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醒: 1.全卷共三大题,1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写在“谷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基础知识及应用(28分) 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10分,每空1分) (1)百川东到海 ?《长歌行》 (2)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颔联 (4) ,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5)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 探(6)《桃花源诗》中有句“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与此句意思相同 的是 (7)《爱莲说》中与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2、综合性学习(7分) 父亲的爱,是舂天里的一缕阳光,和Ⅺ()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 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朵白云,指引着我走向成功 父亲的爱,无处不在【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l()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便是 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如果是海纳百川,就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 儿女的关爱 ①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脊()梁和xu() 勾e()
1 2014-2015 学年第一学期半期考 八年级语文试卷 温馨提醒: 1.全卷共三大题,17 小题,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 2.各题的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的相应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8 分) 1、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10 分,每空 1 分) (1)百川东到海, ?《长歌行》 (2) ,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3)写出崔颢《黄鹤楼》诗中的颔联 , 。 (4) ,阴阳割昏晓。(杜甫 《望岳》) (5)存者且偷生, 。《石壕吏》 (6)《桃花源诗》中有句“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与此句意思相同 的是 , 。 (7)《爱莲说》中与俗语“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句子是 , 。 2、综合性学习(7 分) 父亲的爱,是春天里的一缕.阳光,和 xù()地照耀在我的身上;是夏日里的一丝凉 风,吹散了我心中的烦热;是秋日里的一朵白云,指引着我走向成功; , 。 父亲的爱,无处不在【】纵使是丹青高手,也难以勾 lè( )出父亲您那坚挺的脊.梁;即便是 文学泰斗,也难以刻画尽父亲您那不屈的精神;如果是海纳百川,就难以包罗尽父亲您对 儿女的关爱! ① 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 分) 一缕( ) 脊( )梁 和 xù( ) 勾 lè( )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考室 密 封 线
②文中【】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1分) ③在文中划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它和前三句构成排比。(2分) 文字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2分)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拉天囊夯 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友谊,讴歌了南斯 的深厚友谊。 B.《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 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C.《石壕吏》中 问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 其形象地写出了 妇 D.标题、主体、结语是一则消息不 的三部分 4、记者写好了下面一份新闻稿,欲投寄《闽西日报》,现请你绐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15个字)(3分) 日前,家住长汀县策武镇李城村的农民王元海,利用以前帮人电力安装学会的技术 研制组装出一台太阳能电动三轮摩托车。老王在三轮摩托车顶上安装了一块2.6平方米的 太阳能电池板,并在车身上装上蓄电池和控制器,经过测试,背着电池板的摩托车无论上 路还是停着都能自动充电,一次性充饱太阳能电力后,摩托车能连续行驶180公里。日前 王元海正准备向交管部门和国家专利部门申报专利。据了解,王元海是一个“光伏迷”, 在研发光伏摩托车之前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小型家用光伏电站。 5、名著阅读(6分) ①下面选项中与“骆驼祥子”有关的两个细节是()()(2分)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个十三,一个十岁一一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2 ②文中【】处应填入的标点符号是( )(1 分) ③在文中划线处补写一个句子,使它和前三句构成排比。(2 分) ④文字有一个病句,请找出并修改。(2 分) 3、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 分) A.西蒙诺夫的《蜡烛》是一篇战地通讯,赞美了反法西斯同盟各国的友谊,讴歌了南斯 拉夫人民对苏联红军的深厚友谊。 B.《阿长与《山海经》》记叙“我”儿时与长妈妈相处的七件事,刻画了一位没有文化、粗 俗、好事,但心地善良、热心帮助孩子的保姆形象。 C.《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形成强烈的反差,极 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的矛盾。 D. 标题、主体、结语是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 4、记者写好了下面一份新闻稿,欲投寄《闽西日报》,现请你给这则新闻拟一个标题。 (不超过 15 个字)(3 分) 日前,家住长汀县策武镇李城村的农民王元海,利用以前帮人电力安装学会的技术, 研制组装出一台太阳能电动三轮摩托车。老王在三轮摩托车顶上安装了一块 2.6 平方米的 太阳能电池板,并在车身上装上蓄电池和控制器,经过测试,背着电池板的摩托车无论上 路还是停着都能自动充电,一次性充饱太阳能电力后,摩托车能连续行驶 180 公里。日前, 王元海正准备向交管部门和国家专利部门申报专利。据了解,王元海是一个“光伏迷”, 在研发光伏摩托车之前在自家屋顶上安装了小型家用光伏电站。 5、名著阅读(6 分) ①下面选项中与“骆驼祥子”有关的两个细节是 ( )( )(2 分) A.他掏出一本谈话手册,用一般耳聋者惯有的尖锐的声音,让人家把要说的话写下来。 B.立冬前后,他又喝醉。一进屋门,两个儿子——一个十三,一个十一岁——就想往外躲。 C.他回到故乡后,又受到轻蔑、排斥、迫害,几乎无地自容。现在是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8-11)题(10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乙]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 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畬雹之变有不 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 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日:“信乎其似巢也!”(《阼 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u,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i,相见。 6.解释加粗的词语。(4分) ①有仙则名() ②无案牍之劳形( ③妻子不觌( )④未尝不与书俱( 7.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辄自笑日:“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8.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分) A何陋之有B渔人甚异之C能以径寸之木D乃引客就观之 (二)《阿长与<山海经>》(7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 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 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3 D.地上的水过了脚面,湿裤子裹住他的腿,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和背,横扫他的脸。 ②祥子前后有什么变化?你认为造成祥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 分) 二、阅读理解(32 分)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8—11)题(10 分) [甲]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 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 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 吾室之内,或栖于椟①,或陈于前,或枕于床,俯仰四顾无非书者。吾饮食起 居,疾病呻吟,悲忧愤叹,未尝不与书俱。宾客不至,妻子不觌②,而风雨雷雹之变有不 知也。间有意欲起,而乱书围之,如积槁枝,或至不得行,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 邪!”乃引客就观之,客始不能入,既入又不能出,乃亦大笑曰:“信乎其似巢也!” (《陆 游筑书巢》) 注释:①椟:dú,木柜、木匣,这里指书橱。②觌:dí,相见。 6. 解释加粗的词语。(4 分) ①有仙则名. ( ) ②无案牍之劳.形 ( ) ③妻子..不觌( ) ④未尝..不与书俱( ) 7. 翻译下面句子。(4 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辄自笑曰:“此非吾所谓巢者邪!” 8. 下列各组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2 分) A 何陋之有 B 渔人甚异之 C 能以径寸之木 D 乃引客就观之 (二)《阿长与<山海经>》(7 分) 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山海经》是怎么一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 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 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 书,略略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 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10.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分) 11.文中画““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三)父亲是一条鱼(15分) ①元宵前后和阳春舂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②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鮮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 酉足饭饱之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 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 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 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 里。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
4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 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 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 9.“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这“神力”指什么? (为什么说“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分) 10.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2 分) 11.文中画“ ”线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 分) (三)父亲是一条鱼(15 分) ①元宵前后和阳春三月,是父亲最忙碌最苦累也最欢快的日子。 ②在这段时日里,母亲帮着父亲煮大锅大锅、鲜鲜嫩嫩的鲤鱼招待那些买鱼苗的客人。 酒足饭饱之后,父亲才根据买主对鱼的尺寸、数额,心花怒放地开价出售鱼苗。在一阵友 好的、不太经意的讨价还价后,父亲便依依不舍地将精心喂大的各种鱼苗卖给这些鱼客。 此刻,只见父亲满脸的欢悦将往日的辛劳困倦镀得铮亮。待来家里求购的客人逐渐稀少后, 父亲只好一个一个地方去赶鱼市,这些小镇集市,最近的也离我家有十余里,远则三四十 里。父亲鸡叫头遍就起床放水干池,将鱼捉进鱼盆里,然后打着手电筒,顶着寒雾冷露去
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 是他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 的烂草鞋 ③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 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毎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一只木耙将宁静 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 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的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 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地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 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 个村庄。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④我没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 在我家乡那些村庄里的一曲绝唱。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过我的父母。母亲告 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我很纳闷,我没 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 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 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 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 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 买双皮鞋。 ⑤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
5 赶集。两只比米筛还要大的鱼盆将干瘦细小的父亲夹在中间,仿佛不是父亲挑着它们,而 是他们拥着父亲在行进。待到池里的鱼苗卖完,我家屋角落里早就积了一大堆已磨成草筋 的烂草鞋…… ③ 接下来,父亲又要着手为幼苗培植而忙碌不休。父亲精心修整好鱼池,买回鱼苗 后,父亲就开始像喂养婴儿般悉心照料。父亲每天一大早就下到池里,用一只木耙将宁静 的池水搅动,然后泼洒肥水,早中晚三次。这些幼鱼在父亲精细料理与守候中逐渐地长到 寸许两寸粗细。待布谷鸟在我的家乡山野不知疲倦的婉转啼鸣时,父亲便浴着三月的阳光 和布谷鸟清丽的音韵悠然地端坐于屋前的枣园里,用一只精致的小碗将脚盆里的小鱼按照 鱼种分门别类地舀进一只只鱼盆里。然后,父亲挑着鱼盆在暖融融的阳光下穿过一个又一 个村庄。在父亲拖着悠长的声调沿村叫卖时,布谷鸟的叫声也在春光里此起彼伏。 ④我没想到,那年秋天,父亲那如同阳春三月布谷鸟鸣唱般的叫卖声,竟然成了他撒 在我家乡那些村庄里的一曲绝唱。父亲去世的两个月前,我回去看望过我的父母。母亲告 诉我,早几天,父亲去给姑奶奶做生日,穿着我的皮鞋,显得特别高兴。我很纳闷,我没 有什么皮鞋留在家里啊。母亲就从父亲的床底下拿出一双棕色的皮鞋。看到这双皮鞋,我 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这是我早已丢弃的一双皱巴巴的皮鞋,父亲竟从屋外捡回来, 还喜滋滋地穿着去给姑奶奶做生日,那么炫耀!那么得意!顿时,泪眼中的这双皮鞋,一 下子化作了两块大石头,紧紧地压在我的心坎上。这时我才想起,父亲一生赚了那么多的 钱,对到我家来买鱼苗的所有人都是那么大方,那么舍得花钱招待,却从没想过要给自己 买双皮鞋。 ⑤离家那天,父亲一直送我,送到他非常热爱的鱼池边还不愿转身。我看见养了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