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各区县2012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 【白下】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0-24题。(12分) 中国的龙 许进雄 ①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受人们称崇的。它的形象虽然有些凶恶,却被中国人选为吉祥 及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不像西欧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把吐火焰的龙看成恶势力的象征。 龙与中国文化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常被用以代表中国 ②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但它应是源于人们见过的存在的动物因其罕见, 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才脱离实际,成为虚构的动物。【A】河南濮阳几个6000 多年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的龙的图案,寓有宗教信仰的作用。其形象颇 为写实,有窄长的嘴,长身,短腿,粗长尾巴,但无犄角。【B】发展至商代的甲骨文,龙 字已是个头有角冠、上颌长、下颌短而下曲,身子蜷曲的动物形。从流传的文物看,龙早期 的形象较写实,后来为了夸张其神奇,就选择九种不同动物的特征加以修饰:角似鹿,头似 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当然就不可能在现实的 世界找到它的形象 ③龙是古代的图腾①,图腾大多是自然界实有其物的。春秋时代的铜器铭文有过龙的记 载。西周早期的《周易》,把龙描写成能潜藏于深渊,飞跃于天空,相斗于地面,流出的血 是玄黄的颜色。《左传》记载公元前523年,郑国遭受大水时,有龙相斗于城门外的洧 渊;还记载龙有黄河龙及汉水龙的不同种类,还有人能豢养它们从这些描写及遗留的图形, 可知龙原是种两栖类爬虫动物的总称,能生息于陆地及水中,有些还能跳跃甚高,像是能飞 翔的样子。 ④至于认为龙能飞翔和致雨,可能和栖息于长江两岸的扬子鳄的生活习性有关。龙的特 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扁而长,且有利齿。在中国地区,除鳄鱼以外,这些特征是他种动 物所无的异征。扬子鳄除了没有角外,身躯、面容酷似龙,可能就是龙形象的取材。何况远 古的龙是无角的。扬子鳄每在雷雨之前出现,有秋天隐匿、春天复醒的冬眠习惯。古人每见 扬子鳄与雷雨同时出现,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 ⑤人们认为龙有致雨的神力,起码可以追溯到商代。有甲骨贞辞作“其作龙于凡田, 又雨?″是有关卜问建造土龙以祈雨的仪式。西汉的董仲舒于《春秋繁露》中,详载建造土 龙以祈雨时,如何依五行学说的原则,在不同的季节,建造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土龙,面 对不同的方向,涂以不同的颜色,并以不同的人数去舞蹈。这种传统延续到近代,农民还要 向海龙王求雨 ⑥龙后来还成为皇家的象征。它很可能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传说有关。汉代的《史记》 有两则刘邦与龙有关的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 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南京市各区县 2012 年初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说明文 【白下】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4 题。(12 分) 中国的龙 许进雄 ①在十二生肖中,龙是最受人们称崇的。它的形象虽然有些凶恶,却被中国人选为吉祥 及高贵的象征,广受欢迎。不像西欧中世纪的文学艺术,把吐火焰的龙看成恶势力的象征。 龙与中国文化圈的关系非常密切,常被用以代表中国。 ②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但它应是源于人们见过的存在的动物。因其罕见, 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才脱离实际,成为虚构的动物。【A】河南濮阳几个 6000 多年前的墓葬,发现有用蚌壳在尸体旁边排列的龙的图案,寓有宗教信仰的作用。其形象颇 为写实,有窄长的嘴,长身,短腿,粗长尾巴,但无犄角。【B】发展至商代的甲骨文,龙 字已是个头有角冠、上颌长、下颌短而下曲,身子蜷曲的动物形。从流传的文物看,龙早期 的形象较写实,后来为了夸张其神奇,就选择九种不同动物的特征加以修饰:角似鹿,头似 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当然就不可能在现实的 世界找到它的形象。 ③龙是古代的图腾①,图腾大多是自然界实有其物的。春秋时代的铜器铭文有过龙的记 载。西周早期的《周易》,把龙描写成能潜藏于深渊,飞跃于天空,相斗于地面,流出的血 是玄黄的颜色。《左传》记载公元前 523 年,郑国遭受大水时,有龙相斗于城门外的洧② 渊;还记载龙有黄河龙及汉水龙的不同种类,还有人能豢养它们。从这些描写及遗留的图形, 可知龙原是种两栖类爬虫动物的总称,能生息于陆地及水中,有些还能跳跃甚高,像是能飞 翔的样子。 ④至于认为龙能飞翔和致雨,可能和栖息于长江两岸的扬子鳄的生活习性有关。龙的特 征,脸部粗糙不平,嘴窄扁而长,且有利齿。在中国地区,除鳄鱼以外,这些特征是他种动 物所无的异征。扬子鳄除了没有角外,身躯、面容酷似龙,可能就是龙形象的取材。何况远 古的龙是无角的。扬子鳄每在雷雨之前出现,有秋天隐匿、春天复醒的冬眠习惯。古人每见 扬子鳄与雷雨同时出现,雨下自空中,因此想象它能飞翔。 ⑤人们认为龙有致雨的神力,起码..可以追溯到商代。有甲骨贞③辞作“其作龙于凡田, 又雨?”是有关卜问建造土龙以祈雨的仪式。西汉的董仲舒于《春秋繁露》中,详载建造土 龙以祈雨时,如何依五行学说的原则,在不同的季节,建造不同数量、不同大小的土龙,面 对不同的方向,涂以不同的颜色,并以不同的人数去舞蹈。这种传统延续到近代,农民还要 向海龙王求雨。 ⑥龙后来还成为皇家的象征。它很可能与汉高祖刘邦的出生传说有关。汉代的《史记》 有两则刘邦与龙有关的记载:“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 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汉高祖出身普通人家, 有必要编造故事说明凡人接受天命而登上帝位的合理性。不清楚的是,到底是因为龙为高贵 者的象征才据之以编造故争呢,还是偶然选择了龙以编故事,才使龙成为皇族的象征?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图腾: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 做本氏族的标志。②洧(wei):洧川,地名,在河南。③贞:占卜。④贳(shi):赊欠。 20.阅读全文,按顺序概括文章的内容。(8个字以内)(3分) }一龙的形象演变一龙是古代图腾—□ 21.第②段画线句【A】【B】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 22.第⑤段加点词“起码”不能删去,说说理由。(2分) 23.第⑥段引用《史记》中两则与龙有关的材料,其作用是什么?(2分)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①段写到西欧文学艺术中龙被看成恶势力,这是通过比较来突出中国龙的形象 B.第②段提到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这说明龙的形象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C.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人们常在新年舞龙灯,这可能和人们认为龙有致雨的神力有关 第⑥段以问句结尾,表明作者对一时解释不清的问题不下断论,体现了文章的科学 【答案】(三)(12分) 20.(3分)龙的象征意义龙能飞翔致雨龙成皇家象征(每点1分) 21.(3分)不能调换(1分)。因为【A】【B】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与本段“因其罕 见,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相照应:【A】中龙没有犄角,【B】中龙已有 角冠。(每点1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只答“不能调换”而不阐述理由不得分) 2.(2分)“起码”表示最低限度,说明龙有致雨神力的认识出现年代极早(也有可能在 商代之前)(1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分)。(没有分析,只说“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得分) 23.(2分)增添文章的情趣(1分);也为龙成为皇帝的象征提供了佐证(1分)。 24.(2分)B 【鼓楼】 南京鼓楼 ①位于南京市中心的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当年击鼓报时 的场所,为全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堪称明代首都之象征。到 了清代,鼓楼只遗留下城阙,直到康煕皇帝南巡时,在此登临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楼基座上 树碑建楼,并更名为“碑楼”,故而鼓楼有“明鼓清碑”之称
常从王媪、武负贳④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汉高祖出身普通人家, 有必要编造故事说明凡人接受天命而登上帝位的合理性。不清楚的是,到底是因为龙为高贵 者的象征才据之以编造故争呢,还是偶然选择了龙以编故事,才使龙成为皇族的象征?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图腾:原始社会的人认为跟本氏族有血缘关系的某种动物或自然物,一般用 做本氏族的标志。②洧(wěi):洧川,地名,在河南。③贞:占卜。④贳(shì):赊欠。 20.阅读全文,按顺序概括文章的内容。(8 个字以内)(3 分) ——龙的形象演变——龙是古代图腾—— —— 21.第②段画线句【A】【B】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3 分) 22.第⑤段加点词“起码”不能删去,说说理由。(2 分) 23.第⑥段引用《史记》中两则与龙有关的材料,其作用是什么?(2 分) 2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2 分) A.第①段写到西欧文学艺术中龙被看成恶势力,这是通过比较来突出中国龙的形象。 B.第②段提到龙是十二生肖中唯一不存在的动物,这说明龙的形象是凭空想象出来的。 C.为了祈祷风调雨顺,人们常在新年舞龙灯,这可能和人们认为龙有致雨的神力有关。 D.第⑥段以问句结尾,表明作者对一时解释不清的问题不下断论,体现了文章的科学 性。 【答案】(三)(12 分) 20.(3 分)龙的象征意义 龙能飞翔致雨 龙成皇家象征(每点 1 分) 21.(3 分)不能调换(1 分)。因为【A】【B】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写的;与本段“因其罕 见,形象才慢慢起变化,后又被神化”相照应;【A】中龙没有犄角,【B】中龙已有 角冠。(每点 1 分,答出其中任意两点即可,只答“不能调换”而不阐述理由不得分) 22.(2 分)“起码”表示最低限度,说明龙有致雨神力的认识出现年代极早(也有可能在 商代之前)(1 分),这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 分)。(没有分析,只说“体 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得分) 23.(2 分)增添文章的情趣(1 分);也为龙成为皇帝的象征提供了佐证(1 分)。 24.(2 分)B 【鼓楼】 南京鼓楼 ①位于南京市中心的鼓楼,建于明洪武十五年,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乃当年击鼓报时 的场所,为全城百姓昼夜报时,有时也用作迎王、接诏书等大庆,堪称明代首都之象征。到 了清代,鼓楼只遗留下城阙,直到康熙皇帝南巡时,在此登临四望,地方官才在鼓楼基座上 树碑建楼,并更名为“碑楼”,故而鼓楼有“明鼓清碑”之称
②鼓楼占地面积9100平方米,高耸于鼓楼岗之上,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山路、 中山北路、中央路五条主干道在此交汇,历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鼓楼分上下 两层,下层建成城阙样式,高达9米,红墙巍峙,飞檐迎风,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 前后,上有“畅观阁”题额。上层建筑,分为中殿和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 ③早在1923年,鼓楼就被辟为城市公园,成为人们登高远眺,领略古城风貌的胜 地。1983年鼓楼揽胜被定为“新金陵四十景″。鼓楼公园里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空气、花草 幽香。徜徉在绿树成荫的环境里,脚下是平整的青石平台,以及青石平台和鹅卵石组 成的冰纹石小径。不绝于耳的鸟儿鸣叫和假山瀑布的哗哗流水,在杜鹃、石楠、红枫 翠竹的簇拥下,让公园的景观呈现四季如春的景象。夜晚五彩缤纷的灯光亮化,则把 历史悠久的明建筑鼓楼装饰得更加雄伟壮观 14.选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南京鼓楼的?完成下面的填空。(3分) 建造时间, 、公园景观。 15.第②段中加点词“历来”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案】14.(3分)功能用途,建筑结构,地理位置。 15.(3分)“历来”强调了多年来鼓楼都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突出了鼓楼在南京的重要 地位 【建邺】 莫愁湖畔海棠红 ①四月的莫愁湖畔,树树海棠姿容优美,明媚动人灿如云霞,常常让游人沉醉而不知归 路。 ②海棠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素有国艳″之誉,唐朝贾 耽的《花谱》一书就有记载,把海棠称为“花中神仙"。春季花姿俏丽,楚楚有致;秋日金 果满树,芳香袭人。历代文人墨客也被海棠的魅力折服,题咏不绝。一代文豪苏东坡诗云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③海棠品种多,分布较广。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这里所说的四 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 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西府海棠花形较大 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 明霞,是"海棠四品″中的翘楚。北京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和天坛等皇家园林中就种有西府 海棠。在南京,被誉为“金陵第一名胜″的莫愁湖也大量种植了西府海棠 据目前统计,棠类植物在全世界共有35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就有25种,除华 南地区外均有分布。如今,海棠类多为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观赏花木(虽然其中不乏果实 有很高食用价值的品种)既宜孤植于庭院前后,又宜对植于门厅入口处,或丛植于草坪角 隅,或与其他花木相配植,自然也可矮化盆栽 ⑤海棠花、叶、果实,可供食用、药用。春天的海棠花不仅“占尽春色最风流”,而 且花含蜜汁,是很好的蜜源植物。秋海棠在日本等国被用来作叶用菜东南亚的有些国家的 人们用海棠给鱼、肉等调味,有时用作色拉菜。海棠性味甘、酸、平,有健脾止泻、利尿
②鼓楼占地面积 9100 平方米,高耸于鼓楼岗之上,北京东路、北京西路、中山路、 中山北路、中央路五条主干道在此交汇,历来..是南京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鼓楼分上下 两层,下层建成城阙样式,高达 9 米,红墙巍峙,飞檐迎风,中间有券门三道,贯通 前后,上有“畅观阁”题额。上层建筑,分为中殿和东西两殿,滴水直落台座之外。 ③早在 1923 年,鼓楼就被辟为城市公园,成为人们登高远眺,领略古城风貌的胜 地。1983 年鼓楼揽胜被定为“新金陵四十景”。鼓楼公园里扑面而来的是清新空气、花草 幽香。徜徉在绿树成荫的环境里,脚下是平整的青石平台,以及青石平台和鹅卵石组 成的冰纹石小径。不绝于耳的鸟儿鸣叫和假山瀑布的哗哗流水,在杜鹃、石楠、红枫、 翠竹的簇拥下,让公园的景观呈现四季如春的景象。夜晚五彩缤纷的灯光亮化,则把 历史悠久的明建筑鼓楼装饰得更加雄伟壮观。 14. 选文从哪些方面介绍南京鼓楼的?完成下面的填空。(3 分) 建造时间, 、 、 、公园景观。 15.第②段中加点词“历来”有什么表达效果?(3 分) 【答案】14.(3 分)功能用途,建筑结构,地理位置。 15.(3 分)“历来”强调了多年来鼓楼都是南京市的标志性建筑,突出了鼓楼在南京的重要 地位。 【建邺】 莫愁湖畔海棠红 ①四月的莫愁湖畔,树树海棠姿容优美,明媚动人灿如云霞,常常让游人沉醉而不知归 路。 ②海棠栽培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素有“国艳”之誉,唐朝贾 耽的《花谱》一书就有记载,把海棠称为“花中神仙”。春季花姿俏丽,楚楚有致;秋日金 果满树,芳香袭人。历代文人墨客也被海棠的魅力折服,题咏不绝。一代文豪苏东坡诗云: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③海棠品种多,分布较广。明代《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这里所说的四 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 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西府海棠花形较大, 四至七朵成簇朵朵向上,其花未开时,花蕾红艳,似胭脂点点,开后则渐变粉红,有如晓天 明霞,是“海棠四品”中的翘楚。北京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和天坛等皇家园林中就种有西府 海棠。在南京,被誉为“金陵第一名胜”的莫愁湖也大量种植了西府海棠。 ④据目前统计,棠类植物在全世界共有 35 种,分布于北温带,中国就有 25 种,除华 南地区外均有分布。如今,海棠类多为用于城市绿化、美化的观赏花木(虽然其中不乏果实 有很高食用价值的品种)。既宜孤植于庭院前后,又宜对植于门厅入口处,或丛植于草坪角 隅,或与其他花木相配植,自然也可矮化盆栽。 ⑤海棠花、叶、果实,可供食用、药用。春天的海棠花不仅“占尽春色最风流”,而 且花含蜜汁,是很好的蜜源植物。秋海棠在日本等国被用来作叶用菜,东南亚的有些国家的 人们用海棠给鱼、肉等调味,有时用作色拉菜。海棠性味甘、酸、平,有健脾止泻、利尿
消渴、健胃等功能。在民间药方中,海棠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之一。有些国家的人们 用海棠泡茶治感冒。海棠脯也可供药用,有驱风、顺气、舒筋、止痛的功效,并能解酒去痰 煨食止痢。南京的莫愁湖种植的贴梗海棠的果实叫皱皮木瓜,又叫川木瓜,它不仅是特有的 珍稀水果之一,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川木瓜具有舒筋活络和化湿功能。中医认为皱皮木 瓜能疏通经络,驱风活血,化湿舒筋,主治中暑等症;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痛 ⑥古往今来爱棠之人多不胜数,不少名人也都与海棠结下了不解之缘。梁实秋先生钟爱 海棠花,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记》中,将海棠放在第—个来描写,且用了最多的篇幅来赞叹 西府海棠。文中写道:"—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舂色撩 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著名作者张爱玲女土就曾经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 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国画大师张大千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 并作有《乞海棠》:“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棵海棠栽。″先生为求购数枝海棠,甚至愿意 典当画作,节衣缩食,“典画征衣更减粮,肯教辜负好时光;闻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为办 衣裳"。足见他爱海棠至深至切。 13.文章介绍了海棠的许多知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2分) (1)海棠的历史和观赏价值。 (3)海棠的食用和医用价值 (4) 1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分) (1)第③节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分) (2)第⑥节引用张爱玲的“三件憾事”有何表达效果?(2分) 15.第④节画线句子为什么要强调“据目前统计”?(2分) 16.第⑤节画线句介绍南京“川木瓜”,为什么先说它是“珍稀水果”,后说它的“医用价值”? (2分) 7.下面两段有关“西府海業”的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分 《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这里所说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 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 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 梁实秋先生写道:"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 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 【答案】13.(2分)③④海棠的品种和分布⑥海棠与名人的缘分。(每点1分) 14.(2分)(1)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分)以北京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和天坛等皇家园 林和南京莫愁湖为例,说明西府海棠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1分,意对即可。) (2)(2分)张爱玲将海棠比作鱼中鲥鱼,书中红楼,写出她爱海棠之深,说明“古往今来 爱棠之人多不胜数,不少名人也都与海棠结下了不解之缘”(1分,意对即可。)②增 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1分,意对即可) 15.(1)(2分)因为“据目前统计”准确地说明到现在为止,统计到的棠类植物在全世界种
消渴、健胃等功能。在民间药方中,海棠是治疗泌尿系统疾病的主药之一。有些国家的人们 用海棠泡茶治感冒。海棠脯也可供药用,有驱风、顺气、舒筋、止痛的功效,并能解酒去痰, 煨食止痢。南京的莫愁湖种植的贴梗海棠的果实叫皱皮木瓜,又叫川木瓜,它不仅是特有的 珍稀水果之一,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川木瓜具有舒筋活络和化湿功能。中医认为皱皮木 瓜能疏通经络,驱风活血,化湿舒筋,主治中暑等症;浸酒口服,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痛。 ⑥古往今来爱棠之人多不胜数,不少名人也都与海棠结下了不解之缘。梁实秋先生钟爱 海棠花,他在其散文《群芳小记》中,将海棠放在第一个来描写,且用了最多的篇幅来赞叹 西府海棠。文中写道:“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 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著名作者张爱玲女士就曾经提到人生的三件憾事:一恨 鲥鱼多刺,二恨海棠无香,三恨红楼梦未完。国画大师张大千旅居美国时曾向友人乞讨海棠, 并作有《乞海棠》:“想得杨妃新睡起,乞分一棵海棠栽。”先生为求购数枝海棠,甚至愿意 典当画作,节衣缩食,“典画征衣更减粮,肯教辜负好时光;闻道海棠尚未聘,未春先为办 衣裳”。足见他爱海棠至深至切。 13.文章介绍了海棠的许多知识,阅读全文,完成下列填空。(2 分) (1)海棠的历史和观赏价值。 (2) (3)海棠的食用和医用价值。 (4) 14.根据文章内容,回答问题。(4 分) (1)第③节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 分) (2)第⑥节引用张爱玲的“三件憾事”有何表达效果?(2 分) 15.第④节画线句子为什么要强调“据目前统计”?(2 分) 16.第⑤节画线句介绍南京“川木瓜”,为什么先说它是“珍稀水果”,后说它的“医用价值”? (2 分) 17.下面两段有关“西府海棠”的文字,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2 分) 《群芳谱》记载:海棠有四品,皆木本。这里所说的四品指的是:西府海棠、垂丝海棠、 木瓜海棠和贴梗海棠。海棠花开娇艳动人,但一般的海棠花无香味,只有西府海棠既香且艳, 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 梁实秋先生写道:“一排排西府海棠,高及丈许,而绿鬓朱颜,正在风情万种、春色撩 人的阶段,令人有忽逢绝艳之感。” 【答案】13.(2 分)③④海棠的品种和分布 ⑥海棠与名人的缘分。(每点 1 分) 14.(2 分)(1)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1 分)以北京故宫御花园、颐和园和天坛等皇家园 林和南京莫愁湖为例,说明西府海棠是海棠中的上品,被广泛地种植。(1 分, 意对即可。) (2 )(2 分)张爱玲将海棠比作鱼中鲥鱼,书中红楼,写出她爱海棠之深,说明“古往今来 爱棠之人多不胜数,不少名人也都与海棠结下了不解之缘” (1 分 ,意对即可。) ② 增 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和趣味性。(1 分 ,意对即可) 15.(1)(2 分)因为“据目前统计”准确地说明到现在为止,统计到的棠类植物在全世界种
类数和分布状况。(1分,意对即可)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1分,意对 即可。) 16.、与段首的说明海棠的“食用”和“药用”顺序对应(1分,意对即可);说明川木瓜有 两点作用,重点介绍它的“药用价值”,二者构成递进关系。(1分 17.(2分)第①句的表达方式是说明,介绍西府海棠是“海棠四品之一”是“上品“,“既 香且艳”“被广泛地种植。”语言平实严谨。第②句表达方式是描写。梁实秋先生生动地描写 了西府海棠给人“忽逢绝艳”之感受,写出她的“绿鬓朱颜”“风情万种”。(每点1分,意 对即可) 【溧水】 酸甜苦辣之揭秘 ①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构成了各种食品的口味 ②人的味觉一般是物质刺激舌头上的味蓍而产生的感觉。味蕾的细胞很敏感,连接 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当物质刺激味蕾细胞产生兴奋,这种兴奋就会由味觉神经传递到大 脑味觉区域,从而产生了某种味觉,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只有1/1000秒。 ③当吃酸的食品时,我们往往感觉口腔内两腮部位都发酸,而吃到苦的东西时,则 苦得舌根都苦。这种现象的本质竟然不是由物质酸的程度或苦的程度决定的,而是由舌 头上的味蒼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舌尖部位对咸味最敏感,对酸味最敏感 的部位则是靠腮两边的舌头边缘,而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则正是舌根。造成这种情况的 原因是不同部位的味蓄的结构有些不同 ④还有些味道竟然不是味蕾产生的味觉。辣味一般是辣椒素等物质刺激口腔粘膜 鼻腔粘膜、舌头、甚至皮肤表面而引起的热、痛的感觉,是痛觉神经产生的感觉。 ⑤酸、甜、苦、咸是味蕾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物质让味蕾感受到酸、甜、苦、咸 呢 ⑥物质具有酸味的原因很简单。一般是物质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可以引起味蕾产生酸的 味觉,酸味的大小也与氢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 ⑦甜味物质的分子中一殷都含有很多个氢氧基或胺基,并且能够在分子内部形成氢 键的东西。例如葡萄糖、蔗糖、木糖醇等。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孑内形成的氢键越多, 氢键的强度越强,物质的甜度就越大 ⑧产生苦味的物质比较丰富。通常生物碱具有苦味,钙盐、含氮的有机物等也具有苦味 ⑩咸味是中性盐的味道。一般的中性盐都有咸味,只是氯化钠的咸味最纯正,钾盐、钙 盐会有点苦涩味。盐之所以会产生咸味,主要是盐中的阳离子被味感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吸 附而呈现的,阳离子则会影响咸味的强弱,阳离子越大,舌头对咸味的感受越小 ⑩n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物质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在 ,可以导致某一种味感 更突出,混合的滋味有时妙不可言 ⑩功在蔗糖溶液中加入一点食盐,会让糖水感觉更甜。吃水果时在水果上撒上椒盐;在油 烹食物中洒上些许食盐,也会让人感到特香;一些食物中有少许苦味,也会衬托出食物的风
类数和分布状况。(1 分 ,意对即可)体现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严密的特点。(1 分,意对 即可。) 16.、与段首的说明海棠的“食用”和“药用”顺序对应(1 分 ,意对即可);说明川木瓜有 两点作用,重点介绍它的“药用价值”,二者构成递进关系。(1 分) 17.(2 分)第①句的表达方式是说明,介绍西府海棠是“海棠四品之一”是“上品“,“既 香且艳”“被广泛地种植。”语言平实严谨。第②句表达方式是描写。梁实秋先生生动地描写 了西府海棠给人“忽逢绝艳”之感受,写出她的“绿鬓朱颜”、“风情万种”。(每点 1 分,意 对即可) 【溧水】 酸甜苦辣之揭秘 ①酸、甜、苦、辣、咸等味道构成了各种食品的口味。 ②人的味觉一般是物质刺激舌头上的味蕾而产生的感觉。味蕾的细胞很敏感,连接 着丰富的神经末梢,当物质刺激味蕾细胞产生兴奋,这种兴奋就会由味觉神经传递到大 脑味觉区域,从而产生了某种味觉,这个过程需要的时间大约只有 1/1000 秒。 ③当吃酸的食品时,我们往往感觉口腔内两腮部位都发酸,而吃到苦的东西时,则 苦得舌根都苦。这种现象的本质竟然不是由物质酸的程度或苦的程度决定的,而是由舌 头上的味蕾对不同味道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舌尖部位对咸味最敏感,对酸味最敏感 的部位则是靠腮两边的舌头边缘,而对苦味最敏感的部位则正是舌根。造成这种情况的 原因是不同部位的味蕾的结构有些不同。 ④还有些味道竟然不是味蕾产生的味觉。辣味一般是辣椒素等物质刺激口腔粘膜、 鼻腔粘膜、舌头、甚至皮肤表面而引起的热、痛的感觉,是痛觉神经产生的感觉。 ⑤酸、甜、苦、咸是味蕾的作用,那么什么样的物质让味蕾感受到酸、甜、苦、咸 呢? ⑥物质具有酸味的原因很简单。一般是物质含有氢离子,氢离子可以引起味蕾产生酸的 味觉,酸味的大小也与氢离子的浓度大小有关。 ⑦甜味物质的分子中一般都含有很多个氢氧基或胺基,并且能够在分子内部形成氢 键的东西。例如葡萄糖、蔗糖、木糖醇等。一般情况下,物质分子内形成的氢键越多, 氢键的强度越强,物质的甜度就越大。 ⑧产生苦味的物质比较丰富。通常生物碱具有苦味,钙盐、含氮的有机物等也具有苦味。 ⑩咸味是中性盐的味道。一般的中性盐都有咸味,只是氯化钠的咸味最纯正,钾盐、钙 盐会有点苦涩味。盐之所以会产生咸味,主要是盐中的阳离子被味感细胞膜上蛋白质分子吸 附而呈现的,阳离子则会影响咸味的强弱,阳离子越大,舌头对咸味的感受越小。 ⑾当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味道的物质以适当的比例混合在一起时,可以导致某一种味感 更突出,混合的滋味有时妙不可言。 ⑿在蔗糖溶液中加入一点食盐,会让糖水感觉更甜。吃水果时在水果上撒上椒盐;在油 烹食物中洒上些许食盐,也会让人感到特香;一些食物中有少许苦味,也会衬托出食物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