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本题3分) 当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一媒质质元的最大变形量 发生在 (A)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处 (B)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2A/2)处 (C)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 D)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A2处(A是振动振幅) 5.(本题3分) 若在弦线上的驻波表达式是y=0.20sin2xcos207t(S) 则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进行的行波为:
4. (本题3分) 当机械波在媒质中传播时,一媒质质元的最大变形量 发生在 (A) 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最大位移处 (B) 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 ( )处 (C) 媒质质元在其平衡位置处 (D) 媒质质元离开其平衡位置 A/2 处(A 是振动振幅) 2A/ 2 5. (本题3分) 若在弦线上的驻波表达式是 则形成该驻波的两个反向进行的行波为: y = 0.20sin2 xcos20 t (SI)
1-21-2 (A)y1=0.10c0s[2n(10t-X)+xzl y2=0.10c0s[27(10t+X)+兀 (SD (B)y=0.10c0s[2(10t-X)-0.25 y2=0.10cos2(10t+X)+0.757]S1 (C)y1=0.10c0s2丌(10t-X)+x y2=0.10c0s2(10t+X)-丌 (SD (D)y1=0.10c0s27(10t-X)+0.757 y2=010c0s2m(10+X)+0.75z](S)
(D) (C) (B) 0.10cos[2 (10 ) 0.25 ] y1 = t − X − 0.10cos[2 (10 ) 0.75 ] y2 = t + X + ] 21 0.10cos[2 (10 ) y1 = t − X + ] 21 0.10cos[2 (10 ) y2 = t + X − 0.10cos[2 (10 ) 0.75 ] y1 = t − X + 0.10cos[2 (10 ) 0.75 ] y2 = t + X + (SI) (SI) (SI) (A) ] 21 0.10cos[2 (10 ) y1 = t − X + ] 21 0.10cos[2 (10 ) y2 = t + X + (SI)
6.(本题3分) 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λ的单色平 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干涉条文如图所示,每一条纹 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 则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 (A)凸起,且高度为4(B)凸起,且高度为/2 (C)凹陷,且深度为λ2(D)凹陷,且深度为λ4 平玻璃 空气劈尖
6. (本题3分) 用劈尖干涉法可检测工件表面缺陷,当波长为 的单色平 行光垂直入射时,若观察到干涉条文如图所示,每一条纹 弯曲部分的顶点恰好与其左边条纹的直线部分的连线相切, 则工件表面与条纹弯曲处对应的部分 凸起,且高度为/4 凸起,且高度为/2 (C) 凹陷,且深度为/2 (D) 凹陷,且深度为/4 (A) (B) 平玻璃 空气劈尖
7.(本题3分)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混合光,让他垂直通过一偏振 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 大知识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鱼片振光的 光强比值为 (A)12 (B)1/5 (C)1/3 (D)2/3 8.(本题3分) 假定氢原子原是静止的,则氢原子从n=3激发状态直接通 过辐射跃迁到基态时的反冲速度大约是 (A)10m/s (B)100m/S (C)4m/s (D)400m/S (氢原子的质量m=167×1027kg)
7. (本题3分) 一束光是自然光和偏振光的混合光,让他垂直通过一偏振 片。若以此入射光束为轴旋转偏振片,测得透射光强度最 大知识最小值的5倍,那么入射光束中自然光鱼片振光的 光强比值为 8. (本题3分) 假定氢原子原是静止的,则氢原子从n=3激发状态直接通 过辐射跃迁到基态时的反冲速度大约是 (氢原子的质量m=1.6710-27kg) (A) 1/2 (C) 1/3 (D) 2/3 (B) 1/5 (A) 10m/s (B) 100m/s (C) 4m/s (D) 4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