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 (讲义) 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 2004年11月
科技统计与科技指标 (讲义 ) 中国科学技术指标研究会 2004 年 11 月
目录 第一章科学技术统计发展概况 第一节科技统计发展简史 第二节国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第三节我国科技统计发展概况 第二章科学技术统计的基本概念 第一节科学技术统计 第二节科技统计指标和科技统计指标体系 第三章科学技术活动及其分类 19 第一节研究与试验发展及其分类. 第二节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 第三节科学技术教育与培训 第四节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 第五节R&D统计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章科技活动人员及其分类 第一节科技活动人员及研究与发展人员 33333 第二节科技活动人员的基本分类 第三节科技活动人员的计量 第四节科学技术人力资源 第五章科技经费指标及其分类 第一节科技经费与R&D经费 第二节科技经费与R&D经费的分类 3344 第三节R&D经费统计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四节R&D经费核算方法 第六章科技论文 第一节科技论文的统计源 第二节科技论文的条件、范围和分类 第七章专利 第一节专利概念和分类 第二节专利的主要指标 第八章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奖励 第一节科技成果的定义和分类 第二节科技成果奖励 第九章高技术产业 第一节高技术产业的界定 第二节高技术产业的分类 666 第十章高技术产品 第一节高技术产品的界定 第二节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 θ01 第三节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
II 目 录 第一章 科学技术统计发展概况...................................................................................................1 第一节 科技统计发展简史...................................................................................................1 第二节 国外科技统计发展概况...........................................................................................4 第三节 我国科技统计发展概况.........................................................................................11 第二章 科学技术统计的基本概念.............................................................................................14 第一节 科学技术统计.........................................................................................................14 第二节 科技统计指标和科技统计指标体系.....................................................................16 第三章 科学技术活动及其分类.................................................................................................19 第一节 研究与试验发展及其分类.....................................................................................19 第二节 研究与试验发展成果应用.....................................................................................27 第三节 科学技术教育与培训.............................................................................................29 第四节 技术推广与科技服务.............................................................................................30 第五节 R&D 统计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32 第四章 科技活动人员及其分类.................................................................................................34 第一节 科技活动人员及研究与发展人员.........................................................................34 第二节 科技活动人员的基本分类.....................................................................................35 第三节 科技活动人员的计量.............................................................................................37 第四节 科学技术人力资源.................................................................................................38 第五章 科技经费指标及其分类.................................................................................................39 第一节 科技经费与 R&D 经费..........................................................................................39 第二节 科技经费与 R&D 经费的分类 ..............................................................................40 第三节 R&D 经费统计中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43 第四节 R&D 经费核算方法...............................................................................................44 第六章 科技论文.........................................................................................................................47 第一节 科技论文的统计源.................................................................................................47 第二节 科技论文的条件、范围和分类.............................................................................50 第七章 专 利...............................................................................................................................51 第一节 专利概念和分类.....................................................................................................51 第二节 专利的主要指标.....................................................................................................53 第八章 科技成果及科技成果奖励.............................................................................................56 第一节 科技成果的定义和分类.........................................................................................56 第二节 科技成果奖励.........................................................................................................58 第九章 高技术产业.....................................................................................................................60 第一节 高技术产业的界定.................................................................................................60 第二节 高技术产业的分类.................................................................................................63 第十章 高技术产品.....................................................................................................................69 第一节 高技术产品的界定.................................................................................................69 第二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目录.................................................................................70 第三节 中国高新技术产品目录.........................................................................................71
第一章科学技术统计发展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研究在基础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引发 了一场席卷全球、旷日持久的新技术革命。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保持经济增长、促 进社会发展的最富活力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世界很多国家间,特别是苏、美两个超级大 国间在政治、经济领域,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科学技术则成为各国增 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于是科技活动逐渐演化成资金密集、人才 众多、规模庞大、领域广阔的重要实践活动。为了对本国浩繁复杂的科技活动实施更为有效 的管理,为了使本国的科技活动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制定相应的科 技政策。而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必须依据于对产业界、政府以及国家整体的科技活动,特别 是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测度。于是科技统计便从20世纪40~50年代首先在美国、苏 联,尔后在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继而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开展起来。 第一节科技统计发展简史 科技统计的回顾 早期工业化国家对科技活动的统计与对科技统计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对科技 活动中的“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定义及其测度方法的理论也起始于20世纪40年 代或更早,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科学与技术活动受到更多国家更为广泛关注,科技 统计才逐渐从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统计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制定与评价国家科技政策的 重要支撑。这其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现代科技统计,特别是现代R&D统计 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61年,包括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成立。OECD 在有关成员国己有工作的基础上,把对R&D的定义及其测度作为科技政策研究的重点,并 大力推进。1963年6月,来自OECD各成员国的R&D统计专家在意大利出产白葡萄甜酒 的弗拉斯卡蒂镇( FRASCATI)举行会议,就R&D统计指标的定义和测度方法进行深入的 研究和广泛交流,并最后通过了《研究与发展(R&D)调査的推荐标准与规范》,即现在 人们所熟知的《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的第一个正式文本。从此,OECD各成员国便在该手 册建议的方法的指导下,定期收集有关R&D投入的详细数据。此后多年内,又经过4次修 改,1993年出版了该手册的第5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UNESCO)于1965年起组织对科学技术活动、特别是R&D数据 的系统收集、分析、发表及标准化工作;1978年通过了《关于科学技术统计国际标准化的 建议》之后,又于1984年发布了《科学技术活动统计手册》。 UNESCO在上述文件中提出 了“科学技术活动”的概念,并将科技活动划分为研究与发展(R&D)、科技教育与培训 和科技服务三个组成部分。 UNESCO与OECD对R&D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 UNESCO在 科技指标工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较早注意到科技统计与一般社会经济统计的协调。《科学
1 第一章 科学技术统计发展概况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科学研究在基础研究领域中所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研究成果引发 了一场席卷全球、旷日持久的新技术革命。科学发现与技术创新日益成为保持经济增长、促 进社会发展的最富活力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世界很多国家间,特别是苏、美两个超级大 国间在政治、经济领域,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发展科学技术则成为各国增 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战略手段。于是科技活动逐渐演化成资金密集、人才 众多、规模庞大、领域广阔的重要实践活动。为了对本国浩繁复杂的科技活动实施更为有效 的管理,为了使本国的科技活动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必须制定相应的科 技政策。而政策制定和政策分析必须依据于对产业界、政府以及国家整体的科技活动,特别 是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测度。于是科技统计便从 20 世纪 40~50 年代首先在美国、苏 联,尔后在日本、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继而在世界多数国家中开展起来。 第一节 科技统计发展简史 一、科技统计的回顾 早期工业化国家对科技活动的统计与对科技统计理论的研究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对科技 活动中的“研究与发展(R&D)”活动的定义及其测度方法的理论也起始于 20 世纪 40 年 代或更早,直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由于科学与技术活动受到更多国家更为广泛关注,科技 统计才逐渐从许多国家的社会经济统计中分离出来,并逐步成为制定与评价国家科技政策的 重要支撑。这其中,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对现代科技统计,特别是现代 R&D 统计, 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1961 年,包括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在内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正式成立。OECD 在有关成员国已有工作的基础上,把对 R&D 的定义及其测度作为科技政策研究的重点,并 大力推进。1963 年 6 月,来自 OECD 各成员国的 R&D 统计专家在意大利出产白葡萄甜酒 的弗拉斯卡蒂镇(FRASCATI)举行会议,就 R&D 统计指标的定义和测度方法进行深入的 研究和广泛交流,并最后通过了《研究与发展(R&D)调查的推荐标准与规范》,即现在 人们所熟知的《研究与发展调查手册》的第一个正式文本。从此,OECD 各成员国便在该手 册建议的方法的指导下,定期收集有关 R&D 投入的详细数据。此后多年内,又经过 4 次修 改,1993 年出版了该手册的第 5 版。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 1965 年起组织对科学技术活动、特别是 R&D 数据 的系统收集、分析、发表及标准化工作;1978 年通过了《关于科学技术统计国际标准化的 建议》之后,又于 1984 年发布了《科学技术活动统计手册》。UNESCO 在上述文件中提出 了“科学技术活动”的概念,并将科技活动划分为研究与发展(R&D)、科技教育与培训 和科技服务三个组成部分。UNESCO 与 OECD 对 R&D 的定义是完全一致的。UNESCO 在 科技指标工作上的一个重要特点是较早注意到科技统计与一般社会经济统计的协调。《科学
技术活动统计手册》指出,“科技统计所用的概念、定义和分类要尽可能地与其他统计领域 如工业活动、人力和教育统计所用的标准保持一致,特别是同国家核算制度所用的概念、定 义、分类保持一致,……”。从1963年起,每年都在《 UNESCO统计年鉴》中发布世界各 国的主要科技指标数据。 由于R&D指标主要反映有关R&D活动的经费和人员状况,还不足以描述科技活动的 其他方面的状况,OECD又开展了对其他科技活动指标的研究及有关标准及数据收集与处理 方法的建议手册的研究与编写工作。1990年出版了《技术国际收支手册》、即《TBP手册》, 提出了关于收集和说明技术国际收支(TBP)数据的标准方法的建议。“TBP指标通过记载 不同国家之间全部有关无形技术交易的资料来测度无形技术的国际扩散”。1994年《专利 科技指标手册》正式出版,提出了一套将专利数据作为科技指标使用和解释的指导原则。1995 年出版了《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即《堪培拉( Canberra)手册》,提出了关于科技人力资 源存量和流量测度的一套统计框架和标准方法建议。20世纪80年代世界各国对技术创新的 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政策逐渐演变为创新政策。为了满足对创新理论和政策研 究的需求,OECD于1992年发表了第1版《技术创新手册》,即《奥斯陆(Oslo)手册》, 提出了关于收集和解释创新数据的指导原则。这套方法随即在首轮欧共体创新(CIS)调查 中得到成功实施。根据此次调查和其他成员国应用这本手册指导本国创新调查的经验,对该 手册进行修订后,于1997年出版了第2版。目前所谓的弗拉斯卡蒂( FRASCATI)系列丛 书就是指上述5本手册 OECD在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统计和指标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协调工作,虽然 尚未形成正式手册,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OECD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和分类方法的研究成 果不仅被成员国采用,而且在许多非成员国中广泛使用,使有关高技术产业的国际比较迅速 普及。 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概念的传播在全球引起热烈反响,OECD又率先就 知识经济的测度和指标展开了研究。其中,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发展指标是目前知识经 济测度的重点 二、科技统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发达国家有关R&D投入的指标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对科技产出指标的研究尚存 在很大的局限性。科技产出与投入相比,种类繁多,性质不一,并且往往存在时间上参差不 齐的滞后现象,加上投入和产出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模拟。 相对于投入指标而言,产出指标研究难度更大。而要全面分析评价科技活动及其产出效率 拥有可靠的产出指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国际上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产出指标的深入研 究 《奥斯陆手册》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创新指标研究的进展。目前的创新指标主要针对 企业技术创新的测度,还没有编制能够全面用于国家创新系统分析研究的指标;另外,目前 大规模的国际创新调査只进行了两轮,对创新指标研究远不如对R&D投入指标的研究那么 深入。最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新理论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然未能透彻地 揭示创新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使得创新指标的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因此 在深入创新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推动创新指标研究,是科技统计指标硏究的又一个重要课
2 技术活动统计手册》指出,“科技统计所用的概念、定义和分类要尽可能地与其他统计领域 如工业活动、人力和教育统计所用的标准保持一致,特别是同国家核算制度所用的概念、定 义、分类保持一致,……”。从 1963 年起,每年都在《UNESCO 统计年鉴》中发布世界各 国的主要科技指标数据。 由于 R&D 指标主要反映有关 R&D 活动的经费和人员状况,还不足以描述科技活动的 其他方面的状况,OECD 又开展了对其他科技活动指标的研究及有关标准及数据收集与处理 方法的建议手册的研究与编写工作。1990 年出版了《技术国际收支手册》、即《TBP 手册》, 提出了关于收集和说明技术国际收支(TBP)数据的标准方法的建议。“TBP 指标通过记载 不同国家之间全部有关无形技术交易的资料来测度无形技术的国际扩散”。1994 年《专利 科技指标手册》正式出版,提出了一套将专利数据作为科技指标使用和解释的指导原则。1995 年出版了《科技人力资源手册》,即《堪培拉(Canberra)手册》,提出了关于科技人力资 源存量和流量测度的一套统计框架和标准方法建议。20 世纪 80 年代世界各国对技术创新的 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科技政策逐渐演变为创新政策。为了满足对创新理论和政策研 究的需求,OECD 于 1992 年发表了第 1 版《技术创新手册》,即《奥斯陆(Oslo)手册》, 提出了关于收集和解释创新数据的指导原则。这套方法随即在首轮欧共体创新(CIS)调查 中得到成功实施。根据此次调查和其他成员国应用这本手册指导本国创新调查的经验,对该 手册进行修订后,于 1997 年出版了第 2 版。目前所谓的弗拉斯卡蒂(FRASCATI)系列丛 书就是指上述 5 本手册。 OECD 在高技术产品和高技术产业统计和指标方面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和协调工作,虽然 尚未形成正式手册,但已取得了一定成效。OECD 对高技术产业的界定和分类方法的研究成 果不仅被成员国采用,而且在许多非成员国中广泛使用,使有关高技术产业的国际比较迅速 普及。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知识经济”概念的传播在全球引起热烈反响,OECD 又率先就 知识经济的测度和指标展开了研究。其中,信息和通信技术(ICT)发展指标是目前知识经 济测度的重点。 二、科技统计的发展趋势 目前发达国家有关 R&D 投入的指标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但对科技产出指标的研究尚存 在很大的局限性。科技产出与投入相比,种类繁多,性质不一,并且往往存在时间上参差不 齐的滞后现象,加上投入和产出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关系,无法用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模拟。 相对于投入指标而言,产出指标研究难度更大。而要全面分析评价科技活动及其产出效率, 拥有可靠的产出指标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国际上一直在坚持不懈地进行产出指标的深入研 究。 《奥斯陆手册》的问世,极大地推动了创新指标研究的进展。目前的创新指标主要针对 企业技术创新的测度,还没有编制能够全面用于国家创新系统分析研究的指标;另外,目前 大规模的国际创新调查只进行了两轮,对创新指标研究远不如对 R&D 投入指标的研究那么 深入。最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创新理论的研究有了很大进展,但仍然未能透彻地 揭示创新系统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使得创新指标的研究缺乏必要的理论支持。因此, 在深入创新理论研究的同时,不断推动创新指标研究,是科技统计指标研究的又一个重要课 题
在继续深入、完善现有科技统计指标的同时,国际上对于科技统计指标的研究不断向许 多新的领域扩展: 知识经济测度和信息化指标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知识经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论。知识经济的概念 很可能主宰21世纪。OECD已经开展了对知识经济指标的研究,在1999年出版的一份报告 中建立了初步的指标体系框架,并汇集了一批国际比较数据。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产 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技术和主导产业,是目前知识经济指标研究的重点领域。知识经济或新 经济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形态,目前对它的认识和分析也只是一个开端。无论要保持优势或迎 头赶上,各国都需要研究怎样顺应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面对新的挑战,利用新的机遇。 这里面有大量政策问题,从而为科技指标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如描述分析知识 经济本身及其影响的指标,包括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作用、结构和任务的演变; 信息化指标等。 ·国际化指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活动日益国际化。如各国在大科学项目上的广泛合作,各 国科技机构和研究人员之间频繁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大批跨国公司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利用 发展中国家优质廉价的科技人力资源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国际间企业技术联盟的不断 扩大,等等。怎样准确评估判断当前科技活动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势,怎样充分利 用国际化带来的机会使本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忽视的政 策课题,并由此而成为科技统计指标研究的重要领域 ·社会和人文科学指标 迄今科技统计指标研究一直着力于对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技活动统计的研究。例 如,尽管我国的科技总量指标也涵盖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但都缺乏进一步的细致分析。社 会科学硏究活动规律与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硏究活动有显著差异,不能直接套用现有的科 技统计指标。因此需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建立描述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研究活动及其与 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指标。 表1科学技术活动测度的演变过程 50年代 60年代 70~80年代 0年代 主要指标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研究与发展 研究与发展 专利 专利 技术收支平衡技术收支平衡 技术收支平衡 高技术产品和产业高技术产品和产业 论文 文献计量学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创新调查 创新调查 以文献为基础的创新指标 生产技术调查 政府对产业技术的支持 无形投资 信息通讯技术指标 投入产出矩阵 生产率 创业投资* 企业并购 经济分析方法
3 在继续深入、完善现有科技统计指标的同时,国际上对于科技统计指标的研究不断向许 多新的领域扩展: y 知识经济测度和信息化指标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知识经济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争论。知识经济的概念 很可能主宰 21 世纪。OECD 已经开展了对知识经济指标的研究,在 1999 年出版的一份报告 中建立了初步的指标体系框架,并汇集了一批国际比较数据。信息通信技术(ICT)及其产 业是知识经济的主导技术和主导产业,是目前知识经济指标研究的重点领域。知识经济或新 经济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形态,目前对它的认识和分析也只是一个开端。无论要保持优势或迎 头赶上,各国都需要研究怎样顺应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大潮,面对新的挑战,利用新的机遇。 这里面有大量政策问题,从而为科技指标研究提出了新的课题和研究方向。如描述分析知识 经济本身及其影响的指标,包括服务业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的作用、结构和任务的演变; 信息化指标等。 y 国际化指标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科学技术活动日益国际化。如各国在大科学项目上的广泛合作,各 国科技机构和研究人员之间频繁的交流与合作研究,大批跨国公司为了开拓海外市场和利用 发展中国家优质廉价的科技人力资源在国外设立研究开发机构,国际间企业技术联盟的不断 扩大,等等。怎样准确评估判断当前科技活动国际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态势,怎样充分利 用国际化带来的机会使本国科技实现跨越式发展,是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不可忽视的政 策课题,并由此而成为科技统计指标研究的重要领域。 y 社会和人文科学指标 迄今科技统计指标研究一直着力于对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科技活动统计的研究。例 如,尽管我国的科技总量指标也涵盖社会与人文科学领域,但都缺乏进一步的细致分析。社 会科学研究活动规律与自然科学与技术领域的研究活动有显著差异,不能直接套用现有的科 技统计指标。因此需要开展理论和实证研究,建立描述社会和人文科学领域研究活动及其与 社会经济相互作用的指标。 表 1 科学技术活动测度的演变过程 50 年代 60 年代 70~80 年代 90 年代 主要指标 研究与发展 研究与发展 研究与发展 研究与发展 专利 专利 专利 技术收支平衡 技术收支平衡 技术收支平衡 高技术产品和产业 高技术产品和产业 论文 文献计量学 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 创新调查 创新调查 以文献为基础的创新指标 生产技术调查 政府对产业技术的支持 无形投资 信息通讯技术指标 投入产出矩阵* 生产率* 创业投资* 企业并购* *经济分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