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加强环保成了全球性关注的头等大事,有些地方,落实环保的措施得力,从此天 空变得湛蓝了,到处可见鸟语花香了……这样,从消极和积极两个不同的视角去选择 安排材料来写。③也可以由此及彼,浮想联翩,虚写“天空”。如既可以追忆历史的天 空,去与屈原对话,与陶潜“东篱采菊”,与李白“将进酒”,又可以怀想曾经为新中 国抛头颅、洒热血死去的英烈等。还可以想到开发中国大西北沙漠天空,让那里的日 照、风力造福于民、造福于国。还可以向宇宙天空、海底世界发出未来的畅想与探索 如想到“可上九天揽月”——“航天探月”,想到“可下五洋捉鳖”——建立海底隧道、 城市、公园,以及向海底堆积物探求能源等。 除了立意的多元化之外,表达方式与文体也可以丰富多彩。擅长哲理思维的,可以 选择写议论文;善于发挥“情商”(人文性)的,可以选择记叙文来写;特别是文采好 的,可以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写成优美的散文。当然,内容决定形式,切入 口一定要小 范文引路] 怀想天空 仓皇南飞的大雁不知又带走了谁的思念。天空仍然很蓝,不知是人们的爱点亮了天 空,还是天空照亮了人们心中的爱。 个人的天空 在这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活着一位歌者,他用自己的爱筑起了一个舞台,用这个 舞台的所得为那些失学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丛飞,那个在与癌症作斗争的男子 捐出了自己的所有,却没有想到去治疗自己的不治之症。丛飞走了,带着自己对失学 儿童的爱飞走了,飞向自己那片蔚蓝的天空。有人说:“丛飞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让 每一个孩子的眼中都铺满灿烂的阳光。”但是,正是丛飞用自己的歌声唱出的那片天 空,刺痛了我们的双眼,让慈善事业的大门逐渐开启。这是爱的天空。 三个人的天空 你能想象一个人从万丈悬崖跌落下来是什么后果吗?是灭亡,还是幸存?几年前 的那件缆车事故,至今仍历历在目。当一辆坐着享受天伦之乐的三口之家的缆车从缆 绳上跌落的时候,只见四只手同时托起一个不大的身体,也同时托起了一个脆弱的幼 小的生命,然而这两双手的主人却义无反顾地逝去了!这是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撑起的 片由血和肉组成的天空!有人曾说:“那件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天空显得异常恬 静。让人看了有一种想家的冲动。”是的,当父母用自己的双手呵护着自己的孩子的 时候,一片永远也看不到风雨的天空,就在孩子们的头上铺展开来。这也是爱的天空 群人的天空 为什么这个古老国度的慈善指数总像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人们总是在 张张充满中彩希望的“小纸片”上去关注福利事业?为什么人们总爱追问一个个富翁 的资产,而不去关心富翁们对慈善事业的捐款?但是,青岛出现的那个爱心团体,却 努力地改善着这一切。“微尘”,这个爱心团体见证了一张张不同的面孔,却有同 个名字一一微尘!人们早已不去追究“微尘”到底是谁,他究竞捐了多少钱。因为 了解这个团体的人都成为了“微尘”的一员!“微尘”,寻觅不到却又随处可见,自 认渺小却又成就伟大!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良心!看啊,远方慈善事业的天空,已露 出了鱼肚白。这更是爱的天空 个人的爱是渺小的,但是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是一群人呢?当人们的爱汇聚起 来,天空就被人们的爱点亮,同时,这由爱点亮的天空,又指引着芸芸众生,去点燃 更多人心中的爱
如今加强环保成了全球性关注的头等大事,有些地方,落实环保的措施得力,从此天 空变得湛蓝了,到处可见鸟语花香了……这样,从消极和积极两个不同的视角去选择 安排材料来写。③也可以由此及彼,浮想联翩,虚写“天空”。如既可以追忆历史的天 空,去与屈原对话,与陶潜“东篱采菊”,与李白“将进酒”,又可以怀想曾经为新中 国抛头颅、洒热血死去的英烈等。还可以想到开发中国大西北沙漠天空,让那里的日 照、风力造福于民、造福于国。还可以向宇宙天空、海底世界发出未来的畅想与探索。 如想到“可上九天揽月”——“航天探月”,想到“可下五洋捉鳖”——建立海底隧道、 城市、公园,以及向海底堆积物探求能源等。 除了立意的多元化之外,表达方式与文体也可以丰富多彩。擅长哲理思维的,可以 选择写议论文;善于发挥“情商”(人文性)的,可以选择记叙文来写;特别是文采好 的,可以将叙述、议论、抒情相结合,写成优美的散文。当然,内容决定形式,切入 口一定要小。 [范文引路] 怀 想 天 空 仓皇南飞的大雁不知又带走了谁的思念。天空仍然很蓝,不知是人们的爱点亮了天 空,还是天空照亮了人们心中的爱。 一个人的天空 在这古老的东方大地上,生活着一位歌者,他用自己的爱筑起了一个舞台,用这个 舞台的所得为那些失学的孩子撑起了一片天空。丛飞,那个在与癌症作斗争的男子, 捐出了自己的所有,却没有想到去治疗自己的不治之症。丛飞走了,带着自己对失学 儿童的爱飞走了,飞向自己那片蔚蓝的天空。有人说:“丛飞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让 每一个孩子的眼中都铺满灿烂的阳光。”但是,正是丛飞用自己的歌声唱出的那片天 空,刺痛了我们的双眼,让慈善事业的大门逐渐开启。这是爱的天空。 三个人的天空 你能想象一个人从万丈悬崖跌落下来是什么后果吗?是灭亡,还是幸存?几年前 的那件缆车事故,至今仍历历在目。当一辆坐着享受天伦之乐的三口之家的缆车从缆 绳上跌落的时候,只见四只手同时托起一个不大的身体,也同时托起了一个脆弱的幼 小的生命,然而这两双手的主人却义无反顾地逝去了!这是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撑起的 一片由血和肉组成的天空!有人曾说:“那件事故发生后的第二天,天空显得异常恬 静。让人看了有一种想家的冲动。”是的,当父母用自己的双手呵护着自己的孩子的 时候,一片永远也看不到风雨的天空,就在孩子们的头上铺展开来。这也是爱的天空。 一群人的天空 为什么这个古老国度的慈善指数总像一个不想长大的孩子?为什么人们总是在一 张张充满中彩希望的“小纸片”上去关注福利事业?为什么人们总爱追问一个个富翁 的资产,而不去关心富翁们对慈善事业的捐款?但是,青岛出现的那个爱心团体,却 努力地改善着这一切。“微尘”,这个爱心团体见证了一张张不同的面孔,却有同一 个名字——微尘!人们早已不去追究“微尘”到底是谁,他究竟捐了多少钱。因为, 了解这个团体的人都成为了“微尘”的一员!“微尘”,寻觅不到却又随处可见,自 认渺小却又成就伟大!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良心!看啊,远方慈善事业的天空,已露 出了鱼肚白。这更是爱的天空。 一个人的爱是渺小的,但是两个人、三个人甚至是一群人呢?当人们的爱汇聚起 来,天空就被人们的爱点亮,同时,这由爱点亮的天空,又指引着芸芸众生,去点燃 更多人心中的爱
例文评析 这篇散文构思精巧,选例典型,画面生动。全文以“一个人的天空”“三个人的 天空”“一群人的天空”三个标题式的短句,领起三幅图画一一三个生活场景:“丛 飞用自己的歌声唱出的那片天空”,“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撑起的一片由血和肉组成的 天空”,还有“微尘” 青岛出现的那个爱心团体”用爱点亮的广阔天空。文章 叙议结合,难说哪是叙哪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 思想与情感,呈现出“爱的天空”和“爱”的终极关怀,歌颂了亲情、友情和人性之 作文训练 有人说,对手是要战胜的对象,要想尽办法击垮它;有人说,对手是竞争的伙伴,要在 竞争中共同发展;有人说,对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就越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有人说,对手是论坛上的辩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会失去意义… 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800 字 [写作指导] 一提到对手,大多数同学都会想到和对手之间的一些事情,可据此构思立意。如果对手 是你的同学,可写你某次考试因对手超过了你而憎恨他,而对手却一如既往地帮助你,关心 你,使你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果对手是你的长辈,可写他们和你比赛学英语、学电脑等趣事 以展现长辈们“活到老、学到老”的可佳精神;如果对手是你的老师,可创设一种特定的情 境,写你与老师之间的竞争趣事。 人有对手,动物、植物有对手吗?有!猫是老鼠的对手,棉铃虫是棉花的对手……我们 通过可以一种现象或一个事例来表现动植物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才得以生存的情况,或许他们 和人也会成为对手,那又会有什么故事呢?如能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定会有妙文诞生。 再换一个角度思考,难道对手就一定是动植物吗?不!对手也可以是人自身的一些坏 毛病,还可以是动物自身的一些缺点。比如,你要想变得勤快,就向自身的“惰性分子”宣 战:你想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就要向自身的“虚伪细胞”进攻:仙人掌为了生存就必须改变 自己的形象以适应干旱的环境;长颈鹿为了生存就必须拉长脖子以吃到高处的树叶……若能 这样立意,就技高一筹了 凡事不仅可以从正面看,还可以从反面看。可设想假如没有了对手,这世界将会变成什 么样子呢?一牧场主为了羊群的安全,把那一地区的狼全部消灭了,可没想到羊大批死亡, 后来牧场主又请来了狼这个羊的对手,羊群才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这不正说明了对手的重 要性吗? 不管选取何种立意,都要能在文章中充分表现或证明自己的观点,那就要用到议论的表 达方式了,切忌两种情况:一、大量事例的堆砌,缺少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语句:二、 论空乏,缺少说服力。最好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 佳作赏析 感谢对手 洪微 在2001年7月13日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体会议上,北京战胜多伦多、大阪、巴黎、 伊斯坦布尔,获得第29届奥运会主办权。全国人民为之欢呼雀跃,而主持人水均益却说了 一句令人难以忘怀的话:“我们要感谢对手。” 是的,正是有了多伦多、大阪、巴黎、伊斯坦布尔这样强大的对手,北京才有紧迫感、 压力感,才使我们的申办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更完美。这样的对手,可使中国更强大
[例文评析] 这篇散文构思精巧,选例典型,画面生动。全文以“一个人的天空”“三个人的 天空”“一群人的天空”三个标题式的短句,领起三幅图画——三个生活场景:“丛 飞用自己的歌声唱出的那片天空”,“父母为自己的孩子撑起的一片由血和肉组成的 天空”,还有“微尘”——“青岛出现的那个爱心团体”用爱点亮的广阔天空。文章 叙议结合,难说哪是叙哪是议,实际上是理性化的叙述,叙议一体,渗透了作者的 思想与情感,呈现出“爱的天空”和“爱”的终极关怀,歌颂了亲情、友情和人性之 美。 [作文训练] 有人说,对手是要战胜的对象,要想尽办法击垮它;有人说,对手是竞争的伙伴,要在 竞争中共同发展;有人说,对手是要攀登的高山,山越高,征服它就越能体现自身的价值; 有人说,对手是论坛上的辩友,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会失去意义…… 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散文。 要求: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②立意自定;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 800 字。 [写作指导] 一提到对手,大多数同学都会想到和对手之间的一些事情,可据此构思立意。如果对手 是你的同学,可写你某次考试因对手超过了你而憎恨他,而对手却一如既往地帮助你,关心 你,使你明白了许多道理;如果对手是你的长辈,可写他们和你比赛学英语、学电脑等趣事, 以展现长辈们“活到老、学到老”的可佳精神;如果对手是你的老师,可创设一种特定的情 境,写你与老师之间的竞争趣事。 人有对手,动物、植物有对手吗?有!猫是老鼠的对手,棉铃虫是棉花的对手……我们 通过可以一种现象或一个事例来表现动植物在与对手的竞争中才得以生存的情况,或许他们 和人也会成为对手,那又会有什么故事呢?如能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定会有妙文诞生。 再换一个角度思考,难道对手就一定是动植物吗?不!对手也可以是人自身的一些坏 毛病,还可以是动物自身的一些缺点。比如,你要想变得勤快,就向自身的“惰性分子”宣 战;你想成为一个诚实的人,就要向自身的“虚伪细胞”进攻;仙人掌为了生存就必须改变 自己的形象以适应干旱的环境;长颈鹿为了生存就必须拉长脖子以吃到高处的树叶……若能 这样立意,就技高一筹了。 凡事不仅可以从正面看,还可以从反面看。可设想假如没有了对手,这世界将会变成什 么样子呢?一牧场主为了羊群的安全,把那一地区的狼全部消灭了,可没想到羊大批死亡, 后来牧场主又请来了狼这个羊的对手,羊群才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这不正说明了对手的重 要性吗? 不管选取何种立意,都要能在文章中充分表现或证明自己的观点,那就要用到议论的表 达方式了,切忌两种情况:一、大量事例的堆砌,缺少画龙点睛、升华主题的语句;二、议 论空乏,缺少说服力。最好用夹叙夹议的手法,使文章的主题得到深化。 [佳作赏析] 感谢对手 洪 微 在 2001 年 7 月 13 日国际奥委会第 112 次全体会议上,北京战胜多伦多、大阪、巴黎、 伊斯坦布尔,获得第 29 届奥运会主办权。全国人民为之欢呼雀跃,而主持人水均益却说了 一句令人难以忘怀的话:“我们要感谢对手。” 是的,正是有了多伦多、大阪、巴黎、伊斯坦布尔这样强大的对手,北京才有紧迫感、 压力感,才使我们的申办工作做得更扎实、更细致、更完美。这样的对手,可使中国更强大
在国际上的威望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确要感谢对手。 世界充满了竞争,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竞争就会有对手,有了对手才有战胜 之而成为强者的念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竞争,这就是要战胜对手的根本原因。 《动物保护》杂志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秘鲁的国家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世界上濒 临灭绝的年轻的美洲虎。秘鲁人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虎,在公园里专门开辟出一块近20平 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精心设计和建造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虎园里林 木茂密,绿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鹿、兔等供老虎尽情享 用。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然而,让人感 到奇怪的是,从没有人看见过美洲虎去捕捉专门为它准备的“活食”,也从没有人看见过它 的王者风范。它只是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一副无精打采的“熊样”。于是,政府 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结果依然如故。一天,一位动物学家 来公园参观,看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 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却不懂得猎杀的动物,要放一些猎性动物与其 共存,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来。管理员听了动物学家的话,不久便引进了几只 美洲豹投放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园那天起,这只美洲虎再也躺不住了。它 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冈,老虎那刚烈威猛、霸气十 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 之王 在美国北部,人们为了保障鹿群的生活,捕杀了狼,结果鹿群的体质越来越弱,生命 力也逐渐降低。后来,又在鹿群中引进了狼。狼是鹿的对手,鹿在某次被追捕的过程中逃脱 了,之后它便懂得了只有跑得更快,才不会被狼吃掉的道理。接下来的结果是它不停地奔跑, 然后超越自我,勇敢地繁衍了下去,而体质和生命力也一代更比一代强。狼也是一样,为了 追杀跑得更快的鹿群,奔跑再奔跑,而它的子孙成了比鹿的子孙更为强大的对手 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 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或潜移 默化而失去生机与活力: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败和堕 落;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 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失去的威风:鹿群因为有了狼这样的对手, 才长久地保持了生命的延续。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才知道 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有了对手,才有了超越自我的一切力量和勇气:有了对手,才使 你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等待你的只有被吞并、被替 代、被淘汰。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敌人,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 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是 种福分,一种造化,一种力量,一剂强心针,一副推进器,一个加力挡,一条警策鞭。因为 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危机四伏的感觉,会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会让你 排除万难去克服一切艰难和险阻,会让你想方设法去超越、去夺取胜利。 正由于此,我们要说:感谢你一一对手! 【简评】 本文事例丰富,内容厚实。更为难得的是在叙述之后的精当议论。“一种动物如果没有 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 庸碌无为……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失去的威风:鹿群因为有了 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了生命的延续。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
在国际上的威望更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确要感谢对手。 世界充满了竞争,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有竞争就会有对手,有了对手才有战胜 之而成为强者的念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这就是竞争,这就是要战胜对手的根本原因。 《动物保护》杂志上有这样一个故事:在秘鲁的国家森林公园,生活着一只世界上濒 临灭绝的年轻的美洲虎。秘鲁人为了很好地保护这只虎,在公园里专门开辟出一块近 20 平 方公里的森林作为虎园,精心设计和建造了豪华的虎房,好让它自由自在地生活。虎园里林 木茂密,绿草芳菲,沟壑纵横,流水潺潺,并有成群人工饲养的牛、鹿、兔等供老虎尽情享 用。凡是到过虎园参观的人都说,如此美妙的环境,真是美洲虎生活的天堂。然而,让人感 到奇怪的是,从没有人看见过美洲虎去捕捉专门为它准备的“活食”,也从没有人看见过它 的王者风范。它只是耷拉着脑袋,睡了吃,吃了睡,一副无精打采的“熊样”。于是,政府 又通过外交途径,从哥伦比亚租来一只母虎与它做伴,结果依然如故。一天,一位动物学家 来公园参观,看到美洲虎那副懒洋洋的样子,便对管理员说,老虎是森林之王,在它所生活 的环境中,不能只放上一群整天只知道吃草、却不懂得猎杀的动物,要放一些猎性动物与其 共存,否则美洲虎无论如何也提不起精神来。管理员听了动物学家的话,不久便引进了几只 美洲豹投放虎园。这一招果然奏效,自从美洲豹进园那天起,这只美洲虎再也躺不住了。它 每天不是站在高高的山顶愤怒地咆哮,就是如飓风般俯冲下山冈,老虎那刚烈威猛、霸气十 足的本性被重新唤醒。它又成了一只真正的老虎,成了这片广阔的虎园里真正意义上的森林 之王。 在美国北部,人们为了保障鹿群的生活,捕杀了狼,结果鹿群的体质越来越弱,生命 力也逐渐降低。后来,又在鹿群中引进了狼。狼是鹿的对手,鹿在某次被追捕的过程中逃脱 了,之后它便懂得了只有跑得更快,才不会被狼吃掉的道理。接下来的结果是它不停地奔跑, 然后超越自我,勇敢地繁衍了下去,而体质和生命力也一代更比一代强。狼也是一样,为了 追杀跑得更快的鹿群,奔跑再奔跑,而它的子孙成了比鹿的子孙更为强大的对手。 一种动物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 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庸碌无为;一个群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因为相互的依赖或潜移 默化而失去生机与活力;一个政体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逐步走向懈怠,甚至走向腐败和堕 落;一个行业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丧失进取的意志,就会因为安于现状而逐步走向衰亡。 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失去的威风;鹿群因为有了狼这样的对手, 才长久地保持了生命的延续。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有了对手,才知道 自己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有了对手,才有了超越自我的一切力量和勇气;有了对手,才使 你不得不奋发图强,不得不革故鼎新,不得不锐意进取。否则,等待你的只有被吞并、被替 代、被淘汰。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都把对手视为心腹大患,是敌人,是异己,是眼中钉、肉中刺, 恨不得马上除之而后快。其实,只要仔细想一想,便会发现拥有一个强劲的对手,反倒是一 种福分,一种造化,一种力量,一剂强心针,一副推进器,一个加力挡,一条警策鞭。因为 一个强劲的对手,会让你时刻有危机四伏的感觉,会激发你更加旺盛的精神和斗志,会让你 排除万难去克服一切艰难和险阻,会让你想方设法去超越、去夺取胜利。 正由于此,我们要说:感谢你——对手! 【简评】 本文事例丰富,内容厚实。更为难得的是在叙述之后的精当议论。“一种动物如果没有 了对手,就会变得死气沉沉;一个人如果没有了对手,就会甘于平庸,养成惰性,最终导致 庸碌无为……美洲虎因为有了美洲豹这样的对手,才重新找回了失去的威风;鹿群因为有了 狼这样的对手,才长久地保持了生命的延续。有了对手,才会有危机感,才会有竞争力……
这些议论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倒数 第2段巧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与气势,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第4练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训练目的 引导学生写景状物,努力达到“活像”的程度 复习指导 大凡文学作品总离不开描写。描写能够把客观事物生动、具体地再现绐读者,促使人凝 神遐想。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寓于言外。” 可以这样说,把作者所要写的事物逼真地“搬到”读者眼前,这既是描写的基本目的,又是 描写所应达到的妙境所在 写景状物,使读者产生“如在目前”的逼真之感,首先要做到“像”,用画家的术语说, 就是要做到“形似”。且看中唐时期诗人胡令能的《咏绣幛》: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小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正是由于艺术的“逼真”使鸟儿发生了错觉。绣幛,就是往屏风上绣花。你看,女工 们的技艺多么高超,她们飞针走线,不仅绣出了争妍斗奇的花朵,而且好像把四溢浓郁的花 香也绣上了。不然,鸟为什么都一个个离开柳条向着女工们绣的“花丛”飞来呢?“逼真” 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即被描绘的事物要达到“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效果。 把客观事物写“活”往往还在于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作品之中,引起读者的共 鸣,从而产生“视通”的感觉。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对亭子的描写就给读者这样的感觉, 文中写道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 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又年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有亭翼然”四字,描写可谓精妙绝伦。“亭”临溪而立,四棱翘起似展翼欲飞。正像 文中所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写山明、水秀、鱼肥、酒香,从而抒发了 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把客观事物写“活”,使读者感到“如在目前”还必须用细腻的笔触写出客观事物的各 自不同状态下的不同面貌。正如冰心所说:“晚霞的颜色,是白淡而浓,自金红而碧紫;朝 霞的颜色,是白浓而淡,自素紫而深红。”可见万事万物,多姿多态,变化无穷。只有依照 事物在特定的环境里的差异、变化,抓往特点进行描写,才能给读者带来兴味。 典题探究|2008·高考重庆卷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 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800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读 要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对题目中“自然”一词的理解,即要从题目所提示的有关“自 然”的三个解释中选择一个义项来构思作文。义项①可成散文,描写大自然的美丽,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特别是运用描写的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生活场景,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作品之 中,赞美大自然的伟大,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义项②可从对青少年的培养角 度立意,家长、学校对青少年过多地束缚,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不应对青少年过多地
这些议论揭示事例的内涵,阐释事例的意义,透析事例的实质,使读者能够悟道明理。倒数 第 2 段巧用排比句式,增强了语言的节奏与气势,升华了文章的中心。 第 4 练 写难状之景如在目前 [训练目的] 引导学生写景状物,努力达到“活像”的程度。 [复习指导] 大凡文学作品总离不开描写。描写能够把客观事物生动、具体地再现给读者,促使人凝 神遐想。正如宋代诗人梅尧臣所说:“写难状之景如在目 前,含不尽之意寓于言外。” 可以这样说,把作者所要写的事物逼真地“搬到”读者眼前,这既是描写的基本目的,又是 描写所应达到的妙境所在。 写景状物,使读者产生“如在目前”的逼真之感,首先要做到“像”,用画家的术语说, 就是要做到“形似”。且看中唐时期诗人胡令能的《咏绣幛》: 日暮堂前花蕊娇, 争拈小笔上床描。 绣成安向小园里, 引得黄莺下柳条。 这正是由于艺术的“逼真”使鸟儿发生了错觉。绣幛,就是往屏风上绣花。你看,女工 们的技艺多么高超,她们飞针走线,不仅绣出了争妍斗奇的花朵,而且好像把四溢浓郁的花 香也绣上了。不然,鸟为什么都一个个离开柳条向着女工们绣的“花丛”飞来呢?“逼真” 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即被描绘的事物要达到“栩栩如生”、“跃然纸上”的效果。 把客观事物写“活”往往还在于作者善于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作品之中,引起读者的共 鸣,从而产生“视通”的感觉。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对亭子的描写就给读者这样的感觉, 文中写道: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 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又年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 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有亭翼然”四字,描写可谓精妙绝伦。“亭”临溪而立,四棱翘起似展翼欲飞。正像 文中所写“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 写山明、水秀、鱼肥、酒香,从而抒发了 作者的政治抱负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把客观事物写“活”,使读者感到“如在目前”还必须用细腻的笔触写出客观事物的各 自不同状态下的不同面貌。正如冰心所说:“晚霞的颜色,是白淡而浓,自金红而碧紫;朝 霞的颜色,是白浓而淡,自素紫而深红。”可见万事万物,多姿多态,变化无穷。只有依照 事物在特定的环境里的差异、变化,抓往特点进行描写,才能给读者带来兴味。 [典题探究] 2008·高考重庆卷 《现代汉语词典》对“自然”的释义有:①自然界。②自由发展;不经人力干预。③不 勉强;不局促;不呆板。…… 请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 800 字;④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试题解读] 要写好这篇文章,关键是对题目中“自然”一词的理解,即要从题目所提示的有关“自 然”的三个解释中选择一个义项来构思作文。义项①可成散文,描写大自然的美丽,运用多 种表达方式,特别是运用描写的手法,再现大自然的生活场景,把自己的感情融注于作品之 中,赞美大自然的伟大,表达自己对大自然恩赐的感激之情。义项②可从对青少年的培养角 度立意,家长、学校对青少年过多地束缚,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我们不应对青少年过多地
束缚,要敢于放手,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温室是培育不出参天大树的。义项③难度较大, 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范文引路 在自然中生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 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 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 而残酷的现实总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 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 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清晨,走在路上。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 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 美好。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 微笑。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刹那间,都市在你 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了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 儿的悦耳歌唱。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 那的感动 连绵不绝的雨丝让计划好的周末泡了汤,你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这时一颗调 皮的雨珠从它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在你手臂上溅起一朵晶莹的小花,你抬起头望着 烟雨朦胧,恍惚间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默默前行。走过一片池塘,雨连成了线, 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叶上,静静地看着这生命的流逝。多 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徼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 动了你的心。突然就觉得心中一片开阔,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虽然你仍身在这都市 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把 自然收藏于胸,这个都市里便处处弥漫了自然的呼吸。 例文评析 本文取材于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立足于自我感怀,所选材料都来自考生自己的生活体 验和感悟,且情景渲染细腻真切。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描写活灵活现,将作者的 感情、体验融入其中。“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 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随着作者一起体验到了在大 自然生活的绿意 文章写了两个生活场景:一是清晨,走在路上,将眼中所见之自然美景,与现实生活中 的都市生活进行对比,诠释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的内涵;一是周末,下雨 靠在窗边看雨中景色,感悟到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的话题内涵。两幅精 美的画面,情与景融合在一起。这两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场景,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观念 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从而扣住题目,使文章 中心鲜明 「作文训练 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 (2)景物描写要生动,刻画细微。 (3)题目自拟
束缚,要敢于放手,让他们经风雨,见世面,温室是培育不出参天大树的。义项③难度较大, 需要达到一定的境界。淡泊名利,顺其自然则是一个不错的角度。 [范文引路] 在自然中生活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是否你总幻想着乘一叶小楫轻舟,在半人高的荷叶中穿 行。让双手优雅地抚过带着露珠的莲蓬,深吸一口,那股清香便已让你沉醉。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否你总向往着能在一个宁静的月夜,独自漫步于松林 中,泉水叮咚是内心的旋律,诗情画意的时间在此刻为你停留。 而残酷的现实总将你从梦想中唤醒,你身陷于这喧嚣的都市中,何处才是自然?但不必 惆怅更不必悲戚,闭上双眼,听听灵魂的声音。城市的躯壳挡不住向往自然的心,只要有了 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 清晨,走在路上。岸边的柳树,在风中轻轻地抚摸着微微颤动的水面,却没有一毫柳絮 的飘飞,大概他们早已在春风中飞尽了吧。在匆忙的脚步中,我们不知错过了多少生命中的 美好。为何不抬头望望天边呢?柔美的朝霞是仙女遗落的霓裳,金色的阳光正透过薄雾向你 微笑。阳光打着卷,慵懒地躺在树叶上,让那翠绿的血液闪着诱人的光。刹那间,都市在你 眼中融化了,一栋栋高楼仿佛成为了热带雨林中的棵棵参天大树,耳旁不绝的车鸣变成了鸟 儿的悦耳歌唱。你在参天古木中漫步,而阳光轻轻把你围绕。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 那的感动。 连绵不绝的雨丝让计划好的周末泡了汤,你靠在窗边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这时一颗调 皮的雨珠从它浩浩荡荡的队伍中逃了出来,在你手臂上溅起一朵晶莹的小花,你抬起头望着 烟雨朦胧,恍惚间如置身于江南小巷中,撑着油纸伞默默前行。走过一片池塘,雨连成了线, 在水面上打出一个又一个圆圈;一只小小的青蛙坐在荷叶上,静静地看着这生命的流逝。多 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 动了你的心。突然就觉得心中一片开阔,这自然中的生活,如此美好!虽然你仍身在这都市 里,但你的心又在大自然里做了一次深呼吸。原来,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 把 自然收藏于胸,这个都市里便处处弥漫了自然的呼吸。 [例文评析] 本文取材于考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立足于自我感怀,所选材料都来自考生自己的生活体 验和感悟,且情景渲染细腻真切。作者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景物描写活灵活现,将作者的 感情、体验融入其中。“多情的流水正从你脚边绕过,不远处,一朵红莲开得正盛,微风拂 过,它一低头的温柔深深打动了你的心”,读着这样的文字,也随着作者一起体验到了在大 自然生活的绿意。 文章写了两个生活场景:一是清晨,走在路上,将眼中所见之自然美景,与现实生活中 的都市生活进行对比,诠释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刹那的感动”的内涵;一是周末,下雨 靠在窗边看雨中景色,感悟到了“在自然中生活,只需一颗诗意的心”的话题内涵。两幅精 美的画面,情与景融合在一起。这两个极富诗情画意的场景,有力地揭示了文章的观念—— 只要有了一颗善感而自然的心,这个城市便会披上一层茸茸的绿意,从而扣住题目,使文章 中心鲜明。 [作文训练] 四季轮回,春华秋实,登高望远,临风把酒。自然的造化总是带给人们丰富的情感体验。 请你以某种自然景物为对象,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主选材,注意情感体现。 (2)景物描写要生动,刻画细微。 (3)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