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总分150分) (26分) 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创下了四个世界第一的苏通长江大桥, Chengda 着南通人民的世纪之梦,成 为江之尾、海之端最壮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使南通正式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对南 通经济 Jiegu 上海与苏南,实现跨越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们要紧紧抓住苏通 大桥建成通车的qij ,将南通的发展跃上一个崭新的平台。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1)-(4)必做,(5)(6)两题选做一题)(6分)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2)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吴均《与朱元思书》) (5)同写岳阳楼,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磅礴,而杜甫的“ 两句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可与孟浩然的诗句媲美 (6)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情感的句子是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2分) A.全球华人踊跃加入为地震灾区捐款和献血的行列中,展现出众志成城的惊人凝聚力。 B.我们要使博物馆的静态保护和以民间产业开发为特色的动态保护相得益彰。 C.那耸立在黄海之畔的天然巨石,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惟妙惟肖,姿态各异。 D.奥运火炬传递至南通,场面相当热烈,没有亲临现场的人从媒体中也感同身受,表现 了南通人的热情。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分) (1)近年来,南通交通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2)目前,高速公路网已经覆盖通城 东西南北,新长、宁启"-纵—横″两条铁路,成为我市沿江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 展。(3)南通机场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南通港与世界65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尤其是苏通 长江大桥的开通,开创了南通交通建设的新的起色。(4)“南通——难通”的现象已经成 为永久的历史 第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名著名篇阅读。(4分) (1)《水浒传》中的英雄各有绰号,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质特征,如黑旋风李逵、智多 星吴用等。请你再举出一个英雄的绰号,并简要说明她的性格特征。(2分) 语文试卷第1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1 页 (共8页) 2008 年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模拟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 分钟 总分 150 分) 一(26 分) 1.根据拼音在下面语段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汉字。(3 分) 创下了四个世界第一的苏通长江大桥,Chéngzài 着南通人民的世纪之梦,成 为江之尾、海之端最壮观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也使南通正式进入上海一小时都市圈,对南 通经济 jiēguǐ 上海与苏南,实现跨越发展有着重大意义。我们要紧紧抓住苏通 大桥建成通车的 qìjī ,将南通的发展跃上一个崭新的平台。 2.用古诗文原句填空。(⑴—⑷必做,⑸⑹两题选做一题)(6 分) ⑴ ,江春入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⑵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⑶ ,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⑷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⑸同写岳阳楼,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磅礴,而杜甫的“ , ”两句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可与孟浩然的诗句媲美。 ⑹范仲淹的《渔家傲》中直接抒写征人忧国思乡情感的句子是 , 。 3.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项。(2 分) 【 】 A.全球华人踊跃加入为地震灾区捐款和献血的行列中,展现出众志成城 ....的惊人凝聚力。 B.我们要使博物馆的静态保护和以民间产业开发为特色的动态保护相得益彰 ....。 C.那耸立在黄海之畔的天然巨石,有的像卧虎,有的像奔马,惟妙惟肖 ....,姿态各异。 D.奥运火炬传递至南通,场面相当热烈,没有亲临现场的人从媒体中也感同身受 ....,表现 了南通人的热情。 4.下面语段中有两个病句,请把它们找出来,并加以改正。(4 分) (1)近年来,南通交通建设有了飞速的发展。(2)目前,高速公路网已经覆盖通城 东西南北,新长、宁启“一纵一横”两条铁路,成为我市沿江开发和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 展。(3)南通机场呈现出崭新的面貌,南通港与世界 65 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尤其是苏通 长江大桥的开通,开创了南通交通建设的新的起色。(4)“南通——难通”的现象已经成 为永久的历史。 第 句,修改意见: 第 句,修改意见: 5.名著名篇阅读。(4 分) (1)《水浒传》中的英雄各有绰号,深刻地概括了其人的本质特征,如黑旋风李逵、智多 星吴用等。请你再举出一个英雄的绰号,并简要说明她的性格特征。(2 分)
(2)《水浒传》有许多充满智慧的故事,如智取生辰纲——策划得巧妙中的智慧、三打祝 家庄一一采取恰当对策的智慧。请再举出一个情节说明《水浒传》中的智慧。(2分) 6.小和是春华中学的小记者,他阅读报刊后对下面的两则材料感兴趣,于是他摘录如下 材料一:对外开放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 促进了城乡居民的增收。据统计,2007年南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36.54亿元,比上年 增长184%。城乡居民开始踏上了走向幸福生活的阳关大道 材料二:市委书记罗一民指b 五”是南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通 过努力,确保2010年、力争2009年总体上实现小康,全市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城乡 建设等指标要达到苏南城市水平。他的这番话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进了每一个人的心 (1)请根据材料内容,拟写对联的下联。(1分) 上联:富民政策开拓阳关大道 下联: (2)208年南通两会期间,小和获得了采访市委书记罗一民的机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为 他拟写一段向罗书记提问的简短的话。(2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4分)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是一首写春景的诗,结合诗句内容说说这首诗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2分) (2)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5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1题。(11分) ①2008年1月27日下午6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为三级暴 雪红色警报 ②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意味着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 时封闭。 ③在肆虐的雪灾面前,许多人充满了困惑,不是说气候变暖了吗? 语文试卷第2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2 页 (共8页) (2) 《水浒传》有许多充满智慧的故事,如智取生辰纲——策划得巧妙中的智慧、三打祝 家庄——采取恰当对策的智慧。请再举出一个情节说明《水浒传》中的智慧。(2 分) 6.小和是春华中学的小记者,他阅读报刊后对下面的两则材料感兴趣,于是他摘录如下: 材料一:对外开放以来,南通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 促进了城乡居民的增收。据统计,2007 年南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736.54 亿元,比上年 增长 18.4%。城乡居民开始踏上了走向幸福生活的阳关大道。 材料二:市委书记罗一民指出,“十一五”是南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通 过努力,确保 2010 年、力争 2009 年总体上实现小康,全市经济发展、群众生活、城乡 建设等指标要达到苏南城市水平。他的这番话犹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进了每一个人的心 田。 ⑴请根据材料内容 ......,拟写对联的下联。(1 分) 上联:富 民 政 策 开 拓 阳 关 大 道 下联: ⑵2008 年南通两会期间,小和获得了采访市委书记罗一民的机会,请你结合上述材料 ......,为 他拟写一段向罗书记提问的简短的话。(2 分) 7.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的题目(4 分) 春行即兴 李 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⑴这是一首写春景的诗,结合诗句内容说说这首诗写出了环境的什么特点。(2 分) ⑵诗的三、四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2 分) 二(5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8-11 题。(11 分) ①2008 年 1 月 27 日下午 6 时,中央气象台发布重大气象灾害预警应急预案为三级暴 雪红色警报。 ②发布暴雪红色预警信号,意味着必要时飞机暂停起降,火车暂停运行,高速公路暂 时封闭。 ③在肆虐的雪灾面前,许多人充满了困惑,不是说气候变暖了吗?
④其实,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 子减少了,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都增加了,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人类正在改变着 自然界的收支平衡,自然的承载力正在不断地下降,这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恶化。 气候变化,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的热点话题,有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⑤全球变暖,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变暖,它是一个平均状况。如何定义全球变暖?是把 求的温度取平均值与过去几十年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看高了几度。因为全球大气的能量 质量是守恒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就低;有的时段高,有的时段低。全球变暖使得某 个地区温度持续异常偏高的话,那么肯定在周围在某个地方温度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出现极端天气事件,打破这个地区气温异常偏高的状况,好比“不平则鸣 ⑥回顾2007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57年来最暖的一年。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 车;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黑色三小时”的济南大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 伤亡严重…….在降水的同时,有些地方又出现了严重干旱;2008年新年伊始,雪灾给人们 又来了一个下马威 ⑦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大量的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的降水异常。这次暴风雪发 生的气候背景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现象有关。造成极端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 是大气环流异常,而环流异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⑧全球气候变暖之后,暖的大气层跟海洋的地表作用以后,将产生出一种异常现象 也就是极端气候现象大量增加,某一个地方在某个时段,会突然变得非常冷。 8.根据下列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从文中找出相关短语,完成下面的图表。(2分) 全球变暖 极端天气 9.第⑥段中列举的我国近年来遭受灾害的例子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警示?(4分) 10.“气候变化,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的热点话题”一句中加点的“长期”能否去 掉?为什么?(2分) 1.小明的妈妈开了一家羽绒服专卖店,因年初的一场暴雪,专卖店羽绒服销量激增,她 想,下一个冬天要早作准备,进大批量的羽绒服。如果你是小明,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会 给妈妈提怎样的建议?(40字以内)(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14分) 幸福 ①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 双目失明。播种、管理、收获……·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 时光如水,却始终未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②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幸福,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 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见啊!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 能走路啊! ③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要想自己幸福,就 语文试卷第3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3 页 (共8页) ④其实,这是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现在是风和日丽、风调雨顺的日 子减少了,极端冷和极端热的天气都增加了,总的变暖趋势并没有改变。人类正在改变着 自然界的收支平衡,自然的承载力正在不断地下降,这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破坏或恶化。 气候变化,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的热点话题,有可能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⑤全球变暖,不是每一个地方都变暖,它是一个平均状况。如何定义全球变暖?是把 全球的温度取平均值与过去几十年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看高了几度。因为全球大气的能量、 质量是守恒的,有的地方高,有的地方就低;有的时段高,有的时段低。全球变暖使得某 个地区温度持续异常偏高的话,那么肯定在周围在某个地方温度就会下降。在这种情况下, 就会出现极端天气事件,打破这个地区气温异常偏高的状况,好比“不平则鸣”。 ⑥回顾 2007 年,我国气温继续攀升,为近 57 年来最暖的一年。新疆特强大风吹翻列 车;淮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涝;“黑色三小时”的济南大暴雨;强对流天气频繁,雷击 伤亡严重……在降水的同时,有些地方又出现了严重干旱;2008 年新年伊始,雪灾给人们 又来了一个下马威。 ⑦人类的活动,特别是大量的排放温室气体,造成全球性的降水异常。这次暴风雪发 生的气候背景主要与大气环流异常及“拉尼娜”现象有关。造成极端天气事件的直接原因 是大气环流异常,而环流异常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 ⑧全球气候变暖之后,暖的大气层跟海洋的地表作用以后,将产生出一种异常现象, 也就是极端气候现象大量增加,某一个地方在某个时段,会突然变得非常冷。 8.根据下列现象间的因果关系,从文中找出相关短语,完成下面的图表。(2 分) → 全球变暖 → → 极端天气 9.第⑥段中列举的我国近年来遭受灾害的例子说明了什么?给我们什么警示?(4 分) 10.“气候变化,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长期..的热点话题”一句中加点的“长期”能否去 掉?为什么?(2 分) 11.小明的妈妈开了一家羽绒服专卖店,因年初的一场暴雪,专卖店羽绒服销量激增,她 想,下一个冬天要早作准备,进大批量的羽绒服。如果你是小明,读了这篇文章后,你会 给妈妈提怎样的建议?(40 字以内)(3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2-15 题。(14 分) 幸 福 ①曾经读过这样一则故事:在一个小山村里,有一对残疾夫妇,女人双腿瘫痪,男人 双目失明。播种、管理、收获……一年四季,女人用眼睛观察世界,男人用双腿丈量生活。 时光如水,却始终未冲刷掉洋溢在他们脸上的幸福。 ②当有人问他们为什么幸福,他们异口同声地反问:“我们为什么不幸福呢?”男人 说:“我虽然双目失明,但她的眼睛看得见啊!”女人说:“我虽然双腿瘫痪,但他的双腿 能走路啊! ” ③这就是幸福,一种乐观豁达的胸怀,一种左右逢源的人生佳境! 要想自己幸福,就
要首先具备乐观的胸怀 ④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 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为 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 倩影车水马龙髙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 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⑤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 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享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 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 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更能使你岀类拔萃卓尔不群。即便是遇到挫 折,“行到水穷处″,也会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笑看云卷云舒。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 ⑥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拥有乐观的生活 态度,你就能感受到幸福 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 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让我们像那对夫妇一样,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受美,感 受幸福吧。 12.阅读全文,请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怎样的观点。(3分) 3.文章从残疾夫妇的故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 14.第⑤段中说“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 满足”。请结合阅读积累举一个典型事例。(4分) 15.“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 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请谈谈你对这句子的理解。(4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爷1620题(17分 母亲的眼泪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 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我的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了价、油也涨了价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 丝黑色。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很早,留下的遗产是 辈子也还不完的债。每到月底 我都会看见母亲从领来的可怜巴巴的几张钱中拿出一半还给别人,然后分一厘地算计着 过日子 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不愿母亲出席,在街上和别的同学一起走时看见她正在打扫 街道,我也装成了一般熟人一样点点头就和她擦身而过,甚至偷偷地溜走。有时候她满头 大汘推着整车的垃圾路过我们学校,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就是我的母亲,我总是远远望见 便躲起来,一些不相识的同学反而争着主动帮母亲推车。 语文试卷第4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4 页 (共8页) 要首先具备乐观的胸怀。 ④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犹如有了源头活水,时时滋润灵动的眼睛,去发现幸福,发现美, 欣赏美。姹紫嫣红、草长莺飞是美,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美。荷败菊谢就大煞风景了吗? 为 什么不用心去品味“留得残荷听雨声”、“菊残犹有傲霜枝”的优美意境呢?在城市,有霓裳 倩影车水马龙高楼大厦的繁华热闹,在乡村,有小桥流水麦浪滚滚蛙声一片的淳朴宁静。这 就是乐观,这就是幸福。 ⑤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满足。身居 高位,钟鸣鼎食掌印管符,可享荣华富贵。人在陋室,“可以调素琴,阅金经”,逗虫鱼养 花鸟,自怡心性淡泊明志。拥有一份平常的工作,能感受到生活的平和安逸。“芙蓉如面柳 如眉”,是先天的骄傲;“腹有诗书气自华”,更能使你出类拔萃卓尔不群。即便是遇到挫 折,“行到水穷处”,也会坦然地迎难而上,潇洒地笑看云卷云舒。这就是乐观,这就是幸 福。 ⑥拥有乐观的人生态度是幸福的支柱,而幸福是乐观抵达的目的地。拥有乐观的生活 态度,你就能感受到幸福。 ⑦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 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让我们像那对夫妇一样,拥有乐观的生活态度,去感受美,感 受幸福吧。 12.阅读全文,请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怎样的观点。(3 分) 13.文章从残疾夫妇的故事写起,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 分) 14.第⑤段中说“拥有了这种胸怀,心灵则空明澄澈,超然于名利纷争之外,感到宁静与 满足”。请结合阅读积累举一个典型事例。(4 分) 15.“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关键是看你用什么样的眼光看待它:拥有一个正确的视角,你 会发现生活原来如此美好。”请谈谈你对这句子的理解。(4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 16—20 题(17 分) 母亲的眼泪 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 那个时候,我常常为我的母亲感到自卑,她是个清洁工人,连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 每天沉浸在米又涨了价、油也涨了价之类的琐事中,生活的重担压得她的头发挤尽了最后 一丝黑色。患了绝症的父亲死得很早,留下的遗产是一笔一辈子也还不完的债。每到月底, 我都会看见母亲从领来的可怜巴巴的几张钱中拿出一半还给别人,然后一分一厘地算计着 过日子。 学校每次开家长会,我都不愿母亲出席,在街上和别的同学一起走时看见她正在打扫 街道,我也装成了一般熟人一样点点头就和她擦身而过,甚至偷偷地溜走。有时候她满头 大汗推着整车的垃圾路过我们学校,为了不让别人知道这就是我的母亲,我总是远远望见 便躲起来,一些不相识的同学反而争着主动帮母亲推车
每当这时候,我就很痛苦。虽然我爱我的母亲,也知道她是为我做着这一切,但我怕 别人因此而瞧不起我。母亲也能感觉出我对她的疏远,但她从来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她常 常呆坐在窗前想着什么,缝衣服时针刺破了手也无知觉 那年春天,我家的屋梁上突然来了两只“勘察”地形的燕子,然后每天有了燕子唧唧 的叫声。它们衔着泥飞进飞出,忙着筑巢、孵蛋。小燕子出世后也成天叫着,吵得我十分 恼火,还不时从空中掉下粪便来。我忍不住找根长杆子要去捅,母亲见了,竟很生气,不 顾—切地阻止我,她向来对我百依百顺,现在却那么固执地要保护这个燕巢,我十分气愤, 对它更加怀恨在心,那几只黑不溜秋的燕子也显得格外讨厌。 匕时,母亲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了,然而她虽说做了二十几年的清洁工,却一直没有转 正,只是个临时工,年龄到,单位便会不再要她上班,并且没有半分退休金,而我正在 读初中,如果想“出人头地”,必定还要上很多年学,这无疑会给我们娘俩的生活带来更 大的困难。对此,我除了担忧外,也只有违心地劝慰母亲,说没有事的,我不上高中不耄 大学了,我去念中专,一毕业便可以工作了。母亲闻言很是内疚,因为,我在学校是尖子 常常考第一。她能为我做的便是包揽-切家务,什么活都不让我插手,其实她也知道我有 多想上大学 自从我主动提出上中专以后,母亲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甚至有时还同我唠叨几句什 么谁谁扫地时拾到一个钱包,谁谁谁的女儿今天出嫁…)发现我并不在听时便戛然而止 眼睛移向别处,目光最后必然停在那个燕窠上,看着老燕子为小燕子喂食,每当这时,她 那凄凉的神情总会让我看了心颤,于是我又一次坚定了将燕巢毁掉的想法。 有一天放学很早,我估计母亲还要很长时间才会回来,便拿了根竹竿,三下两下将燕 巢捅了下来。三只羽毛尚未丰满的燕子摔在地上,哀叫着,扑腾着,我看着有些心悸,便 将它们扔出了墙外。老燕子回来后不见了巢与小燕子,急得唧唧唧唧地叫着飞着寻着,由 着急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那叫声半是仇恨半是悲伤,我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残忍 母亲回来后,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气得脸上青筋暴跳,剧烈地喘着气:“你疯 了么?为什么要将燕巢毁掉?″她声嘶力竭地朝我大吼。我第一次看见她发那么大脾气, 吓得不敢吭声。母亲想补偿似的找了些剩饭给那两只燕子吃,两只老燕子看也不看,倾诉 着什么似的叫着,最后嗓子嘶哑了,无力地盘旋了几圈后飞走了 望着两只燕子远去的身影,母亲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一瞬间,她苍老了许多 “你知道吗?作为一个母亲,最痛苦的事便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她-字一句地说着 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掉 年后母亲就去世了,到她临死前我才知道,早在两年前她就和父亲当年一样也患了 癌症,但为了供我上学,她一直坚持上班挣钱。母亲死后,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饱尝 了寄人篱下的滋味,生怕有一天主人也会赶我走。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起那两只燕子, 想起母亲的眼泪。 我终于长大了,能够照顾自己了,我明白自己正是在看见母亲的眼泪的一刹那长大的! 16.“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通读全文,概述母亲这次流泪的原因。(2分) 7.阅读文本,具体说说文中老燕子小燕子的遭遇,同母亲和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4 分) 18.文章心理活动描写细腻,如写“我”对母亲作为清洁工人的敏感,“我”对母亲的怜 惜、愧疚和怀念等。请选择下面两种情景中的一种,揣摩人物心理。(40字以内)(3分) (1)“她那凄凉的神情总会让我看了心颤。”母亲看着燕巢时会想些什么呢? (2)“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起那两只燕子,想起母亲的眼泪。”我想起母亲的眼泪时会想 些什么呢? 选人物心理 语文试卷第5页(共8页)
语文试卷 第 5 页 (共8页) 每当这时候,我就很痛苦。虽然我爱我的母亲,也知道她是为我做着这一切,但我怕 别人因此而瞧不起我。母亲也能感觉出我对她的疏远,但她从来没有半句责怪的话。她常 常呆坐在窗前想着什么,缝衣服时针刺破了手也无知觉。 那年春天,我家的屋梁上突然来了两只“勘察”地形的燕子,然后每天有了燕子唧唧 的叫声。它们衔着泥飞进飞出,忙着筑巢、孵蛋。小燕子出世后也成天叫着,吵得我十分 恼火,还不时从空中掉下粪便来。我忍不住找根长杆子要去捅,母亲见了,竟很生气,不 顾一切地阻止我,她向来对我百依百顺,现在却那么固执地要保护这个燕巢,我十分气愤, 对它更加怀恨在心,那几只黑不溜秋的燕子也显得格外讨厌。 此时,母亲已接近退休的年龄了,然而她虽说做了二十几年的清洁工,却一直没有转 正,只是个临时工,年龄一到,单位便会不再要她上班,并且没有半分退休金,而我正在 读初中,如果想“出人头地”,必定还要上很多年学,这无疑会给我们娘俩的生活带来更 大的困难。对此,我除了担忧外,也只有违心地劝慰母亲,说没有事的,我不上高中不考 大学了,我去念中专,一毕业便可以工作了。母亲闻言很是内疚,因为,我在学校是尖子, 常常考第一。她能为我做的便是包揽一切家务,什么活都不让我插手,其实她也知道我有 多想上大学。 自从我主动提出上中专以后,母亲的心情渐渐好了起来,甚至有时还同我唠叨几句什 么谁谁扫地时拾到一个钱包,谁谁谁的女儿今天出嫁……发现我并不在听时便戛然而止, 眼睛移向别处,目光最后必然停在那个燕窠上,看着老燕子为小燕子喂食,每当这时,她 那凄凉的神情总会让我看了心颤,于是我又一次坚定了将燕巢毁掉的想法。 有一天放学很早,我估计母亲还要很长时间才会回来,便拿了根竹竿,三下两下将燕 巢捅了下来。三只羽毛尚未丰满的燕子摔在地上,哀叫着,扑腾着,我看着有些心悸,便 将它们扔出了墙外。老燕子回来后不见了巢与小燕子,急得唧唧唧唧地叫着飞着寻着,由 着急到失望,由失望到绝望,那叫声半是仇恨半是悲伤,我不禁有些后悔自己的残忍。 母亲回来后,一眼便看出发生了什么事,气得脸上青筋暴跳,剧烈地喘着气:“你疯 了么?为什么要将燕巢毁掉?”她声嘶力竭地朝我大吼。我第一次看见她发那么大脾气, 吓得不敢吭声。母亲想补偿似的找了些剩饭给那两只燕子吃,两只老燕子看也不看,倾诉 着什么似的叫着,最后嗓子嘶哑了,无力地盘旋了几圈后飞走了。 望着两只燕子远去的身影,母亲颓然坐下,眼里满是泪水。一瞬间,她苍老了许多。 “你知道吗?作为一个母亲,最痛苦的事便是不能保护自己的孩子。”她一字一句地说着, 泪水如断了线的珍珠直往下掉。 一年后母亲就去世了,到她临死前我才知道,早在两年前她就和父亲当年一样也患了 癌症,但为了供我上学,她一直坚持上班挣钱。母亲死后,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饱尝 了寄人篱下的滋味,生怕有一天主人也会赶我走。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起那两只燕子, 想起母亲的眼泪。 我终于长大了,能够照顾自己了,我明白自己正是在看见母亲的眼泪的一刹那长大的! 16.“有生以来,我只看见母亲流过一次泪。”通读全文,概述母亲这次流泪的原因。(2 分) 17.阅读文本,具体说说文中老燕子小燕子的遭遇,同母亲和我有哪些相同的地方?(4 分) 18.文章心理活动描写细腻,如写“我”对母亲作为清洁工人的敏感,“我”对母亲的怜 惜、愧疚和怀念等。请选择下面两种情景中的一种,揣摩人物心理。(40 字以内)(3 分) ⑴“她那凄凉的神情总会让我看了心颤。”母亲看着燕巢时会想些什么呢? ⑵“夜深人静时,我时常想起那两只燕子,想起母亲的眼泪。”我想起母亲的眼泪时会想 些什么呢? 选 人物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