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港区2016年秋八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深湛(zhen) 悠闲(you)矜持(jin 劫后余声(jie) B.斑斓(lan) 炫目(xudn)摇曳(yan)矢志不移(shi) C.烙印(lao)倏地(shu)喧嚣(xiao)虚无缥缈(miao) D.轨迹(kui) 娴熟(xiαn)安谧(bi)娓娓动听(wei) 2.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之识:多畏者,必无之见 多欲者,必无之节:多言者,必无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旨远 值得玩味。 A.沉潜卓越慷慨笃实 B.慷慨沉潜笃实卓越 C.笃实慷慨卓越沉潜 D.卓越笃实沉潜慷慨 3.默写(12分) (1)绿树村边合, ,衣冠简朴古风存 (3) 把酒话桑麻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 风雨不动安如山。 (6)苏轼在《浣溪沙》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但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 (7)周庄的河水“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 仿佛神秘幽远 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 上升。”与《小石潭记》中 ”的潭水都给我们带来绝美的听觉享受 4.按提示填空。(3分) 本学期,我们学了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从中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体会了作者的 伟大情怀。读《巴东三峡》,我们游历了三峡_的景色,读《满井游记》, 我们欣赏了满井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色,感受到作者游满井时 的心情 读《小石潭记》,我们欣赏了小石潭清幽秀丽的景色,体会了柳宗元 的心境
泉港区 2016 年秋八年级期中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试卷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友情提示:请认真作答,把答案准确地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深湛.(zhèn) 悠.闲(yōu) 矜.持(jīn ) 劫.后余声(jié) B.斑斓.(lán) 炫.目(xuàn) 摇.曳(yàn ) 矢志不移 (shì) C.烙.印(lào) 倏.地(shū) 喧嚣.(xiāo) 虚无缥缈.(miǎo) D.轨.迹(kuǐ) 娴.熟(xián) 安谧(bì) 娓娓.动听(wěi) 2.在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明末陈眉公在《小窗幽记》中说:“多躁者,必无_____之识;多畏者,必无____之见; 多欲者,必无_____之节;多言者,必无_____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言近旨远, 值得玩味。 A.沉潜 卓越 慷慨 笃实 B.慷慨 沉潜 笃实 卓越 C.笃实 慷慨 卓越 沉潜 D.卓越 笃实 沉潜 慷慨 3.默写(12 分) (1)绿树村边合, 。 (2) ,衣冠简朴古风存。 (3) ,把酒话桑麻。 (4)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 , 。 (5)《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最能体现杜甫体察人间冷暖、兼济天下情怀的诗句 是 , ,风雨不动安如山。 (6)苏轼在《浣溪沙》中抒发感慨,表现作者虽处困境但仍力求振作精神的句子是: “谁道人生无再少? 。 。” (7)周庄的河水“细细谛听,水声重重叠叠, ,仿佛神秘幽远 的江南丝竹,裹着万般柔情,从地下 上升。”与《小石潭记》中 “ ” 的潭水都给我们带来绝美的听觉享受。 4.按提示填空。(3 分) 本学期,我们学了许多写景抒情的文章,从中欣赏了祖国的大好河山,也体会了作者的 伟大情怀。读《巴东三峡》,我们游历了三峡 的景色,读《满井游记》, 我们欣赏了满井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色,感受到作者游满井时 的心情; 读《小石潭记》,我们欣赏了小石潭清幽秀丽的景色,体会了柳宗元 的心境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庄水韵》是一篇游记,描写了作者三次游历周庄的情景及感受,文章从不同季 节、不同景物多角度刻画。充分表现周庄水乡动人心弦的神韵。 B.《杂交水稻之父—一袁隆平》一文叙述了袁隆平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环境中 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C.《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它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集中描写了英方 撤离香港的整个过程,表达中国人民在香港回归后的欣喜之情。 新闻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 视新闻等,主要特征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6.综合性学习:新闻。(6分) 新华社北京10月18日电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了解到,神舟十一号飞船19 日凌晨将与天宫二号在我国上空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飞船19日凌晨与天宫二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形成天宫二号与 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介绍,目前,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 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已经进行了4次轨道控制。在交会对接前,还将根据情况进行第五次轨道修 正 【用新闻】根据以上消息,拟写一则标题。(2分) (2)【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获悉上则消息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 径获知神舟十一号升空”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媒体 报纸 广播 电视 互联网、手机 比例 12.7% 1.6% 30.5% 56.2% 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分) (3)【谈感受】请你谈谈获悉这则消息后的感受。(2分) 二、阅读(6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7~8题。(5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5.下列关于课文内容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周庄水韵》是一篇游记,描写了作者三次游历周庄的情景及感受,文章从不同季 节、不同景物多角度刻画。充分表现周庄水乡动人心弦的神韵。 B.《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文叙述了袁隆平在“文化大革命”这一特定环境中 的一段极不寻常的遭遇,充分展示了他不畏任何艰难困苦,矢志不移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C.《别了,“不列颠尼亚”》是一篇通讯,它用“特写镜头”的手法集中描写了英方 撤离香港的整个过程,表达中国人民在香港回归后的欣喜之情。 D.新闻是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包括消息、通讯、特写、电 视新闻等,主要特征是迅速及时、内容真实、语言简明。 6.综合性学习:新闻。(6 分) 新华社北京 10 月 18 日电 记者从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了解到,神舟十一号飞船 19 日凌晨将与天宫二号在我国上空实施自动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飞船 19 日凌晨与天宫二号实施自动交会对接,形成天宫二号与 神舟十一号组合体后,景海鹏和陈冬两名航天员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空间科学实验。 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副总工程师孙军介绍,目前,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 中心的精确控制下,已经进行了 4次轨道控制。在交会对接前,还将根据情况进行第五次轨道修 正。 【用新闻】根据以上消息,拟写一则标题。(2 分) (2)【知媒体】某中学校报在获悉上则消息后,对全校师生开展了“你是通过什么途 径获知神舟十一号升空”的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下表: 媒体 传统媒体 新兴媒体 报纸 广播 电视 互联网、手机 比例 12.7% 1.6% 30.5% 56.2% 据表格内容,请将该问卷调查的结论..补充完整:从新闻的获知途径上来看, 。 ( 2 分) (3)【谈感受】请你谈谈获悉这则消息后的感受。(2 分) 二、阅读(60 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 7~8 题。(5 分) 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对上面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这首词上阕写景,绘出了边塞风光的荒凉。尤其是“长烟”“落日”“孤城闭”这 三个意象更渲染出了一种凄清荒凉的意境。 B.下阕是抒情,既饱含爱国的激情,又怀有浓重的相思,抒发了内心复杂而矛盾的心 情,感情的基调苍凉而悲壮,却也不失豪放慷慨 C.“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是还没有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还乡是无从谈起的。此句引用 东汉大将军窦宪的典故,含蓄地表明将士们为国建功的理想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3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9-12题。(16分)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桕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3分) ①与其奇者( )②但少闲人( )③月色入户( 10.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3分)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相与步于中庭 1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①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按要求填空(4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都能紧扣景物特征进行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 笔的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 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用原文句子回答)的语句中 (三)阅读《巴东三峡》选段,回答13-16小题。(13分)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7.对上面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这首词上阕写景,绘出了边塞风光的荒凉。尤其是“长烟”“落日”“孤城闭”这 三个意象更渲染出了一种凄清荒凉的意境。 B.下阕是抒情,既饱含爱国的激情,又怀有浓重的相思,抒发了内心复杂而矛盾的心 情,感情的基调苍凉而悲壮,却也不失豪放慷慨。 C.“燕然未勒归无计”意思是还没有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还乡是无从谈起的。此句引用 东汉大将军窦宪的典故,含蓄地表明将士们为国建功的理想。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艰苦。 8.“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心理? (3 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短文,完成下面 9-12 题。(16 分) (甲)答谢中书书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 者。 (乙)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 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3 分) ①与.其奇者( ) ②但.少闲人( ) ③月色入户.( ) 10.请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每句划一处)(3 分) ①实是欲界之仙都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相与步于中庭 11.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 分) ① 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②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12.按要求填空(4 分) 从表达方式上看,甲乙两文都能紧扣景物特征进行 ,也都有堪称点睛之 笔的 ;但两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却有所不同,甲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乙文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 想感情浓缩在文中“ ”(用原文句子回答)的语句中。 (三)阅读《巴东三峡》选段,回答 13—16 小题。(13 分)
①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多的巫峡,这是_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 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 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 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 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快刀削过一般,那么整齐,那么 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 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髙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 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②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 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 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 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 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3.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句话所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4.第一段画虚线的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 15.请分别概括巫峡山、水、的特点。(4分) 山 水 16.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作点赏析(4分) A.“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 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 岩,另有一种情趣。 选择句 (四)阅读《永不录用》,回答17-21小题。(18分) 永不录用 朱晖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 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 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 已经是第11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 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 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 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 弃, 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 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 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
①船过了秭归和巴东,便入了最有名的巫峡,这是一段最奇险最美丽的山水。江水的险, 险在窄,险在急,险在曲折,险在多滩。山的妙处,在不单调。这个峰很高,那个峰还要更 高,前面有一排,后面还有一排,后面的后面,还有无数排,一层一层地你围着我,我围着 你,你咬着我,我咬着你。前面无路,后面也无路。四面八方,都被悬崖阻住。船身得转弯 抹角地从山缝里穿过去、两旁的高山,笔直地耸立着,好像快刀削过一般,那么整齐,那么 险峻。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 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顶。江水冲在山崖上、石滩上,发出一种横暴的 怒吼,有时候可以卷起一两丈高的浪堆。 ②巫山的云,这一次因为天气晴爽,没有看到。据一位老先生说,看巫山的云,要在迷 蒙细雨的天气。那时候,望不见天,望不见山峰,只见顶上云雾腾腾,有像牛马的,有像虎 豹的,奇形怪状,应有尽有,那情形比起庐山来还要有趣。这一次因为正是秋高气爽的好天 气,天上连云影也没有,几个极高的峰巅,我们可以望得清清楚楚。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 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岩,另有一种情趣。 13.画横线的句子与下列哪句话所形成的原因是一样的?( )(3 分)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C.每自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D.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14.第一段画虚线的部分在文中起什么作用?。(2 分) 15.请分别概括巫峡山、水、的特点。(4 分) 山: 水: 16.从下面A、B两句中自选一句作点赏析(4 分) A.“偶尔看见一只黑色的鸟,拼命地飞,拼命地飞,总觉得它不容易飞过那高高的峰 顶”。 B.最可爱的,就是在那悬崖绝壁的上面,倒悬着一些极小的红花,映着古褐苍苍的石 岩,另有一种情趣。 选择 句 (四)阅读《永不录用》,回答 17-21 小题。(18 分) 永 不 录 用 朱 晖 已是凌晨三点,当他从网吧里出来时,满脑子仍然充满游戏里的刀光剑影。他如网游中 的大侠般麻利地翻过校园墙头,突然一个黑影横亘眼前,他意识到:这次真要挂了。 班主任只冷冷地丢下一句话:回去收拾收拾,准备卷铺盖回家吧。 他慌了:“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我保证今后改。”班主任冷笑:“你还好意思求我,这 已经是第 11 次了,上次我已经在全班面前宣布你只有最后一次机会。” 父亲来了,穿着布满灰尘的破棉袄,在充满现代气息的校园里显得分外扎眼。父亲一把 鼻涕一把泪地哀求道:“农村孩子考上重点中学不容易,如果被开除了,他一辈子就完了。” “给他机会够多了,而且我不希望班里有个害群之马。”班主任断然拒绝。父亲踉跄了 一下,“扑通”跪倒在地,所有人都惊呆了。他心如刀割,仿佛在滴血,终于爆发了,一把 扶起父亲,口气凛然地说:“爸,别求了,我们走。” 班主任轻蔑地说:“对,回你的乡下撒网吧,只要有我在,就永不录用你这个无可救药的人。” 回到家,他躺在床上睡了三天,感觉前途渺茫,世界一片灰暗。可怜的父亲,仍不愿放 弃, 又出去四处求人,希望能有个学校接受他。他心里更加难受,一个被开除的学生,哪个 学校还愿意要呀。 但父亲却真办到了。父亲兴高采烈地跑回家,告诉他,镇中学同意让你插班旁听了。 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他哽咽地说:“爸
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率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 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 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 他亳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 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踌入郭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 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让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 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彩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 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 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 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 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 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 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 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 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 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 附中。(摘自《辽宁青年》2000年第3期A版,有改动) 17.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④_,_→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18.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6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19.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2 分) 20.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4分) 21.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 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3分) (五)文学名著。(8分) 22.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
您受苦了,都是儿子不孝。”父亲憨憨地笑:“只要你能改就好。”他下跪起誓:“一定痛 改前非,考上大学。” 毕竟底子不错,加上刻苦攻读,他的成绩进步很快。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已升至高三, 书本和大学占据了他所有的心灵空间,偶尔想到曾经的网游岁月,恍若隔世。 一天晚上,父亲突然对他说:“告诉你个好消息,你以前的那个班主任调到省附中了。” 他毫无兴趣:“这跟我有什么关系。”“孩子,你不知道,你还保留了学籍,就是因为他你 才回不去的。”停顿了片刻,父亲又说:“我今天又到学校去求校长,他答应让你回去读书。” 一切简直难以置信,但当他重新跨入那个熟悉而陌生的校门时,他狠狠地对自己说:“我 不仅要从这里爬起来,还要从这里起飞,证明给那个家伙看看我是否无可救药。” 转眼一年过去了,他实现了诺言,考上了省里的重点大学。上学前的那个夜晚,父亲拿 出珍藏多年的老酒。 他恭敬地敬了父亲一杯,又敬了母亲一杯,然后父亲为他斟满第三杯,说:“孩子,这 杯你该敬敬当年的那个班主任。” 他不可思议地望着父亲,父亲回忆起三件事。 那天,父亲跟班主任去办理相关手续。班主任悄悄告诉他:“老大哥,学校那晚查到了 您儿子又去上网,因屡教不改,要强行开除他。我做得绝情,一是迫于学校的制度,二是想 让他的心灵有所触动,真真地戒掉网瘾。更重要的是,我先以他主动休学的名义上报校方, 可以为他保留学籍。”父亲似懂非懂,但隐隐约约感到,儿子还有希望。 几天后,父亲接到班主任的电话:“镇中学的校长是我的老同学,我和他说过了,让您 的儿子暂时先到那儿插班。”父亲连连道谢,班主任又嘱咐:“暂时不要告诉他我做的事, 这对激励他有好处。”父亲不是很明白,但相信老师的话必然有道理。 后来,班主任来到家里。“我就快调到省里了,走之前我会做通校方工作,让您儿子高 三一开学就回来。”父亲感激涕零,班主任又掏出五百块钱,说:“知道你们家庭困难,这 点钱给他买点学习资料。另外,还是让他继续恨我吧,因为现在他那口气还没下去呢,就让 他一鼓作气考上大学吧。” 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火车到达省城的时候,接站的同学问他是否是某某大学的。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 附中。(摘自《辽宁青年》2009 年第 3 期A版,有改动) 17.通读全文,将故事的主要情节填写完整。(3 分) ①沉迷网游,遣返回家→② , →③ , →④ , →⑤省城上学,先访恩师 18.联系上下文,揣摩下面句子中人物的心理活动。(6 分) (1)他顿时泪眼滂沱,可以想象,这些天父亲低三下四地四处求过多少人呀! (2)听到这,他的眼泪如洪水般倾泻而下。 19.文章结尾写到:“他说是的,但是我要先去趟附中。”请你写出这样结尾的好处。(2 分) 20.文中班主任是一位怎样的老师?请结合文章内容举例分析。(4 分) 21.甘作红烛的苦心人,回头是岸的有志者,共同演绎一段感人故事。这样的故事给你 怎样的启迪?请你谈谈阅读后的感受和收获。(3 分) (五)文学名著。(8 分) 22.下列名著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水浒传》是第一部描写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小说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