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奶粉事件辨析 技术改进的提议中,大家始终是把检测方法作为一种被动的研究对象。可是我们忘 记了,正是在凯氏定氮法与其他行动者的联系过程中,人们才会想到添加三聚氰胺, 而这一点正是科技的能动性的体现。科技工作者开始研究该技术的缺陷,认为它在 100多年前被提出,完全适应当时的科技水平,为蛋白质的检测做出了重大贡献,并 可作为乳制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形成相对稳定的网络。随着科技和社会因素的发 展与变异,原来稳定的网络被打破,人们必须通过改变网络某一节点元素的结构 通过协调,产生新的相对稳定。 在问题奶粉事件之后,国家标准和质检管理部门正在组织修订乳制品的有关标 准,将三聚氰胺列为必检项目,并公布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然而,任何正常的产 品中所含的固有成分和允许添加的成分都是有限的,而不允许存在或添加的成分却 几乎是无限的。他们认为将三聚氰胺列成为奶粉的必检项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因为将三聚氰胺作为蛋白精加入食品,这一行业性的秘密被揭穿以后,三聚氰 胺成了过街老鼠,注目的焦点。可以预测,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再敢向奶粉 中添加三聚氰胺。但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四聚、五聚之类的新玩意呢?随着科技发 展,新的物质正在源源不断地被发现、被合成,总不能把几乎无限多的不允许添加 物质的名单都列入标准,都一一检测吧? 笔者在与分析测试方面的专家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建议。根据目前科 技水平的发展,可以采用两种新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第一种方法:鉴于可 以直接检测蛋白质的仪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仪(HPLC-ITOF)目前已 有商品化问世,可用该设备直接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但是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①样品前处理复杂,要求尽可能除去样品中蛋白质以外的其他杂质:②仪器价 格高昂(数百万元);③运行成本极高。目前只在少数研究机构配备这种仪器,短时间 内难以普及,以此建立标准的时机尚不够成熟。第二种方法:需要将蛋白质中的氮 一直转化到铵盐,将样品在近似于人胃酸度的条件下进行处理,使蛋白质水解成为 18种氨基酸,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最后再以氨基酸 的相对含量推算蛋白质含量。由于在这种条件下,其他含氮物质不可能生成氨基酸。 在此基础上再用凯氏定氮法检测一下总氮,如果根据总氮含量折算的蛋白质的含量 大大高于由氨基酸折算的蛋白质含量,真相即刻一目了然样品中肯定添加了伪蛋白。 这样设计出的标准就更加科学,漏洞要小得多。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价格不算很高(10 万元以下),一般企业完全可以买得起,具备普及条件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奶粉事件辨析 6 技术改进的提议中,大家始终是把检测方法作为一种被动的研究对象。可是我们忘 记了,正是在凯氏定氮法与其他行动者的联系过程中,人们才会想到添加三聚氰胺, 而这一点正是科技的能动性的体现。科技工作者开始研究该技术的缺陷,认为它在 100 多年前被提出,完全适应当时的科技水平,为蛋白质的检测做出了重大贡献,并 可作为乳制品网络中的一个节点,形成相对稳定的网络。随着科技和社会因素的发 展与变异,原来稳定的网络被打破,人们必须通过改变网络某一节点元素的结构, 通过协调,产生新的相对稳定。 在问题奶粉事件之后,国家标准和质检管理部门正在组织修订乳制品的有关标 准,将三聚氰胺列为必检项目,并公布三聚氰胺的检测方法。然而,任何正常的产 品中所含的固有成分和允许添加的成分都是有限的,而不允许存在或添加的成分却 几乎是无限的。他们认为将三聚氰胺列成为奶粉的必检项目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 题。因为将三聚氰胺作为蛋白精加入食品,这一行业性的秘密被揭穿以后,三聚氰 胺成了过街老鼠,注目的焦点。可以预测,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无人再敢向奶粉 中添加三聚氰胺。但谁又能保证不会出现四聚、五聚之类的新玩意呢?随着科技发 展,新的物质正在源源不断地被发现、被合成,总不能把几乎无限多的不允许添加 物质的名单都列入标准,都一一检测吧? 笔者在与分析测试方面的专家讨论的过程中,了解到他们的建议。根据目前科 技水平的发展,可以采用两种新的方法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第一种方法:鉴于可 以直接检测蛋白质的仪器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率质谱联用仪(HPLC-IT-TOF)目前已 有商品化问世,可用该设备直接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但是该方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①样品前处理复杂,要求尽可能除去样品中蛋白质以外的其他杂质;②仪器价 格高昂(数百万元);③运行成本极高。目前只在少数研究机构配备这种仪器,短时间 内难以普及,以此建立标准的时机尚不够成熟。第二种方法:需要将蛋白质中的氮 一直转化到铵盐,将样品在近似于人胃酸度的条件下进行处理,使蛋白质水解成为 18 种氨基酸,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各种氨基酸的相对含量,最后再以氨基酸 的相对含量推算蛋白质含量。由于在这种条件下,其他含氮物质不可能生成氨基酸。 在此基础上再用凯氏定氮法检测一下总氮,如果根据总氮含量折算的蛋白质的含量 大大高于由氨基酸折算的蛋白质含量,真相即刻一目了然样品中肯定添加了伪蛋白。 这样设计出的标准就更加科学,漏洞要小得多。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价格不算很高(10 万元以下),一般企业完全可以买得起,具备普及条件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奶粉事件辨析 笔者深信,由于问题奶粉事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不久一定会有新的技术来弥 补凯氏定氮法的不足。假设某一项提议得到了支持,并付诸实践,展现在大众面前 的就又是一项科技创新或发展,乳制产品网络就会重新稳定。但是如果缺乏科学学、 科学人类学,尤其是ANT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多年后,我们可能又忘记了这项技术 产生的过程,忘记了技术是行为者,是具有行动能力的,而把它作为一项被动的客 体对待,从而将社会与科技、人与物分离起来,好像科技是存在于没有文化的真空 状态中。这样的弊端在于,没有把社会问题与科技问题放置在同一平台上综合讨论 因而难以有效避免各个环节的脱钩。 在乳制品网络中,奶粉和凯氏定氮法这两个行动者是通过相关标准设立而彼此 发生互动关系的。在这个过程中,就牵扯到了另外的行动者,即国家。国家标准GB/T 500912003[9规定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在这一与国家标准制定者 互动中,凯氏定氮法被赋予了法律意义,这不同于它在实验室中和其他行动者的动 态关系。就如同一个人穿上了法官的制服,他的角色和行动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他就成为国家公权力的行为者。作为标准方法,凯氏定氮法在于乳制品生产者、销 售者、消费者的互动中,就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控制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它 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权力对标准化、科学化、统一化的逻辑理念的追求。比如,国家 标准GB/T3935.11996对标准化做出这样的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10]。因此,作为标准方 法的凯氏定氮法,必然要掩盖其产生的具体而特殊的社会历史政治条件,而展现其 客观性、广泛性和通用性。 在问题奶粉事件引起的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反思中,在指责无良 企业的违法和个别官僚机构的渎职行为时,人们认为添加伪蛋白和防止添加伪蛋白 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因此,人们提议:在设计标准时,既要考虑冷冰冰、硬 邦邦的易于量化的自然科学技术因素,又要考虑鲜活多变的难以量化的人文社会因 素。人们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标准,政府主管标准化和标准管理工作的部门要及 时淘汰过时的老标准,组织设计制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标准。笔者认为,这 系列的良好愿望仍然是建立在将自然与人文、客体与主体分离的现代二元论基础 之上。这种二元论哲学体系是现代权力制度运行的基础。标准化制度正是现代管理 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的局限性在于掩盖了世界的多样性、多变性、特殊性和具体性, 布鲁诺·拉图尔认为2],现代社会正是不断地创造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然而,它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奶粉事件辨析 7 笔者深信,由于问题奶粉事件对人们健康的影响,不久一定会有新的技术来弥 补凯氏定氮法的不足。假设某一项提议得到了支持,并付诸实践,展现在大众面前 的就又是一项科技创新或发展,乳制产品网络就会重新稳定。但是如果缺乏科学学、 科学人类学,尤其是 ANT 对此项技术的研究,多年后,我们可能又忘记了这项技术 产生的过程,忘记了技术是行为者,是具有行动能力的,而把它作为一项被动的客 体对待,从而将社会与科技、人与物分离起来,好像科技是存在于没有文化的真空 状态中。这样的弊端在于,没有把社会问题与科技问题放置在同一平台上综合讨论, 因而难以有效避免各个环节的脱钩。 在乳制品网络中,奶粉和凯氏定氮法这两个行动者是通过相关标准设立而彼此 发生互动关系的。在这个过程中,就牵扯到了另外的行动者,即国家。国家标准 GB/T 5009.12003[9]规定检测食品中的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在这一与国家标准制定者 互动中,凯氏定氮法被赋予了法律意义,这不同于它在实验室中和其他行动者的动 态关系。就如同一个人穿上了法官的制服,他的角色和行动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他就成为国家公权力的行为者。作为标准方法,凯氏定氮法在于乳制品生产者、销 售者、消费者的互动中,就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控制权力,具有强制性和权威性。它 同时也体现了现代权力对标准化、科学化、统一化的逻辑理念的追求。比如,国家 标准 GB/T3935.11996 对标准化做出这样的定义: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 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10]。因此,作为标准方 法的凯氏定氮法,必然要掩盖其产生的具体而特殊的社会历史政治条件,而展现其 客观性、广泛性和通用性。 在问题奶粉事件引起的一系列有关食品安全、信任危机的反思中,在指责无良 企业的违法和个别官僚机构的渎职行为时,人们认为添加伪蛋白和防止添加伪蛋白 本身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因此,人们提议:在设计标准时,既要考虑冷冰冰、硬 邦邦的易于量化的自然科学技术因素,又要考虑鲜活多变的难以量化的人文社会因 素。人们要求在发展中不断完善标准,政府主管标准化和标准管理工作的部门要及 时淘汰过时的老标准,组织设计制定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新标准。笔者认为,这 一系列的良好愿望仍然是建立在将自然与人文、客体与主体分离的现代二元论基础 之上。这种二元论哲学体系是现代权力制度运行的基础。标准化制度正是现代管理 模式的典型代表。它的局限性在于掩盖了世界的多样性、多变性、特殊性和具体性。 布鲁诺﹒拉图尔认为[2],现代社会正是不断地创造一个纯粹的客观世界。然而,它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奶粉事件辨析 试图掩盖的却是客观世界被分离的一系列动态过程,包括人的活动也包括物的活动 可是恰恰是在这一过程净化 (purification)中,产生出许许多多的自然与社会、科技与 文化的混合体( hybrid)来。现代社会的问题更多展现的是复杂的网络,比如环境问题, 早已超越了科技领域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这种复杂性也从问题奶粉事件中得以体 现。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行为者的活动都会引起整个网络的不安与躁动。当 个社会越来越现代的时候,人们会发现人和物、科技与社会越来越融合。如果我们 还固守西方二元论的哲学思想去观察认知世界,我们就会感到疑惑和迷茫 表面上,ANT赋予我们一个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认识科学技术,但是它更为深 层的意义却在于:它打破了社会( (society)和自然 (nature)的绝对意义上的区分。正如布 鲁诺·拉图尔在他的《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一书[2中指出的:任何世界上 事情都是两者的杂交体( hybrid)。布鲁诺拉图尔进一步挑战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即严 格意义上的所谓社会抑或社会性的,因为这种提法本身就建立在社会和自然的区分 的假设基础之上,似乎是存在人和物两个有本质区别的世界。其区别在于人是主体, 物是客体;人有主观性,物只有客观性;人可主动地改变物,物只是被动地接受改 变。ANT的发展赋予物和人同等的能动性,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二元论的哲学思想, 从而避免了 sociologism和 technologism两种极端的出现。布鲁诺拉图尔认为社会是 科技的社会,科技是社会的科技。正如他所言,我们从未面临客体 objects)或者社会 关系( social relations),我们面对的是人和物组成的链( chain which are associations of humans and non- humans没有人见过纯粹的单一的社会关系( social relation by itself)也 没有纯粹的单一的科技关系( technical relation11]l从问题奶粉事件中凸现出的乳制 品网络恰恰展示出了这个复杂的科技社会的现实世界。将科技仅仅作为受动的客体 不去深究其产生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甚至是文化条件;同样,将社会分离于 科技之外,不把科技作为重要的社会行动者,而照搬挪用具体的技术与社会制度, 都必将引起一系列的无法预知的科技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 Latour Bruno, Woolgar Steve. Laboratory Lif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M]. Beverly Hills London: Sage, 1979 [2 Latour Bruno.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M]. London: Prentice Hall 3 Latour Bruno.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奶粉事件辨析 8 试图掩盖的却是客观世界被分离的一系列动态过程,包括人的活动也包括物的活动。 可是恰恰是在这一过程净化(purification)中,产生出许许多多的自然与社会、科技与 文化的混合体(hybrid)来。现代社会的问题更多展现的是复杂的网络,比如环境问题, 早已超越了科技领域涉及方方面面的利益。这种复杂性也从问题奶粉事件中得以体 现。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行为者的活动都会引起整个网络的不安与躁动。当一 个社会越来越现代的时候,人们会发现人和物、科技与社会越来越融合。如果我们 还固守西方二元论的哲学思想去观察认知世界,我们就会感到疑惑和迷茫。 表面上,ANT 赋予我们一个社会学的视角去观察认识科学技术,但是它更为深 层的意义却在于:它打破了社会(society)和自然(nature)的绝对意义上的区分。正如布 鲁诺﹒拉图尔在他的《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一书[2]中指出的:任何世界上 事情都是两者的杂交体(hybrid)。布鲁诺拉图尔进一步挑战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即严 格意义上的所谓社会抑或社会性的,因为这种提法本身就建立在社会和自然的区分 的假设基础之上,似乎是存在人和物两个有本质区别的世界。其区别在于人是主体, 物是客体;人有主观性,物只有客观性;人可主动地改变物,物只是被动地接受改 变。ANT 的发展赋予物和人同等的能动性,从根本上动摇了西方二元论的哲学思想, 从而避免了 sociologism 和 technologism 两种极端的出现。布鲁诺拉图尔认为社会是 科技的社会,科技是社会的科技。正如他所言,我们从未面临客体(objects)或者社会 关系(social relations),我们面对的是人和物组成的链(chain which are associations of humans and non-humans)没有人见过纯粹的单一的社会关系(social relation by itself)也 没有纯粹的单一的科技关系(technical relation)[11]。从问题奶粉事件中凸现出的乳制 品网络恰恰展示出了这个复杂的科技社会的现实世界。将科技仅仅作为受动的客体, 不去深究其产生的历史、社会、政治、经济甚至是文化条件;同样,将社会分离于 科技之外,不把科技作为重要的社会行动者,而照搬挪用具体的技术与社会制度, 都必将引起一系列的无法预知的科技社会问题。 参考文献: [1]Latour Bruno, Woolgar Steve. Laboratory Life;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Scientific Facts[M]. Beverly Hills & London: Sage, 1979. [2]Latour Bruno. We Have Never Been Modern[M]. London: Prentice Hall, 1993. [3]Latour Bruno. Science in Action: How to Follow Scientists and Engineers through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奶粉事件辨析 Societ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4 Law John Networks, Relations, Cyborg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Technology(draft)[Z Lancaster University: Centre for Social Studies and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ccessed September 29, 2008 [S]化学化工大辞典:下K]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978 [6 Callon Mitch, Law John. Agency and the Hybrid Collectif[J].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1994(2):481-505 [7Latour Bruno. Pandora's Hope: 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魏天俊,冯光瑛,刘景清氮的有机元素分析历史和基耶达的贡献[大学化学, 1997(12):3 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50091-2003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方法S]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39351-1996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 基本术语[S] [Il Latour Bruno. Technology Is Society Made Durable[ C/John Law ed. A sociology of Monsters: Essays on Power Technology and Dominaton. London: Routledge, 101 131.^ NUIDA20091028
从行动者网络理论谈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奶粉事件辨析 9 Society[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8. [4]Law John. Networks, Relations, Cyborgs: On the Social Study of Technology(draft)[Z]. Lancaster University: Centre for Social Studies and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ccessed: September 29, 2008. [5]化学化工大辞典:下[K].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1978. [6]Callon Mitch, Law John. Agency and the Hybrid Collectif[J]. South Atlantic Quarterly, 1994(2): 481-505. [7]Latour Bruno. Pandora's Hope: Essays on the Reality of Science Studies[M].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8]魏天俊,冯光瑛,刘景清.氮的有机元素分析历史和基耶达的贡献[J].大学化学, 1997(12):3. [9]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5009.1-2003 食品中蛋白质的检测方法[S]. [10]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GB/T 3935.1-1996 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 基本术语[S]. [11]Latour Bruno. Technology Is Society Made Durable[C]//John Law ed. A sociology of Monsters: Essays on Power Technology and Dominaton. London: Routledge, 101- 131.^NU1DA20091028
中国都市环境下的母乳喂养研究综述 中国都市环境下的母乳喂养研究综述 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2008级硕士生洪浩翰 引言 1、中国母乳喂养率的变化 1949年建国后(整个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母乳喂养曾经非常普遍,孕期、产 假以及工间哺乳的制度安排在国际世界倍受美誉,在国际母乳喂养率下滑的年代中 国的情况可谓独树一帜( Pasternak and wang,1985)。母乳喂养是当时中国妈妈哺育 宝宝的最主要的方式。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母乳喂养率呈迅速下降态势 (朱丽萍,1997)。根据1990年对8城市的调查来看,我国城市母乳喂养率已经从 50年代、60年代80%迅速下滑至30%左右,其中北京市低至104%(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1992)。 从90年代开始,国际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始推广爱婴医院,爱婴医 院在产前与产后都提供鼓励母乳喂养的环境与制度设置( United nations,1996)。在 中国,从1992年到2000年之间,有超过五千家医院得到“爱婴医院”的标准考核 (Yuan,1997)。之后,中国的母乳喂养率有所提升。1998年的调查数据显示,4个 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城市为53.7%,农村为71.5%(富振英等,2000 而到了21世纪前十年,中国母乳喂养率又发生了下滑的趋势,2003年,全国5 省市10个城市社区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10个城市社区的4个月母乳喂养率平 均为45.3%(刘克玲,2003)。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所揭示事实,中国的配方 奶的流行已经不限于东部发达省份的城市区域,从受害者的范围来看,中西部省份 甚至农村地区一样是重灾区 2、配方奶工业的发展轨迹 解放初期我国只有全脂奶粉和全脂加糖奶粉。1976年国家轻工业部将研制“婴 儿奶粉”的任务下达给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当时在全脂加糖奶粉的基础上研 宄定名为“婴儿配方奶粉I”的婴儿主食品。20世纪80年代初国务院为了解决“娃 娃吃饭难”问题,将“配制奶粉”的研究作为“六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该课题于
中国都市环境下的母乳喂养研究综述 10 中国都市环境下的母乳喂养研究综述 复旦大学人类学专业 2008 级硕士生 洪浩翰 一、引言 1、中国母乳喂养率的变化 1949 年建国后(整个计划经济时期),我国的母乳喂养曾经非常普遍,孕期、产 假以及工间哺乳的制度安排在国际世界倍受美誉,在国际母乳喂养率下滑的年代中 国的情况可谓独树一帜(Pasternak and Wang, 1985)。母乳喂养是当时中国妈妈哺育 宝宝的最主要的方式。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母乳喂养率呈迅速下降态势 (朱丽萍,1997)。根据 1990 年对 8 城市的调查来看,我国城市母乳喂养率已经从 50 年代、60 年代 80%迅速下滑至 30%左右,其中北京市低至 10.4%( 中华人民共和 国卫生部,1992)。 从 90 年代开始,国际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开始推广爱婴医院,爱婴医 院在产前与产后都提供鼓励母乳喂养的环境与制度设置(United Nations, 1996)。在 中国,从 1992 年到 2000 年之间,有超过五千家医院得到“爱婴医院”的标准考核 (Yuan, 1997)。之后,中国的母乳喂养率有所提升。1998 年的调查数据显示,4 个 月以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城市为 53.7%,农村为 71.5%(富振英等, 2000)。 而到了 21 世纪前十年,中国母乳喂养率又发生了下滑的趋势,2003 年,全国 5 省市 10 个城市社区的大规模抽样调查显示,10 个城市社区的 4 个月母乳喂养率平 均为 45.3%(刘克玲,2003)。2008 年的“三鹿奶粉事件”所揭示事实,中国的配方 奶的流行已经不限于东部发达省份的城市区域,从受害者的范围来看,中西部省份 甚至农村地区一样是重灾区。 2、配方奶工业的发展轨迹 解放初期我国只有全脂奶粉和全脂加糖奶粉。 1976 年国家轻工业部将研制“婴 儿奶粉”的任务下达给黑龙江省乳品工业研究所,当时在全脂加糖奶粉的基础上研 究定名为“婴儿配方奶粉 I”的婴儿主食品。20 世纪 80 年代初国务院为了解决“娃 娃吃饭难”问题,将“配制奶粉”的研究作为“六五”期间重点攻关项目,该课题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