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模拟大联考()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 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多那太罗(1386-1466),他为奥尔圣米凯莱教堂设计外墙时创作的圣乔治雕像,不但 能够在三维空间内展示人类的躯体,还通过雕塑的表情和身体的姿态呈现出这个人的内心活 这体现的是() A.君权神授思想B.人文主义思想 C.启蒙思想 D.理性思想 2.“在取得造船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掌握大气环流的规律之后,欧洲人便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 置优势,横跨大西洋,获取美洲新大陆的财富了。”使这成为现实的航海家是() A.麦哲伦 B.达·伽马 C.迪亚士 D.哥伦布 3.“爱国军队战斗了漫长而痛苦的八年,经常被击败,如1777年至1778年冬在福吉,但 有时也赢得胜利,如在萨拉托加、约克镇。”材料中的“战斗”要完成的任务是() A.反对封建专制制度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C.反对殖民专制统治D.反对宗教神学 4.“1642年和1688年的英国革命是政治的和宗教的:1776年的美国革命主要是政治的; 而1789年的法国革命则是政治的、社会的、宗教的和经济的。”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A.这一时期各国革命的对象各不相同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最全面和彻底的 C.这一时期是资产阶级统治巩固时期 D.此时革命为后来的经济革命奠定基础 5.18世纪以前英国的道路是如此恶劣,以致不大可能使用有轮的车,商人们用驮马把货物 从一个地方运到另外一个地方。很清楚,除非找到较好的运输工具,否则贸易不能很广泛地 发展。该材料论述了() A.生产技术革新的必要性 B.机器动力革新的必要性 C.交通工具革新的必要性 D.工厂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1 中考历史模拟大联考(一) 一、选择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1 分,共 20 分) 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的英文字母代 号涂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 多那太罗(1386—1466),他为奥尔圣米凯莱教堂设计外墙时创作的圣乔治雕像,不但 能够在三维空间内展示人类的躯体,还通过雕塑的表情和身体的姿态呈现出这个人的内心活 动。这体现的是 ( ) A.君权神授思想 B.人文主义思想 C.启蒙思想 D.理性思想 2.“在取得造船技术方面的进步和掌握大气环流的规律之后,欧洲人便能利用有利的地理位 置优势,横跨大西洋,获取美洲新大陆的财富了。”使这成为现实的航海家是( ) A.麦哲伦 B. 达▪伽马 C. 迪亚士 D.哥伦布[ 来源:学科网 ZX XK] 3. “爱国军队战斗了漫长而痛苦的八年,经常被击败,如 1777 年至 1778 年冬在福吉,但 有时也赢得胜利,如在萨拉托加、约克镇。”材料中的“战斗”要完成的任务是 ( ) A.反对封建 专制制度 B.反对封建等级制度 C.反对殖民专制统治 D.反对宗教神学 4. “1642 年和 1688 年的英国革命是政治的和宗教的;1776 年的美国革命主要是政治的; 而 1789 年的法国革命则是政治的、社会的、宗教的和经济的。”对材料解读有误的是( ) A.这一时期各国革命的对象各不相同 B.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最全面和彻底的 C.这一时期是资产阶级统治巩固时期 D.此时革命为后来的经济革命奠定基础 5. 18 世纪以前英国的道路是如此恶劣,以致不大可能使用有轮的车,商人们用驮马把货物 从一个地方运到另外一个地方。很清楚,除非找到较好的运输工具,否则贸易不能很广泛地 发展。该材料论述了 ( ) A.生产技术革新的必要性 B.机器动力革新的必要性 C.交通工具革新的必要性 D.工厂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6.他作为一个战士和政治家,时而因胜利而得意,时而因失败而沮丧,他把委内瑞拉和邻 近诸国的起义,引导到了一个历时虽久,但最后成功的结局。文中“他”领导了() A.拉美独立运动B.印度民族大起义C.埃及华夫脱运动D.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7.对下面历史人物所领导的社会变革,说法正确的是(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A.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B.都强化了封建农奴制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D.都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8.南北战争期间,北方使用了铁路和蒸汽船,实现快速的兵力机动和集结;使用蒸汽铁甲 战舰进行海战,特别是北方还发展了制造标准化零件组装武器的生产方式。该材料旨在说 明( A.工业革命增强了北方的战斗力 B.南方没有进行工业革命 C.武器的先进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南北战争双方无正义性可言 9.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历史图示空格处应填入的是 蒸汽机的发明 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上半叶 19世纪70年代 A.铁路的广泛兴修 B.煤炭的大量生产 C.电力时代的来临 D.垄断组织的出现 10.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人发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 的阻挡,他们高喊“德国也需要阳光下的地盘”。这种局面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2 6. 他作为一个战士和政治家,时而因胜利而得意,时而因失败而沮丧,他把委内瑞拉和邻 近诸国的起义,引导到了一个历时虽久,但最后成功的结局。文中“他”领导了 ( ) A. 拉美独立运动 B.印度民族大起义 C.埃及华夫脱运动 D.墨西哥卡德纳斯改革 7. 对下面历史人物所领导的社会变革,说法正确的是 ( ) 彼得一世 亚历山大二世 A.都废除了封建农奴制 B.都强化了封建农奴制 C.都是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D.都推动了俄国近代化的进程 8. 南北战争期间,北方使用了铁路和蒸汽船,实现快速的兵力机动和集结;使用蒸汽铁甲 战舰进行海战,特别是北方还发展了制造标准化零件组装武器的生产方式。 该材料旨在说 明( ) A.工业革命增强了北方的战斗力 B.南方没有进行工业革命 C.武器的先进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D.南北战争双方无正义性可言 9.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历史图示空格处应填入的是 ( ) 10. 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德国人发现在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地区都受到了英国辽阔的殖民地 的阻挡,他们高喊“德国也需要阳光下的地盘”。这种局面导致的最直接后果是( ) A.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B.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德国战败投降 1.“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 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可见,列宁的目的是() A.用社会主义手段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B.用资本主义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覆盖社会 12.“德国陆、海、空的侵略对协约国的平民和他们的财产所造成的一切损失应由德国赔 偿。”材料中的情景最可能会出现在()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D.雅尔塔会议 13.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遭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 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以下说法与该材料内涵相关的有() ①这是以工代赈的出发点 ②由政府兴建大型公共工程 ③解决工人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④维护美利坚民族的民族精神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传统势力也往往把犹太 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纳粹党掀起反犹狂潮的根本原因是() A.迫害共产党,实行一党专政 B.宣扬种族主义,为侵略制造借口 C.控制工人运动,维护社会稳定D.加强思想专制,推行高压统治 15.1941年9月,英国开始研究在欧洲战场实施两栖登陆并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行性,同年 12月,美方正式参与。后由英方提出了一个穿过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的计划草案。该作战 计划实施产生的影响是() A.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C.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D.成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6.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
3 C.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D.德国战败投降 11. “新经济政策要求重新发展我们的经济潜能。我们希望建立一种给外国人以工商业承租 权的制度,来加速我们的经济发展。”可见,列宁的目的是( ) A.用社会主义手段来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B.用资本主义手段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C.建立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D.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覆盖社会 12. “德国陆、海、空的侵略 对协约国的平民和他们的财产所造成的一切损失应由德国赔 偿。”材料中的情景最可能会出现在 ( ) 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 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 13. 罗斯福说:“我们不仅要使失业者的肉体免遭饥寒,而且要维护他们的自尊心,他们的 自力更生的意志,他们的勇气和决心。”以下说法与该材料内涵相关的有 ( ) ① 这是以工代赈的出发点 ② 由政府兴建大型公共工程 ③ 解决工人失业问题,缓解就业压力 ④ 维护美利坚民族的民族精神 A. ① B.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4. 欧洲有久远的反犹传统,反犹一直是罗马教廷的宗教职责,世俗传统势力也往往把犹太 人的宗教迫害与经济掠夺结合起来。纳粹党掀起反犹狂潮的根本原因是 ( ) A.迫害共产党,实行一党专政 B.宣扬种族主义,为侵略制造借口 C.控制工人运动,维护社会稳定 D.加强思想专制,推行高压统治[ 来源: Z & xx &k. Com ] 15. 1941 年 9 月,英国开始研究在欧洲战场实施两栖登陆并开辟第二战场的可行性,同年 12 月,美方正式参与。后由英方提出了一个穿过英吉利海峡登陆法国的计划草案。该作战 计划实施产生的影响是 ( ) A.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 C.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 D.成功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16.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
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对“安全网”解读有误的是() A.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会缓和阶级矛盾 C.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将其法制化 17.欧盟于2009年开始对我国钢铁紧固件产品征收高达85%的反倾销税。2016年2月27 日,欧盟委员会决定根据WT0终裁,正式取消对中国钢铁紧固件的反倾销措施。这场螺母的 “战争”被公认为“中国在WTO胜诉欧盟第一案”。这体现WTO具有() A.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的职能 B.组织贸易谈判的职能 C.解决贸易争端的职能 D.彻底阻止逆全球化浪潮的职能 18.如图:反映了1945~1975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联合国成员国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51个成员国 76个成员国 □美洲 欧洲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120个成员国 144个成员国 19.通过以下两幅图片,我们可以探究的主题是:() 默克尔(现任德国总理) 1995年,在北京召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A.女性群体彻底改变了世界 B.女性已经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4 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对“安全网”解读有误的是 ( ) A.是工人阶级斗争的结果 B.会缓和阶级矛盾 C.可以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D.美国罗斯福新政期间将其法制化 17. 欧盟于 2009 年开始对我国钢铁紧固件产品征收高达 85%的反倾销税。2016 年 2 月 27 日,欧盟委员会决定根据 WTO 终裁,正式取消对中国钢铁紧固件的反倾销措施。这场螺母的 “战争”被公认为“中国在 WTO 胜诉欧盟第一案”。这体现 WTO 具有 ( ) A.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的职能 B.组织贸易谈判的职能 C.解决贸易争端的职能 D.彻底阻止逆全球化浪潮的职能 18.如图:反映了 1945~1975 年间联合国成员国的变化情况,这表明: ( ) A.第三世界发展壮大 B.欧共体的成员增加 C.世界贸易范围明显扩大 D.经济区域化的趋势加强 19.通过以下两幅图片,我们可以探究的主题是: ( )[来源: 学_科_网 Z_X _X_ K] 默克尔(现任德国总理) 1995 年,在北京召开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 A.女性群体彻底改变了世界 B.女性已经取得与男性完全平等的权利
C.妇女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D.妇女地位的提高完全依靠自身的努力 20.他在小说中一方面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 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材料中的“他”是() A.贝多芬 B.托尔斯泰 C.巴尔扎克 D.德莱塞 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的欧洲,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 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应该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材料二:思想革命给法国人民(和其他各国人民)以自由和博爱的思想,并在很多人中间 唤起对专制政体和贵族政治的仇视。17世纪的两次英国革命给他们一个似乎永久成功的切 近榜样。美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范例。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 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 纂各自的国家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这一时期史学研究出现新方向的因素有哪些?(2 分) (2)根据材料二,法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哪些?(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欧洲史学家批判拿破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欧洲史学界 侧重整理民族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综合以上探究,历史研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分) 2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瓦特之前,有很多人研究过蒸汽机,他们均没有成功制造出具有商业价值的蒸汽 机:就算制造出来,也不能用于大规模生产。有人说:“如果瓦特(1736-1819)早出生 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 材料二:近代西欧如果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
5 C.妇女地位有了明显提高 D.妇女地位的提高完全依靠自身的努力 20.他在小说中一方面抨击了俄国的沙皇专制和地主对农民的残酷压榨,另一方面又否定暴 力革命,宣扬道德上的博爱.材料中的“他”是 ( ) A.贝多芬 B.托尔斯泰 C.巴尔扎克 D.德莱塞 二、非选择题(共 5 小题,30 分) 21.(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 世纪的欧洲,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自然界的规律适用于人类社会,自然科学 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历史研究。历史研究应该通过科学的解释方法,寻求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材料二: 思想革命给法国人民(和其他各国人民)以自由和博爱的思想,并在很多人中间 唤起对专制政体和贵族政治的仇视。17 世纪的两次英国革命给他们一个似乎永久成功的切 近榜样。美国革命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充满希望的范例。 材料三: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引起欧洲史学界的普遍关注,很多史学家批判拿破仑对各 国的侵略,认为历史是体现民族特性的标志。各国相继整理出版自己民族的大型史料集,编 纂各自的国家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导致这一时期史学研究出现新方向的因素有哪些?(2 分) (2)根据材料二,法国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2 分) (3)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三中欧洲史学家批判拿破仑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时期欧洲史学界 侧重整理民族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综合以上探究,历史研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3 分) 22. (6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瓦特之前,有很多人研究过蒸汽机,他们均没有成功制造出具有商业价值的蒸汽 机;就算制造出来,也不能用于大规模生产。有人说:“如果瓦特(1736—1819)早出生一 百年,他和他的发明将会一起死亡!” 材料二:近代西欧如果没有横跨大陆的铁路和电报,没有往返于大河和沿海航道上的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