件的观点,其中介绍各学派代表人物的经典实验和他们的理论 。学习理论从哲学争论 开始,经过100年的实验研究和理论争论,最后的争论似乎又回到了哲学范畴,所以 本章最后一节介绍当前在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建构主义哲学 思潮。 学急木音后,成做到 对给出学习 学派的例子 能用本章习得的观点分析其哲学根源 2.能列表比较本章介绍的学习论两大阵营中关于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 条件的不同观点,并给予适当评价: 3.能陈述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不同点与共同点及其教学含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强调认知与组织的学习观(1课时) 1.主要内容 (1)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 (2)现代认知学习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 (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论 (3)巴特勒特的图式论 (4)信息加工理论 (5)认知建构理论 第二节90年代后出现的新的建构主义哲学思潮(1课时) 1.主要内容 (1)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2)不同建构主义观的主要分歧 (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4)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知识是怎样建构的? (2)世界是可知的吗? (3)知识是依赖于情境的或是一般的?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怎样将建构主义的观点应用到课程设计中,举个例子来说明?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五章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6
6 件的观点,其中介绍各学派代表人物的经典实验和他们的理论。学习理论从哲学争论 开始,经过100年的实验研究和理论争论,最后的争论似乎又回到了哲学范畴,所以 本章最后一节介绍当前在课程、教学设计和教学等领域产生广泛影响的建构主义哲学 思潮。 学完本章后,应做到: 1.对给出学习论某一学派的例子,能用本章习得的观点分析其哲学根源; 2.能列表比较本章介绍的学习论两大阵营中关于学习结果、学习过程和有效学习 条件的不同观点,并给予适当评价; 3.能陈述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的建构主义学习观的不同点与共同点及其教学含 义。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强调认知与组织的学习观(1 课时) 1.主要内容 (1)早期的认知学习研究 (2)现代认知学习观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格式塔心理学家的顿悟说 (2)托尔曼的认知地图论 (3)巴特勒特的图式论 (4)信息加工理论 (5)认知建构理论 第二节 90 年代后出现的新的建构主义哲学思潮(1 课时) 1.主要内容 (1)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2)不同建构主义观的主要分歧 (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共同点 (4)建构主义学习观的教学含义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知识是怎样建构的? (2)世界是可知的吗? (3)知识是依赖于情境的或是一般的? (三)思考与实践 思考:怎样将建构主义的观点应用到课程设计中,举个例子来说明?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课堂讲授、多媒体教学等手段进行教学。 第五章 知识的性质、分类与陈述性知识的学习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本章首先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广义知识的分类,用新的视角重新闸明了知 识与技能的关系,并通过介绍几种知识表征理论来说明炼述性知识的本质:在此基 上,运用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阐明了不同类型的陈述性知识习得的过程和条 件:最后介绍了几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学完本章以后 应做到 能用实例解释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2. 能举例说明本章介绍的几种陈述性知识表征理论的优缺点: 3. 能举例说明四种同化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应用实例说明本章介绍的三种基本学习策略的区别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知识的性质(1课时】 1.主要内容 (1)知识的定义与类型 (2)陈述知识的性质:陈述性知识的心理表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知识的定义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3)哲学的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 (4)奥苏伯尔的机械知识与有意义知识 (5)神经网络理论 (6)命题 (7)命题 (8)网络双绵码理论 第二节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的学习过程和条件(1课时) 1.主要内容 (1)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结果 (2)有意义的言语学习理论 (3)命题知识的同化过程和条件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机械学习的结果 有 意义学习的结果 (3)符号表征学习 (4)根今学习 (5)命题学习 (6)下位学习 (7)上位学习 (8)并列结合学习 (9)同化论 (三)思考与实践
7 本章首先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提出了广义知识的分类,用新的视角重新阐明了知 识与技能的关系,并通过介绍几种知识表征理论来说明陈述性知识的本质;在此基础 上,运用奥苏伯尔的认知结构同化论,阐明了不同类型的陈述性知识习得的过程和条 件;最后介绍了几种促进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学完本章以后,应做到: 1. 能用实例解释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 2. 能举例说明本章介绍的几种陈述性知识表征理论的优缺点; 3. 能举例说明四种同化学习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4. 应用实例说明本章介绍的三种基本学习策略的区别及其应用。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知识的性质(1 课时) 1.主要内容 (1)知识的定义与类型 (2)陈述知识的性质:陈述性知识的心理表征 2.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知识的定义 (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 (3)哲学的显性知识与默会知识 (4)奥苏伯尔的机械知识与有意义知识 (5)神经网络理论 (6)命题 (7)命题 (8)网络双编码理论 第二节 陈述性知识(言语信息)的学习过程和条件(1 课时) 1.主要内容 (1)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结果 (2)有意义的言语学习理论 (3)命题知识的同化过程和条件 2. 基本概念和知识点 (1)机械学习的结果 (2)有意义学习的结果 (3)符号表征学习 (4)概念学习 (5)命题学习 (6)下位学习 (7)上位学习 (8)并列结合学习 (9)同化论 (三)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