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宜武区2008-2009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2009.5 高三语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弥封线内; 3.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在卷首答题表中,第Ⅱ卷则在答题纸上作答 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案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题号 2345678910总分 谷案 (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并且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A.吊唁 赝品 气焰嚣张 燕过拔毛 B.演绎 情谊 主观意测 自怨自艾 C.毗邻 脾胃 蚍蜉撼树 乐此不疲 D.囹圄参 生杀予夺 语焉不详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人类最好的天堂和最舒适的伊甸园就是我们赖以 、繁衍的地球。尽管我们并 不否认可能有外星人存在,但是 有外星人的话,也是他们已经和适应 了千万年 上亿年,已经适应了他们那个星球的环境,正如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才适应了地球的生活一样。 A.栖息即便进化到 B.生息即便进化或 C.生息如果演化到 D.栖息如果演化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 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的样子, 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 仍能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D.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应对经验,但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企业
1 北京市宣武区 2008—2009 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 2009.5 高 三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将学校、班级、姓名填在弥封线内; 3.将第Ⅰ卷的答案填在卷首答题表中,第Ⅱ卷则在答题纸上作答; 4.考试结束,试卷与答案一并上交。 第Ⅰ卷(选择题,共 3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总分 答案 一、(15 分,每小题 3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 ....并且书写正确 ....的一组是( ) A.吊唁. 赝.品 气焰.嚣张 燕.过拔毛 B.演绎. 情谊. 主观意.测 自怨自艾. C.毗.邻 脾.胃 蚍.蜉撼树 乐此不疲. D.囹圄. 参与. 生杀予.夺 语.焉不详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 ...的一组是( ) 人类最好的天堂和最舒适的伊甸园就是我们赖以 、繁衍的地球。尽管我们并 不否认可能有外星人存在,但是 有外星人的话,也是他们已经 和适应 了千万年 上亿年,已经适应了他们那个星球的环境,正如人类经过了漫长的时间 才适应了地球的生活一样。 A.栖息 即便 进化 到 B.生息 即便 进化 或 C.生息 如果 演化 到 D.栖息 如果 演化 或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在水球运动中,常常为了争夺一个球,几个运动员一齐钻进水中,于是,好几双胳 膊在水里纠缠得不亦乐乎 ....。 B.在现实社会中,有的人说一套,做一套,口是心非,别看他平日里寡廉鲜耻 ....的样子, 其实却是个十足的伪君子。 C.我国民间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由于技艺拥有者的观念问题而只留给家人,但 仍能薪尽火传 ....,生生不息。 D.当经济危机到来的时候,有些企业可能没有应对经验,但可以向有经验的优秀企业
邯郸学步,从而渡过难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弊案缠身的陈水扁,在面对法庭审问时,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洗刷自己的罪行,但是 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他了 B.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未来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加重视 人自身权益的保障、维护。 C.北京市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施行填报平行志愿。此举大大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 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好评。 D.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增长动力,我国消费 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5.下列对联相对应的文学家,依次是()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③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④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A.范仲淹白居易杜甫辛弃疾 B.韩愈白居易杜甫陆游 C.韩愈李白陶渊明陆游 D.范仲淹李白陶渊明辛弃疾 、(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6—10题 李土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 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 擢为国子祭酒。土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毎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 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 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土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 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 土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土。有牛犯其田者, 土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盜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 2
2 邯郸学步 ....,从而渡过难关。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弊案缠身的陈水扁,在面对法庭审问时,千方百计想尽办法洗刷自己的罪行,但是 大多数人已不再相信他了。 B.未来的教育不仅要更加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未来的医疗事业也会更加重视 人自身权益的保障、维护。 C.北京市在考生填报高考志愿时,施行填报平行志愿。此举大大提高了考生的录取率, 受到考生和家长的好评。 D.消费不足一直是我国经济运行中的难题。无论是经济结构还是增长动力,我国消费 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5.下列对联相对应的文学家,依次是( ) ①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 ②盛唐诗酒无双士,青莲文苑第一家。 ③质而绮,真且醇,自可传之千古; 樽中酒,篱下诗,岂甘了此一生。 ④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 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A.范仲淹 白居易 杜 甫 辛弃疾 B.韩 愈 白居易 杜 甫 陆 游 C.韩 愈 李 白 陶渊明 陆 游 D.范仲淹 李 白 陶渊明 辛弃疾 二、(15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6—10 题。 李士谦,字子约,赵郡平棘人也。髫龀丧父,事母以孝闻。年十二,魏广平王赞辟开府 参军事。后丁母忧,居丧骨立。赵郡王睿举德行,称疾不就。和士开亦重其名,将讽朝廷, 擢为国子祭酒。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李氏宗党豪盛,每至春秋二社,必高会极欢,无不沉醉喧乱。尝集士谦所,盛馔盈前, 而先为设黍,谓群从曰:“孔子称黍为五谷之长,荀卿亦云食先黍稷,古人所尚,容可违乎?” 少长肃然,退而相谓曰:“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每以. 振施为务。州里有丧事不办者,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有兄弟分财不均,至相阋讼, 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令与多者相埒。兄弟愧惧,更相推让,卒为善士。有牛犯其田者, 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其家僮尝执盗粟者,士谦慰
谕之日:“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干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 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日:“债了矣,幸勿为念 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 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日:“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土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 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日:“我曹不死,而令李参 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 (选自《隋书隐逸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B.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C.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D.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②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B.①每以振施为务 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 C.①士谦家富于财 ②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D.①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②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8.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补出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A.赵郡王睿举德行,(睿)称疾不就 B.(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C.为(债家)设酒食,对之燔契 D.(己)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 9.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明李士谦“轻利重义”的一组是() ①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②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③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④“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⑤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⑥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3 谕之曰:“穷困所致,义无相责。”遽令放之。 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值年谷不登,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士谦曰:“吾家余 粟,本图振赡,岂求利哉!”于是悉召债家,为设酒食,对之燔契,曰:“债了矣,幸勿为念 也。”各令罢去。明年大熟,债家争来偿谦,谦拒之,一无所受。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 乏.。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或谓士谦曰:“子多阴德。”士谦曰: “所谓阴德者何?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今吾所作,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赵郡士女闻之,莫不流涕曰:“我曹不死,而令李参 军死乎!”会葬者万余人。乡人条其行状,诣尚书省请先生之谥,事寝不行,遂相与树碑于 墓。 (选自《隋书·隐逸传》) 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士谦家富于财,躬处节俭.. B.债家无以偿,皆来致谢.. C.至春,又出粮种,分给贫乏.. D.开皇八年,终于..家,时年六十六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既见君子,方觉吾徒之.不德也 ②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B.①每以.振施为务 ②其后出粟数千石,以.贷乡人 C.①士谦家富于.财 ②士谦牵置凉处饲之,过于.本主 D.①士谦知而.固辞,得免 ②士谦闻而.出财,补其少者 8.根据文意,下列各句中补出的内容正确..的一项是( ) A.赵郡王睿举德行,(睿)称疾不就 B.(本主)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C.为(债家)设酒食,对之燔契 D.(己)犹耳鸣,己独闻之,人无知者 9.下列各组句子,全都表明李士谦“轻利重义”的一组是( ) ①后丁母忧,居丧骨立 ②盛馔盈前,而先为设黍 ③望见盗刈其禾黍者,默而避之 ④“穷困所致,义无相责” ⑤士谦辄奔走赴之,随乏供济 ⑥吾子皆知,何阴德之有 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③④⑤ D.②⑤⑥
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士谦幼年丧父,对母亲格外孝顺。后来母亲去世,他为母亲服丧,消瘦得只剩下 皮包骨头,憔悴不堪。 B.李士谦乐善好施,对州中因办丧事而兄弟分财不均的人家,他常常拿出自己的钱来 平息矛盾,使人向善。 C.李士谦对于给他人的恩惠和人们对自己的赞誉常常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 为算不上真正有阴德。 D.李士谦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很高,故去时甚至有百姓愿代其而亡,大家自发地为 李士谦树碑来纪念他
4 10.下列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 ...的一项是( ) A.李士谦幼年丧父,对母亲格外孝顺。后来母亲去世,他为母亲服丧,消瘦得只剩下 皮包骨头,憔悴不堪。 B.李士谦乐善好施,对州中因办丧事而兄弟分财不均的人家,他常常拿出自己的钱来 平息矛盾,使人向善。 C.李士谦对于给他人的恩惠和人们对自己的赞誉常常看得很淡,他认为自己的所作所 为算不上真正有阴德。 D.李士谦在乡郡百姓的心中威望很高,故去时甚至有百姓愿代其而亡,大家自发地为 李士谦树碑来纪念他
第Ⅱ卷(共120分) 三、(22分) 11.把第I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和士开(注:人名)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 (2)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0分) 天仙子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晩镜,伤流景。往事后期 空记省。沙上并禽②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②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1)这首词上阕写“午醉醒来愁未醒”,此中意味,与柳永《雨霖铃》中 ”二句的感受相仿佛,令人生出“酒 过愁肠愁更愁”的感叹。(1分 (2)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3)结合全词,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6分 13.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6分) ①群臣吏民, 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苏轼《石钟山记》) ③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⑤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鹊桥仙》 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 《窦娥冤》) 四、(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6题
5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22 分) 11.把第Ⅰ卷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⑴和士开(注:人名)亦重其名,将讽朝廷,擢为国子祭酒。 ⑵赵郡农民德之,抚其子孙曰:“此乃李参军遗惠也。” 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问题。(10 分) 天仙子 张先 《水调》数声持酒听,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临晚镜,伤流景。往事后期 空记省①。 沙上并禽②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重重帘幕密遮灯,风不定,人初静, 明日落红应满径。 [注]①后期:日后的约会。记省:记得清楚。②并禽:成双的鸟,鸳鸯之类。 ⑴ 这 首 词 上 阕 写 “ 午 醉 醒 来 愁 未 醒 ”, 此 中 意 味 , 与 柳 永 《 雨 霖 铃 》 中 “ ”二句的感受相仿佛,令人生出“酒 过愁肠愁更愁”的感叹。(1 分) ⑵上阕作者心中之“愁”,表现在哪些方面?(3 分) ⑶结合全词,赏析“云破月来花弄影”一句的妙处。(6 分) 13.将下面的古诗文补充完整。(6 分) ①群臣吏民, ,受上赏。(《战国策·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 ,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苏轼《石钟山记》) ③久在樊笼里,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④ ,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 ⑤金风玉露一相逢, 。(秦观《鹊桥仙》) 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 !哎,只落得两泪涟涟。(关汉卿 《窦娥冤》) 四、(10 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 14—16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