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文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 高三语文 2009.5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150分。考 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作答第Ⅰ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务必将专用机读答题卡上的姓名、学 校、考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2B铅笔将考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 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项。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 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共3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忤逆好莱坞毋庸置疑好逸恶劳 B.甲胄压轴戏助纣为虐暴风骤雨 C.璎珞应用文义愤填膺万马齐喑 D.鏖战熬出头桀骜不驯奥林匹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各行其事披星戴月要言不繁大旱之望云霓 B.依然故我积思广益时过境迁万变不离其综 C.定国安邦秘而不宣盛气凌人毕其功于一役 D.文过饰非涸泽而渔真知卓见如堕五里雾中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莎士比亚说“世界一舞台”,在北京,大幕未拉起,在剧场的入口已开始上演一 段暖场戏,送票的,等票的,寻找机会的,扎成一堆。在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的 人际网络,在一个小小的剧场入口,就可一其缩影。每个人都在等机会, 他想 进去的那个热闹的入口,里面演的是什么戏,有时候并不特别重要。 A.倘根深蒂固窥挤究竞 B.尚根深蒂固探跨究竟 C.倘盘根错节探迈至于 D.尚盘根错节窥蹭至于 高三语文试卷第1页(共11页)
高三语文试卷第 1 页 (共 11 页) 崇文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统一练习(二) 高 三 语 文 2009.5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3 页,第Ⅱ卷 4 至 8 页,共 150 分。考 试时间 150 分钟。 注意事项: 1. 考生作答第Ⅰ卷和第Ⅱ卷时,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答题均无效。 2.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务必将专用机读答题卡上的姓名、学 校、考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用 2B 铅笔将考号对应的信息点涂黑。 3. 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定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中涂满涂黑,黑度以 盖住框内字母为准。如需改动,用橡皮擦除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项。 答第Ⅱ卷时,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按题号顺序答在答题区域相应位置内,未在对 应的答题区域作答或者超出答题区域作答均不得分。 第Ⅰ卷(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忤.逆 好莱坞. 毋.庸置疑 好逸恶.劳 B.甲胄. 压轴.戏 助纣.为虐 暴风骤.雨 C.璎.珞 应.用文 义愤填膺. 万马齐喑. D.鏖.战 熬.出头 桀骜.不驯 奥.林匹克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各行其事 披星戴月 要言不繁 大旱之望云霓 B.依然故我 积思广益 时过境迁 万变不离其综 C.定国安邦 秘而不宣 盛气凌人 毕其功于一役 D.文过饰非 涸泽而渔 真知卓见 如堕五里雾中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莎士比亚说“世界一舞台”,在北京,大幕 未拉起,在剧场的入口已开始上演一 段暖场戏,送票的,等票的,寻找机会的,扎成一堆。在这个国家的最高权力中心, 的 人际网络,在一个小小的剧场入口,就可一 其缩影。每个人都在等机会, 进他想 进去的那个热闹的入口, 里面演的是什么戏,有时候并不特别重要。 A.倘 根深蒂固 窥 挤 究竟 B.尚 根深蒂固 探 跨 究竟 C.倘 盘根错节 探 迈 至于 D.尚 盘根错节 窥 蹭 至于
4.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人对风筝很有些感情,也涌现了不少做风筝的高足弟子。笔者原先住的那条胡同 里就有那么一位,姓赵,人们都叫他赵大爷。这位赵大爷心灵手巧,做起风筝来既快又好。 无论是糊“屁帘儿”,还是做大风筝,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做好了,而且还经常故技重演。跟 他聊天,只要说到风筝,那就滔滔不绝。从历史、技法,到式样、装饰,一套一套的,听 起来饶有趣味。特别是说起放风筝的好处,那更是义正词严。 A.高足弟子B.故技重演C.滔滔不绝D.义正词严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画家画烟云,无论是用工笔油彩画作巨幅,还是三笔两笔写实兼写意的素描, 真的能画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烟云么,怕也只是心中的烟云罢了 B.按照小谢的说法,他要供养两个家庭的生活,还要周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亲戚,显然 这点工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C.我公司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诚信为原则,以客户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主 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的推广及技术服务,致力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D.《卡萨布兰卡》里鲍嘉与褒曼在酒吧重逢,鲍嘉有一句沧桑的台词这么说:“这 个世界的问题,就在于每个人都少喝了两杯酒,以至都太过清醒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为兄轼下狱上书苏辙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 天地父母哀而怜之。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桕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狱,举 家惊号,忧在不测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 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遣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 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 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诪已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 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辑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 高三语文试卷第2页(共11页)
高三语文试卷第 2 页 (共 11 页) 4.下面语段中画横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北京人对风筝很有些感情,也涌现了不少做风筝的高足弟子。笔者原先住的那条胡同 里就有那么一位,姓赵,人们都叫他赵大爷。这位赵大爷心灵手巧,做起风筝来既快又好。 无论是糊“屁帘儿”,还是做大风筝,不一会儿的功夫就做好了,而且还经常故技重演。跟 他聊天,只要说到风筝,那就滔滔不绝。从历史、技法,到式样、装饰,一套一套的,听 起来饶有趣味。特别是说起放风筝的好处,那更是义正词严。 A.高足弟子 B.故技重演 C.滔滔不绝 D.义正词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一个画家画烟云,无论是用工笔油彩画作巨幅,还是三笔两笔写实兼写意的素描, 真的能画出某年某月某日某地的烟云么,怕也只是心中的烟云罢了。 B.按照小谢的说法,他要供养两个家庭的生活,还要周济一些比他更穷的亲戚,显然 这点工资是远水解不了近渴的。 C.我公司本着“以服务为宗旨,以诚信为原则,以客户为核心,以市场为导向”,主 要从事工业自动化领域产品的推广及技术服务,致力于工业自动化控制领域。 D.《卡萨布兰卡》里鲍嘉与褒曼在酒吧重逢,鲍嘉有一句沧桑的台词这么说:“这 个世界的问题,就在于每个人都少喝了两杯酒,以至都太过清醒。”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为兄轼下狱上书 苏辙 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臣虽草芥之微,而有危迫之恳,惟 天地父母哀而怜之。臣早失怙恃..,惟兄轼一人,相须为命。今者窃闻其得罪逮捕赴狱,举 家惊号,忧在不测。 臣窃思念,轼居家在官,无大过恶,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前后上章论事, 其言不一。陛下圣德广大,不加谴责。轼狂狷寡虑,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顷年 通判杭州及知密州日,每遇物托兴,作为歌诗,语或轻发,向者曾经臣寮缴进,陛下置而 不问。轼感荷恩贷,自此深自悔咎.,不敢复有所为。但其旧诗已自传播。臣诚哀轼愚于自 信,不知文字轻易,迹涉不逊,虽改过自新,而已陷于刑辟..,不可救止。 轼之将就逮也,使谓臣曰:“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然所恨者,少抱有
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 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 陛下而已。” 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缧萦,请没为 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 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岀 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 后已。臣不胜孤危追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其狂王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 激切陨越之至。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早失怙恃 父母的代称B.自此深自悔咎 遭殃 C.而己陷于刑辟 刑法、刑律D.惟宽其狂妄 宽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少抱有为之志 佐右亲近,必无为言者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B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蒙陛下哀怜 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D.飞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理解:苏轼自以为拥有天地宽容的恩德,不知道敬畏,更不知道抑制自己 B.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 理解:虽然当年干了太多糊涂事,终有所觉悟,想在晚年时有所报效。 C.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理解:虽然我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报效贤明的君主,却缺乏充分的理由来证明 D.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高三语文试卷第3页(共11页)
高三语文试卷第 3 页 (共 11 页) 为.之志,而遇不世出之主,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今遇此祸,虽欲改过自新, 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况立朝最孤,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 陛下而已。” 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昔汉淳于公得罪,其女子缇萦,请没为 官婢,以赎其父。汉文因之,遂罢肉刑。今臣蝼蚁之诚,虽万万不及缇萦,而陛下聪明仁 圣,过于汉文远甚。臣欲乞纳在身官,以赎兄轼,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兄轼所犯,若显有文字,必不敢拒抗不承,以重得罪。若.蒙陛下哀怜,赦其万死,使得出 于牢狱,则死而复生,宜何以报!臣愿与兄轼,洗心改过,粉骨报效,惟陛下所使,死而 后已.。臣不胜孤危迫切,无所告诉,归诚陛下,惟宽.其狂妄,特许所乞,臣无任祈天请命 激切陨越之至。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臣早失怙恃.. 父母的代称 B.自此深自悔咎. 遭殃 C.而已陷于刑辟.., 刑法、刑律 D.惟宽.其狂妄 宽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少抱有为.之志 左右亲近,必无为言者.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若.蒙陛下哀怜 惟陛下所使,死而后已.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理解,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窃恃天地包含之恩,不自抑畏。 理解:苏轼自以为拥有天地宽容的恩德,不知道敬畏,更不知道抑制自己。 B.虽龃龉于当年,终欲效尺寸于晚节。 理解:虽然当年干了太多糊涂事,终有所觉悟,想在晚年时有所报效。 C.虽欲改过自新,洗心以事明主,其道无由。 理解:虽然我想改过自新,洗心革面来报效贤明的君主,却缺乏充分的理由来证明。 D.汉文因之,遂罢肉刑。 A. . B. C. D.
理解:汉朝的法律因此免了淳于公的肉刑。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①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 ②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③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 ④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⑤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⑥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A.①③④B.①②⑥C.②④⑤D.③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呼天抢地的语气陈述人命关天的危迫,继而动之以手足之情,晓之以 如焚之忧,感人至深 B.苏轼性格愚直狂狷,恃才傲物,又爱纵谈古今,舞文弄墨,所以上章论事,观点 不一致,最终获罪下狱,不可救药。 C.苏轼的一段话,一谓苏轼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报效朝廷;一谓平素在 朝势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无人搭救。 D.苏辙想捐出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长出狱,使 兄长不至于死在狱中。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分) 弹棋,二人对局黑白各六枚先列棋相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晋·徐广《弹棋经》) 弹棋,始自魏宫内装器戏也文帝于此技亦特好用手巾拂之无 不中有客自云能帝使为之客著葛巾拂棋妙逾于帝。 (取材于魏·邯郸淳《艺经·弹棋》 12.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①③题。(10分) 四块玉闲适 关汉卿 旧酒投②,新醅泼⑨,老瓦盆③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 高三语文试卷第4页(共11页)
高三语文试卷第 4 页 (共 11 页) 理解:汉朝的法律因此免了淳于公的肉刑。 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反映兄弟情深的一组是 ①惟是赋性愚直,好谈古今得失。 ②惟兄弟之亲,试求哀于陛下而已。 ③轼早衰多病,必死于牢狱,死固分也。 ④非敢望末减其罪,但得免下狱死为幸。 ⑤臣窃哀其志,不胜手足之情,故为冒死一言。 ⑥臣闻困急而呼天,疾痛而呼父母者,人之至情也。 A.①③④ B.①②⑥ C.②④⑤ D.③⑤⑥ 10.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以呼天抢地的语气陈述人命关天的危迫,继而动之以手足之情,晓之以 如焚之忧,感人至深。 B.苏轼性格愚直狂狷,恃才傲物,又爱纵谈古今,舞文弄墨,所以上章论事,观点 不一致,最终获罪下狱,不可救药。 C.苏轼的一段话,一谓苏轼少有大志,又遇杰出明主,深欲报效朝廷;一谓平素在 朝势力孤危,一旦身陷囹圄,除兄弟外无人搭救。 D.苏辙想捐出自己的官职为苏轼赎罪,不敢存非分之想,只希望能救兄长出狱,使 兄长不至于死在狱中。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22分。 11.用斜线(/)给下面两段文言文画线的部分断句。(5 分) 弹棋,二 人 对 局 黑 白 各 六 枚 先 列 棋 相 当,下呼上击之。 (取材于 晋·徐广《弹棋经》) 弹棋,始 自 魏 宫 内 装 器 戏 也 文 帝 于 此 技 亦 特 好 用 手 巾 拂 之 无 不 中 有 客 自 云 能 帝 使 为 之 客 著 葛 巾 拂 棋 妙 逾 于 帝。 (取材于 魏·邯郸淳《艺经·弹棋》) 12.读下面两首小令,完成①—③题。(10 分) 四块玉 闲适① 关汉卿 旧酒投②,新醅泼③,老瓦盆④边笑呵呵。共山僧野叟闲吟和。他出一对鸡,我出一个
鹅,闲快活。 南亩°耕,东山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 么 【注释】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②投:再酿之酒。 ③醅(pi)泼:未滤过的再酿酒。④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⑤南亩:语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 南亩际,守拙归园田”。⑥东山卧: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 ①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所选第一首小令,写作者和友人喝酒、吟诗、欢宴的场景,形象鲜明生动,感情 真挚脱俗 B.所选第二首小令中的“他”,不是单指某一人,而是指像陶渊明、谢安这一类的贤 达人士 C.小令题为“闲适”,但并无消极情绪,在闲情中表达的是洁身自爱、不愿与统治者 同流合污的美好情操 D.作者用“争什么!”反问一句,其力量决不亚于慷慨激昂的作品,同样表现了作者 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②作者在《窦娥冤》中大呼“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而在《四块玉·闲适》中却道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这两处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分别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4分) ③王国维评价关汉卿的戏曲语言“字字本色”。明代评论家王骥德说:“作剧戏,亦须令 老妪解得,方入众耳,此即本色之说也。”请从上面第一首小令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 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艺术。(3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前3小题必做,第4、5小题选做一道)(7分) ①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杜牧《阿房宫赋》) 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诗经·氓》) ③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秦观《鹊桥仙》) ④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 (苏轼《定风波》) ⑤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 高三语文试卷第5页(共11页)
高三语文试卷第 5 页 (共 11 页) 鹅,闲快活。 南亩⑤耕,东山⑥卧,世态人情经历多。闲将往事思量过。贤的是他,愚的是我,争什 么! 【注释】①《四块玉·闲适》是一组小令,共四首,以上选的是第二首和第四首。②投:再酿之酒。 ③醅(pēi)泼:未滤过的再酿酒。④老瓦盆:粗陋的盛酒器。⑤南亩:语见陶渊明《归园田居》“开荒 南亩际,守拙归园田”。⑥东山卧:用晋代谢安隐居东山的典故。 ①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恰当 ...的一项是(3 分) A.所选第一首小令,写作者和友人喝酒、吟诗、欢宴的场景,形象鲜明生动,感情 真挚脱俗。 B.所选第二首小令中的“他”,不是单指某一人,而是指像陶渊明、谢安这一类的贤 达人士。 C.小令题为“闲适”,但并无消极情绪,在闲情中表达的是洁身自爱、不愿与统治者 同流合污的美好情操。 D.作者用“争什么!”反问一句,其力量决不亚于慷慨激昂的作品,同样表现了作者 傲岸的气骨和倔强的个性。 ②作者在《窦娥冤》中大呼“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而在《四块玉·闲适》中却道 “贤的是他,愚的是我”。这两处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分别可以看出作者什么样的 思想感情?(4 分) ③王国维评价关汉卿的戏曲语言“字字本色”。明代评论家王骥德说:“作剧戏,亦须令 老妪解得,方入众耳,此即本色之说也。”请从上面第一首小令中任选一句,具体分析 关汉卿本色当行的语言艺术。(3 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前 3 小题必做,第 4、5 小题选做一道)(7 分) ①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檐牙高啄;各抱地势, 。 (杜牧《阿房宫赋》) ②三岁为妇,靡室劳矣。 , 。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诗经·氓》) ③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 ! (秦观《鹊桥仙》) ④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归去,也无风雨也 无晴。 (苏轼《定风波》) ⑤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