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的语法结构: 【状】(定)主【状】谓<补>(定)宾 (我的)灵感(在黄昏时分)(悠然地飘 满)了(全)世界。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驻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句子的语法结构: (定)主 谓 <补>(定)宾 (我的 )灵感〔在黄昏时分〕〔悠然地〕飘 〈满〉了(全)世界。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定语必驻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 【状】 ·· · ··
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 不能重起炉灶另写。 ●2.改动尽可能少。 ●3要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忌盲目修 改。 ●4.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语法等基本 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色,以使其 “更好
⚫ 1.不能改变原句的基本意思和内容, 不能重起炉灶另写。 ⚫ 2.改动尽可能少。 ⚫ 3.要注意试题的修改要求,忌盲目修 改。 ⚫ 4.修改后的文字只要符合语法等基本 规则即可。而不需要润色,以使其 “更好” 。 修改病句的基本原则
病句分类 1、歧义 2、语序不当 ●3、搭配不当 4、成分残缺或成分多余 ●5、句式杂糅 6、其他,如:否定词、反问句连用 ●分类词、关联词、两面词等等
病句分类 ⚫ 1、歧义 ⚫ 2、语序不当 ⚫ 3、搭配不当 ⚫ 4、成分残缺或成分多余 ⚫ 5、句式杂糅 ⚫ 6、其他,如:否定词、反问句连用 ⚫ 分类词、关联词、两面词等等
歧义句形成原因 1.兼类词造成 这辆车没有锁。(是动词还是名词啊) 2多义词造成 ●这本书是黄色的。 。3代词表意不明 开刀的是我父亲。 4.既可表人,又可表物造成歧义 ●两个学校的教师都来了 ●5。结构层次可作不同划分,造成歧义 咬死了猎人的狗。(是咬死了猎人还是 他的狗呢?
⚫ 1. ⚫ 这辆车没有锁。(是动词还是名词啊) ⚫ 2. ⚫ 这本书是黄色的。 ⚫ 3. 开刀的是我父亲。 ⚫ 4. ⚫ 两个学校的教师都来了。 ⚫ 5. ⚫ 咬死了猎人的狗。 (是咬死了猎人还是 他的狗呢?) 兼类词造成 多义词造成 代词表意不明 既可表人,又可表物造成歧义 结构层次可作不同划分,造成歧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