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季初二年期中考试 语文(实验班) (试卷满分:150分钟考试时间:120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第一部分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44分) 语言积累(13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2) 丰年留客足鸡豚 柳暗花明又 村 (3)山下兰芽短浸溪,」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5)在耀眼的阳光下 ,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 边的石阶上 片晶莹,令人炫目 ,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关怀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的句子是: 、语言运用(31分) 2、根据语言环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分) 背景:随着《舌尖上的中国2》热播,“舌尖体”也迅速蹿红。 对话:课间,思思吃着瓜子,深情地说:“它,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感情的结晶。唇齿 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留下质朴的香气……”强强 迅速打断她:“啧啧啧,别给我来‘舌尖体’,不就磕个瓜子吗,_(1)”思思反驳说: “话可不能这么说, 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8分)
2016 年秋季初二年期中考试 语 文(实验班) (试卷满分:150 分钟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准考证号 姓名: 成绩: 第一部分 语言积累与运用(满分:44 分) 一、语言积累(13 分) 1、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13 分) (1)浊酒一杯家万里,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丰年留客足鸡豚。______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 一村。 (3)山下兰芽短浸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 。 (5)在耀眼的阳光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路边,在屋脊,在树梢,在河 边的石阶上,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一 片 晶 莹 , 令 人 炫 目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黑白分明,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画。 (6)《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诗人关怀民生疾苦的宽广胸怀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运用(31 分) 2、根据语言环境,将下列对话补充完整。(4 分) 背景:随着《舌尖上的中国 2》热播,“舌尖体”也迅速蹿红。 对话:课间,思思吃着瓜子,深情地说:“它,无疑是太阳和向日葵感情的结晶。唇齿 与手指的默契配合,让这温暖热情的果仁瞬间迸出又随即粉碎,留下质朴的香气……”强强 迅速打断她:“啧啧啧,别给我来‘舌尖体’,不就磕个瓜子吗,__(1)____”思思反驳说: “话可不能这么说,______(2)_______” 3、根据提示完成(1)-(3)小题(8 分)
春天似乎是小草开学的日子,它们三三两两聚集到一起,在阳光下上课。每当看到这些 A无忧无虑10的小草,我就想成为它们的老师。B广袤m6u无垠的大地上,小草们随意生长 有的C呼朋引伴pn,有的翩翩起舞。如果下点小雨,小草们便嘻嘻哈哈地用草尖拨去不停 落下的雨滴,那雨滴落向同伴,又被同伴拨开。在这好玩的游戏中,小草们D悠you游自在 快乐无 (1)请将文中的词语“聚集、吹拂、滴落”,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内。(3分) (2)文段中ABCD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3)文段中的小草活泼可爱,你眼中的小草是怎样的呢?请把它描写出来(不少于40字) (3分) 4、填空:(5分) (1)新闻的特点是 (2)议论文的论据分为 和 5、名著阅读(3分)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遇险后,计算时间、记日记、阅读《圣经》成为他生活的重 要部分。请选择其中一种行为,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这种行为对鲁滨逊在荒岛生存有何 意义。(3分) 6、综合性学习(11分) 为发现并传承闽南文化,某中学开展了“走进我们身边的历史遗存一一闽南红砖古厝” 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识红砖古厝之“源”】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闽南红砖古厝的资料,请概括出其关键信息。(至少写出三点) (3分) 材料一:“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古厝的建筑极有特色, 它大量使用红砖红瓦和白色花岗岩,屋顶多为燕尾脊,细部装饰多用砖雕、木雕、石刻。红 砖古厝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材料二:壮丽的红砖古厝主要分布于厦漳泉等地,在台湾以金门最为集中。金门县民俗 文化村,始建于1900年,所有建筑材料及建筑师傅都来自闽南地区。可以说,两岸红砖建 筑文化一脉相承,佐证着两岸的同根同源。 【品红砖古厝之“韵”】 (2)下面是三副红砖古厝的对联,请选择其中…,谈谈你对它内涵的理解。(3分)
春天似乎是小草开学的日子,它们三三两两聚集到一起,在阳光下上课。每当看到这些 A.无忧无虑 ....l.ǜ.的小草,我就想成为它们的老师。B.广袤..m.ó.u.无垠..的大地上,小草们随意生长, 有的 C.呼朋引伴 ....p.à.n.,有的翩翩起舞。如果下点小雨,小草们便嘻嘻哈哈地用草尖拨去不停 落下的雨滴,那雨滴落向同伴,又被同伴拨开。在这好玩的游戏中,小草们 D.悠.y.ō.u.游自在 ... 快乐无比。 (1)请将文中的词语“聚集、吹拂、滴落”,用正楷字工整地抄在“田”字格内。(3 分) (2)文段中 ABCD 四处加点的词语,注音与书写都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3)文段中的小草活泼可爱,你眼中的小草是怎样的呢?请把它描写出来(不少于 40 字) (3 分) 4、填空:(5 分) (1)新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议论文的论据分为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5、名著阅读(3 分) 《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遇险后,计算时间、记日记、阅读《圣经》成为他生活的重 要部分。请选择其中一种行为,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谈这种行为对鲁滨逊在荒岛生存有何 意义。(3 分) 6、综合性学习(11 分) 为发现并传承闽南文化,某中学开展了 “走进我们身边的历史遗存——闽南红砖古厝” 系列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识红砖古厝之“源”】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关于闽南红砖古厝的资料,请概括出其关键信息。(至少写出三点) (3 分) 材料一:“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式。”古厝的建筑极有特色, 它大量使用红砖红瓦和白色花岗岩,屋顶多为燕尾脊,细部装饰多用砖雕、木雕、石刻。红 砖古厝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闽越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精华,成为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材料二:壮丽的红砖古厝主要分布于厦漳泉等地,在台湾以金门最为集中。金门县民俗 文化村,始建于 1900 年,所有建筑材料及建筑师傅都来自闽南地区。可以说,两岸红砖建 筑文化一脉相承,佐证着两岸的同根同源。 【品红砖古厝之“韵”】 (2)下面是三副红砖古厝的对联,请选择其中一副,谈谈你对它内涵的理解。(3 分)
①族本中郎派家承学士风 ②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 ③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拓红砖古厝之“用”】 (3)如今,红砖古厝的元素得到充分运用。请观察以下各图,任选一图谈谈设计者的用意 并说说红砖古厝元素在生活中还能有哪些用途。(举出两例即可)(5分) 第二部分阅读(满分:46分) 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7-10题(15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解释下列加点字(4分) (1)日光下澈( (2)斗折蛇行() (3)相与步于中庭( (4)盖竹柏影也() 8、找出与甲文“以其境过清”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全石以为底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回答下列问题。(5分)
① 族本中郎派 家承学士风 ② 室雅何须大 花香不在多 ③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拓红砖古厝之“用”】 (3)如今,红砖古厝的元素得到充分运用。请观察以下各图,任选一图 ....谈谈设计者的用意, 并说说红砖古厝元素在生活中还能有哪些用途。(举出两例即可)(5 分) 第二部分 阅读 (满分:46 分) 三、阅读甲乙两则文言文,完成 7—10 题(15 分)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 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 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 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 记之而去。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 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7、解释下列加点字(4 分) (1)日光下澈.( ) (2)斗.折蛇行( ) (3)相与步于.中庭( ) (4)盖.竹柏影也 ( ) 8、找出与甲文“以其境过清”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 )(2 分) A 全石以为底 B 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 C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9、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10、回答下列问题。(5 分)
(1)请另外再写出两个“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 (2)同样是被贬谪,但是甲乙两文的作者却有不同的情感和胸怀,请分别分析他们之间 的不同之处 四、阅读下文,完成11-14题(13分)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 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 姿多彩的光带。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 轻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 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 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 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 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 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 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 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 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 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 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部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 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 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 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 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 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选文描绘了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请为选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以概括选文内容。 (2分) 12、文中划线句子,分别表现焰火升空前后的小河与屋脊。写出后请考虑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分)
(1)请另外再写出两个“唐宋八大家”中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同样是被贬谪,但是甲乙两文的作者却有不同的情感和胸怀,请分别分析他们之间 的不同之处。 四、阅读下文,完成 11____14 题(13 分) 最近一次去周庄,是在一个温暖的春夜。周庄正举办旅游节,古镇把这天当成一个盛大 的节日。古老的楼房和曲折的小街缀满了闪烁的彩灯。灯光倒映在河中,使小河变成一条多 姿多彩的光带。坐船夜游,仿佛进入了梦境。船娘是一位三十岁的农妇,以娴熟的动作,轻 轻地摇着橹,小船在平静的河面慢慢滑行,我们的身后,船的轨迹和橹的划痕留在水面上, 变成一片漾动的光斑,水中倒影变得模糊朦胧,难以捉摸。小船经过一座拱桥时,前方传来 一阵音乐,水面也突然变得清澈剔透,仿佛是有晃荡的荧光从水下射出。船摇过桥洞,才发 现从旁边交叉的水道中划过来一条张灯结彩的花船,船舱里,有几个当地农民在摆弄丝弦。 还没有等我来得及细看,那花船已经转了个弯,消失在后面的桥洞里,只留下丝竹管弦声在 被木船搅得起伏不平的河面上飘绕不绝……。我们的小船划到了古镇的尽头,灯光暗淡了, 小河也恢复了它本来的面目,平静的水面上闪烁着点点星光。从河里抬头看,只见屋脊参差, 深蓝色的天幕上勾勒出它们曲折多变的黑色剪影。突然,一串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 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而起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暗红的光线。随着一声声清脆 的爆炸声,小小的光点变成满天盛开的缤纷礼花,天空和大地都被这满天焰火照得一片通明。 已经隐匿在夜色中的古镇,在七彩的焰火照耀下面目一新,瞬息万变,原本墨一般漆黑的屋 脊,此时如同被彩霞拂照的群山,凝重的墨线变成了活泼流动的彩光。最奇妙的,当然是我 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璀璨,全部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曳 生辉、光华四射的彩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映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 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 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 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我很难忘记这个奇妙的夜晚,这是一个梦幻般的夜晚,周庄在宁静的夜色中变得像神奇 的童话,古镇悠远的历史和缤纷的现实,都荡漾在被竹篙和木橹搅动的水波之中。 11、选文描绘了作者第三次游周庄的情景。请为选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以概括选文内容。 (2 分) 12、文中划线句子,分别表现焰火升空前后的小河与屋脊。写出后请考虑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3 分)
13、作者笔下的周庄,给人以极美的印象,请想一想,作者在描绘中,分别调动了人的哪些 感觉?试举例说明。(4分) 14、“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 延……”“天上的美景”指什么?如果你是周庄的一员,“惊喜的欢呼”中也有你的声音, 那么,你的“惊喜”会是什么呢?请认真思考回答。(4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16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 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 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 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 里;窗外的老柳树似平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髙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 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 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 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 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 已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 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 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 《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 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 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 美丽的大自然
13、作者笔下的周庄,给人以极美的印象,请想一想,作者在描绘中,分别调动了人的哪些 感觉?试举例说明。(4 分) 14、“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即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 延……”“天上的美景”指什么?如果你是周庄的一员,“惊喜的欢呼”中也有你的声音, 那么,你的“惊喜”会是什么呢?请认真思考回答。(4 分) 五、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8分) 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人们常说“少年不识愁滋味”,然而 16 岁的我,心中总有挥之不去的忧愁。由于长期疏 于学业,我的成绩一直在低处徘徊。尽管在众人面前我总是故作坦然,但心里却有难言的苦 涩。我想,我不像其他同学那样聪明! 然而,那一堂极其普通的美术课,却无意中颠覆了我对自己的认识。 那堂美术欣赏课,讲的是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周五,又是下午第一节。很多同学都 埋着头,用美术课本遮掩因犯困而迷糊的眼神。A 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 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 音,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也许只是为了打破昏昏欲睡的沉闷,年轻的美术老师说:“我请一位同学谈谈对这幅画 的感受。这样吧,姚远同学,你来说说。”我没想到,被喊中的人是自己,迟迟疑疑地站起 来。周围有窃窃的笑声与私语。 B 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我真想冲那些自以 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我什么也说不出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 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弯。 我当时的样子,一定很窘迫、很无助。美术老师轻轻地走到我旁边:“姚远同学,是不 是不舒服?”老师侧着脸,关切地看着我。我摇摇头,双手很奇怪地卷着书角,然后展开, 再卷起,好像一点点铺排着内心的局促、不安…… 老师帮我把书角展平,指着那幅画说:“你好好看看,感觉到了什么?”是那幅莫奈的 《睡莲》:水波粼粼,睡莲的叶子或聚或散,花朵像暗红的、摇曳的火焰,热烈而又含蓄。 看似随意的柔美线条,捕捉住了水面似真似幻的光和影。看着那画,我心里竟有一种隐隐的 感动。沉默良久,我听见自己用极不确定的语气说:“画家好像是想表现……温和、平静、 美丽的大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