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好对策,将首都迁往中部,一则避开阿蒙神庙僧侣的纠缠,二则 便于管理上下埃及和亚洲行省。至于百姓一时不解,那只是时间问题,他们 迟早会习惯新神的。”老法老一听忙摇头,说道:“万万不可。迁都是国家的 件大事,不能轻率决定。即使你这么做,我和你母亲也不会挪动。我们老 了,你已长大成人,父亲的话可以不听,但你要知道,我们都是为你好才这 样说的。我们还要说,你不能这样过激。”埃赫那吞说:“父母亲的话我记住 了,您们放心。”回到宫里,埃赫那吞闷闷不乐,王后涅菲尔提问他为什么 这样不高兴,他便把老法老和王后劝他的事情说了,涅菲尔提王后想了一下, 便对埃赫那吞说:“如果这样,我劝陛下还是暂缓行事吧”。 埃赫那吞说:“僧侣的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但对我的行动如此不满却没 想到。收回成命,他们自然满意,但我自己的面子、权威却在天下人面前丢 尽了。况且僧侣们也未必就此罢休,他们心里藐视我的懦弱。既为一国之君, 就需言必行,行必果。我得罪了阿蒙神的僧侣就得罪到底,但同时也取得了 阿吞神僧侣的赞同,有得必有失。而且以赫伦希布的将领为首向我表示效忠, 他们不满僧侣们所做所为。有军队和手下一班人马,就不怕这帮装神弄鬼的 人兴风作浪。”涅菲尔提见埃赫那吞决心已定,就不再劝了。 第二天埃赫那吞当着文武百官发布命令:“由于阿吞神的感召和阿蒙神 庙祭司拒不服从我的命令,自本日起关闭全国各地非阿吞神的神庙,将僧侣 赶出庙门回家,还俗为民。一切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物上的阿蒙的名字必须彻 底清除。在全国各个城市必须建起至少一座阿吞神庙,各级地方官员要带头 向我的父亲阿吞神献祭、宣誓、永远忠于英明、伟大的造物主阿吞。”接着, 埃赫那吞又宣布:已没收的其他神庙的土地划归阿吞神庙,禁止僧侣参政。 首都迁往底比斯以北3◎◎公里的希尔摩。为新都取名‘埃赫塔吞’,意为 阿吞的地界’。让麻伊负责营建新都,赫伦希布负责取缔-切非阿吞崇拜 各级官员必须听从调遣,消极怠工或拒不服从者必严加惩处。文武百官听罢, 个个目瞪口呆。埃赫那吞视若无睹,挥手道:“此令已出,理解要执行,不 理解亦要执行。”随后离开御座,转身退朝。 当天下午,大批军队分头查抄了底比斯的各大阿蒙神庙,强行将僧侣 们赶出庙门。死活不愿走的被士兵生拉硬拖至门外。许多僧侣背着行李卷离 开多年生活的庙宇时热泪盈眶,内心里痛骂埃赫那吞。阿吞庙的僧侣则轻松 愉快,接管了阿蒙神庙的大批田产、奴隶和其它财产 埃赫那吞在位第六年,动员几十万劳工建设的新都埃赫塔吞落成,包 括宏伟的王宫、高官显贵的住宅、可与底比斯阿蒙神庙媲美的阿吞神庙、部 队营房。埃赫那吞由祭司选出个良辰吉日,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并带各自家 眷奴仆,以及保卫京师的卫戍部队,浩浩荡荡迁往新都。 埃赫那吞迁入新宫后便无心朝政,整天陶醉在宗教生活和宫廷生活中, 政事由麻伊掌管,军事托付给赫伦希布。这俩人因为与阿蒙僧侣贵族有利害 冲突,因而很是卖力。埃赫那吞本人则疏于朝政,对下放松监督,于是统治 日益松弛,国家机器像一驾陈旧的马车,虽能运行,但到处吱嘎乱响,运转 不畅 底比斯的僧侣仍然明里暗里结集,举行向阿蒙神的献祭活动。起初 各个城市的长官还严办违令者,但久禁不止之后也就索性睁一眼闭一眼,更 关心的是中饱私囊了。老百姓受租税和服劳役的双重压迫,牢骚满腹。新王 国充满了危机,但埃赫那吞却脱离现实,继续生活在他自己的理想境界当中
我想好对策,将首都迁往中部,一则避开阿蒙神庙僧侣的纠缠,二则 便于管理上下埃及和亚洲行省。至于百姓一时不解,那只是时间问题,他们 迟早会习惯新神的。”老法老一听忙摇头,说道:“万万不可。迁都是国家的 一件大事,不能轻率决定。即使你这么做,我和你母亲也不会挪动。我们老 了,你已长大成人,父亲的话可以不听,但你要知道,我们都是为你好才这 样说的。我们还要说,你不能这样过激。”埃赫那吞说:“父母亲的话我记住 了,您们放心。”回到宫里,埃赫那吞闷闷不乐,王后涅菲尔提问他为什么 这样不高兴,他便把老法老和王后劝他的事情说了,涅菲尔提王后想了一下, 便对埃赫那吞说:“如果这样,我劝陛下还是暂缓行事吧”。 埃赫那吞说:“僧侣的反对是意料之中的,但对我的行动如此不满却没 想到。收回成命,他们自然满意,但我自己的面子、权威却在天下人面前丢 尽了。况且僧侣们也未必就此罢休,他们心里藐视我的懦弱。既为一国之君, 就需言必行,行必果。我得罪了阿蒙神的僧侣就得罪到底,但同时也取得了 阿吞神僧侣的赞同,有得必有失。而且以赫伦希布的将领为首向我表示效忠, 他们不满僧侣们所做所为。有军队和手下一班人马,就不怕这帮装神弄鬼的 人兴风作浪。”涅菲尔提见埃赫那吞决心已定,就不再劝了。 第二天埃赫那吞当着文武百官发布命令:“由于阿吞神的感召和阿蒙神 庙祭司拒不服从我的命令,自本日起关闭全国各地非阿吞神的神庙,将僧侣 赶出庙门回家,还俗为民。一切公共建筑物和纪念物上的阿蒙的名字必须彻 底清除。在全国各个城市必须建起至少一座阿吞神庙,各级地方官员要带头 向我的父亲阿吞神献祭、宣誓、永远忠于英明、伟大的造物主阿吞。”接着, 埃赫那吞又宣布:已没收的其他神庙的土地划归阿吞神庙,禁止僧侣参政。 首都迁往底比斯以北300公里的希尔摩。为新都取名‘埃赫塔吞’,意为 ‘阿吞的地界’。让麻伊负责营建新都,赫伦希布负责取缔一切非阿吞崇拜。 各级官员必须听从调遣,消极怠工或拒不服从者必严加惩处。文武百官听罢, 个个目瞪口呆。埃赫那吞视若无睹,挥手道:“此令已出,理解要执行,不 理解亦要执行。”随后离开御座,转身退朝。。 当天下午,大批军队分头查抄了底比斯的各大阿蒙神庙,强行将僧侣 们赶出庙门。死活不愿走的被士兵生拉硬拖至门外。许多僧侣背着行李卷离 开多年生活的庙宇时热泪盈眶,内心里痛骂埃赫那吞。阿吞庙的僧侣则轻松 愉快,接管了阿蒙神庙的大批田产、奴隶和其它财产。 埃赫那吞在位第六年,动员几十万劳工建设的新都埃赫塔吞落成,包 括宏伟的王宫、高官显贵的住宅、可与底比斯阿蒙神庙媲美的阿吞神庙、部 队营房。埃赫那吞由祭司选出个良辰吉日,率领满朝文武官员,并带各自家 眷奴仆,以及保卫京师的卫戍部队,浩浩荡荡迁往新都。 埃赫那吞迁入新宫后便无心朝政,整天陶醉在宗教生活和宫廷生活中, 政事由麻伊掌管,军事托付给赫伦希布。这俩人因为与阿蒙僧侣贵族有利害 冲突,因而很是卖力。埃赫那吞本人则疏于朝政,对下放松监督,于是统治 日益松弛,国家机器像一驾陈旧的马车,虽能运行,但到处吱嘎乱响,运转 不畅。 底比斯的僧侣仍然明里暗里结集,举行向阿蒙神的献祭活动。起初, 各个城市的长官还严办违令者,但久禁不止之后也就索性睁一眼闭一眼,更 关心的是中饱私囊了。老百姓受租税和服劳役的双重压迫,牢骚满腹。新王 国充满了危机,但埃赫那吞却脱离现实,继续生活在他自己的理想境界当中
他自认为是阿吞神同人间联系的唯一使者,夫妇两人每日上午带着子女去神 庙祷告、献祭,下午便呆在宫内玩乐。 埃赫那吞酷爱颂歌和雕刻艺术,麻伊为首的一帮文人投其所好,创造 出一首首吹捧阿吞和法老的诗,什么:“由于您的英明,到处都是一片祥和;” 什么“您像阿吞一样圣明,人们只要遵照您的教导,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每当他听到这些颂词时,便十分的高兴。但是那些仇恨埃赫那吞改革的阿蒙 神庙的僧侣们,却在一直在找机会想刺杀埃赫那吞。 天,埃赫那吞和老皇后同坐一车去阿吞庙祭神。他心情愉快,一路 对母亲介绍街边的景物。突然马车停了下来,埃赫那吞朝前看去,原来是· 个人拦住了车队。卫士长上前询问,这个人说有冤状上告。埃赫那吞让那青 年到自己车边来,由书吏长麻伊代他接收。这个人跪行到国王所坐的马车轮 下。麻伊则从马上俯身刚要去接状纸,说时迟那时快,这一青年一跃而起 从纸卷中抽出一把锋利的青铜短刀,向车上的法老胸部猛刺过去。“啊!”埃 赫那吞本能地惊叫一声,又本能地向后闪去,老太后吓得当时就昏过去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车右侧的卫士横转过青铜矛,狠劲捅向刺客的后背。 矛头破腔而入,刺客未及刺到法老便沉重地倒了下去,恰好压在法老的身上, 那刀尖几乎碰到法老的鼻子。 国王遇刺的消息很快伟开,阿蒙神庙的僧侣们借机又放出风来说:“这 是阿蒙神对法老的一次警告,假如他还要倒行逆施,就要受到更严厉的惩 罚。”一时间,埃及全国上下一片人心惶惶。王后涅菲尔提忧心仲仲劝埃赫 那吞不要再这样下去了。不料,埃赫那吞大发脾气,将王后斥责了一通。王 后伤心极了,便带着孩子回到了底比斯,直到死后,夫妻二人也没有再见· 面 公元前1326年,埃赫那吞在众叛亲离中去世。王后涅菲尔提未能 饶恕他,没有出席他的葬礼。刚刚9岁的吐坦哈吞即位。 以麻伊为首的大臣们上表一致要求将首都迁回底比斯。不久,新国王 颁布命令,将首都迁回底比斯,为阿蒙神庙僧侣彻底平反,归还庙宇财产 由国库对一些被处死的僧侣的家属和致残的僧侣进行赔偿。在僧侣的压力 下,吐坦哈吞(意即阿吞的鲜活形象)的名字也改为吐坦卡蒙(阿蒙的鲜活 形象)。 吐坦卡蒙18岁就突然死了。奇怪的是昔日的臣子麻伊却成了法老。 没有多久赫伦希布又依仗军队夺取了王位。埃赫塔吞城被宣布为“邪恶的地 方,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 太阳历和公历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有人曾似是而非地称之为“西历”。 其实,究其根源,这种历法并非产生于西方,而是产生于6OOO多年前的 古埃及。 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是农业生产却很发达。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着密切的关系。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
他自认为是阿吞神同人间联系的唯一使者,夫妇两人每日上午带着子女去神 庙祷告、献祭,下午便呆在宫内玩乐。 埃赫那吞酷爱颂歌和雕刻艺术,麻伊为首的一帮文人投其所好,创造 出一首首吹捧阿吞和法老的诗,什么:“由于您的英明,到处都是一片祥和;” 什么“您像阿吞一样圣明,人们只要遵照您的教导,就会过上幸福的生活。” 每当他听到这些颂词时,便十分的高兴。但是那些仇恨埃赫那吞改革的阿蒙 神庙的僧侣们,却在一直在找机会想刺杀埃赫那吞。 一天,埃赫那吞和老皇后同坐一车去阿吞庙祭神。他心情愉快,一路 对母亲介绍街边的景物。突然马车停了下来,埃赫那吞朝前看去,原来是一 个人拦住了车队。卫士长上前询问,这个人说有冤状上告。埃赫那吞让那青 年到自己车边来,由书吏长麻伊代他接收。这个人跪行到国王所坐的马车轮 下。麻伊则从马上俯身刚要去接状纸,说时迟那时快,这一青年一跃而起, 从纸卷中抽出一把锋利的青铜短刀,向车上的法老胸部猛刺过去。“啊!”埃 赫那吞本能地惊叫一声,又本能地向后闪去,老太后吓得当时就昏过去了。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车右侧的卫士横转过青铜矛,狠劲捅向刺客的后背。 矛头破腔而入,刺客未及刺到法老便沉重地倒了下去,恰好压在法老的身上, 那刀尖几乎碰到法老的鼻子。 国王遇刺的消息很快伟开,阿蒙神庙的僧侣们借机又放出风来说:“这 是阿蒙神对法老的一次警告,假如他还要倒行逆施,就要受到更严厉的惩 罚。”一时间,埃及全国上下一片人心惶惶。王后涅菲尔提忧心仲仲劝埃赫 那吞不要再这样下去了。不料,埃赫那吞大发脾气,将王后斥责了一通。王 后伤心极了,便带着孩子回到了底比斯,直到死后,夫妻二人也没有再见一 面。 公元前1326年,埃赫那吞在众叛亲离中去世。王后涅菲尔提未能 饶恕他,没有出席他的葬礼。刚刚9岁的吐坦哈吞即位。 以麻伊为首的大臣们上表一致要求将首都迁回底比斯。不久,新国王 颁布命令,将首都迁回底比斯,为阿蒙神庙僧侣彻底平反,归还庙宇财产, 由国库对一些被处死的僧侣的家属和致残的僧侣进行赔偿。在僧侣的压力 下,吐坦哈吞(意即阿吞的鲜活形象)的名字也改为吐坦卡蒙(阿蒙的鲜活 形象)。 吐坦卡蒙18岁就突然死了。奇怪的是昔日的臣子麻伊却成了法老。 没有多久赫伦希布又依仗军队夺取了王位。埃赫塔吞城被宣布为“邪恶的地 方,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 太阳历和公历 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历法——公历,有人曾似是而非地称之为“西历”。 其实,究其根源,这种历法并非产生于西方,而是产生于6000多年前的 古埃及。 古埃及气候炎热,雨水稀少,但是农业生产却很发达。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这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着密切的关系。埃及的大部分国土都是沙漠
只有尼罗河流域像一条绿色的缎带从南到北贯穿其间。直到现代,埃及的的 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中。因此,在希腊时代,西 方人便把埃及称为“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古代埃及人更是将尼罗河视为“母 亲河”。 尼罗河全长6648公里,同亚洲的长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北美 洲的密西西比河并称为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一带,主流叫白尼罗河,从乌干达流入苏丹,在喀 土穆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流入埃及。 在埃及境內,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 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 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11月进行播种,第 二年的③至4月收获。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 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 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认识到必须掌握尼罗河 泛滥的规律,准确地计算时间,这就需要有一种历法。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 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 发现,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附近时,天狼 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以此为根据,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 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 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 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 (回归年)相比较,只相差四分之一天,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准确了。但是, 年相差四分之一天不觉得,经过4年就相差一天。经过730年,历法上 的时间就比实际时间推进了半年,冬天和夏天正好颠倒过来。再过730年, 才能回到原来的起点。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凯撒(又译朱利乌斯凯 撒〕决定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历法。凯撒主持编制的历法,被 后人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法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四分之一天的误差,作了这样的调整 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置1个闰年。单月每 月31天,双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它双月每月30天。 恺撒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因为自己生在8月,便从2月中抽出 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成为大月,即31天,同时相应把9、11两个 月定为小月,10、12两个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的改动,各月的天数与 今天使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了。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 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到了 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把5◎◎多年前基督教传说的创始人耶稣·基督诞 生的那一天,说成是公元元年。“公元”的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 用拉丁文A.D.表示。在这一年以前,称为“公元前”,英文的意思是“基 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 儒略历虽然比埃及的太阳历进了一步,但回归年仍有11分14秒的 误差,积128年又要相差一天。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1600多年,至1 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回归年迟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
只有尼罗河流域像一条绿色的缎带从南到北贯穿其间。直到现代,埃及的的 95%以上的人口也都集中在这条绿色的生命带中。因此,在希腊时代,西 方人便把埃及称为“尼罗河送来的礼物”。古代埃及人更是将尼罗河视为“母 亲河”。 尼罗河全长6648公里,同亚洲的长江、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和北美 洲的密西西比河并称为世界最长的河流。 尼罗河发源于赤道一带,主流叫白尼罗河,从乌干达流入苏丹,在喀 土穆和发源于埃塞俄比亚的青尼罗河汇合,流入埃及。 在埃及境内,尼罗河每年6月开始涨水,7至10月是泛滥期,这时 洪水夹带着大量腐殖质,灌满了两岸龟裂的农田。几个星期后,当洪水退去 时,农田就留下了一层肥沃的淤泥,等于上了一次肥。11月进行播种,第 二年的3至4月收获。尼罗河还有一个特性,那就是每年的涨水基本是定时 定量,虽有一定的出入,但差别不是太大,从没有洪水滔天淹没一切的大灾。 这就为古埃及人最早创建大规模的水利灌溉系统和制定历法提供了方便。 古埃及人为了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逐渐认识到必须掌握尼罗河 泛滥的规律,准确地计算时间,这就需要有一种历法。他们在长期的生产实 践中,积累了许多经验。 古埃及人发现尼罗河每次泛滥之间大约相隔365天。同时,他们还 发现,每年6月的某一天早晨,当尼罗河的潮头来到今天开罗附近时,天狼 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以此为根据,古埃及人便把一年定为365天, 把天狼星与太阳同时从地平线升起的那一天,定为一年的起点。一年分为1 2个月,每月30天,年终加5天作为节日,这就是埃及的太阳历。 埃及的太阳历将一年定为365天,与地球围绕太阳公转一圈的时间 (回归年)相比较,只相差四分之一天,这在当时已经是相当准确了。但是, 一年相差四分之一天不觉得,经过4年就相差一天。经过730年,历法上 的时间就比实际时间推进了半年,冬天和夏天正好颠倒过来。再过730年, 才能回到原来的起点。公元前46年,罗马统帅儒略·凯撒(又译朱利乌斯·凯 撒)决定以埃及的太阳历为蓝本,重新编制历法。凯撒主持编制的历法,被 后人称为“儒略历”。 儒略历法对埃及太阳历中每年约四分之一天的误差,作了这样的调整: 设平年和闰年,平年365天,闰年366天。每4年置1个闰年。单月每 月31天,双月中的2月平年29天,闰年30天,其它双月每月30天。 恺撒死后,他的继承人奥古斯都因为自己生在8月,便从2月中抽出 一天加在8月上,使8月也成为大月,即31天,同时相应把9、11两个 月定为小月,10、12两个月定为大月。经过这样的改动,各月的天数与 今天使用的公历基本相同了。公元325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在一次宗教 会议上,规定儒略历为基督教的历法,但没有规定哪一年是它的起点。到了 公元6世纪时,基督教徒把500多年前基督教传说的创始人耶稣·基督诞 生的那一天,说成是公元元年。“公元”的拉丁文的意思就是“主的生年”, 用拉丁文A.D.表示。在这一年以前,称为“公元前”,英文的意思是“基 督以前”,用英文B.C.表示。 儒略历虽然比埃及的太阳历进了一步,但回归年仍有11分14秒的 误差,积128年又要相差一天。儒略历在欧洲通行了1600多年,至1 6世纪下半叶,历法上的日期比回归年迟了10天。比如,1583年的春
分应在③月21日,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规定耶稣复活节, 应在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春分已相差1天之多,耶稣究竟 在哪一天“复活”的,也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作进一步的改革,已经 势在必行。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根据 哥白尼日心说计算出来的数据,对儒略历作了修改。将1582年10月5 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宣布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 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将4年置1个闰年,40O 年共计10O个闰年,现在改为40O年中有97个闰年,从而大体上弥补 了11分14秒的误差。置闰的方法是: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O除 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如:16OO年是年,1700年、18 0O年、1900年皆不是年,2000年是闰年)。后来人们将这一新的 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 公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令,中国以格里历为国家历 法,并采用公元纪年,但不废除农历。 当然,格里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每月的天数仍然参差不齐,规则性 不强,特别是每经过三千几百年还会有一天的误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天文 学的进步,这些缺陷将不断得到改进。 让人神往的“美索不达米亚 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 之一。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 方”。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就今 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OO年 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属于塞姆语系的 阿卡德人、巴比伦人(阿摩列伊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 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 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南部。这里是两河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两河也是定期泛滥,时涨时落,只有建设起堤坝沟梁 来蓄水排涝,人们才能耕种收获。两河流域的居民主要用使用牛、驴拉着木 犁耕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大麦和椰枣。大麦酒是人们最喜欢喝的饮料,椰 枣是人们的主食之一。 古代两河流域人民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农人 历书》以一个老衣民教育儿子的气写的。这位老农民对儿子不厌其烦的讲述 应该如何务农,要注意的各种事情。比如,怎样节省灌溉用水、不要让牲畜 践踏田地、驱赶食谷的飞鸟、及时收割等等。 大约在50O年前,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就会制做陶器了。他们制
分应在3月21日,历法上却是3月11日。此外,教会规定耶稣复活节, 应在过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由于春分已相差10天之多,耶稣究竟 在哪一天“复活”的,也成了问题。因此,对儒略历作进一步的改革,已经 势在必行。 罗马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在1582年组织了一批天文学家,根据 哥白尼日心说计算出来的数据,对儒略历作了修改。将1582年10月5 日到14日之间的10天宣布撤销,继10月4日之后为10月15日,所 以1533年的春分又复归于3月21日;过去将4年置1个闰年,400 年共计100个闰年,现在改为400年中有97个闰年,从而大体上弥补 了11分14秒的误差。置闰的方法是:凡是逢百年那一年可以用400除 尽的就是闰年,除不尽的就不是(如:1600年是年,1700年、18 00年、1900年皆不是年,2000年是闰年)。后来人们将这一新的 历法称为“格里高利历”,也就是今天世界上所通用的历法,简称格里历或 公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通令,中国以格里历为国家历 法,并采用公元纪年,但不废除农历。 当然,格里历也不是尽善尽美的,每月的天数仍然参差不齐,规则性 不强,特别是每经过三千几百年还会有一天的误差。随着生产的发展和天文 学的进步,这些缺陷将不断得到改进。 让人神往的“美索不达米亚” 底格里斯和幼发拉底两河流域古代文明,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 之一。古希腊人把两河流域叫做“美索不达米亚”,意思是“两河之间的地 方”。美索不达米亚又分两个部分,南边叫巴比伦尼亚,北边叫亚述。就今 天来说,两河流域相当于今天的伊拉克一带。 两河流域文明时代最早的居民是苏美尔人。他们在公元前4000年 以前就来到了这里。两河流域的最初文明就是他们建立的。属于塞姆语系的 阿卡德人、巴比伦人(阿摩列伊人)、亚述人以及迦勒底人,继承和发展了 苏美尔人的成就,使两河流域的文明成为人类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其中巴 比伦人的成就最大,因此,两河流域的文明又被称为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文明起源于两河流域南部。这里是两河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 同埃及的尼罗河一样,两河也是定期泛滥,时涨时落,只有建设起堤坝沟梁 来蓄水排涝,人们才能耕种收获。两河流域的居民主要用使用牛、驴拉着木 犁耕地,最主要的农作物是大麦和椰枣。大麦酒是人们最喜欢喝的饮料,椰 枣是人们的主食之一。 古代两河流域人民编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农书《农人历书》。《农人 历书》以一个老农民教育儿子的气写的。这位老农民对儿子不厌其烦的讲述 应该如何务农,要注意的各种事情。比如,怎样节省灌溉用水、不要让牲畜 践踏田地、驱赶食谷的飞鸟、及时收割等等。 大约在5000年前,古代两河流域的居民就会制做陶器了。他们制
做的陶器主要是彩陶,色彩富丽夺目,有的还涂有层。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 象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几乎全是陶制。最有趣的是,人死后用的棺椁 也用陶土烧制,形状象个有盖的长方形大箱。 古代两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粘土。垒墙、盖房、铺 路,都使用粘土掺上切碎麦的大秸制作的土砖。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建筑物 都是用这种粘土修建的 古代两河地区的金属制造工艺达到了相当纯熟的水平。我国商代有司 母戊大方鼎,大约在同一时期,两河流域有重约2吨的青铜铸像,手工业行 业很多,象制砖、织麻、刻石、珠宝、皮革、木业等等。 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文化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留下 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他们很早就有了文字,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虽然这种文 字始终没有发展成拼音文字,但在人类早期文字中,它是发展得比较完备的 种 两河流域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谚语、神话和史诗。苏美尔人丰富的 谚语有少数被记录在泥板文书上,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风气 比如:穷人死掉比活着强”,“想吃肉就没有羊了,有了羊就吃不上肉了”。“妻 子是丈夫的未来,儿子是父亲的靠山,儿媳是公公的克星”。有的是生活经 验的深刻总结:“鞋子是人们的眼睛,行路增长人的见识”等等。 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特别引起后人的兴趣。人们发现,基督教《圣经·旧 约》中的一些故事的渊源在古代两河流域。如有一首叙述神创造世界故事的 诗歌与《圣经》的创世故事十分相象,都说神在第六天创造了人,第七天休 息。《圣经》中讲蛇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两河流域的神话也讲人的祖 先因受到引诱而犯罪。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最有名的英雄史诗,诗中塑造了 一个蔑视神意、为民造福的英雄形象,并表达了人们希望获知生死秘密的愿 望。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两河流域科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数学和天文学 方面。苏美尔人已经知道10进位制和6O进位制,后者在古代两河流域的 应用得更为广泛。我们今天度量时间用小时、分、秒,以及把一圆周分为3 60度,都是继承了两河流域古人的成果。他们的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也多 是6O进位。古希腊、罗马都采用了这里的一些重量单位,欧洲有的地方甚 至一直沿用到18世纪。 古代两河流域的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天文学。苏美尔人按 照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 之间的差别。到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每天各有一位 星神“值勤”,并以他命名这一天,其顺序是:星期日(太阳神)星期一(月 神)星期二(火星神)星期三(水星神)星期四(木星神)星期五(金星神) 星期六(土星神)直到今天,欧洲各国每周7天仍以这7星命名。不过,当 时的历法仍是粗糙而不甚准确的 此外,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对药物、植物、动物、地理等等也有丰富的 知识。 早在5OOO多年前,两河流域的人们就创造这样发达的文明,真是 令人神往。欧洲古代文明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文化。然而,当古希腊人还没 有迈进文明时代的时候,两河流域的文明就已经延续了约2000年。希腊
做的陶器主要是彩陶,色彩富丽夺目,有的还涂有层。人们常用的生活用具 象酒杯、油缸、炉子、灯盏等几乎全是陶制。最有趣的是,人死后用的棺椁 也用陶土烧制,形状象个有盖的长方形大箱。 古代两河流域缺少石料,最主要的建筑材料是粘土。垒墙、盖房、铺 路,都使用粘土掺上切碎麦的大秸制作的土砖。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建筑物 都是用这种粘土修建的。 古代两河地区的金属制造工艺达到了相当纯熟的水平。我国商代有司 母戊大方鼎,大约在同一时期,两河流域有重约2吨的青铜铸像,手工业行 业很多,象制砖、织麻、刻石、珠宝、皮革、木业等等。 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在文化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在人类文化宝库中留下 了一笔丰厚的遗产。 他们很早就有了文字,这就是著名的楔形文字。楔形文字虽然这种文 字始终没有发展成拼音文字,但在人类早期文字中,它是发展得比较完备的 一种。 两河流域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谚语、神话和史诗。苏美尔人丰富的 谚语有少数被记录在泥板文书上,其中有的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和风气。 比如:穷人死掉比活着强”,“想吃肉就没有羊了,有了羊就吃不上肉了”。“妻 子是丈夫的未来,儿子是父亲的靠山,儿媳是公公的克星”。有的是生活经 验的深刻总结:“鞋子是人们的眼睛,行路增长人的见识”等等。 两河流域的神话传说特别引起后人的兴趣。人们发现,基督教《圣经·旧 约》中的一些故事的渊源在古代两河流域。如有一首叙述神创造世界故事的 诗歌与《圣经》的创世故事十分相象,都说神在第六天创造了人,第七天休 息。《圣经》中讲蛇引诱亚当、夏娃偷食禁果,两河流域的神话也讲人的祖 先因受到引诱而犯罪。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古代两河流域最有名的英雄史诗,诗中塑造了 一个蔑视神意、为民造福的英雄形象,并表达了人们希望获知生死秘密的愿 望。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史诗。两河流域科学的主要成就表现在数学和天文学 方面。苏美尔人已经知道10进位制和60进位制,后者在古代两河流域的 应用得更为广泛。我们今天度量时间用小时、分、秒,以及把一圆周分为3 60度,都是继承了两河流域古人的成果。他们的面积单位、重量单位也多 是60进位。古希腊、罗马都采用了这里的一些重量单位,欧洲有的地方甚 至一直沿用到18世纪。 古代两河流域的天文历法知识直接影响了欧洲的天文学。苏美尔人按 照月亮的盈亏把一年分为12个月,共354天,同时设闰月调整阴历阳历 之间的差别。到公元前7世纪,又形成了7天一星期的制度,每天各有一位 星神“值勤”,并以他命名这一天,其顺序是:星期日(太阳神)星期一(月 神)星期二(火星神)星期三(水星神)星期四(木星神)星期五(金星神) 星期六(土星神)直到今天,欧洲各国每周7天仍以这7星命名。不过,当 时的历法仍是粗糙而不甚准确的。 此外,古代两河流域人民对药物、植物、动物、地理等等也有丰富的 知识。 早在5000多年前,两河流域的人们就创造这样发达的文明,真是 令人神往。欧洲古代文明的最高成就是古希腊文化。然而,当古希腊人还没 有迈进文明时代的时候,两河流域的文明就已经延续了约2000年。希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