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2010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2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0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酝酿( niang)粗糙(cao)消弭(mi)船舷(xuan) B.绮丽(q1)纤细(xian)摒弃(bing)亘古(gen) C.粗犷( guang)同僚(liao)隽永(juan)深谙(an) D.倭瓜(w6)提防(di)吮吸(yn)翘首(qido)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人还不明白奧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为什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 B.将从5月起实施的新“旅行社条例”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 游者,并应将购物及自费项目在合同中予以明示。 C.《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中华书局1977年点校本) D.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一句撕心裂肺的嘶喊:“别走!妈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B.在西南地区遭遇了60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小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 大方之家呀! C.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 不堪设想的后果。 D.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借花献佛,到花店买了一束鲜花送给你,祝你生日快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欲穷其林(走到尽头)肉食者鄙(行为恶劣)小大之狱(案件) 齐之习辞者也(熟悉)春和景明(景色) 中轩敞者为舱(高起) C.固以怪之矣(以为)苛政猛于虎也(比)时时而间进(表修饰) 颓然乎其间者(在)太祖乃悟(才) 惧有伏焉(在那里) 5.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_,。列车 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 断⑤无需人为干预 A.①③②④⑤B.②④③①⑤ D.②④①③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140分) 二、按要求答题(共30分) 6.下列词语中共有4个错别字,一一找出并改正在田字格里。(4分,要求书写工整、规范
黄石市 2010 年初中升学考试语文模拟试题 2 (试卷满分 l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10 分) 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每小题 2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酝酿.(niàng) 粗糙.(cāo) 消弭.(mǐ) 船舷.(xuán) B.绮.丽(qǐ) 纤.细(xiān) 摒.弃(bìng) 亘.古(gèn) C.粗犷.(guǎng) 同僚.(liáo) 隽.永(juān) 深谙.(ān) D.倭.瓜(wō) 提.防(dī) 吮.吸(yǔn) 翘.首(qiáo)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许多人还不明白奥运会主体育场“鸟巢”为什么东西两头高,南北两头低? B.将从 5 月起实施的新“旅行社条例”规定,旅行社不得以低于旅游成本的报价招徕旅 游者,并应将购物及自费项目在合同中予以明示。 C.《赵普》选自《宋史·赵普传》(中华书局 1977 年点校本)。 D.这时我的耳边传来一句撕心裂肺的嘶喊:“别走!妈妈。”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据经营者透露,近年来新兴的书吧,以其丰富的藏书和优雅的音乐、良好的服务吸引 了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慷慨解囊 ....。 B.在西南地区遭遇了 60 年不遇的特大旱灾之际,小明一家人又是捐钱,又是捐物。真是 大方之家 ....呀! C.在常人看来,一些细节问题不足挂齿 ....,但细节决定成败,一个细节的疏忽往往会造成 不堪设想的后果。 D.今天是你的生日,我借花献佛 ....,到花店买了一束鲜花送给你,祝你生日快乐。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欲穷.其林(走到尽头) 肉食者鄙.(行为恶劣) 小大之狱.(案件) B.齐之习.辞者也(熟悉) 春和景.明(景色) 中轩.敞者为舱(高起) C.固以.怪之矣(以为) 苛政猛于.虎也(比) 时时而.间进(表修饰) D.颓然乎.其间者(在) 太祖乃.悟(才) 惧有伏焉.(在那里) 5.铁路客车动车组先进的计算机网络控制技术, , , , , 。列车 防火系统也很先进,重要设施都附有防火装置。 ①并与地面通讯,实现地面对列车的监控 ②能实现对动车组各个系统的控制 ③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动车组即可自动减速或停车 ④同时对系统进行监视和故障诊 断 ⑤无需人为干预 A.①③②④⑤ B.②④③①⑤ C.①④②③⑤ D.②④①③⑤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140 分) 二、按要求答题(共 30 分) 6.下列词语中共有 4 个错别字,一一找出并改正在田字格里。(4 分,要求书写工整、规 范
美观) (1)严峻(2)不屑置辨(3)责无旁 贷 c (4)孤癖(5)漫不经心(6)无精打 (7)遐想(8)色彩斑斓(9)徇情妄法 (10)锐不可当(11)蜂拥而至(12)绿茵如盖 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名句。(10分,(1)一(6)每题1分,(7)一(8)每 题2分) 自知者明 ,则无败事。 (3)瀚海阑干百丈冰 ,却话巴山夜雨时。 (5)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 (6)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⑦)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离愁又是团聚不得时的美好祝愿,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 中所写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 哲理的诗句是 8.名著阅读。(5分 (1)他 “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看看 他从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 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 正的英雄!聪明勇敢机智! 他是你熟悉的长篇小说 里的主人公,作者是 2)《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 的“回忆文”,追忆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请简要说说鲁 迅童年时盼看五猖会时的心情和感受。(不超过60个字)。(3分) 9.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1分) 2009年12月7日晚,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 发生踩踏事故,8名学生遇难,26名学生受伤,校 园安全警钟再次响起。2010年3月29日是我国第 还要
美观) (1)严峻 (2)不屑置辨 (3)责无旁 贷 (4)孤癖 (5)漫不经心 (6)无精打 采 (7)遐想 (8)色彩斑斓 (9)徇情妄法 (10)锐不可当 (11)蜂拥而至 (12)绿茵如盖 7.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名句。(10 分,(1)—(6)每题 1 分,(7)—(8)每 题 2 分) (1) ,自知者明。 (2) ,则无败事。 (3)瀚海阑干百丈冰, 。 (4) ,却话巴山夜雨时。 (5)春天像健壮的青年, ,领着我们上前去。 (6)呼尔而与之, ;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7)离愁是对相聚的期盼,离愁又是团聚不得时的美好祝愿,正如苏轼在《水调歌头》 中所写 , 。 (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来暗示社会的发展,蕴涵着深刻 哲理的诗句是 , 。 8.名著阅读。(5 分) (1)他,──“淘气的机灵鬼”“镇上孩子的头儿”“在小伙伴眼中无所不能”。看看 他从山洞里回来后的表现:因为他身体虚弱,浑身没有一点力气,所以“躺在沙发上”。尽 管如此,他讲得还是那样眉飞色舞,“同时还夸张地吹嘘一番”,镇上的人们都觉得他是真 正的英雄!聪明勇敢机智! 他是你熟悉的长篇小说 里的主人公,作者是 。 (2 分) (2)《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共十篇。作者说,这些文章都是“从记忆中抄出来” 的“回忆文”,追忆童年的生活和青年时求学那些难以忘怀的人和事。请简要说说鲁 迅童年时盼看五猖会时的心情和感受。(不超过 60 个字)。(3 分) 9.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11 分) 2009 年 12 月 7 日晚,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 发生踩踏事故,8 名学生遇难,26 名学生受伤,校 园安全警钟再次响起。2010 年 3 月 29 日是我国第 改正
15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学校为此开展了“安 全教育日活动”,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 【活动一: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这样一幅图片, 请对这幅漫画作简要说明。(2分) 答: 【活动二:发出倡议】“安全教育日”活动中,某同学代表班级写了一份倡议书。(3分) 倡议书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①今天,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使我们了解了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因不注意安 全而导致学生死亡的悲惨事件。②最近又据报载:四川省通江市一所小学因学生上下楼梯乱 拥乱挤,导致7名学生被踩踏致死;凤翔县彪角中学两名学生在宿舍打架导致一名学生当 场死亡。③谁也不能不否认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注意安全,珍爱生命。④同学们,我们是学 校的主体,也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主体。⑤为了每个同学的健康成长…⑥让我们通过安 全教育周的活动来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珍爱生命! (1)倡导校园安全,有许多方面的理由。请在这份倡议书节选部分的省略号处再续写出一个 倡导校园安全的理由。(1分) 答:为了 (2)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2分) 【活动三:口语交际】某班级在安全教育日举行了“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演练活动,有 位同学满不在乎,留在教室专心致志的完成作业。他认为,现在的任务是学习,是否具备自 我保护能力无关紧要。如果当时你恰巧在场,你会怎样对他(她)说呢?(4分,注意简明、连 贯、得体) 【活动四:专题探究】你们班开展了以“关注安全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其中有一活动 要求吟诵和生命有关的名句,请写出你准备吟诵的名句。(2分) 三、阅读理解(共50分) (一)阅读司马光的《夏日西斋书事》,完成10~11题。(6分) 夏日西斋书事 宋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15 个全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日。学校为此开展了“安 全教育日活动”,每位学生都参与活动。 【活动一:搜集资料】某同学搜集到这样一幅图片, 请对这幅漫画作简要说明。 (2 分) 答: 【活动二:发出倡议】“安全教育日”活动中,某同学代表班级写了一份倡议书。(3 分) 倡 议 书 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 ①今天,在“安全教育”主题班会上,使我们了解了湖南省湘乡市育才中学因不注意安 全而导致学生死亡的悲惨事件。②最近又据报载:四川省通江市一所小学因学生上下楼梯乱 拥乱挤,导致 7 名学生被踩踏致死;凤翔县彪角中学两名学生在宿舍打架导致一名学生当 场死亡。③谁也不能不否认这些事实告诉我们:注意安全,珍爱生命。④同学们,我们是学 校的主体,也是学校安全教育工作的主体。⑤为了每个同学的健康成长……⑥让我们通过安 全教育周的活动来共同筑起思想、行为和生命的安全长城,珍爱生命! (1)倡导校园安全,有许多方面的理由。请在这份倡议书节选部分的省略号处再续写出一个 倡导校园安全的理由。(1 分) 答:为了 (2)上面的文段中有两处语病,请你帮忙修改,将改正后的语句抄写在横线上。(2 分) ① ② 【活动三:口语交际】某班级在安全教育日举行了“紧急情况下的自我保护”演练活动,有 位同学满不在乎,留在教室专心致志的完成作业。他认为,现在的任务是学习,是否具备自 我保护能力无关紧要。如果当时你恰巧在场,你会怎样对他(她)说呢?(4 分,注意简明、连 贯、得体) 答: 【活动四:专题探究】你们班开展了以“关注安全 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其中有一活动 要求吟诵和生命有关的名句,请写出你准备吟诵的名句。(2 分) 答: 三、阅读理解(共 50 分) (一)阅读司马光的《夏日西斋书事》,完成 10~11 题。(6 分) 夏日西斋书事 宋•司马光 榴花映叶未全开,槐影沉沉雨势来。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0.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2分) 11.“满庭鸟迹印苍苔”一句中的“印”用的非常准确,请具体说明。(2分) 12.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 感的不同。(2分) (二)阅读荀况的《教舟覆舟》(有删节),完成12-15题。(12分) 载舟覆舟 马骇舆,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 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 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选自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 ①舆:这里指古代的大车 13.解释加点字词。(4分) (1)马骇舆 (2)则莫若静之 (3)如是 (4)然后君子安位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译意: (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译意 15.用“/”标出下列句子两处停顿。(2分) 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 16.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道理,结合所学过的文章,请具体说明。(2分) (三)阅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文,完成16~20题。(14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①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 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8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 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63米,架空层高33米,架空平 台高9米,上部最大边长为138米乘以138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70.2米,建筑面积 约为2.7万平方米。地区馆高13米,建筑面积约4.5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3000
【注】此诗是司马光被迫辞官退居洛阳时所作。 10. 诗的前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物?(2 分) 答: 11. “满庭鸟迹印苍苔”一句中的“印”用的非常准确,请具体说明。(2 分) 12. 本诗第三句有“地偏”二字。晋陶渊明在辞官后有诗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其中亦有“地自偏”,但表达的情感迥异。试简要分析两者情 感的不同。(2 分) (二)阅读荀况的《载舟覆舟》(有删节),完成 12—15 题。(12 分) 载舟覆舟 马骇舆①,则君子不安舆;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马骇舆,则莫若静之,庶人骇政, 则莫若惠之。选贤良,举笃敬,兴孝悌,收孤寡,补贫穷,如是,则庶人安政矣。庶人安政, 然后君子安位。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选自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制》 ①舆:这里指古代的大车。 13. 解释加点字词。(4 分) (1)马骇.舆 (2)则莫若静.之 (3)如是.. (4)然.后君子安位 14. 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庶人骇政,则君子不安位。 译意: (2)水则载舟,水则覆舟。此之谓也。 译意: 15. 用“/”标出下列句子两.处.停顿。(2 分) 君 者 舟 也 ; 庶 人 者 水 也。 16. 这篇文章阐述了什么道理,结合所学过的文章,请具体说明。(2 分) 答: (三)阅读《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一文,完成 l6~20 题。(14 分)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①2010 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位于世博园区南北、东西轴线交汇处的核心地段,东接云 台路,南邻南环路,北靠北环路,西依上南路,轨道 8 号线在基地西南角地下穿过。中国 馆由国家馆、地区馆和港澳台馆三个部分组成。国家馆高 63 米,架空层高 33 米,架空平 台高 9 米,上部最大边长为 138 米乘以 138 米,下部四个立柱外边距离 70.2 米,建筑面积 约为 2.7 万平方米。地区馆高 13 米,建筑面积约 4.5 万平方米。港澳台馆建筑面积约 3000
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 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表达世博理念,让 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7000名观众 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 计理念。 ③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主体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 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一东方之冠 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 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④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 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 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34字,象征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 自治区简称34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⑤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气候如何,观众都能感到有 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 所有的门窗都采用LOM-E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 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1.5米的覆土层,可 为展馆节省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 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 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 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⑥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 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 感。挑空33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连接又 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 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 丰富的、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为其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文章摘编选自百度百科) 17.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怎样体现中国元素,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回答。(2分) 答 18.请说出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以上”的表达作用。(2分)
平方米。地区馆和港澳台馆将为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及港澳台地区提供展览场所, 展示中国多民族的风采及城市变迁。中国馆将向世界展现中国的形象,表达世博理念,让 世界更直观地了解中国。两个展馆可以同时宽松地容纳 7000 名观众。 ②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充分体现了“东方之冠、鼎盛中华、天下粮仓、富庶百姓”的设 计理念。 ③中国馆建筑外观以“东方之冠”的主体构思,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国家馆 居中升起、层叠出挑,成为凝聚中国元素、象征中国精神的雕塑感造型主体——东方之冠; 地区馆水平展开,以舒展的平台基座的形态映衬国家馆,成为开放、柔性、亲民、层次丰 富的城市广场。二者互为对仗、互相补充,共同组成表达“盛世大国”主题的统一整体。 国家馆、地区馆功能上下分区,造型主从配合,形成独一无二的标志性建筑群体。 ④除国家馆的“斗冠”造型整合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要素外,地区馆的设计也极富中 国气韵,借鉴了很多中国古代传统元素。地区馆以“叠篆文字”传达出中华人文历史地理 信息。在地区馆最外侧的环廊立面上,将用叠篆文字印出中国传统朝代名称的 34 字,象征 中华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环廊中供参观者停留休憩的设施表面,将镌刻各省、直辖市、 自治区简称 34 字,象征中国地大物博,各地团结共同进取。 ⑤中国馆的设计引入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符合环保节能的理念。四根立柱下面的大厅 是东西南北皆可通风的空间,在四季分明的上海,无论展会期间气候如何,观众都能感到有 一股股与人体相宜的气流在抚摸自己的肌肤。外墙材料为无放射、无污染的绿色产品,比如 所有的门窗都采用 LOM-E 玻璃,不仅反射热量,降低能耗,还可能会喷涂一种涂料,将阳光 转化为电能并储存起来,为建筑外墙照明提供能量。地区馆平台上厚达 1.5 米的覆土层,可 为展馆节省 10%以上..的能耗。国家馆顶上的观景台也可能引进最先进的太阳能薄膜,储藏阳 光并转化为电能。顶层还有雨水收集系统,可将雨水净化,用于冲洗卫生间和车辆。主体建 筑的挑出层,构成了自遮阳体形,能够为下层空间遮阳节能。所有管线甚至地铁通风口都被 巧妙地隐藏在建筑体内。 ⑥中国馆运用立体构成手法对传统元素进行开创性的演绎,它的建筑语言简练而直率, 传统建筑构件的繁复度大大降低。直线条构成了平衡与稳重,四柱之中的空间增加了通透 感。挑空 33 米形成的巨大空间,增加了建筑的通透感和公共性、开放性,与广场的连接又 增强了它的平民化。层层叠加、向上展开的倒金字塔形有一种振翅飞翔、御风而上的动感, 使这个建筑具有很强的标志性和不同凡响的外观,并予人超时空的想象。它的立面也是很 丰富的、多层次的,为光与影的变化,为其与大自然的对话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文章摘编选自百度百科) 17.上海世博会中国馆是怎样体现中国元素,表达中国文化的精神与气质?请结合文章内容 简要回答。(2 分) 答: 18.请说出第⑤段中加点词语“以上”的表达作用。(2 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