻僵了的蛇。他很可怜它,就把它放在怀里。当他身上的热气 把蛇温暖以后,蛇很快苏醒了。它一清醒之后,就咬了农夫一口,给了他致命的伤害。农夫临 死之前说:“我竟然去可怜毒蛇,就应该受到这种报应啊!” (2)笛福在《鲁滨孙漂流记》一书中,成功刻划了“硬汉子”鲁滨孙的形象。你认为鲁滨孙的“硬” 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结合原著的一个片段具体说明这个特点。(3 分) (3)吴承恩《西游记》里的那只石猴,除了法名“孙悟空”外,还有其他几个称呼。请从下列称 呼中任选一个,依据原著简述..与该称呼的由来相应的故事情节 ....。(2 分) 美猴王 弼马温 齐天大圣 13.探究性学习:(10 分) 山有竹则山青,水傍竹则水秀。在城市的花园里、在农舍的庭院中、在学校的读书亭边, 常可见竹影摇曳。为了感悟竹文化的魅力,假设你所在的班级准备编写一份《竹韵》小报…… (1)《竹韵》小报的“修竹资料”栏目里,编录了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到的几则相关资料。 请你联系这些资料,帮忙把“编者按”拟写完整。(3 分) 【资料一】竹,常绿多年生植物。茎圆柱形,中空,有节,挺拔向上,质 地坚硬。叶青翠,美观,凌霜不凋。 【资料二】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曾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 瘦,无竹使人俗。”此名言流传甚广。 【资料三】清代画家郑板桥喜画竹(例如右图),并且常在画上题咏竹诗。 例如“未出土时先有节,纵凌云处也无心。”“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 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干百竿翠竹遮映″,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 “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人们爱 竹,爱它那 (2)《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 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3)《竹韵》小报需要一幅插图,陈谨同学建议以吴均《山中杂诗》中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 落日”为题画一幅画。请你展开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这幅画描绘出来。(3分) [附注: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烟,此指云雾。窥,从缝隙中看。] (4)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 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2分)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 一段竹友缘。“干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第三部分阅读(满分:46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14-17题(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日:“吾死之后,则商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日:“何谓也?”子日:“商 语文试题第4页(共18页)
语文试题第 4 页(共 18 页) 【资料四】清代小说家曹雪芹在《红楼梦》里描写林黛玉住处潇湘馆:“有千百竿翠竹遮映”,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资料五】中国人视竹为吉祥之物。竹与兰、梅、菊被誉为“四君子”。竹与梅、松被誉为 “岁寒三友”。常见吉利画有《岁寒三友》、《竹梅双喜》等。 编者按:人们爱竹,爱它那洒脱的风姿;人们爱竹,爱它那 ;人们爱 竹,爱它那 。 (2)《竹韵》小报的“咏竹诗联”栏目里,有一副对联的下联与别的对联弄混了。请你运用对偶.. 知识判断下列诗句哪一句是这副对联的下联?(只需填序号)(2 分) 对联:凌云劲竹真君子, 。 A.野泉声入砚池中 B.清香移在菊花枝 C.梅梢月斜人影孤 D.空谷幽兰绝美人 (3)《竹韵》小报需要一幅插图,陈谨同学建议以吴均《山中杂诗》中的“山际见来烟,竹中窥 落日”为题画一幅画。请你展开想像,用优美流畅的语言将这幅画描绘出来。(3 分) [附注:山际,山与天相接的地方。烟,此指云雾。窥,从缝隙中看。] (4)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竹韵》小报准备增设一个新栏目,以下这则材料也将编入此栏目。 请你为该栏目取一个合适的名称。(2 分) 前不久,《海峡周刊》刊登了台湾人杨先生在厦门创办“竹友园”的报道,引起了广泛关注。 经营“谈竹庄”的厦门青年刘先生还特地拜访了杨先生。他们在竹友园里赏竹、谈竹,缔结了 一段竹友缘。“千载竹文化,两岸本同源”,两岸竹友倾心竹文化的情感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第三部分 阅读(满分:46 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14—17 题(14 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 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孔子曰:“吾死之后,则商①也日益②,赐也日损③。”曾子曰:“何谓也?”子曰:“商
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③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日:“与善 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0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 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 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鮑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分) ①谈笑有鸿儘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乙]段 “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分) 日:A.太阳B.白天C.日子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 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 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完成18-20题(14分)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 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处。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 界"。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 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到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 语文试题第5页(共18页)
语文试题第 5 页(共 18 页) 好与贤己者④处,赐好说⑤不若己者。不知其子,视⑥其父;不知其人,视其友。”故曰:“与善 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⑦矣。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⑧,久而不闻 其臭,亦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漆之所藏者黑。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选自王肃《孔子家语》) [注释]①“商”和下文的“赐”皆为孔子弟子。②益:长进。③损:减损。④贤己者:比 自己贤良的人。⑤说:谈论。⑥视:看,比照。⑦化:融和。⑧鲍鱼之肆:卖咸鱼的店铺。 14.解释..下列句中的划线词语:(3 分) ①谈笑有鸿儒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是以君子必慎其所与处者焉 15.在《古汉语词典》中,“日”字有以下几个义项。请根据语境判断哪一个义项最适合 ...[乙]段 “则商也日益”一句中的“日”字。(只需填序号)(2 分) 日: A.太阳 B.白天 C.日子 D.每天,一天天地 1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②商好与贤己者处,赐好说不若己者。 17.简答题:(5 分) (1)[乙]段中的“芝兰之室”,后人常用来喻指贤士居所。[甲]段中的“陋室”以及文中提到的 “ ”和“ ”都称得上是“芝兰之室”。(2 分) (2)[甲]段“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乙]段“不知其人,视其友”、“丹之所藏者赤,漆之 所藏者黑”等,涉及的都是“交朋友”的话题。在“交朋友”方面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 请联系文段内容 ......自选角度具体谈谈你的看法。(3 分) 四.阅读《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一文,完成 18—20 题(14 分) 有时,我们需要将脚步放慢一点 ①几乎所有的人都察觉到,这个世界的节拍越来越快了。不停奔走的现代人已经收不拢脚 步,这个世界早就变成了一个匆匆赶路的意象。 ②快,有快的好处。快速发展的高科技,快速更新的各种信息。宽带网的口号是“极速世 界”。据说,现今人们每天的信息量相当于古人一年的所见所闻——这不是多活出几辈子了吗? ③然而,人们很快又发现,一味的加快速度显然是不行的。到处是快餐,以及快餐式的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