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卷囗B卷囗C卷 课程名称: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课程代码:ENV11000201 开课院系:环境科学与工程系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倛其他 姓名:俞清媛学号:17300110037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系 声明:我已知悉学校对于考试纪律的严肃规定,将秉持诚实守信宗旨,严守考试纪律,不 作弊,不剽窃;若有违反学校考试纪律的行为,自愿接受学校严肃处理。 学生(签名):俞清媛 2018年6月28日 题号1 3 5 6 8 总分 得分 (以下为试卷正文或课程论文题目) 任选以下一个选题(或其他课程相关选题),写一篇论文,字数2000以上,具 体论文题目学生拟定 选题1:中外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特征与发展比较 选题2: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选题3: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XX为例 选题4:绿地规划与海绵城市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系 2017~2018 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A 卷 B 卷 C 卷 课程名称: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 课程代码:ENVI110002.01 开课院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考试形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其他 姓名: 俞清媛 学号:17300110037 专业:中国语言文学系 声明:我已知悉学校对于考试纪律的严肃规定,将秉持诚实守信宗旨,严守考试纪律,不 作弊,不剽窃;若有违反学校考试纪律的行为,自愿接受学校严肃处理。 学生(签名): 俞清媛 2018 年 6 月 28 日 题号 1 2 3 4 5 6 7 8 总分 得分 (以下为试卷正文或课程论文题目) 任选以下一个选题(或其他课程相关选题),写一篇论文,字数 2000 以上,具 体论文题目学生拟定。 选题 1:中外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特征与发展比较; 选题 2:园林绿地在改善城市环境中的作用; 选题 3: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景观生态规划与设计——以 XX 为例; 选题 4:绿地规划与海绵城市
具有海绵城市功能的绿地构建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海绵城市的概念做岀了一个界定,并梳理了海绵 城市与绿地建设的关系,之后通过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类实施措施 的整理分析与昆山杜克大学以水生态为中心的海绵校园建设项目为 海绵城市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一个样本,冋时也可以为我校的海绵校 园设计提供一种思考的途径。 关键词:海绵城市绿地构建校园建设实施措施 Abstract: This article firs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sponge City and connect the sponge city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en space.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nge city and the example of the Kunshan Duke Universitys construction centered with the water ecology. this article wants to provide a concept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onge city. This can also provide a way of thinking for our school's sponge campus design 海绵城市的意义 1、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 我国的城镇化倾向正在日益加快,而城镇化带来的影响也日 趋严峻,自从2011年城镇化率超过50%后,我国的城镇化比率将 不断增进到2030年的65%上下。而在这种条件背景下,城市的生 态问题和“千城一面”等其他“城市病”也正逐步遍及到中国的 各个城市中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污染事件频发,并达到历 史最严重水平;受到复合污染的水系统包括了江河湖海以及地下 水等多个方面,而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排涝不畅致使城市积水也 十分常见;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危及饮 用水安全、甚至影响到食品安全。 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有效降低社会成本和资源代价,实现城 镇的可持续发展,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手段
具有海绵城市功能的绿地构建 摘要:本文首先对于海绵城市的概念做出了一个界定,并梳理了海绵 城市与绿地建设的关系,之后通过对于海绵城市建设中各类实施措施 的整理分析与昆山杜克大学以水生态为中心的海绵校园建设项目为 海绵城市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一个样本,同时也可以为我校的海绵校 园设计提供一种思考的途径。 关键词:海绵城市 绿地构建 校园建设 实施措施 Abstract:This article first defines the concept of the sponge City and connect the sponge city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reen space. Then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various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ponge city and the example of the Kunshan Duke University’s construction centered with the water ecology, this article wants to provide a concept of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sponge city. This can also provide a way of thinking for our school's sponge campus design. 一、 海绵城市的意义 1、海绵城市提出的背景 我国的城镇化倾向正在日益加快,而城镇化带来的影响也日 趋严峻,自从 2011 年城镇化率超过 50%后,我国的城镇化比率将 不断增进到 2030 年的 65%上下。而在这种条件背景下,城市的生 态问题和“千城一面”等其他“城市病”也正逐步遍及到中国的 各个城市中。 生态环境形势严峻,区域性复合型污染事件频发,并达到历 史最严重水平;受到复合污染的水系统包括了江河湖海以及地下 水等多个方面,而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排涝不畅致使城市积水也 十分常见;这些生态环境问题影响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危及饮 用水安全、甚至影响到食品安全。 因此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必须有效降低社会成本和资源代价,实现城 镇的可持续发展,而海绵城市理念的实施是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手段
2、海绵城市的定义 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的雨洪管理概念,是指通过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对建筑、道路、绿地、水体等设计加入绿色可循环理 念,让城市应对雨洪时具有如海绵一样的良好“弹性”调节,达 到对雨水的科学、全面控制,实现雨水自然式积蓄、渗透、净化、 再利用。尊崇自然、强调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注重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原则,有效协调突岀资源环境问题,这是一种低影响开发 模式,也是一种可持续城市发展方式。 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水生态与水环境之间是一个复杂生态问题的矛盾体并关系到 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初期的城市建设中,一般是针对水 体和河道本身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城市中的水资源问 题,但这种方法从来只能够暂时解决一部分的问题而无法触及根 源,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 水生态系统失调是造成水生态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从根本 上解决城市中存在的水生态问题,首要任务是从水生态系统采取 措施,对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结构进行调理,改变以往的城市 雨水管理方面,拋弃治标不治本的排水措施,通过采取建设具有 海绵城市概念的绿地,包括雨水花园或是植草沟等生态方法,从 而达到调节城市水资源排放的目的。场地源头的方法、调蓄净化 的方法以及对径流雨水的回收利用都可以作为对已经存在的径流 问题的解决措施,而在维持现有治理结果的方面,解决水资源的 安全排放问题以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降低城市径流污染负 荷,才能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以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城市绿地 1、合理确定绿地的海绵功能 山水林田湖是城市生态的基地,城市绿地是城市的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需求,也是城市居民休 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城市绿地按照标准分类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 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 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绿化隔离带、野生
2、海绵城市的定义 海绵城市,作为新一代的雨洪管理概念,是指通过城市规划 建设管理,对建筑、道路、绿地、水体等设计加入绿色可循环理 念,让城市应对雨洪时具有如海绵一样的良好“弹性”调节,达 到对雨水的科学、全面控制,实现雨水自然式积蓄、渗透、净化、 再利用。尊崇自然、强调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注重人与自然和 谐共生原则,有效协调突出资源环境问题,这是一种低影响开发 模式,也是一种可持续城市发展方式。 二、 绿地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水生态与水环境之间是一个复杂生态问题的矛盾体并关系到 生态环境的各个方面。在我国初期的城市建设中,一般是针对水 体和河道本身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来解决城市中的水资源问 题,但这种方法从来只能够暂时解决一部分的问题而无法触及根 源,只能说是治标不治本。 水生态系统失调是造成水生态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从根本 上解决城市中存在的水生态问题,首要任务是从水生态系统采取 措施,对水生态系统的功能以及结构进行调理,改变以往的城市 雨水管理方面,抛弃治标不治本的排水措施,通过采取建设具有 海绵城市概念的绿地,包括雨水花园或是植草沟等生态方法,从 而达到调节城市水资源排放的目的。场地源头的方法、调蓄净化 的方法以及对径流雨水的回收利用都可以作为对已经存在的径流 问题的解决措施,而在维持现有治理结果的方面,解决水资源的 安全排放问题以减少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降低城市径流污染负 荷,才能进一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三、 以海绵城市理念构建城市绿地 1、合理确定绿地的海绵功能 山水林田湖是城市生态的基地,城市绿地是城市的不可或 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生态平衡的需求,也是城市居民休 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城市绿地按照标准分类包括: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 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郊野 公园、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林地、绿化隔离带、野生
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态功能、文化休憩功能、美 化城市功能、应急避险功能、文化涵养功能。 同时,在海绵堿市的理念下,城市绿地又是建设海绵城市、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载体。各种绿色要素,包括城 市绿地、水系、湿地及林地、农地等是减缓雨水产汇流及排放 速度并增加土壤入渗的最佳载体 对高度密集城市地区,增大绿色基础设施的比重,在蓄涝 滞洪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 城市绿地是重要的海绵体,对于实现“把有限的雨水留下 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 绵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从上述的概念出发,城市绿地应该具有的海绵城市功能包 括:増加雨水土壤入渗、増加城市蓄涝滞洪能力,从而减少雨 水在路面的积聚;对雨水进行自然的净化,降低对地下水及水 体的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 2、海绵设施与绿地的融合 各类海绵城市开发技术包含若干不同形式的海绵开发设施,主 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 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 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 应根据设计目标灵活选用海绵设施及其组合系统与绿地建设进行 融合。根据主要功能按相应的方法进行设施规模计算,并对单项 设施及其组合系统的设施选型和规模进行优化。 附绿地低影响开发主要设施选用表 技术类型 序号 单项设施 下沉式绿地 生物滞留设施 渗透技术 渗透塘 渗井 透水铺装
动植物园、湿地、垃圾填埋场恢复绿地等) 城市绿地的主要功能包括:生态功能、文化休憩功能、美 化城市功能、应急避险功能、文化涵养功能。 同时,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城市绿地又是建设海绵城市、 构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载体。各种绿色要素,包括城 市绿地、水系、湿地及林地、农地等是减缓雨水产汇流及排放 速度并增加土壤入渗的最佳载体 对高度密集城市地区,增大绿色基础设施的比重,在蓄涝 滞洪方面可以发挥巨大的潜力 城市绿地是重要的海绵体,对于实现“把有限的雨水留下, 利用自然力量排水,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 绵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从上述的概念出发,城市绿地应该具有的海绵城市功能包 括:增加雨水土壤入渗、增加城市蓄涝滞洪能力,从而减少雨 水在路面的积聚;对雨水进行自然的净化,降低对地下水及水 体的污染;充分利用水资源。 2、海绵设施与绿地的融合 各类海绵城市开发技术包含若干不同形式的海绵开发设施,主 要有透水铺装、绿色屋顶、下沉式绿地、生物滞留设施、渗透塘、 渗井、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雨水罐、调节塘、调节池、植草 沟、渗管/渠、植被缓冲带、初期雨水弃流设施、人工土壤渗滤等。 应根据设计目标灵活选用海绵设施及其组合系统与绿地建设进行 融合。根据主要功能按相应的方法进行设施规模计算,并对单项 设施及其组合系统的设施选型和规模进行优化。 附绿地低影响开发主要设施选用表 序号 技术类型 (按主要功能) 单项设施 1 渗透技术 下沉式绿地 生物滞留设施 渗透塘 渗井 透水铺装
蓄水池 储存技术 雨水湿地 3 调节技术 调节塘 植草沟 4 转输技术 渗管/渠 截污净化技术 2.1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植被洼地、浅沟和低势绿地)由植被、地 表洼地和渗透空间、人工改良土壤以及排水管道(选择性) 组成,选择耐涝性的植被加强对雨水的有效过滤与渗透。 地表洼地的尺寸根据涵洞的溢流来设计,使地表积水在 24~-48小时内渗入地下。自然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别于传 统的排水系统,让雨水顺着街道流入收集管网,然后直接排 入河流或湖泊,而是将雨水留住,通过植物的过滤和土壤的 下渗,补充地下水。自然排水系统比传统排水系统造价更低, 可以进行更有效地控制径流量。 溢流口 蓄水层100200mm Q 种植土250mm 接雨水管渠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典型构造示意图 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的重要应用,经常被用于道路、 停车场、学校周围,以降低地面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下 沉式绿地高程比周围地面略低,在绿地内设置有雨水溢流口, 且雨水溢流口高程在绿地与地面高程之间。 由于下沉式绿地高程较低,硬化地面上的雨水会逐渐流 向绿地,在绿地上汇聚,绿地上的植物、土壤会截流和净化 雨水,无法容蓄的雨水会排入雨水管网,作为地下水的补充
2.1 下沉式绿地 下沉式绿地(植被洼地、浅沟和低势绿地)由植被、地 表洼地和渗透空间、人工改良土壤以及排水管道(选择性) 组成,选择耐涝性的植被加强对雨水的有效过滤与渗透。 地表洼地的尺寸根据涵洞的溢流来设计,使地表积水在 24~48 小时内渗入地下。自然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有别于传 统的排水系统,让雨水顺着街道流入收集管网,然后直接排 入河流或湖泊,而是将雨水留住,通过植物的过滤和土壤的 下渗,补充地下水。自然排水系统比传统排水系统造价更低, 可以进行更有效地控制径流量。 溢流口 蓄水层 100-200mm 种植土 250mm 接雨水管渠 狭义的下沉式绿地典型构造示意图 下沉式绿地是海绵城市的重要应用,经常被用于道路、 停车场、学校周围,以降低地面径流量,减少洪涝灾害。下 沉式绿地高程比周围地面略低,在绿地内设置有雨水溢流口, 且雨水溢流口高程在绿地与地面高程之间。 由于下沉式绿地高程较低,硬化地面上的雨水会逐渐流 向绿地,在绿地上汇聚,绿地上的植物、土壤会截流和净化 雨水,无法容蓄的雨水会排入雨水管网,作为地下水的补充。 2 储存技术 蓄水池 雨水湿地 3 调节技术 调节塘 4 转输技术 植草沟 渗管/渠 5 截污净化技术 植被缓冲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