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诗水排用水力。 4、武帝集权有经验,统一铸造五株钱,盐铁经营归中央, 城市繁荣已出现。 十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盛,汉初被迫去和亲,卫、霍领兵破匈奴, 昭君出塞传美名。 什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追溯历史两汉期,甘肃玉门阳关西,而今人们称西域, 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召募使者出西域,企图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匈来夹击。 2、张骞两次出西域,排除艰险建史绩,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3、张骞出使西域后,丝绸之路通欧洲,陆海贸易大发展, 东西文化相渗透。 西域各国归附汉,社会面貌大改观,设立西域都护符 总管西域的事务。 4、前138、119,张骞到西域,带去牛羊和布匹,铸铁 凿井和开渠,织布漆器金工具, 带回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还有歌舞和乐器。 5、海上丝路也不差,广东沿海大发申半岛往南下, 马来半岛马六甲, 页共3
第 6 页 共 36 页 杜诗水排用水力。 4、武帝集权有经验, 统一铸造五株钱, 盐铁经营归中央, 城市繁荣已出现。 十四、匈奴的兴起及与汉朝的和战 冒顿统一蒙古盛, 汉初被迫去和亲, 卫、霍领兵破匈奴, 昭君出塞传美名。 十五、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 1、追溯历史两汉期,甘肃玉门阳关西, 而今人们称西域, 那时小国被匈欺。 武帝统治有心计,召募使者出西域, 企图联络大月氏, 共同对匈来夹击。 2、张骞两次出西域, 排除艰险建史绩, 沟通促进东与西, 历史意义了不起。 3、张骞出使西域后, 丝绸之路通欧洲, 陆海贸易大发展, 东西文化相渗透。 西域各国归附汉, 社会面貌大改观, 设立西域都护符, 总管西域的事务。 4、前 138、119,张骞到西域,带去牛羊和布匹, 铸铁 凿井和开渠,织布漆器金工具, 带回葡萄石榴核桃和苜蓿,还有歌舞和乐器。 5、海上丝路也不差, 广东沿海大出发, 中南半岛往南下, 马来半岛马六甲
继续通往孟加拉,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十六、十七、昌盛的秦汉文化 1、东汉蔡伦蔡侯纸,张衡发明地动仪,《九章算术》 了不起,均在世界创奇迹。 2、华佗外科是名医,麻沸散是好药剂,世界医学有创 举,还编体操五禽戏 3、东汉末年张仲景,写了《伤寒杂病论》,医德高尚医 术精,后人尊称为医圣"。 4、司马迁写《史记》,记述黄帝到武帝,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5、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水平显神功,艺术群像磅礴势, 造型精美又生动。 什八、三国鼎立 1、200年时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曹操用了许攸 计,统一北方定根据。 2、老骥伏枥志千里,208年战又起,曹操南下到赤壁, 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火烧赤壁定大局。 3、赤壁之战定大局,魏蜀吴国三鼎立,二二零年是曹丕, 定都洛阳打魏旗, 次年刘备亦称帝,定都成都汉业继 年孙称王, 定都建业吴旗举。 7页共36
第 7 页 共 36 页 继续通往孟加拉, 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 十六、十七、昌盛的秦汉文化 1、东汉蔡伦“蔡侯纸”,张衡发明地动仪, 《九章算术》 了不起,均在世界创奇迹。 2、华佗外科是名医, “麻沸散”是好药剂, 世界医学有创 举, 还编体操“五禽戏”。 3、东汉末年张仲景, 写了《伤寒杂病论》, 医德高尚医 术精, 后人尊称为“医圣”。 4、司马迁写《史记》,记述黄帝到武帝, 编撰使用纪传体, 文笔简洁是范例。 5、秦始皇陵兵马俑,雕塑水平显神功, 艺术群像磅礴势, 造型精美又生动。 十八、三国鼎立 1、200 年时战官渡,曹、袁力量有悬殊, 曹操用了许攸 计,统一北方定根据。 2、老骥伏枥志千里, 208 年战又起, 曹操南下到赤壁, 孙刘联军齐抗击, 孔明周瑜巧用计, 火烧赤壁定大局。 3、赤壁之战定大局, 魏蜀吴国三鼎立, 二二零年是曹丕, 定都洛阳打魏旗, 次年刘备亦称帝, 定都成都汉业继, 二二二年孙称王, 定都建业吴旗举
4、三国经济大发展,各显神通抓生产,魏国重视抓水利, 蜀锦丝绸数第一, 吴国沿海抓造船,联系内地与台湾 十九、江南地区的开发 1、淝水之战383(年),苻坚领兵八十万,妄图一举灭东 晋,雄心勃勃有野心, 哪知早已失军心,将士不愿去卖命,前师不忘有教训, 人心向背是根本 2、追溯历史三国前,江南落后少人烟,土地肥沃无人垦, 雨热充足也置闲。 东汉末年北战乱,各族人民迁江南,带去劳力和技术, 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修建 水利多工程,水稻小麦和绿肥,推广粪肥和牛耕。 十、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有个孝文帝,迁都洛阳定大计,穿汉服,学汉语, 改汉姓,学汉礼, 卑汉联姻受鼓励,采用汉 制学令律,以孝治国,崇孔尊老倡风气,民族融合大统一。 二十一、二十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南朝冲之”爱科研,数学天文有贡献,精确计算圆周 率,领先世界近千年。 著书《缀术》有功绩,计算年藏拳知造千里船 8页共3
第 8 页 共 36 页 4、三国经济大发展, 各显神通抓生产, 魏国重视抓水利, 蜀锦丝绸数第一, 吴国沿海抓造船, 联系内地与台湾。 十九、江南地区的开发 1、淝水之战 383(年),苻坚领兵八十万, 妄图一举灭东 晋, 雄心勃勃有野心, 哪知早已失军心, 将士不愿去卖命, 前师不忘有教训, 人心向背是根本。 2、追溯历史三国前, 江南落后少人烟, 土地肥沃无人垦, 雨热充足也置闲。 东汉末年北战乱, 各族人民迁江南, 带去劳力和技术, 江南经济得发展。 大片荒地被开垦, 修建 水利多工程, 水稻小麦和绿肥, 推广粪肥和牛耕。 二十、北方民族大融合 北魏有个孝文帝, 迁都洛阳定大计, 穿汉服, 学汉语, 改汉姓, 学汉礼, 卑汉联姻受鼓励, 采用汉 制学令律, 以孝治国,崇孔尊老倡风气,民族融合大统一。 二十一、二十二、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 1、南朝“冲之”爱科研, 数学天文有贡献, 精确计算圆周 率, 领先世界近千年。 著书《缀术》有功绩, 计算年时差无几, 造“千里船
行百里,水碓磨磨面又春光。 2、北朝有个贾思勰,《齐民要术》是他写,农林牧副渔 五业,不误农时抓季节, 改进技术和方法,农学史上硕果结。 3、郦道元写《水经注》,地理学中是专著,江河水道为 纲目,地形物产与风俗, 山川城镇与古迹,如诗如画好景物。 4、东晋羲之写字行,书法艺术集大成,代表作品《兰亭 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后人给王送美誉,尊称他为大书圣 5、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代表作品有两幅, 《女史箴图》《洛神赋》。 6、北朝劈山凿石窟,云岗龙门”最杰出,继承秦汉的 风格,吸收佛教的艺术。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记忆歌诀 繁盛一时的隋朝 1、北周到了581,外戚杨坚大权集,夺权定都在长安, 杨坚封为隋文帝。 589年隋灭陈,南朝北朝归统一,文帝治国有功绩 隋朝繁盛一时期。 9页共36
第 9 页 共 36 页 行百里, 水碓磨磨面又舂光。 2、北朝有个贾思勰, 《齐民要术》是他写, 农林牧副渔 五业, 不误农时抓季节, 改进技术和方法, 农学史上硕果结。 3、郦道元写《水经注》, 地理学中是专著, 江河水道为 纲目, 地形物产与风俗, 山川城镇与古迹, 如诗如画好景物。 4、东晋羲之写字行, 书法艺术集大成, 代表作品《兰亭 序》,“行书”天下第一名, 后人给王送美誉, 尊称他为大“书圣”。 5、东晋恺之画人物,形象逼真好艺术, 代表作品有两幅, 《女史箴图》《洛神赋》。 6、北朝劈山凿石窟, “云岗”“龙门”最杰出, 继承秦汉的 风格, 吸收佛教的艺术。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记忆歌诀 一、繁盛一时的隋朝 1、北周到了 581, 外戚杨坚大权集, 夺权定都在长安, 杨坚封为隋文帝。 589 年隋灭陈, 南朝北朝归统一, 文帝治国有功绩, 隋朝繁盛一时期
改革制度显盛世,发展生产重吏治,提倡节俭反奢侈, 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社会经济大繁荣,粮食布匹都丰盛, 二十多年人口增。 2、隋朝到了隋炀帝,巩固统治开大渠,征发民工几百万, 开凿运河二千几(公里) 贯通海、黄、淮、长、钱,"天下转漕仰此渠〃,炀帝 统治施暴政,隋末农民大起义。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隋亡教训记在心,轻徭簿赋重生产 君臣廉洁又勤政, 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 贞观之治"真繁荣。 唐朝有个武则天,后宫之中掌大权,晚年称帝国号周, 唯一女皇她为先, 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 三、“开元盛世 1、"开元之治"唐玄宗,任用宰相名姚崇,十项建议献良 策,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改革图新大手笔,玄宗前期政局稳, 开元盛世"显生机 2、农田水利多工程,水稻育秧产量增蔬菜入新品种, 饮茶之风多盛行。 10页共36
第 10 页 共 36 页 改革制度显盛世, 发展生产重吏治, 提倡节俭反奢侈, 以身作则节衣食。 百姓负担大减轻, 社会经济大繁荣, 粮食布匹都丰盛, 二十多年人口增。 2、隋朝到了隋炀帝, 巩固统治开大渠, 征发民工几百万, 开凿运河二千几(公里), 贯通海、黄、淮、长、钱, “天下转漕仰此渠” , 炀帝 统治施暴政, 隋末农民大起义。 二、“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 隋亡教训记在心, 轻徭簿赋重生产, 君臣廉洁又勤政, “房谋杜断”重贤能,虚心纳谏用魏征,政治清明国强盛, “贞观之治”真繁荣。 唐朝有个武则天, 后宫之中掌大权, 晚年称帝国号周, 唯一女皇她为先, 弘扬“贞观”有政绩,引出“盛世”到开元。 三、“开元盛世” 1、“开元之治”唐玄宗, 任用宰相名姚崇, 十项建议献良 策, 玄宗一一都依从。 重视吏治看政绩, 改革图新大手笔, 玄宗前期政局稳, “开元盛世”显生机。 2、农田水利多工程, 水稻育秧产量增, 蔬菜传入新品种, 饮茶之风多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