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京玄武区语文中考模拟测试(二) (满分120分,含书写3分;时间120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卷卡上 (23分) .用课文原句填空。(10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4)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5)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 词以寄之》) (6)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9)用规定的诗句填空 当成都平原“八月秋高风怒号”的时候,杜甫不顾及自己的茅屋正风雨飘摇,而是心 系苍生,朗声吟道“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塞北高原“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日子,岑参把雪花比成了烂漫的春花,大声唱道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阅读了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9分) 月14日下午一点多,四川汶川大震后将近两天,江苏消防总队救援队在北川县 处幼儿园的废墟( )中,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她叫思雨。一块块砖石被移开, 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脚被卡住,下半身沾满鲜血,从咬紧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她正遭剧痛 折磨。因工具简lωu(),而废墟随时可能会再坍()塌,救援只能缓慢进行。就 在大家着急时,突然听到小女孩的声音:“叔叔放心救我吧,我唱歌,这样不疼。”说着, 小思雨稚嫩的歌声在废墟的上空荡漾起来,“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 这,就是在北川瓦l()中的小思雨唱给自己,也唱给救援队员们听的歌。当瓦砾 下传来全球儿童都熟悉的歌声,小思雨她感动的是整个世界 漫长”的一个小时后,小思雨弱小的身躯终于从黑暗的废墟中被托出。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语文试卷共6页,第1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1 页 2008 年南京玄武区语文中考模拟测试(二) (满分 120 分,含书写 3 分;时间 120 分钟) 友情提醒:此卷为试题卷,答案写在此卷上无效。请将答案写在答卷卡上。 一(23 分) 1.用课文原句填空。(10 分)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 (2)海日生残夜, 。(王湾《次北固山下》) (3)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4)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5) ,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 词以寄之》) (6)枯藤老树昏鸦,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7) ,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8) ,然后有千里马。(韩愈《马说》) (9)用规定的诗句填空: 当成都平原“八月秋高风怒号”的时候,杜甫不顾及自己的茅屋正风雨飘摇,而是心 系苍生,朗声吟道“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在塞北高原“胡天八月即飞雪”的日子,岑参把雪花比成了烂漫的春花,大声唱道: “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阅读了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9 分) 5 月 14 日下午一点多,四川汶川大震后将近两天,江苏消防总队救援队在北川县一 处幼儿园的废墟.( )中,发现了一个被困的小女孩,她叫思雨。一块块砖石被移开, 队员们才发现孩子双脚被卡住,下半身沾满鲜血,从咬紧的牙齿中,不难看出她正遭剧痛 折磨。因工具简 lòu( ),而废墟随时可能会再坍.( )塌,救援只能缓慢进行。就 在大家着急时,突然听到小女孩的声音:“叔叔放心救我吧,我唱歌,这样不疼。”说着, 小思雨稚嫩的歌声在废墟的上空荡漾起来,“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 这,就是在北川瓦 lì( )中的小思雨唱给自己,也唱给救援队员们听的歌。当瓦砾 下传来全球儿童都熟悉的歌声,小思雨她感动的是整个世界。 “漫长”的一个小时后,小思雨弱小的身躯终于从黑暗的废墟中被托出。 2.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废墟()坍塌()简1()瓦1i() 3.请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2分) 4.大家知道,一小时救出小思雨已经是很快了,那为什么还说“漫长”?“漫长”一词 又为什么要加双引号?(3分) 5.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中国人民的心,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援四川人民抗震 救灾。下面是小明为班级“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班会未拟写完的宣传标语,请你续 写完。(2分) 再大的灾,除以十三亿就会是无限小的数字。 再小的爱 6.阅读下面片段,回答下面问题。(2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上段选自诗集《繁星》《春水》,作者 诗集里相当多的诗篇像此段一样 热情歌颂了口口 二(44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1题。(15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4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中用“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等词语描绘了优美的山村风光,用“口口口口口口 口”和“口口口口口口口”等诗句表现农家淳厚的“人情美”。(2分) (2)说说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涵的情与理(2分) 语文试卷共6页,第2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2 页 废墟.( ) 坍.塌( ) 简 lòu ( ) 瓦 lì ( ) 3.请给这段文字加上一个标题。(2 分) 4.大家知道,一小时救出小思雨已经是很快了,那为什么还说“漫长”?“漫长”一词 又为什么要加双引号?(3 分) 5.四川汶川大地震,牵动了中国人民的心,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支援四川人民抗震 救灾。下面是小明为班级“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主题班会未拟写完的宣传标语,请你续 写完。(2分) 再大的灾,除以十三亿就会是无限小的数字。 再小的爱, 。 6.阅读下面片段,回答下面问题。(2 分) 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上段选自诗集《繁星》《春水》,作者 ,诗集里相当多的诗篇像此段一样, 热情歌颂了□□。 二(44 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 7—11 题。(15 分) 【古诗阅读】 7.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完成题目。(4 分) 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1)诗中用“□□□□、□□□□”等词语描绘了优美的山村风光,用“□□□□□□ □”和“□□□□□□□”等诗句表现农家淳厚的“人情美”。(2 分) (2)说说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所蕴涵的情.与理.(2 分)
【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1分) 【甲文】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文】白居易尝因论事,言“陛下错”,上①色庄而罢,密召承旨②李绛,谓:“白 居易小臣不逊,须令出院③。”绛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群臣敢竭诚无隐。居易言虽少 思,志在纳忠。陛下今日罪之,臣恐天下各思箝④口,非所以广聪明,昭圣德也。”上悦, 待居易如初。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宪宗李纯②承旨:官名③出院:指离开翰林院④箝:夹住,今写作 .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1)今或闻无罪( (2)故群臣敢竭诚无隐(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扶苏以数谏故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二世杀之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昭圣德也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B.居易言虽少思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0.翻译下列句子。(4分) (1)上使外将兵(2分) 译句: (2)陛下今日罪之(2分) 译句: 11.扶苏因“ ”而当立不立:白居易虽因“ 引得唐宪宗 不快,但唐宪宗最终“待居易如初”,这说明唐宪宗是个 的人。(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2-16题。(15分) 美啊,迎春花 ①俗语道:“五九、六九,阳坡看柳。”时下“五九”已过,我不知道阳坡上、河岸边 J柳树是不是已露苞芽,只觉得阴霾的天气仍然显得肃杀和凛冽。走上楼顶的小花坛,数 语文试卷共6页,第3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3 页 【古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后面题目。(11 分) 【甲文】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 【乙文】白居易尝因论事,言“陛下错”,上①色庄而罢,密召承旨②李绛,谓:“白 居易小臣不逊,须令出院③。”绛曰:“陛下容纳直言,故群臣敢竭诚无隐。居易言虽少 思,志在纳忠。陛下今日罪之,臣恐天下各思箝④口,非所以广聪明,昭圣德也。”上悦, 待居易如初。 (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指唐宪宗李纯 ②承旨:官名③出院:指离开翰林院④箝:夹住,今写作 “钳” 8.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2 分) (1)今或闻.无罪( ) (2)故群臣敢竭诚无隐. (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 分) A.扶苏以.数谏故 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B.二世杀之.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C.昭.圣德也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B.居易言虽.少思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10.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上使外将兵(2 分) 译句: (2)陛下今日罪之(2 分) 译句: 11.扶苏因“ ”而当立不立;白居易虽因“ ”引得唐宪宗 不快,但唐宪宗最终“待居易如初”,这说明唐宪宗是个 的人。(3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6 题。(15 分) 美啊,迎春花 ①俗语道:“五九、六九,阳坡看柳。”时下“五九”已过,我不知道阳坡上、河岸边 的柳树是不是已露苞芽,只觉得阴霾的天气仍然显得肃杀和凛冽。走上楼顶的小花坛,数
株花木伸展着光秃的枝干,似乎还沉浸在漫长的回忆之中。只有一小丛迎春花,绽放着一 簇簇小黄花,给整个花坛带来一抹生机和暖色。 ②记得楼顶的小花坛里的这株迎春花去年夏天险遭厄运,那时她生长在一只白色的 小花盆里。虽每天浇水,可夏日骄阳似火,花坛里的桂树、梨树、石榴、葡萄、紫薇、月 季等花树经过严酷炙烤,到了下晩都无精打采的萎缩着枝吐(A)它们都长在矩条形的土 槽里,总能从深层土壤里汲取些许润泽。那株长在小花盆里的迎春花毕竟回旋地余地太小, 有几次见她细长的枝条被毒烈的日头晒得几近枯萎,小小的叶片皱得可怜兮兮。眼见这株 迎春花不定哪天就会香魂一缕随风散去,我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在一场小雨后,我将这 株迎春花移栽在花坛的土槽里,这才使她在其他的花木间存活并渐渐茂盛起来。 ③看着这株迎春花不亢不卑绽放在料峭春寒中,我的心头漾起一股暖暖的欣慰(B), 个不经意的举手之劳,就会使一株小小的花草如此的进取和激情。那些细长的枝条此刻 似乎积聚了好多的明亮、欢快和愉悦:;那一朵朵金灿灿的小花,活脱脱是一支支金色的小 喇叭,在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或是朗诵着一首首激情的诗篇。 ④迎春花开了,春天自然开始启程。这时的春无需用眼睛去寻找,你可以调动所有的 联想享受到春的盈盈娇俏的身影和润泽的清香。那看似依旧干枯的枝头是否裂开了一丝微 隙?那里就藏着一抹春的消息,不信?要不了一两天,一芽,两芽,三芽……许许多多的 鹅黄色的嫩芽就像小鸟的嘴翘,从那些小微隙间吐岀来,欢乐地呼吸着清新的气息。黄灿 灿的迎春花丛只用一隅亮色,就这样轻轻地揭开了春的面纱。 ⑤与迎春花紧密相连的是初春,这和仲春时莺飞草长、姹紫嫣红的春光是不同 的。前者萧瑟中透着清新;后者五色迷离,浓艳绮丽。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是偏爱初春的明 净萧疏之美的。杜甫的《腊日》中有“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之句,妙在“漏 泄”二字;我更喜欢韩愈的《初春小雨》,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 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细雨滋润着刚刚萌芽的舂草,远望有淡淡的绿色,近 看则草色又消失得难以寻觅。别轻看这初春的浅淡春色,也别看轻在肃杀和凛冽的初春中 悄然开放的迎春花。花看半开,最有情趣;酒喝微醉,最得佳境。这是迎春花带来的一抹 清新峭逸的淡墨写意画,它会唤醒我们对于一切初生的幼小的生命以更深切的更超达的关 本文有改 12.阅读全文,请说说作者认为“迎春花”“美”的原因有哪些?(3分) 语文试卷共6页,第4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4 页 株花木伸展着光秃的枝干,似乎还沉浸在漫长的回忆之中。只有一小丛迎春花,绽放着一 簇簇小黄花,给整个花坛带来一抹生机和暖色。 ②记得楼顶的小花坛里的这株迎春花去年夏天险遭厄运,那时她生长在一只白色的 小花盆里。虽每天浇水,可夏日骄阳似火,花坛里的桂树、梨树、石榴、葡萄、紫薇、月 季等花树经过严酷炙烤,到了下晚都无精打采的萎缩着枝叶(A)它们都长在矩条形的土 槽里,总能从深层土壤里汲取些许润泽。那株长在小花盆里的迎春花毕竟回旋地余地太小, 有几次见她细长的枝条被毒烈的日头晒得几近枯萎,小小的叶片皱得可怜兮兮。眼见这株 迎春花不定哪天就会香魂一缕随风散去,我的怜悯之心油然而生,在一场小雨后,我将这 株迎春花移栽在花坛的土槽里,这才使她在其他的花木间存活并渐渐茂盛起来。 ③看着这株迎春花不亢不卑绽放在料峭春寒中,我的心头漾起..一股暖暖的欣慰(B), 一个不经意的举手之劳,就会使一株小小的花草如此的进取和激情。那些细长的枝条此刻 似乎积聚了好多的明亮、欢快和愉悦;那一朵朵金灿灿的小花,活脱脱是一支支金色的小 喇叭,在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或是朗诵着一首首激情的诗篇。 ④迎春花开了,春天自然开始启程。这时的春无需用眼睛去寻找,你可以调动所有的 联想享受到春的盈盈娇俏的身影和润泽的清香。那看似依旧干枯的枝头是否裂开了一丝微 隙?那里就藏着一抹春的消息,不信?要不了一两天,一芽,两芽,三芽……许许多多的 鹅黄色的嫩芽就像小鸟的嘴翘,从那些小微隙间吐出来,欢乐地呼吸着清新的气息。黄灿 灿的迎春花丛只用一隅亮色,就这样轻轻地揭开了春的面纱。 ⑤与迎春花紧密相连的是初春,这和仲春时莺飞草长、姹紫嫣红的春光是不同 的。前者萧瑟中透着清新;后者五色迷离,浓艳绮丽。古代文人中有许多是偏爱初春的明 净萧疏之美的。杜甫的《腊日》中有“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之句,妙在“漏 泄”二字;我更喜欢韩愈的《初春小雨》,诗云:“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 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细雨滋润着刚刚萌芽的春草,远望有淡淡的绿色,近 看则草色又消失得难以寻觅。别轻看这初春的浅淡春色,也别看轻在肃杀和凛冽的初春中 悄然开放的迎春花。花看半开,最有情趣;酒喝微醉,最得佳境。这是迎春花带来的一抹 清新峭逸的淡墨写意画,它会唤醒我们对于一切初生的幼小的生命以更深切的更超达的关 爱。 (本文有改动) 12.阅读全文,请说说作者认为“迎春花”“美”的原因有哪些? (3分)
13.开头一段中写“数株花木伸展着光秃的枝干”有何用意?(2分)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第②段中写移植后的迎舂花“存活并渐渐茂盛起来”,说明这株迎舂花需要人的呵护, 也表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B.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迎春花的色彩和形态。 C.第⑤段引用杜甫和韩愈诗句,是为了表现与迎春花紧密相连的初春的“明净萧疏之美”。 D.文末画横线的句子中“一抹”总写迎春花的形态,“清新峭逸”则写出花朵艳丽的色彩、 俊俏飘逸的外形 15.作者认为杜甫《腊日》诗句“漏泄春光有柳条”妙在“漏泄”二字。柳条是如何漏泄 春光的?请联系选文有关内容作答。(2分) 16.对文中加横线的A句或对B句中加点的“漾起”作点赏析。(2分) 我选()句, 赏析: 17.资料链接: 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穷的乐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 从蓬隙冋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 悲凉起来。 (《故乡》) 请分析以上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按要求完成下面填空。(4分) 景物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美啊,迎春花》 语文试卷共6页,第5页
语文试卷 共 6 页,第5 页 13.开头一段中写“数株花木伸展着光秃的枝干”有何用意?(2 分) 14.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有错误 ...的一项是( )(2 分) A.第②段中写移植后的迎春花“存活并渐渐茂盛起来”,说明这株迎春花需要人的呵护, 也表明它有顽强的生命力。 B.第③段画横线的句子,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写出了迎春花的色彩和形态。 C.第⑤段引用杜甫和韩愈诗句,是为了表现与迎春花紧密相连的初春的“明净萧疏之美”。 D.文末画横线的句子中“一抹”总写迎春花的形态,“清新峭逸”则写出花朵艳丽的色彩、 俊俏飘逸的外形。 15.作者认为杜甫《腊日》诗句“漏泄春光有柳条”妙在“漏泄”二字。柳条是如何漏泄 春光的?请联系选文有关内容作答。(2 分) 16.对文中加横线的 A 句或.对 B 句中加点的“漾起”作点赏析。(2 分) 我选( )句, 赏析: 17.资料链接: (一)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 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穷的乐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二)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隐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地响, 从蓬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不禁 悲凉起来。 (《故乡》) 请分析以上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按要求完成下面填空。(4 分) 景 物 景物描写在文章中的作用 《美啊,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