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与发展。另外,通过产业革命,使社会上以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为代表的一批新兴资 产阶级的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完全有时间和金钱从事旅游消费的人。另一方面,随若工商业 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工商企业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原料地与商品市场,需要业务人员经常不断 地穿梭往来于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进行原材料的采期。 产品推销、业务洽谈 商业旅游 动迅速发展。 2使旅游经济活动所需的物资资料更加充裕,旅游经济活动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 产业革命的进行,造成了地区间、城市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从而直接为交通运输业、 旅游业、饮食业等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对象。讲一步促排了这些产业的发展,间接地保讲了建 筑工业、原材料工业、建材工业等的发展 交通运输 旅游业、饮食业 建筑业的兴旺发 展,又使旅游经济活动中的食、住、行供给能力和水平大大增强。另外, 产业革命的进行 既促进了工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也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消费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这时间的宴会厅、舞厅、剧院、休息厅、弹子房等休闲娱乐性场所不断增多,旅游经济活动 中提的条件大大改善。总之,构成旅游业主要组成部分的食、住、行、购、娱等行业,在此 期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使旅游经济活动所需的物资资料更加充裕,旅游经济活动的供给 能力和水平大大增强 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充分有利的条 。由此可见,旅 经济活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是在 具备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人们的生存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产生的一种人类社会经 济活动。 3使旅游经济活动的自身建设成为可能,旅行社产生,游乐内容增多 随者社会生 “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旅游需求能力和满足旅游需求的旅游业迅速 发展,社会上出现了组织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的旅行社及其类似的旅游服务专业机构,托马 斯·库克就是从事这方面经营的一个杰出代表。托马斯·库克于1845年在英国开办了包括 食、住、行业务在内的旅行社,并在美洲、非洲、亚洲设有分支机构。尾随库克之后,在法 国、德国、美国等一些发达的资木主义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名称不同,但经营内容相似 的旅行商社组 另外,随着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开展和旅游需求与供给能力的日益增强,一些旅游休闲地 人造旅游吸引物、豪华型旅游设施也都相继出现。如英国的布赖顿(Brighton)和法国的里 维埃拉(Riviera)成为十分繁荣的度假胜地:巴黎出现了舒适豪华的新式大饭店(Great Hol):大西洋上出现了“泰坦尼克”号巨型豪华邮轮:人造吸引物在北美大陆兴起,著名 的纽约康尼岛游乐园(Co。 y Island)、抽断尼乐园(Disner and)相继出聊」 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和旅行社组织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使旅游经济活动完全具备了发展 的条件,旅游业作为人类一种新的经济活动, 个相对自成体系的产业部门,开始独立于社 会经济行业体系之中,并以其自身的辉煌业绩,显示了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 大影响。 (三)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及现状特征 1现代旅游经济的发 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通常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世界旅游 经济的发展。与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战乱状态下的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相比,60年代以后 全球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科技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世界经济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发展,尤其是西欧、北策及东亚太地区。随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 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特别是带薪假期增加,交通运输 条件显若改善,从 而使世界旅游业步入 现代旅游的新阶段 自世界旅游业进入现代旅游经济阶段以米,旅游经济以强劲的发展态势相继超过机诚工 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也是一个高增
4 成与发展。另外,通过产业革命,使社会上以工业资本家和商业资本家为代表的一批新兴资 产阶级的收入大大增加,成为完全有时间和金钱从事旅游消费的人。另一方面,随着工商业 和对外贸易的发展,工商企业需要寻求更广阔的原料地与商品市场,需要业务人员经常不断 地穿梭往来于全国各地或世界各地,进行原材料的采购、产品推销、业务洽谈,商业旅游活 动迅速发展。 2.使旅游经济活动所需的物资资料更加充裕,旅游经济活动的供给能力大大增强 产业革命的进行,造成了地区间、城市间大规模的人口流动,从而直接为交通运输业、 旅游业、饮食业等提供了大量的服务对象,进一步促进了这些产业的发展,间接地促进了建 筑工业、原材料工业、建材工业等的发展。交通运输业、旅游业、饮食业、建筑业的兴旺发 展,又使旅游经济活动中的食、住、行供给能力和水平大大增强。另外,产业革命的进行, 既促进了工农业生产部门的生产能力和水平,也促进了人们的生活消费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这时间的宴会厅、舞厅、剧院、休息厅、弹子房等休闲娱乐性场所不断增多,旅游经济活动 中娱的条件大大改善。总之,构成旅游业主要组成部分的食、住、行、购、娱等行业,在此 期间得到了迅速发展,它们使旅游经济活动所需的物资资料更加充裕,旅游经济活动的供给 能力和水平大大增强,为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充分有利的条件。由此可见,旅游经济活动 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劳动地域分工进一步细化的结果,是在 具备了丰富的物质条件,人们的生存需求基本得到满足的前提下,才产生的一种人类社会经 济活动。 3.使旅游经济活动的自身建设成为可能,旅行社产生,游乐内容增多 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旅游需求能力和满足旅游需求的旅游业迅速 发展,社会上出现了组织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的旅行社及其类似的旅游服务专业机构,托马 斯·库克就是从事这方面经营的一个杰出代表。托马斯·库克于 1845 年在英国开办了包括 食、住、行业务在内的旅行社,并在美洲、非洲、亚洲设有分支机构。尾随库克之后,在法 国、德国、美国等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出现了一些名称不同,但经营内容相似 的旅行商社组织。 另外,随着旅行社经营活动的开展和旅游需求与供给能力的日益增强,一些旅游休闲地、 人造旅游吸引物、豪华型旅游设施也都相继出现。如英国的布赖顿(Brighton)和法国的里 维埃拉(Riviera)成为十分繁荣的度假胜地;巴黎出现了舒适豪华的新式大饭店(Great Hotel);大西洋上出现了“泰坦尼克”号巨型豪华邮轮;人造吸引物在北美大陆兴起,著名 的纽约康尼岛游乐园(Coney Island)、迪斯尼乐园(Disney land)相继出现。 旅游需求、旅游供给和旅行社组织的产生与迅速发展,使旅游经济活动完全具备了发展 的条件,旅游业作为人类一种新的经济活动,一个相对自成体系的产业部门,开始独立于社 会经济行业体系之中,并以其自身的辉煌业绩,显示了它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与重 大影响。 (三)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及现状特征 1.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 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通常是指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世界旅游 经济的发展。与 20 世纪 50 年代以前的战乱状态下的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相比,60 年代以后, 全球国际局势相对稳定,科技进步加快,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大大提高,世界经济以前所未 有的速度发展,尤其是西欧、北美及东亚太地区。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和 生活水平逐年提高,闲暇时间不断增多,特别是带薪假期增加,交通运输条件显著改善,从 而使世界旅游业步入了一个现代旅游的新阶段。 自世界旅游业进入现代旅游经济阶段以来,旅游经济以强劲的发展态势相继超过机械工 业、钢铁工业、石油工业、汽车工业,成为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第一大产业,也是一个高增
值、高就业、高创汇、高效益的新兴产业。以国际旅游为例,战后初期的1950年,全世界 国际滋游安人数约2520方人次,国际旅流收入21亿美元。到200)年.国际游安人数知旅治 收入分别达到692亿人次和47251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组织 2020年旅游业远景”报 预测,到公元2020年,全球旅游人数将增至16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将达到2万亿美元, 这充分显示了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和辉煌灿烂的发展远景。 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同样,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尤其是1978年我国实行 改革开放以后,旅游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若。1978年,来我国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数 仅有181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4.52亿美元 还赶不上东南亚的城市型国家新加坡。而到 了2004年,我国接待的国际游客人数达到1.09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257.39亿美元, 我国的旅游业可诮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现代旅游经济特征 ()大众性。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大众性,一是表现在旅游需求方面,二是表现在旅 游供给方面。 先, 从旅游需求方面看,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参加旅游活动的人多是富裕阶层,广 大劳动人民根本与旅游无缘。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太低,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 尤其是用于旅游的可支配收入太少或根本没有:再加上劳动时间过长,闲暇时间不多:社会 动乱,安全得不到保障等。二次大战以后,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劳动生产率 大大提高,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时间增加,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各种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目前,除了发达国家以外,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很多人也已经有条件参与旅游活动 广大人民群众已成为旅游的主体。以我国为例,在2002年我国接待的9790.8万外国旅游者 中,农民、办事员、服务人员、无职业人员等约占0%以上。由此可见,旅游活动的大众 性特占己经形成, 其次,从旅游供给方面看,由于旅游需求的大众化,为旅游供给者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 市场。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信息网络和各种旅游服务的提供 旅游科学研究和旅游文化教有的普及 旅游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制定 ,以及旅游市场管理的 范和元善等,都达到了 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世界从事旅游产品 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从业人员人数,是世界所有产业部门中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部们之一, 其大众性特点也已经非常突出。 (2)全球性。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游 人的活动范围上 是表现在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布上 首先,从游人的活动范用看。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支付能力、闲暇时间和交通条 件的限制,人们的旅游活动不仅人数少,而且出游距离近、时间短。而现在,由于以上各种 旅游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技术条件的现代化,可以使人们在较短的时间 内快速、安全、舒话地到达世界各地旅游,旅游活动的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人类社会活动」 其次,从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地区分布看,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 不围内流流还 国际旅游,基本上全部集中在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国豸 的旅游很不发达,不少国家的旅游业务甚至为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者世界各国经济的 迅速恢复和发展,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发展了自己的国内旅游业务,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展了 国际旅游业务。目前,东亚太地区、中南美地区和非洲的不少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速度 都很快 个全球性的旅游经济大发展的局面己经形成 (3)多样性。现代的旅游经济活动无论是在活动的内容上、旅游的方式上,还是活动 的地域范围上、旅游产品的生产上,都充分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例如在旅游活动内容上 过去大多是有啥看啥的传统观光式旅游。而现在,随着旅游产品的日益增多,旅游的内容丰 富多样,什么购物游、深亲游、生态游、休闲游、探险游、亲子游、蜜月游等,可谓五花八
5 值、高就业、高创汇、高效益的新兴产业。以国际旅游为例,战后初期的 1950 年,全世界 国际游客人数约 2520 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 21 亿美元。到 2002 年,国际游客人数和旅游 收入分别达到 6.92 亿人次和 4725.1 亿美元。另据世界旅游组织“2020 年旅游业远景”报告 预测,到公元 2020 年,全球旅游人数将增至 16 亿人次,国际旅游收入将达到 2 万亿美元, 这充分显示了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旺盛活力和辉煌灿烂的发展远景。 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也是同样,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尤其是 1978 年我国实行 改革开放以后,旅游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1978 年,来我国旅游的国际游客人数 仅有 181 万人次,国际旅游收入 4.52 亿美元,还赶不上东南亚的城市型国家新加坡。而到 了 2004 年,我国接待的国际游客人数达到 1.09 亿人次,旅游外汇收入达到 257.39 亿美元, 我国的旅游业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2.现代旅游经济特征 (1)大众性。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大众性,一是表现在旅游需求方面,二是表现在旅 游供给方面。 首先,从旅游需求方面看,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参加旅游活动的人多是富裕阶层,广 大劳动人民根本与旅游无缘。其原因主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太低,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 尤其是用于旅游的可支配收入太少或根本没有;再加上劳动时间过长,闲暇时间不多;社会 动乱,安全得不到保障等。二次大战以后,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经济恢复发展,劳动生产率 大大提高,个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时间增加,人们参与旅游活动的各种条件得到根本改善。 目前,除了发达国家以外,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而言,很多人也已经有条件参与旅游活动, 广大人民群众已成为旅游的主体。以我国为例,在 2002 年我国接待的 9790.8 万外国旅游者 中,农民、办事员、服务人员、无职业人员等约占 70%以上。由此可见,旅游活动的大众 性特点已经形成。 其次,从旅游供给方面看,由于旅游需求的大众化,为旅游供给者的生产提供了广阔的 市场。目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旅游设施的建设、旅游信息网络和各种旅游服务的提供、 旅游科学研究和旅游文化教育的普及、旅游管理政策和法规的制定、以及旅游市场管理的规 范和完善等,都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水平。据有关方面统计,目前,全世界从事旅游产品 生产、服务等方面的从业人员人数,是世界所有产业部门中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部门之一, 其大众性特点也已经非常突出。 (2)全球性。现代旅游经济发展的全球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游 人的活动范围上,二是表现在世界旅游经济发展的地区分布上。 首先,从游人的活动范围看。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由于支付能力、闲暇时间和交通条 件的限制,人们的旅游活动不仅人数少,而且出游距离近、时间短。而现在,由于以上各种 旅游条件的改善,特别是交通运输条件和通讯技术条件的现代化,可以使人们在较短的时间 内快速、安全、舒适地到达世界各地旅游,旅游活动的发展成为一种全球性的人类社会活动。 其次,从现代旅游经济活动的地区分布看,在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管是国内旅游还是 国际旅游,基本上全部集中在少数几个经济发达国家,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经济欠发达国家 的旅游很不发达,不少国家的旅游业务甚至为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世界各国经济的 迅速恢复和发展,世界各国基本上都发展了自己的国内旅游业务,大多数国家和地区开展了 国际旅游业务。目前,东亚太地区、中南美地区和非洲的不少国家和地区,旅游业发展速度 都很快,一个全球性的旅游经济大发展的局面已经形成。 (3)多样性。现代的旅游经济活动无论是在活动的内容上、旅游的方式上,还是活动 的地域范围上、旅游产品的生产上,都充分表现出了多样性的特点。例如在旅游活动内容上, 过去大多是有啥看啥的传统观光式旅游。而现在,随着旅游产品的日益增多,旅游的内容丰 富多样,什么购物游、探亲游、生态游、休闲游、探险游、亲子游、蜜月游等,可谓五花八
门,花样翻新。在旅游的方式上,既有团队包价游,也有散客游,既有徒步考察游、自行车 旅游,也有私家车驾车游、三五好友结伴游。在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上,哥有近距离的区域 旅游、中远距离的国内旅游,也有远距离的出国旅游、洲际旅游,更有甚者,现在己经有人 利用航天器进入太 在旅游产品的生产上 更是琳琅满耳 多种多样 ,自然的、人文 的,历史的、现代的,物质的、精神的,民族的、异围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之,现 代旅游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特点,充分说明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不可与过去同日而 语,己经进入一个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时期。 (4)持续性。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什界格游经济一直保持若强动的发展热头,其 十年来,由于亚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中南美和非洲部分国家的快速发展 更使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从1950年到2000年,世界旅游客流最增加了26.56倍 国际旅游收增加了226.14倍,世界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持续增长,由 此可见一斑。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虽然也受到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国际局部战争、 亚洲金独危机和“非典”等很多事件的冲击,其增长速度时而有所放褐,但同什界其他行业 的发展相比,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特点仍然是十分突出的 系统性。现代旅游经济活动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等多种要素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分别发挥各自的特殊作用,共同分工协作完成的,具有鲜明 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活动的进行,以上三大要素都是不 可缺少的,并且要求它们之间保特合理的比例关系(即合理的系统结构)。 (6)区域性。区域性,也称区域差异性 、一个且体的地区而京旅流经济活动都品 在其特定的环境条件、社会历史发展基础和传统文化的作用下进行的 均具有鲜明的地域 特点。尤其是国家间、地区间相距越远,旅游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性就越大。 (7)竞争性。现代旅游经济活动是商品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市场性随着旅游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强,国家间、地区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个地区都想通过竞争获 取更多的人流和价值流,以促进木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市场与丁农业产品市场相比 其最大不同点是竞争性强,垄断新性差 原因是旅游产品的可替代性强,旅游市场受随机因素 影响大。因此,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勇于创新、突出特色、提高竞争力等,是区域旅游经济 水得活力、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二节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学科特点 国外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经济学是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1840年以后,随 着西欧、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先后发 表或出版了一些旅游经济研究论文和著作。如1899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 《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的论文,认真探讨了外国游客在意大利的旅 游分布、流动及其消费情况:意大利的尼切福罗和贝尼尼分别于1923年和1926年发表了《在 意大利的外国人流动情况》和《关于旅游者流动计算方法 改进》两篇论文,进 步探讨 外国人在意大利的流动规律及流动量的计算等问题。1927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教授马里 奥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次年又出版了该书的续编,首次对旅游经济问题进行了比较全 面、系统的研究。1935年,德国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格里克里曼发表了《一般旅 游论》,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一次出界大后西 、北美等地区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 业。为了满足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经济管理院校,于 设了旅游经济、旅游管理等学料,《旅游经济学》成为这些院校和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与此 6
6 门,花样翻新。在旅游的方式上,既有团队包价游,也有散客游,既有徒步考察游、自行车 旅游,也有私家车驾车游、三五好友结伴游。在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上,既有近距离的区域 旅游、中远距离的国内旅游,也有远距离的出国旅游、洲际旅游,更有甚者,现在已经有人 利用航天器进入太空旅游。在旅游产品的生产上,更是琳琅满目,多种多样,自然的、人文 的,历史的、现代的,物质的、精神的,民族的、异国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总之,现 代旅游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特点,充分说明现代旅游经济的发展水平已经不可与过去同日而 语,已经进入一个兴旺发达、蒸蒸日上的时期。 (4)持续性。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旅游经济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尤其是 最近二十年来,由于亚太地区旅游经济发展的异军突起,中南美和非洲部分国家的快速发展, 更使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从 1950 年到 2000 年,世界旅游客流量增加了 26.56 倍, 国际旅游收增加了 226.14 倍,世界旅游业发展速度之快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持续增长,由 此可见一斑。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虽然也受到过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国际局部战争、 亚洲金融危机和“非典”等很多事件的冲击,其增长速度时而有所放慢,但同世界其他行业 的发展相比,旅游业的持续、高速发展特点仍然是十分突出的。 (5)系统性。现代旅游经济活动是由旅游主体、旅游客体和旅游媒介体等多种要素相 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分别发挥各自的特殊作用,共同分工协作完成的,具有鲜明 的系统性、整体性特点。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旅游经济活动的进行,以上三大要素都是不 可缺少的,并且要求它们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即合理的系统结构)。 (6)区域性。区域性,也称区域差异性。就一个具体的地区而言,旅游经济活动都是 在其特定的环境条件、社会历史发展基础和传统文化的作用下进行的,均具有鲜明的地域性 特点。尤其是国家间、地区间相距越远,旅游经济活动的区域差异性就越大。 (7)竞争性。现代旅游经济活动是商品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其市场性随着旅游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强,国家间、地区间的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每个地区都想通过竞争获 取更多的人流和价值流,以促进本地区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产品市场与工农业产品市场相比, 其最大不同点是竞争性强,垄断性差,原因是旅游产品的可替代性强,旅游市场受随机因素 影响大。因此,对于一个地区而言,勇于创新、突出特色、提高竞争力等,是区域旅游经济 永得活力、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二节 旅游经济学的产生、发展与学科特点 一、国外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经济学是伴随着旅游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1840 年以后,随 着西欧、北美等经济发达国家旅游业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先后发 表或出版了一些旅游经济研究论文和著作。如 1899 年意大利国家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了 《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旅游者的流动及其花费》的论文,认真探讨了外国游客在意大利的旅 游分布、流动及其消费情况;意大利的尼切福罗和贝尼尼分别于 1923 年和 1926 年发表了《在 意大利的外国人流动情况》和《关于旅游者流动计算方法的改进》两篇论文,进一步探讨了 外国人在意大利的流动规律及流动量的计算等问题。1927 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教授马里 奥出版了《旅游经济》讲义,次年又出版了该书的续编,首次对旅游经济问题进行了比较全 面、系统的研究。1935 年,德国柏林商业大学旅游研究所所长格里克里曼发表了《一般旅 游论》,从经济学和社会学角度对旅游经济的发展进行了研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北美等地区的旅游业迅速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行 业。为了满足旅游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许多西方国家建立了各种类型的经济管理院校,开 设了旅游经济、旅游管理等学科,《旅游经济学》成为这些院校和学科的专业基础课。与此
同时,西方国家为了适应国家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一些专家和学者在对世 界旅游经济及本国旅游业发展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 内容和基本方法 一批高水平的旅游经济学术论文 出版了 克专法和对北禁食的分风限起到凤作母和促进非用·如6年 丁诺瓦尔于伦敦出版了《旅游业》、1933年英国的FW奥格尔维出版了《旅游运动》、K·利 贝拉出版了《旅游业的发展和作用)、1951年美国的L.A诺曼于组约出版了《历代的旅行和 交通》、1966年吉勒贝尔西龙于伦数休闲艺术出版社《旅游业历史》、1969年美国迈克尔彼 德斯出版了《国际旅游业》、1970年南斯拉夫的S.马尔维奇和Z.马尔科维奇合作出版了《旅 游业原理》 1974年英国的卡特和梅德里克教授合作出版了《旅游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978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副校长斯洛博丹·翁科维奇教授出版了《旅游业》等专著 20世纪9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普遍和深入,出版和发表 的这方面的著作和论文简直如雨后春笋。如美国的哈罗德L瓦格尔(Harold l.ogel)所著 的《旅游经济学金融分析指南》、亚德里恩·布尔(Adrian Bull)所著的《旅游经济学》、艾 斯拉比和科林(Aislabie Colin)合著的《旅游经济学》等 二、国内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相对较晚,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旅游经济不发 ,缺乏旅游丝 济理论研究的服务对象和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自古以来重视物质产品的生产,轻视 和忽视服务产品等传统意识有关。1978年,我国实行对外改革开放,对内经济搞活的方针 政策以后,旅游业才一步一个台阶地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旅游经济的大发展一方而需 要更多的旅游经济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旅游经济的大发展也为旅游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 了大量的研究素材、服务对象和实践检验 台,从而使旅游经济理论研 究如火如茶地开展起 来。我国的旅游经济理论研究虽然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研究成果很多,尤其是区域旅游 经济发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旅游市场研究、旅游投资决策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旅游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更多。从旅游经济研 究的具体成果看,论文性的成果最多,以用多如生毛来形容:其次是报告性成果,这部分 成果多与具体的区域相结合 ,以服务地方旅 发展为示 如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 究、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三是专著或教材性成果,现在在我国能够看到的由我 国学者编著的《旅游经济学》或同类型的书籍,至少有20部之多,主要作者有王立刚、刘 世杰、林南枝、陶汉军、李天元、黄辉实、张汝昌、罗明义、王大悟、魏小安、历新建、张 辉、赵晓惹、田里、李亚非、朱前夫、干晨光、部树梅、叶全良、唐留雄等。以上这些成果 的问世,为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旅游经 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是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 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若要对旅游经济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必须 从对它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的认识开始 (一)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从前面能游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的介绍可以看出,旅游经济学是伴随若现代旅游经济的 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 新兴学科。 如果从19 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教授马里奥第一次出 版的《旅游经济》讲义算起,至今还不到100年的历史:如果从19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开 始关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开始,至今也不过150年左右。由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历史比 较短暂,是一门新兴科学,因此其学科体系、基本内容、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 若许多值得深入探计和讲一步完善的地方,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7 同时,西方国家为了适应国家旅游经济发展和旅游人才培养的需要,一些专家和学者在对世 界旅游经济及本国旅游业发展进行认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对旅游经济的基本理论、基本 内容和基本方法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旅游经济学术论文,出版了一 些研究专著和教材,对世界旅游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如 1936 年英国的 丁诺瓦尔于伦敦出版了《旅游业》、1933 年英国的 F.W.奥格尔维出版了《旅游运动》、K·利 贝拉出版了《旅游业的发展和作用》、1951 年美国的 L.A.诺曼于纽约出版了《历代的旅行和 交通》、1966 年吉勒贝尔·西戈于伦敦休闲艺术出版社《旅游业历史》、1969 年美国迈克尔·彼 德斯出版了《国际旅游业》、1970 年南斯拉夫的 S.马尔维奇和 Z.马尔科维奇合作出版了《旅 游业原理》、1974 年英国的卡特和梅德里克教授合作出版了《旅游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1978 年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大学副校长斯洛博丹·翁科维奇教授出版了《旅游业》等专著。 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西方国家对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普遍和深入,出版和发表 的这方面的著作和论文简直如雨后春笋。如美国的哈罗德.L.瓦格尔(Harold L. Vogel)所著 的《旅游经济学金融分析指南》、亚德里恩·布尔(Adrian Bull)所著的《旅游经济学》、艾 斯拉比和科林(Aislabie, Colin)合著的《旅游经济学》等。 二、国内旅游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相对较晚,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我国旅游经济不发达,缺乏旅游经 济理论研究的服务对象和实践基础;另一方面也与我国自古以来重视物质产品的生产,轻视 和忽视服务产品等传统意识有关。1978 年,我国实行对外改革开放,对内经济搞活的方针 政策以后,旅游业才一步一个台阶地在全国各地迅速发展起来。旅游经济的大发展一方面需 要更多的旅游经济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旅游经济的大发展也为旅游经济理论的研究提供 了大量的研究素材、服务对象和实践检验平台,从而使旅游经济理论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 来。我国的旅游经济理论研究虽然起步很晚,但发展很快,研究成果很多,尤其是区域旅游 经济发展研究、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旅游市场研究、旅游投资决策和经济效益分析研究、 旅游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更多。从旅游经济研 究的具体成果看,论文性的成果最多,可以用多如牛毛来形容;其次是报告性成果,这部分 成果多与具体的区域相结合,以服务地方旅游经济发展为宗旨,如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战略研 究、区域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研究等;第三是专著或教材性成果,现在在我国能够看到的由我 国学者编著的《旅游经济学》或同类型的书籍,至少有 20 部之多,主要作者有王立刚、刘 世杰、林南枝、陶汉军、李天元、黄辉实、张汝昌、罗明义、王大悟、魏小安、历新建、张 辉、赵晓燕、田里、李亚非、朱沁夫、王晨光、邹树梅、叶全良、唐留雄等。以上这些成果 的问世,为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和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我国旅游经 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丰富的参考资料。 三、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 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是以现代经济学的理论为指导,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各 种经济现象、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若要对旅游经济学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必须 从对它的基本概念和学科特点的认识开始。 (一)旅游经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 从前面旅游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的介绍可以看出,旅游经济学是伴随着现代旅游经济的 形成与发展而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如果从 1927 年意大利罗马大学的教授马里奥第一次出 版的《旅游经济》讲义算起,至今还不到 100 年的历史;如果从 19 世纪后半期西方国家开 始关注对旅游经济问题的研究开始,至今也不过 150 年左右。由于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历史比 较短暂,是一门新兴科学,因此其学科体系、基本内容、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等方面还存在 着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进一步完善的地方,旅游经济学的理论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一)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名种经济现象 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旅游经济学的应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前 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 方法来源于旅游经济的实践活 游经济 活动现象、关系和规律的高度概括、梳理和总结。其次,由于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经济活动的 理论结品,因此它能够反过来指导和服务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将来源于实践的旅游经 济理论再次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使其理论更为成熟和完善。第三,旅游经济学还特别注重其 红用性的研究,加风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风城旅游经济发展虚路、风战旅游经济可持 续发展 。由于旅游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把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 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三)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 按照经济学的学科分类,旅游经济学屈于产业经济学的范畴。产业经济学是针对某一产 业部门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讲行研究,从而揭示该部门内部的客种联系、特殊不盾、内在规往 及其外在形式的科学 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 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特殊矛盾、内在规律 把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 一般原理用 指导旅游经济活动,以促进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四)旅游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旅游学、心理学、地理学、资源学、社会学 统计学、市场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综合考察旅游经济活动在经济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关 系、特殊矛盾、 变化规律等。旅游经济学的这种综合 、边缘性学科特点,使其研究的内容 变得非常丰富,各种经济关系变得十分复杂,科学研究的难度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在对旅 游经济学的边缘性特点有一个科学、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能善于利用其它学科的基本理论与 方法解决旅游经济问题。 第三节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与方法 深入了解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是全面掌握该门学科 理论和有效指导人们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 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毛泽东同志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后性。因此 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后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据此分析, 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由该学科不同的矛盾规定性决定的。显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矛 盾, 就是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后、旅游价格 与价值的矛盾、旅游收与分配的矛盾、旅游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矛盾等。 但是,在一系列众多矛盾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是贯穿旅游经济活动始终的矛盾,是其它 各种矛后产生的根源性矛盾。因此,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主要 无盾 也是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多 旅游产品在其需求与供给的矛居 必然产生多种 经济现象,呈现多种经济关系,存在与其矛盾运动相一致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旅游经济 学是研究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矛后运动及其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 系与经济规律的科学。 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是旅游者、旅游产 ①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84
8 (二)旅游经济学是一门应用学科 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指导,专门研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各种经济现象、 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旅游经济学的应用性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旅 游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来源于旅游经济的实践活动,是人们对旅游经济 活动现象、关系和规律的高度概括、梳理和总结。其次,由于旅游经济学是旅游经济活动的 理论结晶,因此它能够反过来指导和服务于旅游经济的发展,也可以将来源于实践的旅游经 济理论再次在实践中得以检验,使其理论更为成熟和完善。第三,旅游经济学还特别注重其 实用性的研究,如区域性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战略、区域旅游经济可持 续发展等。由于旅游经济学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世界上的许多国家都把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 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 (三)旅游经济学是一门产业经济学 按照经济学的学科分类,旅游经济学属于产业经济学的范畴。产业经济学是针对某一产 业部门领域内的经济活动进行研究,从而揭示该部门内部的各种联系、特殊矛盾、内在规律 及其外在形式的科学。旅游经济学作为一门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旅游经济活动过程中各种 经济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特殊矛盾、内在规律,并把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一般原理用于 指导旅游经济活动,以促进旅游产业持续、稳定发展。 (四)旅游经济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 旅游经济学是以经济学为理论基础,并结合旅游学、心理学、地理学、资源学、社会学、 统计学、市场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综合考察旅游经济活动在经济领域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关 系、特殊矛盾、变化规律等。旅游经济学的这种综合性、边缘性学科特点,使其研究的内容 变得非常丰富,各种经济关系变得十分复杂,科学研究的难度增大。因此,我们必须在对旅 游经济学的边缘性特点有一个科学、全面认识的基础上,能善于利用其它学科的基本理论与 方法解决旅游经济问题。 第三节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内容与方法 深入了解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是全面掌握该门学科 理论和有效指导人们开展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关键。 一、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毛泽东同志指出:“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 对某一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门科学的对象。”①①据此分析, 不同学科的研究对象是由该学科不同的矛盾规定性决定的。显然,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主要矛 盾,就是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在旅游经济活动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如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旅游价格 与价值的矛盾、旅游收与分配的矛盾、旅游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的矛盾等。 但是,在一系列众多矛盾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是贯穿旅游经济活动始终的矛盾,是其它 各种矛盾产生的根源性矛盾。因此,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是旅游经济活动中的主要 矛盾,也是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旅游产品在其需求与供给的矛盾运动中,必然产生多种 经济现象,呈现多种经济关系,存在与其矛盾运动相一致的发展变化规律。因此,旅游经济 学是研究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矛盾运动及其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经济现象、经济关 系与经济规律的科学。 在旅游经济活动中,旅游产品需求与供给这一内在矛盾,其外在表现是旅游者、旅游产 ①毛泽东,矛盾论,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