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监察机构—御史 长官:御史大夫 副官:御史中丞 侍御史,主要职责是对中央官进行监察和纠弹,并且 参与疑难案件的审理。 殿中侍御史,主要任务是对百官在宫内违法或失礼的 行为或言论进行监察。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主要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 还要监察中央的六部官员。 《通典》卷二四《职官六》: “唐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 为雄要
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监察机构——御史台 长官:御史大夫 副官:御史中丞 侍御史,主要职责是对中央官进行监察和纠弹,并且 参与疑难案件的审理。 殿中侍御史,主要任务是对百官在宫内违法或失礼的 行为或言论进行监察。 监察御史,监察御史主要负责对地方官的监察。同时 还要监察中央的六部官员。 《通典》卷二四《职官六》: “唐自贞观初以法理天下,尤重宪官,故御史复 为雄要
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唐代御史的獬豸冠 睿宗桥陵獬豸
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睿宗桥陵獬豸 唐代御史的獬豸冠
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省制的特点: 省按照决策的程序分工,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讨论,形 成决策,由中书省起草,皇帝批准后再由门下省审核, 下发尚书省执行。在三省制的体制下,政事堂是最高的 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说,决策与 行政是分开的
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三省制的特点: 三省按照决策的程序分工,三省长官在政事堂讨论,形 成决策,由中书省起草,皇帝批准后再由门下省审核, 下发尚书省执行。在三省制的体制下,政事堂是最高的 决策机构,尚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也就是说,决策与 行政是分开的
政治制度 三省制瓦解与使职差遣制的流行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号‘中书 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日吏房,二日枢机 房,三日兵房,四日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 以主众务焉
政治制度 三省制瓦解与使职差遣制的流行 《新唐书》卷四六《百官志》: 唐玄宗开元十一年(723)“改政事堂号‘中书 门下’,列五房于其后:一曰吏房,二曰枢机 房,三曰兵房,四曰户房,五曰刑礼房,分曹 以主众务焉
政治制度 三省制瓦解与使职差遣制的流行 中书门下 “中书门下”不仅继续具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 力,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也具有 的行政权力。因此,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中书门下掌 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成为最高的决策兼行政 机关。唐初以政务处理程序分工、决策与行政分离的 省制名存实亡了
政治制度 三省制瓦解与使职差遣制的流行 “中书门下”不仅继续具有原来政事堂的决策的功能和权 力,而且由于五房等办事机构的设立,中书门下也具有 的行政权力。因此,政事堂改中书门下后,中书门下掌 握了从决策到执行的全部权力,成为最高的决策兼行政 机关。唐初以政务处理程序分工、决策与行政分离的三 省制名存实亡了。 刑 礼 房 户 房 兵 房 枢 机 房 吏 房 中书门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