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为何如此重要? 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哲学家重要的理论努力,如果我们在哲学史上追寻这 种努力的思想源头,可以看到曾在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发生过重要影响的政治哲 学。那时灿若群星的政治哲学家们同样思索形而上的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对象却是相 对形而下的政治生活。他们的研究路径当然是古典的,主要表现在以”人性“为思辨根 据,人性论的政治哲学关注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命运,试图建构公共时空的规则 形成体现公共意志的政治生活样态,因而影响深远。 进入现代生活之前,政治哲学大致游弋在对人"“和政治“及其关系的理解上,“人 性"始终是政治哲学的幽灵”。但是,现代生活使政治哲学遭遇危机,尽管政治哲学 不像形而上学那样理想化,但他对未来政治的论述同样没法得到证明。于是,几乎与 形而上学的命运一样,政治哲学也一度暗淡,但政治生活领域的现实问题始终召唤政 治哲学重新出场。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以《正义论》开启了政治哲 学的当代理路,围绕正义展开的学术争鸣蔚为大观。得到复兴的政治哲学“回到苏格 拉底"的时代,思索正义在当代凸现的内在成因,进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论域中确认 人性与正义的关系问题。 一、政治哲学为何以人性为根基? 政治哲学的历史与形而上学的历史几乎一样古老.形而上学探究终极问题,在古 代西方哲学家看来最为重要,因而被确认为“第一哲学“。当代人更关心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对权力”、“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制度”之类政治哲学命题尤 其关注,因而改治哲学被看作当代哲学中的第一哲学”。在政治哲学的古典时期,“正 义"是希腊文化中“四主德"的核心。当时,人们主要探讨相对恒久的问题,对正义的
“正义”为何如此重要? 使哲学回归生活世界是当代哲学家重要的理论努力,如果我们在哲学史上追寻这 种努力的思想源头,可以看到曾在古希腊和春秋战国时期发生过重要影响的政治哲 学。那时灿若群星的政治哲学家们同样思索形而上的问题,但他们的研究对象却是相 对形而下的政治生活。他们的研究路径当然是古典的,主要表现在以“人性”为思辨根 据,人性论的政治哲学关注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命运,试图建构公共时空的规则, 形成体现公共意志的政治生活样态,因而影响深远。 进入现代生活之前,政治哲学大致游弋在对“人”和“政治”及其关系的理解上,“人 性”始终是政治哲学的“幽灵”。但是,现代生活使政治哲学遭遇危机,尽管政治哲学 不像形而上学那样理想化,但他对未来政治的论述同样没法得到证明。于是,几乎与 形而上学的命运一样,政治哲学也一度暗淡,但政治生活领域的现实问题始终召唤政 治哲学重新出场。20 世纪 70 年代,哈佛大学教授罗尔斯以《正义论》开启了政治哲 学的当代理路,围绕正义展开的学术争鸣蔚为大观。得到复兴的政治哲学“回到苏格 拉底”的时代,思索正义在当代凸现的内在成因,进而在纷繁复杂的现代论域中确认 人性与正义的关系问题。 一、政治哲学为何以人性为根基? 政治哲学的历史与形而上学的历史几乎一样古老。形而上学探究终极问题,在古 代西方哲学家看来最为重要,因而被确认为“第一哲学”。当代人更关心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实际问题,对“权力”、“利益”、“冲突”、“意识形态”、“制度”之类政治哲学命题尤 其关注,因而政治哲学被看作当代哲学中的“第一哲学”。在政治哲学的古典时期,“正 义”是希腊文化中“四主德”的核心。当时,人们主要探讨相对恒久的问题,对正义的
探讨也是围绕如何理解“人性“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展开的。这种思路与当代正义论不尽 相同,可以说,在以规范正义论为主要话题的当代政治哲学复兴之前,对政治问题的 探讨主要伴随着对人的问题的研究而走向深入的。 面对资源匮乏与生活冲突,古代哲学家致力于解决人“应该如何更好地生活“之类 宏大的问题,这类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但使之成为生活中的现实却步履维艰,政治哲 学家对这类问题的解析体现了应有的深度。面对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以及如何调节分 配中的冲突,政治哲学家首先要读懂人性,因为“好生活“毕竟是人的生活。居于人类 文明“轴心时代“的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政治哲学家 探究人性的本来面目,唤醒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人应以何种方式生活?“什么是人 的真正需要?“这类问题直指人性,人性论因而成为政治哲学的”元理论”“。纵观漫长 的政治哲学思想史,其后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政 治哲学家对人性与政治内在关联的探究,至今仍是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思想资源。 立足于“人性“来思考政治问题,是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重要差别所在。政治科 学倾注于对政治事实层面的科学把握,对政治存在加以系统研究,通过缜密分析而归 纳出某种规律。政治科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具体,包括国家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 政治制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等范畴,而且采用社会调查与数据采集等实证研 究方法,得出的结论通常是可以通过科学来证明的,这与政治哲学有很大的不同。政 治哲学家致力于探究政治事实背后的价值,思索人性以及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 这些问题是政治科学无力解答的,当然也是不容易证明的,在这个意义上,尽管政治 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治科学提供的结论,但是,政治哲学不能被消解于政 治科学之中,政治哲学要确立人类政治生活的应然目标,这类理论诉求是独立于政治 科学之外的
探讨也是围绕如何理解“人性”及其与政治的关系展开的。这种思路与当代正义论不尽 相同。可以说,在以规范正义论为主要话题的当代政治哲学复兴之前,对政治问题的 探讨主要伴随着对人的问题的研究而走向深入的。 面对资源匮乏与生活冲突,古代哲学家致力于解决人“应该如何更好地生活”之类 宏大的问题,这类问题似乎不难回答,但使之成为生活中的现实却步履维艰,政治哲 学家对这类问题的解析体现了应有的深度。面对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以及如何调节分 配中的冲突,政治哲学家首先要读懂人性,因为“好生活”毕竟是人的生活。居于人类 文明“轴心时代”的老子、孔子、孟子、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政治哲学家 探究人性的本来面目,唤醒了人们的内心世界。“人应以何种方式生活?”“什么是人 的真正需要?”这类问题直指人性,人性论因而成为政治哲学的“元理论”。纵观漫长 的政治哲学思想史,其后的马基雅维利、霍布斯、卢梭、康德、黑格尔、马克思等政 治哲学家对人性与政治内在关联的探究,至今仍是政治哲学研究的重要思想资源。 立足于“人性”来思考政治问题,是政治哲学与政治科学的重要差别所在。政治科 学倾注于对政治事实层面的科学把握,对政治存在加以系统研究,通过缜密分析而归 纳出某种规律。政治科学的研究对象非常具体,包括国家政治、比较政治、国际政治、 政治制度、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研究等范畴,而且采用社会调查与数据采集等实证研 究方法,得出的结论通常是可以通过科学来证明的,这与政治哲学有很大的不同。政 治哲学家致力于探究政治事实背后的价值,思索人性以及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问题, 这些问题是政治科学无力解答的,当然也是不容易证明的。在这个意义上,尽管政治 哲学研究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政治科学提供的结论,但是,政治哲学不能被消解于政 治科学之中,政治哲学要确立人类政治生活的应然目标,这类理论诉求是独立于政治 科学之外的
当代哲学家认识到人类的起源的退却与返回"实则是不可能的,因为经过了各位 思想史的作者的多次洗牌,我们已无法准确获得人类过去的思想境况。但是,在研究 人性的过程中,玫治哲学家发现人性天然地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人们产生冲突 的根由。避免冲突乃至战争,对政治哲学家来说至关重要。为此他们主张规训人性 建构公正且具有政治正当性的制度,使人们懂得合作与宽容,认识到如果不能与外界 交往甚至接纳他者,自己的利益就可能受到伤害。这些思路当然提升了政治哲学的社 会功能。 但是,人与人之间合作并不容易,“囚徒困境“是政治哲学家解析人与人之间合作 问题的经典案例。警察速捕了两名嫌疑犯,但是,指控他们入狱的证据不足,于是在 分别审问的过程中使他们面对三种选择的情境。第一种情境是,一个人认罪并证明另 一个人同样有罪,在另一个人不认罪的情况下,他将被判处1年监禁,而不认罪的人 将被判处10年监禁。第二种情境是,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都将被判处3年监禁 第三种情境是,两个人都认罪并都证明对方有罪,那么,两个人都将被判处5年监禁。 面对审问,说,还是不说?如果抛开人性,仅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审视这三种情境, 那么,选择第二种情境最符合两个人的共同利益。但第一种情境对人性构成相当大的 诱惑,因而两个人可能同时进入第三种情境。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来自人性本身的问题不是说几句“相互信任“之类的话就能彻底解决的。 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是由人性问题引伸出来的两个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顾名思 义,前者强调自由,后者强调平等。自由主义诉求个人自由的最大化,但是,个人将 自由张扬到极致,需要各种条件,当条件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必然与他者产生冲突和 碰撞。当彼此都坚持自由主义立场的时候,必然带来更复杂的政治哲学问题。“海阔 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且不说“海"和“天“的界域是有限的,只说“鸟“和“鱼“的飞与跃
当代哲学家认识到人类的“起源的退却与返回”实则是不可能的,因为经过了各位 思想史的作者的多次洗牌,我们已无法准确获得人类过去的思想境况。但是,在研究 人性的过程中,政治哲学家发现人性天然地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是人们产生冲突 的根由。避免冲突乃至战争,对政治哲学家来说至关重要。为此他们主张规训人性, 建构公正且具有政治正当性的制度,使人们懂得合作与宽容,认识到如果不能与外界 交往甚至接纳他者,自己的利益就可能受到伤害。这些思路当然提升了政治哲学的社 会功能。 但是,人与人之间合作并不容易,“囚徒困境”是政治哲学家解析人与人之间合作 问题的经典案例。警察逮捕了两名嫌疑犯,但是,指控他们入狱的证据不足,于是在 分别审问的过程中使他们面对三种选择的情境。第一种情境是,一个人认罪并证明另 一个人同样有罪,在另一个人不认罪的情况下,他将被判处 1 年监禁,而不认罪的人 将被判处 10 年监禁。第二种情境是,两个人都不认罪,那么,都将被判处 3 年监禁。 第三种情境是,两个人都认罪并都证明对方有罪,那么,两个人都将被判处 5 年监禁。 面对审问,说,还是不说?如果抛开人性,仅从科学理性的角度来审视这三种情境, 那么,选择第二种情境最符合两个人的共同利益。但第一种情境对人性构成相当大的 诱惑,因而两个人可能同时进入第三种情境。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来自人性本身的问题不是说几句“相互信任”之类的话就能彻底解决的。 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是由人性问题引伸出来的两个重要的政治哲学流派。顾名思 义,前者强调自由,后者强调平等。自由主义诉求个人自由的最大化,但是,个人将 自由张扬到极致,需要各种条件,当条件得不到满足的时候,必然与他者产生冲突和 碰撞。当彼此都坚持自由主义立场的时候,必然带来更复杂的政治哲学问题。“海阔 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且不说“海”和“天”的界域是有限的,只说“鸟”和“鱼”的飞与跃
并不只是个体化的行为,必然考虑到飞与跃的具体情境。民主是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 民主的好处毋庸置疑,但好的民主需要成熟的社会条件,如果在最坏的专制和最坏的 民主之间作选择,政治哲学家宁愿选择前者,因为后者可能带来无法控制的局面。诸 如此类的问题使自由主义遭到很大的挑战,平等主义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比自由主义更 有说服力。平等主义基于社会平等的政治主张,在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等方面,更具 有革命性。“人人平等“是人性的重要诉求。真正的平等主义者始终关心每个人的生活 境遇,认为不平等的社会无疑是不正义的,为此,强调起点、机会和结果的平等,防 止某些个人的自由对人类平等造成威胁。但是,平等主义可能遭到平均主义的置换, 更何况,有些秉持平等主义的人们可能并没有将平等主义的理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人们因而质疑平等主义的现实意义。 因此,深谙马克思政治哲学的G.A.科恩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平 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这个问题指出了平等主义的现实困境,科恩进一步指出 “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正义对个人的要求是什么?“与“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中,正 义对个人的要求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不能画等号“,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的另一个 问题是,“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的平等主义者,是否会在其自己的生活中竭尽 全力实施他们要求政府制订的平等规范?“这涉及到正义在当代得以凸显的原因,而 当代政治哲学最耀眼的理论场景一一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围绕正义问题而展开。 二、正义何以成为政治哲学的价值主题? 政治哲学在19世纪和20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几乎都是悄无声息的,但20世纪 出现了太多令人困惑的政治现象,也出现了太多科学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政治哲学 为此重新出场。可以说,“政治哲学的兴起一般都与政治社会出现重大的意见争论有
并不只是个体化的行为,必然考虑到飞与跃的具体情境。民主是自由主义的重要内容。 民主的好处毋庸置疑,但好的民主需要成熟的社会条件。如果在最坏的专制和最坏的 民主之间作选择,政治哲学家宁愿选择前者,因为后者可能带来无法控制的局面。诸 如此类的问题使自由主义遭到很大的挑战,平等主义显然在这个问题上比自由主义更 有说服力。平等主义基于社会平等的政治主张,在反对压迫、反对剥削等方面,更具 有革命性。“人人平等”是人性的重要诉求。真正的平等主义者始终关心每个人的生活 境遇,认为不平等的社会无疑是不正义的,为此,强调起点、机会和结果的平等,防 止某些个人的自由对人类平等造成威胁。但是,平等主义可能遭到平均主义的置换, 更何况,有些秉持平等主义的人们可能并没有将平等主义的理念落实到现实生活中, 人们因而质疑平等主义的现实意义。 因此,深谙马克思政治哲学的 G. A. 科恩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如果你是一个平 等主义者,为何如此富有?”这个问题指出了平等主义的现实困境,科恩进一步指出, “在一个公正的社会中,正义对个人的要求是什么?”与“在一个不公正的社会中,正 义对个人的要求是什么?”这两个问题“不能画等号”。在此基础上,他提出的另一个 问题是,“生活在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中的平等主义者,是否会在其自己的生活中竭尽 全力实施他们要求政府制订的平等规范?”这涉及到正义在当代得以凸显的原因,而 当代政治哲学最耀眼的理论场景——自由主义与社群主义之争,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 围绕正义问题而展开。 二、正义何以成为政治哲学的价值主题? 政治哲学在 19 世纪和 20 世纪的很长一段时间几乎都是悄无声息的,但 20 世纪 出现了太多令人困惑的政治现象,也出现了太多科学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政治哲学 为此重新出场。可以说,“政治哲学的兴起一般都与政治社会出现重大的意见争论有
关,这种争论往往涉及政治共同体的基本信念、基本价值、基本生活方式以及基本制 度之根据,从而必然成为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关切。“20世纪上半叶爆发了很多 重大的历史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多次革命以及形形色色的极权主义对人类价值的 威胁“,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政治的关联,而“我们时代的政治哲学“致力于审视这些 重大事件的意义,分析当代社会结构的诸多特点。置身于弥漫着现代性观念的全球化 时代,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非常现实,如何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如何建构促进人的幸 福的正义原则,成为政治哲学家最重要的理论努力。 正义因此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政治价值。从世界局势看,“左右国际社会局势 并支配国际社会游戏的基本规则是政治权力规则,而非世界公民的权利正义,因而在 最理想的情况,人类社会所能获得的也只不过是某种基于均衡或力量制衡的暂时稳定 和临时秩序均衡。“在日常生活中,不正义甚至不道德的现象也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 经。当获取利益与坚持正义产生了矛盾,很多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丝毫不考虑正 义"对文明社会的重要意义。长此以往,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调节社会分配、 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有光辉。“它已经成为评价当代社会发展 水平和人民幸福程度的重要尺度, 通常认为,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是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开始的。罗尔斯”把政 治哲学视为现实主义的乌托邦,即探索可行的政治可能性的界限。”他以理想的正义 面对现实问题,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难以脱离平等而独立存在 对平等的理解直接影响正义论的设计,罗尔斯关心出身和天赋较低的人,把个人的天 赋看作社会的共同财产,以“公平的正义“抵达“事实上的平等”。问题在于,因为出身 和天赋不平等便得到补偿,是否属于道德应得?对平等的理解不能脱离历史积淀,且 不论道德人格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仅公平地调节社会的共同财产,赋予因
关,这种争论往往涉及政治共同体的基本信念、基本价值、基本生活方式以及基本制 度之根据,从而必然成为所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共同关切。”20 世纪上半叶爆发了很多 重大的历史事件,“两次世界大战、多次革命以及形形色色的极权主义对人类价值的 威胁”,使人们重新认识人与政治的关联,而“我们时代的政治哲学”致力于审视这些 重大事件的意义,分析当代社会结构的诸多特点。置身于弥漫着现代性观念的全球化 时代,人们对问题的思考非常现实,如何公平地分配社会资源,如何建构促进人的幸 福的正义原则,成为政治哲学家最重要的理论努力。 正义因此成为当今时代最重要的政治价值。从世界局势看,“左右国际社会局势 并支配国际社会游戏的基本规则是政治权力规则,而非世界公民的权利正义,因而在 最理想的情况,人类社会所能获得的也只不过是某种基于均衡或力量制衡的暂时稳定 和临时秩序均衡。”在日常生活中,不正义甚至不道德的现象也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 经。当获取利益与坚持正义产生了矛盾,很多人毫不犹豫地选择前者,丝毫不考虑“正 义”对文明社会的重要意义。长此以往,将会产生严重的社会问题。在调节社会分配、 缩小贫富差距等方面,“公平正义比阳光还要有光辉。”它已经成为评价当代社会发展 水平和人民幸福程度的重要尺度。 通常认为,政治哲学的当代复兴是从罗尔斯的《正义论》开始的。罗尔斯“把政 治哲学视为现实主义的乌托邦,即探索可行的政治可能性的界限。”他以理想的正义 面对现实问题,认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义难以脱离平等而独立存在, 对平等的理解直接影响正义论的设计,罗尔斯关心出身和天赋较低的人,把个人的天 赋看作社会的共同财产,以“公平的正义”抵达“事实上的平等”。问题在于,因为出身 和天赋不平等便得到补偿,是否属于道德应得?对平等的理解不能脱离历史积淀,且 不论道德人格的设计在多大程度上符合实际,仅公平地调节社会的共同财产,赋予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