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4.稳态电磁场的动量和角动量 ·617· §4.稳态电磁场的动量和角动量 与普通实物一样,作为一种特殊物质的电磁场也具有能量、能流、动量和 角动量,即使对稳态电磁场也不例外.在通常的电磁学教科书中,对稳态电磁 场的能量都作了充分的讨论,但对稳态电磁场也具有动量和角动量这一概念却 很少提及.R.P.Feynman在所著《费曼物理学讲义》[2]中首次提出了这一概 念,引起了普遍的关注.实际上,稳态电磁场具有动量和角动量是电磁场普遍 理论的重要结论,如果不理解这一结论,就很难解释许多电磁现象中出现的 “矛盾”。 为了能够具体地理解稳态电磁场具有动量这一概念,试举一例.如图11- 4-1所示,设空间有一导线环,在其附近某处放置一点电荷q,开始时两者 都静止不动,它们的总动量为零.今用电源在导线环 ●9 中建立恒定电流I,该电流将在空间激发磁场,在电 流从零增加到恒定值I的变化过程中,磁场将相应 地变化.磁场的变化必将在空间激发祸旋电场,该 祸旋电场使点电荷q受到一作用力.为了使点电荷q 图11-4-1 保持静止不动,外界必须对g施以机械作用力,且 使该力每时每刻都与祸旋电场力保持平衡.于是,在建立电流的整个过程中, 由导线环和点电荷构成的上述系统受到了外界一定的冲量作用,但系统仍保持 静止,总动量仍为零.根据动量定理,外界机械冲量的作用必然导致系统动量 的增加.这里显然存在表观上的矛盾,即出现了佯谬.注意到机械冲量作用的 过程也是建立磁场的过程,既然导线环和点电荷系统并未获得动量,那么一定 是电磁场获得了动量,该动量是从外界通过机械冲量的作用而获得的.由此可 见,只有在确立了稳态电磁场具有动量这一概念后,所产生的表观矛盾才得以 解决.以上只是对此例的定性分析,根据电动力学理论可以导出计算稳态电磁 场动量的严格公式.下面再举两个具体例子,并给出有关的公式,作定量的解 释 一、两个佯谬 当我们用一种方法从一个角度分析某一物理现象时会得出一个答案,而用 另一种方法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同一现象时可能会得出另一个答案,如何取舍如
·618 第十一章电磁学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何协调一致往往使我们陷于迷惑不解、左右为难的困境.由于这种矛盾常常是 表观的,故称为佯谬.实际上,在真实的物理世界中,同一物理过程只能有一 种结局,同一物理现象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解释,同一物理问题只能有一个正确 的答案,佯谬的产生只能来自分析者本人在概念上的混乱,在抓住本质得到澄 清之后,将迎来协调一致的圆满解释.下面是两个例子 ⊙B -9 图11-4-2 [例1]文献[1]中举了一些例子,其中之一如图11-4一2所示.一个 静止的平板电容器,极板的面积为A,板距为L,两极板上分别带电±Q,在 电容器内部产生匀强电场E,又在整个空间存在垂直于电场的均匀恒定磁场 B.今用一根导线小心地在电容器内部与两极板相接触(所谓“小心”是指导线 与极板接触时不带任何动量).以电容器、内部的电磁场以及所加导线作为考 察对象,整个系统原先是静止的,电磁场又是恒定不变的,似乎总动量应为 零.但由于导线与两极板接触后,两极板通过导线放电,导线中出现了电流, 导线将受到Ampere力的作用,使导线产生向左的动量,系统的总动量不再等 于零.然而导线所受的Ampere力是内力,内力的作用不会使系统的总动量发 生改变,于是出现了矛盾.在上述分析中无疑漏掉了什么东西,这就是未考虑 稳态电磁场本身具有的动量,因而出现的矛盾是表观上的,这是一种佯谬 [例2]Feynman在《费曼物理学讲义》l2]中举了另一个例子.如图11 4一3所示,一个绝缘塑料薄圆盘被固定在 有光滑轴承的同心轴上,圆盘可绕轴自由 带电金属小球 转动.圆盘上固定一个同轴螺线管,用电 池提供恒定电流.在塑料圆盘的边缘处等 间隔地分布着一些金属小球,每个小球带 等量同号电荷q.上述各零件均固连在一 电池组 起,而且开始时静止不动.设法将螺线管 中的电流切断(切断电流的动作不致影响系 塑料盘 统原先的静止状态).切断电流后,圆盘是 否仍保持原来的静止状态呢?在电流未切 断前,螺线管内的电流产生磁场,有磁通 图11-4-3
§4.稳态电磁场的动量和角动量 ·619· 量通过圆盘面;在电流被切断后,磁场消失,磁通量变为零.在此过程中,因 磁场变化产生相应的涡旋电场,该涡旋电场沿圆盘边缘的切线方向,各带电金 属小球将受到切向涡旋电场力的作用,使圆盘产生转动.从另一角度分析,由 于整个圆盘系统在切断电流前后未受到任何外界机械力的干扰(作用),切断电 流前后系统的角动量应保持不变,始终为零,即切断电流后圆盘不会转动,如 果圆盘转动将违背角动量守恒规律.以上两种解释和论证,结果刚好相反,究 竟哪一种正确呢?这又是一个佯谬.Feynman在书中写道:“当你把它想出来 时,你已发现了一个重要的电磁学原理.” 普通的实物具有动量和角动量,同样,作为特殊物质的电磁场也具有动量 和角动量,只有掌握了这一电磁学基本原理后,以上两个佯谬(以及类似的其 他佯谬)才能得到协调一致的正确解释 根据Maxwell方程和Lorentz力公式可以证明,电磁场的能流密度(Poynt: ing矢量)S以及电磁场的动量密度g为 S=EXH (1) W-5 (2) 式中c为真空光速.以上两式可在任何一本电动力学教材中找到.值得注意的 是,以上两式是电磁场理论的普遍结论,对电磁场的类型未加任何限制,因 此,同样适用于稳态电磁场的情形 对于[例1],由于电容器内部同时存在静电场和恒定磁场,根据公式(1), 电容器内部存在能流,其方向是从电容器的右端流向左端(实际上是整个空间 中存在的能量环流的一部分),其大小为 S=EH=.B e0μ0 QB E0ROA 式中A为电容器极板面积,Q为电容器极板上的电量.由公式(2)式,电容器 内的电磁动量密度为 S QB 二2 C-EOROA ÷RB A 上式中用到真空光速c=一1 故电容器两极板之间包含的总电磁动量为 V E0un G=gAU=QBL 电磁动量的时间变化率为
·620· 第十一章电磁学教学中的一些疑难问题 dG Bl dQ Bli d dt 式中i=就是当导线与两极板接触后在导线中产生的电流,B:则正好等于 dt 导线中有电流i时导线受到的Ampere力.上式表明,导线因受Ampere力而获 得的动量来源于电磁场的动量,这种动量转 移同样遵守动量守恒原理.至此,[例1]的 佯谬得到了正确的解释 在[例2]中,空间同时存在由带电小 球激发的电场E以及螺线管电流产生的磁场 B,因而空间存在能流S.如图11一4-4所 ⑧ 示,从图的上方看,能流逆时针流动.按公 式(2),有能流也就有电磁动量,相应的电 磁角动量为沿轴线向上.故当螺线管中的电 ④ ⊕ 流未切断时,空间电磁场已具有了沿轴线向 上的角动量.当切断电流后,电磁场角动量 消失,转化为圆盘的同方向的机械角动量, 从图11-4-4的上方看,圆盘将作逆时针 图11-4-4 转动.由此可见,考虑了电磁场的角动量后,圆盘的转动并不违背角动量守恒 规律,恰恰相反,圆盘的转动正是角动量守恒的必然结果.这就是对[例2] 佯谬的定性解释,下面给出定量的论证. 二、稳态电磁场的动量和角动量 为了进一步计算[例2]中切断电流后圆盘所获得的角动量,只需计算通 电流时电磁场的总角动量即可,因为根据角动量守恒定律,两者是相同的.由 公式(2),在真空情形,电磁场的动量密度为 g =E0MoS=EoMoEX H =eoE×B 在体积为V的空间内,电磁场的总动量为 G=gdV=eo(E×B)dV (3) 上式表明,电磁场的动量储存在E和B不为零的空间内.用(3)式计算电磁场 总动量G时,必须先求出E和B的空间分布,然后在整个空间积分,一般情 况下计算比较复杂.M.G.Calkin的文章3]给出了另一种等价的计算方法(也 可参看文献[4]) 磁场可用矢势A表示,并有
§4.稳态电磁场的动量和角动量 ·621· V·A=0 B=VXA 对稳态场又有 V×E=0 V·E=2 式中ρ为电荷体密度.(3)式中的被积函数可写成如下对称形式: EXB=EX(VXA)+A×(V×E) =V(E。·A)-(E·V)A+7(Ac·E)-(A·7)E 式中脚标c表示在进行微分运算时相应量当作常量.所以 E×B=V(E·A)-(E·V)A-(A·V)E (4)》 根据张量公式, V(g7)=(Vp)节+gV.节 式中T为张量,9为标量,利用上式,有① V.(IE·A)=7(EA)·i+(EA)7.i =V(E·A) 式中了为单位张量.又,由并失的散度公式,有 7(EA)=(7·E)A+(E·7)A V.(AE)=(V·A)E+(A·V)E =(A·V)E 所以 V(iEA-EA-AE)=V(E·A)-(V·E)A-(EV)A-(AV)E 利用上式,(4)式可写成 ①张量节的散度的定义为 .节=是T)+号)+最节) 式中i、、k为x、y、之轴方向的单位矢量,均为恒矢量.对单位张量了,有 v.扩=是T)+号T)+品T) 因任意矢量与单位张量点乘后得其自身,即 了=i,小扩=,k:了=k 所以 .了影+影+股=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