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斯大林文巢(1934一152年) 一,我拥护秩序;第二,既然现存制度不保障秩序,我就要抨击它; 第三,我认为宣传阶级斗争思想,会把社会主义同恰好为社会主义 所需要的受过教育的人们隔离开来。 斯大林:为了进行巨大的严重的社会事业,必须有一个主力, 支柱,即革命阶级。其次,必须把辅佐力量对这个主力的援助组织 起来,这个辅佐力量在目前情况下就是知识分子的优秀力量也可 以加入的党。您刚才说到“受过教育的人丁”。但您所指的是哪一种 受过教育的人呢?不论在17世纪的英国,在18世纪未的法国,在 十月革命时代的俄国,雄道站在山秩序方面的受过教育的人是很 少的吗?有很多受过很高教育的人站在旧制度方面,替旧制度服 务,他们维护旧制度,反对新制度。要知道教育是一种武器,其效 果是取决于谁把它掌握在手中,用这个武器去打击谁。当然,无产 阶级、社会主义需要受过很高教育的人。很明显,蠢才是不能帮助 无产阶级去争取社会主义、建立新社会的。我并不低估知识分子 的作用,相反地,我却强调他们的作用。问题只在于,说的是哪一 种知识分子,因为知识分子是有各种各样的。 威尔斯:如果不根本改变国民教育制度,那就不可能有革命。 只要举两个例子就够了,一个是德意志共和国的例子,它不曾触动 旧的教育制度,因而它从未成为共和国:另一个是英国工党的例 子,它坚持根本改变国民教育制度的决心不够。 斯大林:这是正确的意见。 现在让我来回答您所提出的三点: 第一,对于革命来说,主要的就是要有社会支柱。这个革命支 杜就是工人阶级。 第二,必须有辅佐的力量,共产党人把这种力量称作党。具有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和览国作家赫·乔·威尔斯的淡话 23 知识的工人以及技术知识分子中间跟工人阶级有密切联系的分 子,都可以加入这个党。知识分子只有和工人阶级结合起来,才能 是强有力的。如果他们反对工人阶级,那么他们就变成毫不足道 的人了。 第三,必须有政权作为改革的杠杆。新政权建立新法制、新秩 序,这种秩序就是革命秩序。 我不是拥护任何的秩序。我只拥护与工人阶级利益一致的秩 序。如果旧制度的某些法律可以被利用来为争取新秩序而斗争, 那就应当也利用旧法制。您说既然现存制度不保障人民所必需的 秩序,就应该加以抨击,对您的这个意见,我是没有丝毫异议的。 最后,如果您认为共产党人碎心于暴力,那就不对了。如果统 治阶级同意让位给工人阶级,那么共产党人是会乐意放弃暴力方 法的。但是历史经验是否定这个假设的。 成尔斯:但是在英国历史上就有过一个阶级自愿把政权让 给另一个阶级的例子。在1830年到1870年这个时期中,未经过 任何残酷斗争便发生了贵族自愿把政权转交给资产阶级的过程, 贵族的影响到18世纪末还是很大的,而资产阶级则是君主制 的多情的支柱。政权的这一转移,后来便导向金融寡头统治的 确立。 斯大林:可是您不知不觉地从革命问题转到改良问题了。这 不是同一个东西。您不认为宪章运动在19世纪英国的改良事业方 面起了很大作用吗? 威尔斯:宪章派做的事情很少,西且已经销声匿迹了。 斯大林:我不同意您的意见。宪章派和他们所组织的罢工运 动曾起了巨大作用,曾经迫使统治阶级在选举制度方面、在消灭所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24 斯大林文集(1934一1952年) 谓“衰败城镇”①和实行“宪章”某几条方面作了许多让步。宪章派 曾经起了不小的历史作用,并且促使一部分统治阶级为了避免重 大的震动而作了一些让步,实行了一些改良。一般地应该说,在一 切统治阶级中间,英国的统治阶级,无论是贵族也好,资产阶级也 好,从他们的阶级利益看来,从维持他们的政权看来,都是最聪明、 最圆滑的。我们就从现代历史上举一个例子吧。比如1926年英 国总罢工。当时工联总理事会号召罢工,任何资产阶级遇到这种 事件,首先就会逮捕工联领袖。英国资产阶级没有这样做,从他们 的利益看来,他们是做得很聪明的。不论在美国、德国、法国,我都 不能想象资产阶级方面会有这样圆滑的阶级战略。为了确立自己 的统治,英国统治阶级从来不惜实行若干小的让步和改良。但是 以为这些改良是革命,那就错了。 戚尔斯:关于我国的统治阶级,您的评价比我的要高。但是 一般讲来,小的革命和大的改良之间的区别是不是很大呢?改良 不是小的革命吗? 斯大林:由于从下面来的压力、群众的压力,资产阶级有时候 可以实行某些局部的改良,而依然保存现行的社会经济制度的基 础。他们在这样行动时,认为这些让步是为保存自己的阶级统治 所必需的。改良的实质就在这里。革命则表示政权从一个阶级转 移到另一个阶级。因此,任何改良都不能叫作革命。正因为如此, 所以不能期望社会制度的更替可以通过改良,通过统治阶级的让 ① “衰数城镇”是指英国18世纪米和9世纪初一些人口诚少但钙沿袭旧制草有 选举议其权利的小城镇和乡村。“衰败城镇”的议喷大多数实际上是由支配着 当地居民的大土地贵族指派的。“襄败城镇”的这种特权披1832年和1867年 的选举改革所取消。一编者注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和英国作家赫·乔·威尔斯的谈话 25 步,使一种制度悄梢地过渡到另一种制度来实现。 威尔斯:我很感谢您这次谈话,因为它对我有很大的意义。您 在给我解释时,大概同忆起了您在革命前的地下小组里阐阴社会 主义原理的情形。现在世界上只有两个人,他们的意见,他们的每 一句话是千百万人注意听的。这就是您和罗斯福。其他的人尽可 以讲得天花乱坠,但不会有人登载,不会有人理会。我还不能评价 贵国所进行的事情,因为我昨天才到这里。不过我已经看见了健 康的人们的幸福面容,我知道你正在进行-一种非常重大的事业。 跟1920年形成了惊人的对比。 斯大林:如果我们布尔什维克更聪明些,那么我们做的事情 也许还多些。 威尔斯,不,如果人们全都更聪明些。不妨想出一个改造人 类头脑的五年计划,因为人类头脑显然还缺少为完善的杜会秩序 所必需的很多东西。 斯大林:您是不是打算出席苏联作家协会代表大会呢? 成尔斯:可惜得很,我杂务在身,只能在苏联逗留一星期。我 这次来是为了会语您,我对我们的谈话深为满意。但是我打算跟 我能够会见的苏联作家谈谈他们能否参加笔会的问题。这是高尔 斯华绥所创立的一个国际作家组织,在他逝世以后我就担任了主 席。这个组织还是很薄弱的,可是它在很多国家里都有分会,而且 (这是更重要的)该会会员的言论可以广泛地发表出来。这个组织 坚持有自由发表一切意见的权利,连反对的意见也在内。我打算 和马克西姆·高尔基谈一谈这个问题。但是我不知道这里是否允 许有这样广泛的自由。 斯大林,我们布尔什维克把这一点叫作“自我批评”。它在苏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
26 所大林文集(1934一1952年) 联是广泛地运用的。 如果您有什么愿望的话,我是乐意帮助的。 威尔斯:谢谢。 斯大林:谢谢您和我的谈话。 康·乌曼斯基记录 泽自《列宁主义问题第10版 第599一613〔 PDF文件使用"pdfFactory Pro”试用版本创建www.fineprint..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