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 第七章传统社会 交往观
第七章 传统社会 交往观 中国传统文化与人生修养之
第一节古人对社会交往的认识 社会交往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二、社会交往对国家兴亡的影响 第二节传统社会交往中的对象选择 一、 同志为友 二、道义相规 三、甘苦与共 四、重义轻利 第三节传统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 诚信 二、仁爱三、谦敬 四、宽恕 五、义忠
第一节 古人对社会交往的认识 一、社会交往对个人成长的作用 二、社会交往对国家兴亡的影响 第二节 传统社会交往中的对象选择 一、同志为友 二、道义相规 三、甘苦与共 四、重义轻利 第三节 传统社会交往的基本原则 一、诚信 二、仁爱 三、谦敬 四、宽恕 五、义忠
二、道义相规 真正朋友的真正帮助,应当符合道义,有利于个人人格的完 善,而绝非不顾及社会行为原则和价值观念,一味投其所好。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 傲慢亵(音xie)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朱文公文集与长子受之》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 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壤,患则相 倾,贼友也。” —(明)苏峻《鸡鸣偶记》
二、道义相规 真正朋友的真正帮助,应当符合道义,有利于个人人格的完 善,而绝非不顾及社会行为原则和价值观念,一味投其所好。 “大凡敦厚、忠信,能攻吾过者,益友也;其谄谀轻薄, 傲慢亵(音xie)狎,导人为恶者,损友也。” --朱熹《朱文公文集·与长子受之》 “道义相砥,过失相规,畏友也;缓急可共,生死可托, 密友也;甘言如饴,游戏征逐,昵友也;利则相攘,患则相 倾,贼友也。” ——(明)苏峻《鸡鸣偶记》
首先,朋友之间在德业上应相互劝勉,鼓励和提 醒,行为做事不可偏离道德的轨道。 其次,朋友之间应该勇于指出过错,以道义相规 勉。规劝过失,是朋友应尽的职责。 再次,友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过失、错误,也应 该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诚恳虚心地予以接受。朋 友之间要充分肯定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要直 言相劝和相互指出对方的缺点,这样可以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共同在德业上获得提升
首先,朋友之间在德业上应相互劝勉,鼓励和提 醒,行为做事不可偏离道德的轨道。 其次,朋友之间应该勇于指出过错,以道义相规 勉。规劝过失,是朋友应尽的职责。 再次,友人指出自己的缺点、过失、错误,也应 该看作是对自己的爱护,诚恳虚心地予以接受。朋 友之间要充分肯定和虚心学习别人的长处,又要直 言相劝和相互指出对方的缺点,这样可以互帮互学, 取长补短,共同在德业上获得提升
京剧《四进士》 刘题为上蔡知县 田伦为江西巡按 顾读为信阳知州 毛朋为河南八府巡按 他们离京赴任前同至双塔寺神前盟誓: “文昌帝君在上,弟子毛朋、田伦、顾读、,刘题 此番出京帘外为官上如有人密札求情,。 筲活,匿案准情者,准备不一▣,仰面还多。'海入
刘题为上蔡知县 田伦为江西巡按 顾读为信阳知州 毛朋为河南八府巡按 他们离京赴任前同至双塔寺神前盟誓: “文昌帝君在上,弟子毛朋、田伦、顾读、刘题, 此番出京帘外为官,如有人密札求情,官吏过简,贪 赃枉法,匿案准情者,准备棺木一口,仰面还乡。神 灵共鉴。” 京剧《四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