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结构布置 2)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平面长度T 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不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L L (a) b) 边梁 边梁 厚板 A A 边梁 厚板 厚板
二、框架结构布置 2)抗震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其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平面长度 L 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 l 不宜过大;不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形平面图形
框架结构布置 3)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平面不规则、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偏心较大和抗扭 刚度太弱的结构,其震害严重。 注:对结构的扭转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1)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质心与刚心存在过大的偏心。 (2)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楼梯间不宜布置在结构角部。 几点注意: (1)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 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参考高层规范6.1.6) (2)楼梯间的结构布置
二、框架结构布置 3)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的影响。平面不规则、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偏心较大和抗扭 刚度太弱的结构,其震害严重。 注:对结构的扭转效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加以限制: (1)限制结构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避免质心与刚心存在过大的偏心。 (2)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楼梯间不宜布置在结构角部。 (1)框架结构中的楼、电梯间及局部出屋顶的电梯机房、楼梯间、水箱间等,应采用框架承重, 不应采用砌体墙承重。 (参考高层规范6.1.6) (2)楼梯间的结构布置。 几点注意:
框架结构布置 竖向设计 从结构受力及对抗震性能要求而言,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宜均匀、 连续不应突变 1)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 2)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受剪承载力 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 3)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4)沿竖向分段改变构件截面尺寸和混凝土等级应满足 每次改变,柱的截面尺寸宜减小100~150mm,混凝土等级降低一级,且二者不宜在同一楼层 改变
二、框架结构布置 竖向设计 从结构受力及对抗震性能要求而言,结构的承载力和刚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变化宜均匀、 连续不应突变。 1)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内收。 2)抗震设计的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受剪承载力 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 3)抗震设计时,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4)沿竖向分段改变构件截面尺寸和混凝土等级应满足: 每次改变,柱的截面尺寸宜减小100~150mm,混凝土等级降低一级,且二者不宜在同一楼层 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