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刻書 所谓私刻,又称家刻,是指私人出资刊 私刻本往往以“某堂 “某府某家辈 地属于私刻》种,而直是私 很有代表性的
私人刻 書 所谓私刻,又称家刻,是指私人出资刊 刻图书。 私刻本往往以“某堂”、“某斋”、“某 宅”、“某府”、“某家塾”等字样为标记。 家塾本也属于私刻之一种,而且是私 刻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种版本
私家刻書的赶源 始于唐,最早的私人刻家是幹泉。唐 范《溪友議)卷 普泉苦求龍虎之母五自 马大延方 雕印 7849在喜南西 道翻察我數《宏傅更 有其深刻指景
私家刻書的起源 私刻始于唐,最早的私人刻書家是紇幹泉。唐 范攄《雲溪友議》卷下雲: “紇幹尚書泉苦求龍虎之丹十五餘稔,及鎮江 右,乃大延方術之士,乃作《劉宏傳》,雕印 數千本,以寄中朝及四海精心燒煉之者……” 唐宣宗大中元年至三年(847~849)在江南西 道任觀察使。至於他雕印數千本《劉宏傳》更 有其深刻背景
五代的私人刻書 唐朝滅广之後的第二 前蜀任知玄自出棒錢星賃良王開雕杜 光庭的《道德真廣里義》30 前蜀彰德车(923)蜀國量域和待檢莓他師 《禪
五代的私人刻書 也有早于毋昭裔的。就在唐朝滅亡之後的第二 年,前蜀任知玄自出俸錢,雇賃良工,開雕杜 光庭的《道德真經廣聖義》30 卷 前蜀乾德五年(923)蜀國曇域和尚檢尋他師 父貫休的詩稿約一千首,雕刻成部,題號《禪 月集》 “五代和凝始以梨板刊書。 ”他是自著、自寫、 自刻、自印、自發的第一人
毋昭裔名聲远扬 南王明清《塞》要 時·誉借(文選》於交遊
毋昭裔 名聲远扬 南宋王明清《揮麈錄》雲: “毋昭裔貧賤時,嘗借《文選》於交遊 間,其人有難色。發憤,異日若貴,當 版以鏤之。後仕王蜀為宰相(按毋昭裔 所仕乃孟蜀),遂踐其言。後唐平蜀, 明宗命太學博士李鄂仿其製作,刊版國 子監。
朱熹刻書 他在给林德久的信中說 庸章句》已刻成合須修。应處 目不可面父
朱熹刻書 他在給林德久的信中說: “《中庸章句》已刻成,尚須修一兩處, 以《或問》未罷,亦未欲出,次第更一 兩月可了。大抵日困應接,不得專一工 夫,今又目盲,尤費力爾。不知天意如 何,且留得一隻眼,一些文字以遺後 來,亦是一事。今左目已不可治,而又 頗侵右目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