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秋泉港区八年级十二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分 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 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超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虽不 见白雪aidi,气温却zhou降,寒气砭骨。 (1)给加点字注音(2分):蒿草 大厦() (2)据拼音写汉字(2分):白雪aidi() 气温()降 (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2分) 2、诗文默写(13分) 化作春泥更护花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3)夫战,勇气也 (4)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 曲 (5)《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名句是 (6)《山坡羊·潼关怀古》中以警句形式道出统治者剥削人民,压迫人民本质的句子是: (7)《观刈麦》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独特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分) 《纪念白求恩》一文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 神 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学了《最苦与最乐》,我认识到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2015 年秋泉港区八年级十二月份教学质量检测 语 文 试 题 (满分:150 分 考试时间:120 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30 分) 1、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作答(6 分) 它们是一片蒿草,而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是三棵擎天的椰子树;它们是一堆玩具,而帝国大厦和世贸 中心是三只啃食月中桂叶的长颈鹿。登上帝国大厦和世贸中心,有如超过雪线,登上了珠穆朗玛峰。虽不 见白雪 áiái,气温却 zhòu 降,寒气砭骨。 (1)给加点字注音(2 分):蒿.草( ) 大厦.( ) (2)据拼音写汉字(2 分):白雪 áiái( ) 气温( )降 (3)分析文中画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有 。(2 分) 2、诗文默写(13 分) (1) ,化作春泥更护花。 (2) ,铜雀春深锁二乔。 (3)夫战,勇气也。 , , 。 (4)古老的砖石和清新的白雪 , ,像是一幅色彩对比强烈的版 画。 (5)《过零丁洋》中表明作者以死明志的名句是“ , 。” (6)《山坡 羊· 潼关 怀古 》中 以警 句形 式道 出统 治者 剥削 人民 ,压 迫人 民本 质的 句子 是: “ , 。” (7)《观刈麦》刻画了劳动人民在特定情况下独特矛 盾心理的句子是: “ , 。” 3、根据课文内容填空(3 分) 《 纪 念 白求 恩 》 一文 高 度赞 扬 了白 求 恩同 志 的国 际 主 义精 神 、毫 不 利己 专 门利 人 的 精 神、 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学了《最苦与最乐》,我认识到 了 是人生最大的痛苦, 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4、综合性学习。(8分) (1)你班举行了一次以“惜时勤学”为主题的“格言交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经过同学们的一致推 选,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①作为主持人的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那么,现在展示出来吧。(3分) ②活动中,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格言展示了出来,其中包括: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一颜真卿 B.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一华罗庚 C.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一一童第周 D.不是时间绞杀天才,而是天才战胜时间。—一别林斯基 E.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如果老师让你选一条布置教室的墙壁,你会选第条,理由是 (3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消息的主要内容(2分)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谭卫丰)9月30日,是全国首个烈士纪念日,娄底市在双峰县蔡和森广场隆重 举行烈士公祭仪式。来自全市的500余名干部和群众参加公祭活动,深刻缅怀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娄底市委书记龚武生宣读祭文。 句话概括: (不超过30个字) 、阅读理解(60分) (一)《教学相长》《玉不琢,不成器》比较阅读。(17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 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典:典籍。)
4、综合性学习。(8 分) (1)你班举行了一次以“惜时勤学”为主题的“格言交流”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经过同学们的一致推 选,你是这次活动的主持人。 ①作为主持人的你应该先有一段精彩的开场白。那么,现在展示出来吧。(3 分) ②活动中,同学们把课前收集的格言展示了出来,其中包括: A.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B.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华罗庚 C.认真是成功的秘诀,粗心是失败的伴侣。——童第周 D.不是时间绞杀天才,而是天才战胜时间。——别林斯基 E.骄傲自满是我们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这个陷阱是我们自己亲手挖掘的。 ——老舍 如果老师让你选一条布置教室的墙壁,你会选第 条,理由是 (3 分) (2)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消息的主要内容(2 分) 娄底新闻网讯(记者 谭卫丰)9 月 30 日,是全国首个烈士纪念日,娄底市在双峰县蔡和森广场隆重 举行烈士公祭仪式。来自全市的 500 余名干部和群众参加公祭活动,深刻缅怀为中国革命事业和社会主义 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娄底市委书记龚武生宣读祭文。 一句话概括: (不超过 30 个字) 二、阅读理解(60 分) (一)《教学相长》《玉不琢,不成器》比较阅读。(17 分) 【甲】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乙】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 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典籍。)
5、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5分 (1)不知其旨也( )(2)知困然后能自强( (3)教学相长( )(4)是故古之王者 (5)此之谓乎( 6、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人不学,不知道。 7、甲文的中心句是 乙文“玉不琢,不成器”的比喻义 (4分) 8、读了这两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认识。(4分) (二)阅读节选,完成下列问题。(19分)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 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 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 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 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 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 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9.对这段文字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A.①/②-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⑨/⑩ C.①-⑦/⑧-⑩ D.①②/③-⑩ 10.对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2分) A.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不利已专利人的精神 B.叙述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 C.叙述白求恩同志的必要性。 D.批评"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错误态度恶劣 11.分析”无不为之感动”一句(4分) 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之”指代 为"可换用的一个词是 12."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段文字夹叙夹议的特点十分明显,这段文字中"议”的句 子是第 句。(3分):本段文字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句,侧面介绍白求恩 同志的语句是第句。(2分) 1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分析其有何作用?(3分)
5、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5 分 (1)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强.( ) (3)教学相长.( ) (4)是故..古之王者( ) (5)此之谓.乎( ) 6、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人不学,不知道。 7、甲文的中心句是: ; 乙文“玉不琢,不成器”的比喻义 。(4 分) 8、读了这两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认识。(4 分) (二)阅读节选,完成下列问题。(19 分) 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 忱。②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③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 的。④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⑤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 不知道。⑥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⑦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 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⑧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 的精神所感动。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 不为之感动。⑩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9.对这段文字层次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①/②—⑦/⑧⑨/⑩ B.①②/③-⑨/⑩ C.①-⑦/⑧-⑩ D.①②/③-⑩ 10.对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的概括,最准确的一项是( )(2 分) A.赞扬并号召学习白求恩不利已专利人的精神。 B.叙述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 C.叙述白求恩同志的必要性。 D.批评"不少的人"对工作,对同志、对人民的错误态度恶劣。 11.分析"无不为之感动"一句(4 分) 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__________________,"之"指代_______________, "为"可换用的一个词是__________________。 12."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本段文字夹叙夹议的特点十分明显,这段文字中"议"的句 子是第___________句。(3 分);本段文字中正面介绍白求恩同志的语句是第_____句,侧面介绍白求恩 同志的语句是第______句。(2 分) 13.选文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分析其有何作用?(3 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文段中为什么对白求恩用了三种称呼?请简要回答(3分) ①称“白求恩同志” ②称“白求恩” ③称“白求恩医生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分) 卖豆浆的孩子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 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 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 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 凊水添加到豆装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 舀豆浆,有奈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 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 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 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 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 10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 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 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 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 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 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野趣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 声音之后,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 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3分) 16.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3分) A→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竞→B→C 17.结舍语境,理解第③段“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一句中“熟练”一词的含义 (3分)
14.文段中为什么对白求恩用了三种称呼?请简要回答(3 分) ①称“白求恩同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称“白求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称“白求恩医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6 分) 卖豆浆的孩子 ①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这个孩子大约有十一二岁的年龄,每天早晨 的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小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②最初发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以为是孩子的父母正巧这几天有什么事,让孩子代替几天罢了,也 没有引起过多的注意。但是,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门口吆喝鲜豆浆的声音却一直是这个孩子,一种好奇 心驱使着我走出了家门,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③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用力地用那个很大的铁皮瓢一下一下地从那个大塑料桶里往外舀 清水添加到豆装机里,又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袋接豆浆,五角钱一份,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 舀豆浆,有奈不紊。盛清水的塑料桶有一米多高,放在一辆三轮车上,因而当卖去一半多以后,再舀,他 的臂膀就不够长了.这时候,他往往就将半个身子趴在桶边上.看到他辛苦忙碌的样子,我虽然想急于了解 却又不忍心打扰他。 ④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依然像往日一样 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买豆浆的人很少,到我买的时候,我趁着没有人,就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 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了?他说一年多了,从 10 岁开始就卖。 ⑤看着 面前这个孩子,心里很不是滋味。10 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他不是短短的几天代替 父母,而是承担了家庭中谋生计的一份责任,或者说,他 从 10 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⑥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生 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所有的那些稚嫩与 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熟,几分老练、一些骨气,而且,我还看到了一种生的勇气与坚强。 ⑦当时小雨一直在下,他的头发和一件小背心都淋湿了,这个时候走过来一个领孩子去上学的女人。 那孩子穿了一件夹衣,女人给孩子打着一把美丽的伞。那个孩子大约也是十一二岁的年龄。 ⑧站在两个孩子之间,我不由自主地摇了摇头,那个孩子现在是幸福的,但这个卖豆浆的孩子呢? ⑨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小区的门口响亮地吆喊.这个声音成为了我们居民生活中 的一部分,或者起床买野趣早点,去上班,喊孩子起床,或者击做生意。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 声音之后,台上正在读的书或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吸纳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⑩我总这样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一定是他将来人生的一笔财富。 (选自《少年大世界》有删改) 15.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请用一句话概括回答。(3 分) 16.根据“我”对孩子卖豆浆行为的情感态度变化,理清文章思路,完成填空。(3 分) A →我实在想了解个究竟→ B →C 17.结舍语境,理解第③段“他很熟练地算账、找钱、舀豆浆有条不紊。”一句中“熟练”一词的含义。 (3 分)
18.第⑥段划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 用?(3分) 19.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什么启示?(4分)
18.第⑥段划线句“孩子生得虎头虎脑,极壮健,很精神,两只眼睛明亮而有神。”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 用?(3 分) 19.结合卖豆浆孩子的经历,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获得什么启示?(4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