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儿童龋病 口腔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 胡资 讲课时间:2015年11月03日 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由于病的高患病率,世界卫生 组织已经将癌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龋病一起列入世界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龋病可发生 于儿童和成人,由于儿童的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整个儿童年龄段的领骨处于生长发有时 期,因此儿童与成人龋病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还有很多不同及其自身的特点,本章节我们 用三个学时的时间介绍儿童幅病的特点。 儿童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哪个同学知道是哪两大类 吗?请回答。对,儿童龋病分为乳牙龋病和年轻恒牙龋病。本章节根据儿童牙体的生理、解 剖和儿童心理的特点主要阐述儿童幅病的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易患龋原因、解病危害和防 治特点及原则。 本章节我们要求同学们堂握儿童挺病的发病特点、临床分型及其治疗特点,熟采儿帝易忠短 的原因,了解儿童辆病的综合防治原则。 这是我们推荐的相关参考书籍,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查阅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下面我们开始介绍第一节,乳牙精病。首先介绍乳牙佛病的患偏情况及特点。 首先介绍乳牙龋病的患龋情况。乳牙在萌出口腔后即可龋,国内外均有出生后6个月的婴 儿上领乳中切牙龋坏的报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乳牙龋是一个10个月大的要儿。 (因报告者、地区、时间的差异,为20%~90%不等。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 调查结果表明,5岁儿童患龋率平均为66.0%,城市为62.0%,农村为70.2%,龋均平均3.5, 城市为3.09,农村为3.92。重庆地区:总志患龋率为64.35%,城市为59.52,农村为69.25: 总龋均为3.57,城市3.1,农村4.05:总充填率为0.6%,城市为1.11%,农村为02%) 关于乳牙龋齿发病的特点,目前较公认的是:患龋率随时间上升:农村的患龋率有所上升 乳牙>恒牙。乳牙萌出即可患龋,随年龄不断升高,7-8岁为高峰期,而后由于乳恒牙的替 换逐渐下降:性别和民族对志龋率总体影响不大。 乳牙龋齿的好发部位,首先是好发牙位: 上领乳切牙、下颌乳磨牙>上领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乳尖牙、下颌乳切牙 龋齿左右牙位总体上基本对称分布;下面有几张图表,请看: (详细的牙位高低排列顺序,因报告者不同稍有差异。有资料表明为:下领第二乳磨牙>」 颌第二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上颌 乳尖牙>下领乳尖牙>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 然后是好发牙面,乳前牙多发生在近远中邻面和唇面,乳磨牙为咬合面和近远中邻面。 好发部位与年龄也有关系: 1-2岁:好发于上领乳前牙的唇面和邻面
1 第七章 儿童龋病 口腔儿童口腔医学教研室 胡赟 讲课时间:2015 年 11 月 03 日 龋病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人群,由于龋病的高患病率,世界卫生 组织已经将癌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及龋病一起列入世界三大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龋病可发生 于儿童和成人,由于儿童的特殊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整个儿童年龄段的颌骨处于生长发育时 期,因此儿童与成人龋病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还有很多不同及其自身的特点,本章节我们 用三个学时的时间介绍儿童龋病的特点。 儿童龋病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可以分为两大类,有哪个同学知道是哪两大类 吗?请回答。对,儿童龋病分为乳牙龋病和年轻恒牙龋病。本章节根据儿童牙体的生理、解 剖和儿童心理的特点主要阐述儿童龋病的发病特点、临床分类、易患龋原因、龋病危害和防 治特点及原则。 本章节我们要求同学们掌握儿童龋病的发病特点、临床分型及其治疗特点,熟悉儿童易患龋 的原因,了解儿童龋病的综合防治原则。 这是我们推荐的相关参考书籍,同学们可以在课余时间查阅学习,以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下面我们开始介绍第一节,乳牙龋病。首先介绍乳牙龋病的患龋情况及特点。 首先介绍乳牙龋病的患龋情况。乳牙在萌出口腔后即可患龋,国内外均有出生后 6 个月的婴 儿上颌乳中切牙龋坏的报道。我们在临床上遇到的乳牙龋是一个 10 个月大的婴儿。 (因报告者、地区、时间的差异,为 20%~90%不等。2005 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 调查结果表明,5 岁儿童患龋率平均为 66.0%,城市为 62.0%,农村为 70.2%,龋均平均 3.5, 城市为 3.09,农村为 3.92。重庆地区:总患龋率为 64.35%,城市为 59.52,农村为 69.25; 总龋均为 3.57,城市 3.1,农村 4.05;总充填率为 0.6%,城市为 1.11%,农村为 0.2%) 关于乳牙龋齿发病的特点,目前较公认的是:患龋率随时间上升;农村的患龋率有所上升; 乳牙>恒牙。乳牙萌出即可患龋,随年龄不断升高,7-8 岁为高峰期,而后由于乳恒牙的替 换逐渐下降;性别和民族对患龋率总体影响不大。 乳牙龋齿的好发部位,首先是好发牙位: 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下颌乳切牙; 龋齿左右牙位总体上基本对称分布;下面有几张图表,请看: (详细的牙位高低排列顺序,因报告者不同稍有差异。有资料表明为:下颌第二乳磨牙>上 颌第二乳磨牙>下颌第一乳磨牙>上颌第一乳磨牙>上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上颌 乳尖牙>下颌乳尖牙>下颌乳中切牙>上颌乳侧切牙)。 然后是好发牙面,乳前牙多发生在近远中邻面和唇面,乳磨牙为咬合面和近远中邻面。 好发部位与年龄也有关系: 1-2 岁:好发于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和邻面
34岁:好发于乳磨牙的领面窝沟 45岁:好发于乳磨牙的邻面 7-8岁:乳磨牙龋已发展致牙髓炎根尖周炎 下面我们介绍乳牙龋病的特殊临床类型,按龋病的进展我们分为两大类:急性龋和慢性龋, 急性龋又叫湿性,慢性又叫干性。 1、急性龋或得性魎:如猛性短(rampant caries),又叫猖獗龋。是指短期内发生在多数牙 位,多数牙面的急性进展型重度龋病。常累及不易患龋的下前牙和牙尖、嵴,很快形成 洞,继发牙髓、尖周炎,最终导致全口残冠、残根。既见于乳牙也见于恒牙。多由全身因 素所致。如消瘦、虚弱型体质者:心情紧张、情绪不安者:某些传染性疾病之后:某些导 致唾液减少或缺乏的全身性疾病(如口眼干燥综合征)片嗜好甜食者。 慢性龋或干性龋:如静止龋(ries)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龋病发展的停止,如局部 环境改变等。牙冠广泛崩坏,牙髓仍正常,龋蚀停止进展,表面硬化、光洁,呈暗褐色,呈 静止性幅。 下面重点介绍乳牙龋病特殊类型: 、奶瓶龋(milk botlecaries、nursing caries) 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且奶瓶内多为发酵饮料,上颌乳切牙的唇面较快发展成广泛性幅。 乳牙表面结构不成熟,钙化程度低,易受酸侵蚀。长时间在口中,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 奶瓶龋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喂养方法不当,如长期夜间就寝前喂养,夜间睡觉后口腔活动和 睡液分泌减少、质地变稠,自洁作用差,喂养的牛奶、饮料或母乳等含糖量高,乳酸菌饮料 PH值低,夜间长期滞留于刚萌不久、牙体不成熟的牙面上,很容易引起牙体快速脱钙、患 龋。奶瓶喂时,婴儿常边吸吮边戏耍,奶嘴停用口中时间较母乳喂养长,吸吮运动反而不及 母乳喂养活跃。 奶瓶龋少见于下领乳前牙,与下领、下唇的运动,奶瓶乳头的位置,舌下腺领下腺导管的开 口右关 2、环状龋也是乳牙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1指围绕上颌乳前牙牙冠颈部1/3处环形 一圈的特定辆病,2唇面及邻面均可龋坏,3龋坏发展较快4乳牙独有 其原因是乳牙颈部特点-矿化程度低,局部食物易滞留,局部自洁作用较差。 (Massler,Schour)分类:单纯性(ordinaryrie),忽视性牌(neglected caries),少年龋 (teenage caries)9獗性(rampant caries)) ABC分类是我们要求掌握的一种分类方法。我们根据龋齿发生的牙位和区域分为A、B、 C三型。首先我们把上下颌乳牙分为前牙区(F)、磨牙区(M)共六个区。A型是指龋齿出 现于上颌F或仅出现于磨牙区M,B型是上颌F和M区同时出现龋齿,C型指下颌F或是 包含下颌F及其它部位同时患龋。ABC分类的意义就在于: A型:单纯型,如及时修复治疗,预后较好 B型:病敏感度高,需及时治疗和定期检查 C型:重度隔齿,酶病敏感度高,应特别关注 四度分类 C1:浅龋,呈白垩色,用探针可探及 C2:中龋,牙本质龋坏明显,但未侵及牙髓,牙髓正常 2
2 3-4 岁:好发于乳磨牙的颌面窝沟 4-5 岁:好发于乳磨牙的邻面 7-8 岁:乳磨牙龋已发展致牙髓炎.根尖周炎 下面我们介绍乳牙龋病的特殊临床类型,按龋病的进展我们分为两大类:急性龋和慢性龋, 急性龋又叫湿性龋,慢性龋又叫干性龋。 1、急性龋或湿性龋:如猛性龋(rampant caries), 又叫猖獗龋。是指短期内发生在多数牙 位,多数牙面的急性进展型重度龋病。常累及不易患龋的下颌前牙和牙尖、嵴,很快形成龋 洞,继发牙髓、尖周炎,最终导致全口残冠、残根。 既见于乳牙也见于恒牙。多由全身因 素所致。 如消瘦、虚弱型体质者;心情紧张、情绪不安者;某些传染性疾病之后;某些导 致唾液减少或缺乏的全身性疾病(如口眼干燥综合征);嗜好甜食者。 慢性龋或干性龋:如静止龋(arrested caries)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龋病发展的停止,如局部 环境改变等。牙冠广泛崩坏,牙髓仍正常,龋蚀停止进展,表面硬化、光洁,呈暗褐色,呈 静止性龋。 下面重点介绍乳牙龋病特殊类型: 1、奶瓶龋(milk bottle caries、nursing caries) 由于长期用奶瓶人工喂养,且奶瓶内多为发酵饮料,上颌乳切牙的唇面较快发展成广泛性龋。 乳牙表面结构不成熟,钙化程度低,易受酸侵蚀。长时间在口中,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 奶瓶龋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喂养方法不当,如长期夜间就寝前喂养,夜间睡觉后口腔活动和 唾液分泌减少、质地变稠,自洁作用差,喂养的牛奶、饮料或母乳等含糖量高,乳酸菌饮料 PH 值低,夜间长期滞留于刚萌不久、牙体不成熟的牙面上,很容易引起牙体快速脱钙、患 龋。奶瓶喂时,婴儿常边吸吮边戏耍,奶嘴停用口中时间较母乳喂养长,吸吮运动反而不及 母乳喂养活跃。 奶瓶龋少见于下颌乳前牙,与下颌、下唇的运动,奶瓶乳头的位置,舌下腺颌下腺导管的开 口有关。 2、环状龋也是乳牙龋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特点 1 指围绕上颌乳前牙牙冠颈部 1/3 处环形 一圈的特定龋病,2 唇面及邻面均可龋坏,3 龋坏发展较快 4 乳牙独有。 其原因是乳牙颈部特点-矿化程度低, 局部食物易滞留,局部自洁作用较差 。 (Massler,Schour)分类: 单纯性龋(ordinary caries), 忽视性龋(neglected caries),少年龋 (teenage caries )猖獗性龋(rampant caries) ABC 分类是我们要求掌握的一种分类方法。我们根据龋齿发生的牙位和区域分为 A、B、 C 三型。首先我们把上下颌乳牙分为前牙区(F)、磨牙区(M)共六个区。A 型是指龋齿出 现于上颌 F 或仅出现于磨牙区 M,B 型是上颌 F 和 M 区同时出现龋齿,C 型指下颌 F 或是 包含下颌 F 及其它部位同时患龋。ABC 分类的意义就在于: A 型:单纯型,如及时修复治疗,预后较好 B 型:龋病敏感度高,需及时治疗和定期检查 C 型:重度龋齿,龋病敏感度高,应特别关注 四度分类 C1:浅龋,呈白垩色,用探针可探及 C2:中龋,牙本质龋坏明显,但未侵及牙髓,牙髓正常
C3:深龋,牙骑是震,髓腔穿通,有牙酷病史,多需要做牙略或根管治疗 C4:乳牙呈残根、残冠 下面我们介绍蹈牙短病的临床特点 1、患龋帝高,发病年龄早。患龋率可高达90%,6个月婴儿即可患龋。 2、患幅牙位多、常常是一人多牙,龋蚀范围广,一牙多面,且程度重,残冠残根多。尤其 是猛性龋和奶瓶龋。 3、龋蚀发展迅速,急性龋多,进展快,短期内继发牙髓炎、尖周炎 4、自觉症状不明显,易被家长忽视,一般就诊晚,易延误早期诊治, 5、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可保护牙髓,避免露随,常见牙冠大面积崩坏而仍为活跃,有 利于保护牙髓受感染或露髓 6、充填率低,绝大多数报告为10%以下(重庆5岁0.6%,12岁4.64%,在10%以下, 其它经济基础好的地区也只在10一20%不等),需治疗的患牙数量大. 7、充填后继发多。原因是治疗过程中龋损不易去净,隔湿困难,洞缘密合度差:充填后 继发龋多,易继发牙髓炎和尖周炎 8、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难以纠正。 下面介绍乳牙龋病的好发因素,我们从乳牙的解剖学特点、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儿童的生 活习惯特点及监护人的防意识因素十个方面来阐述。 (一)乳牙的解剖、组织特点因素 1、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冠近颈13处隆起。 2、两邻接牙为面接触,较恒牙点接触自洁作用差, 3、乳磨牙窝沟点隙,容易滞留细茵、食物,不利清洁 4、大多数乳牙列有生理间隙,细小间隙易嵌塞食物。 (二)、组织特点因素 乳牙牙体硬组织薄、钙化差、硬度低,羟磷灰石晶体小,化学反应活跃,抗酸力低。 (三)儿童的生活习惯因素 1、儿童进餐次数多,食物的纤维成分少、质软、粘稠、含糖量高,易滞留在牙面产酸。 2、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活动少,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 3、年龄小,漱口、刷牙的清洁作用弱。 4、少数婴儿有夜间就寝前哺乳和衔乳头睡觉的不良习惯,易致奶瓶, (四)监护人的防龋意识因素 1、目前监护人对儿童的防裤意识普遍较低,不了解儿童进行口腔护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 不带儿童定期检查、诊治牙病,特别是3岁以下儿童,为避免儿童哭闹,即使有糖病也不愿 接受治疗,致使患牙越来越多。 2、认为乳牙要被恒牙替换,不重视对儿童乳牙龋病的治疗 3、儿童患解后,只有出现疼痛症状时才急于带来看病,不疼痛就不带儿童前来就诊。但 是,龋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常导致早期治疗的延误。 五、乳牙龋病的危害。乳牙龋病虽不像有些疾病直接威胁生命,但因患龋率高,继发疾病 多,不仅对儿童个人的局部和全身有危害,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局部影响1、对乳牙本身的危害,乳牙因龋坏直接造成牙体缺损,继发牙髓、尖周病
3 C3:深龋,牙髓暴露,髓腔穿通,有牙髓病史,多需要做牙髓或根管治疗。 C4:乳牙呈残根、残冠 下面我们介绍乳牙龋病的临床特点 1、患龋率高,发病年龄早。患龋率可高达 90%,6 个月婴儿即可患龋。 2、患龋牙位多、常常是一人多牙,龋蚀范围广,一牙多面,且程度重,残冠残根多。尤其 是猛性龋和奶瓶龋。 3、龋蚀发展迅速,急性龋多,进展快,短期内继发牙髓炎、尖周炎。 4、自觉症状不明显,易被家长忽视,一般就诊晚,易延误早期诊治, 5、修复性牙本质形成活跃,可保护牙髓,避免露髓,常见牙冠大面积崩坏而仍为活跃,有 利于保护牙髓受感染或露髓 6、充填率低,绝大多数报告为 10%以下(重庆 5 岁 0.6% ,12 岁 4.64%,在 10%以下, 其它经济基础好的地区也只在 10-20%不等),需治疗的患牙数量大. 7、充填后继发龋多。原因是治疗过程中龋损不易去净,隔湿困难,洞缘密合度差;充填后 继发龋多,易继发牙髓炎和尖周炎 8、饮食及口腔卫生习惯难以纠正。 下面介绍乳牙龋病的好发因素,我们从乳牙的解剖学特点、乳牙的组织结构特点、儿童的生 活习惯特点及监护人的防龋意识因素十个方面来阐述。 (一)乳牙的解剖、组织特点因素 1、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牙冠近颈 1/3 处隆起。 2、两邻接牙为面接触,较恒牙点接触自洁作用差, 3、乳磨牙窝沟点隙,容易滞留细菌、食物,不利清洁。 4、大多数乳牙列有生理间隙,细小间隙易嵌塞食物。 (二)、组织特点因素 乳牙牙体硬组织薄、钙化差、硬度低,羟磷灰石晶体小,化学反应活跃,抗酸力低。 (三)儿童的生活习惯因素 1、儿童进餐次数多,食物的纤维成分少、质软、粘稠、含糖量高,易滞留在牙面产酸。 2、儿童睡眠时间长,口腔活动少,唾液分泌少,自洁作用差。 3、年龄小,漱口、刷牙的清洁作用弱。 4、少数婴儿有夜间就寝前哺乳和衔乳头睡觉的不良习惯,易致奶瓶龋。 (四)监护人的防龋意识因素 1、目前监护人对儿童的防龋意识普遍较低,不了解儿童进行口腔护理、保健的知识和方法, 不带儿童定期检查、诊治牙病,特别是 3 岁以下儿童,为避免儿童哭闹,即使有龋病也不愿 接受治疗,致使患龋牙越来越多。 2、认为乳牙要被恒牙替换,不重视对儿童乳牙龋病的治疗 3、儿童患龋后,只有出现疼痛症状时才急于带来看病,不疼痛就不带儿童前来就诊。但 是,龋病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常常导致早期治疗的延误。 五、乳牙龋病的危害。乳牙龋病虽不像有些疾病直接威胁生命,但因患龋率高,继发疾病 多,不仅对儿童个人的局部和全身有危害,而且对家庭和社会都有一定的影响。 (一)局部影响 1、对乳牙本身的危害,乳牙因龋坏直接造成牙体缺损,继发牙髓、尖周病
最终导致残冠、残根、失牙,会明显降低或丧失咀嚼功能。2、对恒牙及恒牙列的危害,① 由于乳牙的坏和牙体组织的腐烂,是食物残渣软垢等滞留于牙间隙内,使新萌出的继承恒 牙或相邻恒牙也易患龋:②乳牙继发尖周炎可致继承恒牙釉质发有不全(特奈牙,Turner sooh)。③乳牙牙冠龋坏缺损或早失,易致乳牙列变短,使恒牙萌出异常,进而产生恒牙 咬合异常从而出现牙领畸形。3、对相邻口腔组织器官的危害:①残冠、残根、根尖外露可 制伤口脑粘膜,形成溃疡:妨碍舌运动:引起牙根炎症。②咀嚼功能明显下降,或因一侧乳 牙龋导致单侧咀臂时,妨碍领面部骨、软组织的正常发育。③可引起相应部位淋巴结炎、蜂 窝组织炎、领骨骨髓炎和刚鼻实炎。 (二)对全身的危害①咀嚼功能下降,对食物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加了胃肠负担,影响消 化吸收功能和全身生长发有。②成为感染病灶后,病灶区有害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 液或淋巴带到其他器官,产生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视网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③影响美观,妨碍发音,食物残渣在窝洞内腐败产生口臭,可造成儿童自卑心理,有碍正常 交往。 (三)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①对一个家庭来说,患儿诊疗都需家长陪同,误工、影响 工作收入,对儿童上课学习也会有耽误,影响儿童学业。②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讲,现代健 康标准口腔要求是:牙齿无幅洞(不含已充填牙),牙龈无炎症。要达此标准,家庭、社 会、国家必须支付巨额的治疗修复费用 六、儿童乳牙龋病的治疗。成人龋病的治疗技术原则也适应于儿童龋病的治疗,但由于儿童 解病的特点,在具体应用中有一定差异 (一)介绍乳牙龋病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1)终止龋病发展,保护牙髓活力,避免因龋引起的并发症 (2)恢复牙体外形,维持牙冠的近远中径和垂直高度,维持牙列完整,以保证乳、恒牙的 正常交替和正常恒牙咬合的形成。 (3)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有。 凡是认为乳牙要替换,不需治疗的观点,必须得到彻底纠正 (二)介绍乳牙顿病治疗的难点 (1)首先是患儿年龄小,配合差,操作难度大。 (2)牙冠小,高度低,牙体硬组织薄,制洞深度受限,固位形和抗力形差,充填体易脱落。 以第一乳磨牙和乳切牙更为突出。 (3)骑腔大,髓角高,制洞时易发生意外穿蹄 (4)龈缘和龈乳头位置高,临床牙颈部高于解剖颈部,窝洞邻接面的颈壁常位于龈下,制 冬洞型闲难。 (5)受牙齿解剂形态和保护牙髓的限制,难以达到允分的预防扩展,易发生继发龋。 (三)介绍乳牙的几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1)磨除法是用牙钻或砂石磨除表层龋坏组织,修整外形、形成自洁区、终 止龋病的方法。多与药物法联用。适应证是大面积浅龋或不合作的婴幼儿,多用于乳牙的上 前牙。(2)药物疗法是以药物处理龋蚀,使病变终止的方法。适应证同磨除法。 临床常见药物有2%氟化钠、75%氟化钠甘油,8%氟化亚锡、酸性磷酸氟(APF)、硝酸银、 38%氟化氨银和10%氟化铝酸铵等溶液。38%氟化氨银涂布后牙齿变成黑色,只适用于乳
4 最终导致残冠、残根、失牙,会明显降低或丧失咀嚼功能。2、对恒牙及恒牙列的危害,① 由于乳牙的龋坏和牙体组织的腐烂,是食物残渣软垢等滞留于牙间隙内,使新萌出的继承恒 牙或相邻恒牙也易患龋;②乳牙继发尖周炎可致继承恒牙釉质发育不全(特奈牙,Turner’ s tooth)。③乳牙牙冠龋坏缺损或早失,易致乳牙列变短,使恒牙萌出异常,进而产生恒牙 咬合异常从而出现牙颌畸形。3、对相邻口腔组织器官的危害:①残冠、残根、根尖外露可 刺伤口腔粘膜,形成溃疡;妨碍舌运动;引起牙龈炎症。②咀嚼功能明显下降,或因一侧乳 牙龋导致单侧咀嚼时,妨碍颌面部骨、软组织的正常发育。③可引起相应部位淋巴结炎、蜂 窝组织炎、颌骨骨髓炎和副鼻窦炎。 (二〕对全身的危害①咀嚼功能下降,对食物的切割、磨细不充分,加了胃肠负担,影响消 化吸收功能和全身生长发育。②成为感染病灶后,病灶区有害代谢产物或细菌毒素,可被血 液或淋巴带到其他器官,产生风湿性关节炎、心内膜炎、慢性肾炎、视网膜炎等全身性疾病。 ③影响美观,妨碍发音,食物残渣在窝洞内腐败产生口臭,可造成儿童自卑心理,有碍正常 交往。 (三)对家庭和社会的危害。①对一个家庭来说,患儿诊疗都需家长陪同,误工、影响 工作收入,对儿童上课学习也会有耽误,影响儿童学业。②对一个国家和社会来讲,现代健 康标准对口腔要求是:牙齿无龋洞(不含已充填牙),牙龈无炎症。 要达此标准,家庭、社 会、国家必须支付巨额的治疗修复费用。 六、儿童乳牙龋病的治疗。成人龋病的治疗技术原则也适应于儿童龋病的治疗,但由于儿童 龋病的特点,在具体应用中有一定差异。 (一)介绍乳牙龋病治疗的目的和意义 (1) 终止龋病发展,保护牙髓活力,避免因龋引起的并发症 (2)恢复牙体外形,维持牙冠的近远中径和垂直高度,维持牙列完整,以保证乳、恒牙的 正常交替和正常恒牙咬合的形成, (3)恢复咀嚼功能,促进颌面部和全身的生长发育。 凡是认为乳牙要替换,不需治疗的观点,必须得到彻底纠正。 (二)介绍乳牙龋病治疗的难点 (1)首先是患儿年龄小,配合差,操作难度大。 (2)牙冠小,高度低,牙体硬组织薄,制洞深度受限,固位形和抗力形差,充填体易脱落, 以第一乳磨牙和乳切牙更为突出。 (3)髓腔大,髓角高,制洞时易发生意外穿髓。 (4)龈缘和龈乳头位置高,临床牙颈部高于解剖颈部,窝洞邻接面的颈壁常位于龈下,制 备洞型困难。 (5)受牙齿解剖形态和保护牙髓的限制,难以达到允分的预防扩展,易发生继发龋。 (三)介绍乳牙的几种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1)磨除法 是用牙钻或砂石磨除表层龋坏组织,修整外形、形成自洁区、终 止龋病的方法。多与药物法联用。适应证是大面积浅龋或不合作的婴幼儿,多用于乳牙的上 前牙。(2)药物疗法 是以药物处理龋蚀,使病变终止的方法。适应证同磨除法。 临床常见药物有 2%氟化钠、75%氟化钠甘油,8%氟化亚锡、酸性磷酸氟(APF)、硝酸银、 38%氟化氨银和 10%氟化铝酸铵等溶液。38%氟化氨银涂布后牙齿变成黑色,只适用于乳
牙而禁用于恒牙,对软组织有一定腐蚀性:10%氯化铝酸铵不变色、无腐蚀,既话用于乳牙 也适用于恒牙,是目前最理想的药物。 具体方法:先用磨除法去除软化的短纯组织,修整牙冠外形,形成自洁风,清洁牙面,隔湿 吹干、用棉球燕药液涂布于去龋后的牙面上,持续2一3分钟,每周1次,4次为1疗程。 涂布硝酸银和38%氟化氨银时,应注意勿将药液溢出牙面,以免软组织着黑色或受腐蚀。 (3)再矿化治疗是对脱矿、硬度下降,但尚未形成龋洞的早期釉质龋,涂布有利于矿物质 沉淀的矿化液,或者用矿化液漱口,使之重新矿化的方法。适应证为早期牙釉质龋。 具体方法:涂布:清洁牙面,隔湿、吹干,用小棉球燕药液涂布于病变处2一3分钟,每日 1次,疗程不定,短则2一3月,长则半年以上。含漱:每日3次,2一3个月为1疗程。 2、修复治疗(1)充填:是采用手术切割,去净坏组织,并将窝洞制成一定的形状,在 保护牙随的状况下,用材料充填窝洞,以恢复牙冠形态和功能的方法。若遇牙髓受到波及或 感染,必须配合牙髓或根管治疗。目前常用的材料有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固粉、光固化复 合树脂和树脂复合体等。 注意事项:A、由于乳牙牙釉质牙本质薄、牙髓腔大、髓角高,备洞时应避免意外穿髓」 B、垫底时选用对牙髓刺激小的材料,由于洞型小且浅,一般选单层材料垫底。C、乳牙 颈部缩窄,乳磨牙颊舌径小,应注意生理间隙恢复。D、一旦出现意外穿髓或牙髓己受波及, 及时配合牙髓或其它治疗。 (2)嵌体修复主要用于乳磨牙I类和Ⅱ类洞的修复,材料多选银合金。方法多采用形态 和邻接关系恢复良好的间接法。国外应用较多,国内应用较少。优点:较好恢复患牙解剖外 型,较好恢复牙间触点,修复体不易折裂脱落,继发龋少。缺点:牙体去除多,操作较单纯 充填复杂。 (3)全冠修复常用于其他方法难以恢复其形态和功能的牙冠面积牙冠大面损,预部短深 而无法制备颈壁或与邻接牙间隙大的牙。此外也适应于牙釉质发育不全、外伤牙的修复和 缺隙保持器的固位体。乳磨牙多用预成金属壳冠,乳前牙多用复合树脂冠。 A、预成金属壳冠用镍铬合金制成,厚0.14-0.16m,有弹性。大小齐全,有多个型号可 供选择。优点是切制牙体硬组织最少,固位好,能较好地恢复基本形态和功能,直接法一次 完成,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缺点是颈缘密合度差,难以准确恢复邻接关系和咬合关系,不 美观,磨损可穿孔,固位差时易脱落。 B、复合树脂冠目前常用的多为成品树脂冠,优点是美观,不易脱落,一次完成,操作简 单。缺点是预缘粘接和修复不太理想。 (四)注意事项 1、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患儿的配合:尽量与家长和患儿沟通。2、药物的腐蚀与刺激:避免或 小心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3、避免意外穿髓:牙体薄、髓腔大、随角高,应熟悉解剂特点 小心使用高速牙钻。4、继发辆:特点:发展快、范围广、多发。其原因主要有:乳牙矿化 程度低,喜吃糖,口腔卫生差:软僻不易去尽:受乳牙解剖形态限制,洞型不标准或未做预 防性扩展:牙颈部缩窄,充填体与牙齿不密合:龈乳头高,易出血或被唾液污染:儿童不合 作,或不遵医嘱:5、充填后疼痛:其原因是备洞时的机械切割、振动、压力、温度等刺激 牙髓:消毒药液刺激近髓的窝洞:未垫底或热底不完全:各洞时意外穿髓或已穿髓而未发现: 充填体过高、悬突:充填后疼痛有时并不明显,炎症会迅速发展成为死髓牙甚至慢性痿管:
5 牙而禁用于恒牙,对软组织有一定腐蚀性;10%氟化铝酸铵不变色、无腐蚀,既适用于乳牙 也适用于恒牙,是目前最理想的药物。 具体方法:先用磨除法去除软化的龋蚀组织,修整牙冠外形,形成自洁区,清洁牙面,隔湿、 吹干、用棉球蘸药液涂布于去龋后的牙面上,持续 2-3 分钟,每周 1 次,4 次为 1 疗程。 涂布硝酸银和 38%氟化氨银时,应注意勿将药液溢出牙面,以免软组织着黑色或受腐蚀。 (3)再矿化治疗 是对脱矿、硬度下降,但尚未形成龋洞的早期釉质龋,涂布有利于矿物质 沉淀的矿化液,或者用矿化液漱口,使之重新矿化的方法。适应证为早期牙釉质龋。 具体方法:涂布:清洁牙面,隔湿、吹干,用小棉球蘸药液涂布于病变处 2-3 分钟,每日 1 次,疗程不定,短则 2-3 月,长则半年以上。含漱:每日 3 次,2-3 个月为 1 疗程。 2、修复治疗 (1)充填:是采用手术切割,去净龋坏组织,并将窝洞制成一定的形状,在 保护牙髓的状况下,用材料充填窝洞,以恢复牙冠形态和功能的方法。若遇牙髓受到波及或 感染,必须配合牙髓或根管治疗。目前常用的材料有银汞合金、玻璃离子粘固粉、光固化复 合树脂和树脂复合体等。 注意事项:A、由于乳牙牙釉质牙本质薄、牙髓腔大、髓角高,备洞时应避免意外穿髓。 B、垫底时选用对牙髓刺激小的材料,由于洞型小且浅,一般选单层材料垫底。C、乳牙牙 颈部缩窄,乳磨牙颊舌径小,应注意生理间隙恢复。D、一旦出现意外穿髓或牙髓已受波及, 及时配合牙髓或其它治疗。 (2)嵌体修复 主要用于乳磨牙Ⅰ类和Ⅱ类洞的修复 ,材料多选银合金。方法多采用形态 和邻接关系恢复良好的间接法。国外应用较多,国内应用较少。优点:较好恢复患牙解剖外 型,较好恢复牙间触点,修复体不易折裂脱落,继发龋少。缺点:牙体去除多,操作较单纯 充填复杂。 (3)全冠修复 常用于其他方法难以恢复其形态和功能的牙冠面积牙冠大面龋损,颈部龋深 而无法制备颈壁或与邻接牙间隙大的患牙。此外也适应于牙釉质发育不全、外伤牙的修复和 缺隙保持器的固位体。乳磨牙多用预成金属壳冠,乳前牙多用复合树脂冠。 A、预成金属壳冠 用镍铬合金制成,厚 0.14-0.16 ㎜,有弹性。大小齐全,有多个型号可 供选择。优点是切割牙体硬组织最少,固位好,能较好地恢复基本形态和功能,直接法一次 完成,操作简单,节省时间,缺点是颈缘密合度差,难以准确恢复邻接关系和咬合关系,不 美观,磨损可穿孔,固位差时易脱落。 B、复合树脂冠 目前常用的多为成品树脂冠,优点是美观,不易脱落,一次完成,操作简 单。缺点是颈缘粘接和修复不太理想。 (四)注意事项 1、取得家长的认同和患儿的配合:尽量与家长和患儿沟通。2、药物的腐蚀与刺激:避免或 小心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3、避免意外穿髓:牙体薄、髓腔大、髓角高,应熟悉解剖特点, 小心使用高速牙钻。4、继发龋:特点:发展快、范围广、多发。其原因主要有:乳牙矿化 程度低,喜吃糖,口腔卫生差;软龋不易去尽;受乳牙解剖形态限制,洞型不标准或未做预 防性扩展;牙颈部缩窄,充填体与牙齿不密合;龈乳头高,易出血或被唾液污染;儿童不合 作, 或不遵医嘱;5、充填后疼痛:其原因是备洞时的机械切割、振动、压力、温度等刺激 牙髓;消毒药液刺激近髓的窝洞;未垫底或垫底不完全;备洞时意外穿髓或已穿髓而未发现; 充填体过高、悬突;充填后疼痛有时并不明显,炎症会迅速发展成为死髓牙甚至慢性瘘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