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2009.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150分。考 试时间150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 张驰有致 媲(b)美 相形见绌(chu) B.草坪 流光溢采 涨( zhang)幅 若即(j)若离 C.蝉连 金榜题名 透露(1du) 含英咀(j)华 D.峰会 蛛丝马迹 喟(kui)然长叹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 了。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 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 这些景 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 身在异国呢 A.清爽 钻抖颤 而且 B.清凉 攒抖颤 况且 C.清凉钻起舞况且 D.清爽 攒起舞 而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举行的公祭活动,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 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 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 调,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60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 只要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让展览 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 B.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的做 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C.金黄、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 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D.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山岩石壁上,把自己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的参天巨树,让自己发展 成为大的生命。 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玉台新咏》 南朝《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 焦仲卿 B司马迁 汉朝 《信陵君窃符救赵》历史散文 侯赢 第1页(共6页)
第1页(共 6 页)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二学期期末练习 语 文 2009.5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 1 至 3 页,第Ⅱ卷 4 至 8 页,共 150 分。考 试时间 150 分钟。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 共 30 分)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阴霾 张驰有致 媲.(bì)美 相形见绌.(chù) B.草坪 流光溢采 涨.(zhǎnɡ)幅 若即.(jì)若离 C.蝉连 金榜题名 透露.(lòu) 含英咀.(jǔ)华 D.峰会 蛛丝马迹 折.(zhē)腾 喟.(kuì)然长叹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我们搬到郊外以来,天气渐渐 了。那短篱边牵延着的毛豆叶子,已露出枯黄的颜色 来,白色的小野菊,一丛丛由草堆里 出头来,还有小朵的黄花在凉劲的秋风中 ,这些景 象,最容易勾起人们的秋思, 身在异国呢! A.清爽 钻 抖颤 而且 B.清凉 攒 抖颤 况且 C.清凉 钻 起舞 况且 D.清爽 攒 起舞 而且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句是 A.为亿万炎黄子孙和海外同胞所瞩目的桥山黄帝陵举行的公祭活动,成为传承中华文明、凝聚民族 精神的文化盛典。 B.中国能否快速推广电子商务应用,不仅关系到中国企业能否渡过金融危机,还关系到中国抓住机 遇缩小与世界经济的差距。 C.蓝印花布是我国民间传统工艺品之一,它格调朴素、高雅,蕴含着国人独特的审美趣味和生活情 调,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D.“地球一小时”活动虽然只有 60 分钟,但传递给地球人的节能环保作用却不可低估,它提醒人们: 只要关注节能,就能为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A.在现代艺术气息浓厚、广受时尚青年推崇的蓝顶美术馆,民间艺人无.与.伦比..的沙画表演让展览 会富有了浓郁的怀旧情调。 B.我们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应该用自己的头脑冷静地思考,那种听风就是雨 .....的做 法是万万不可取的。 C.金黄、水红、纯白和深紫的各色野花,热烈绽放,五光十色 ....,开满路旁、草丛,织成一条条一 方方美丽的彩色锦缎。 D.榕树就在生命难以生存的山岩石壁上,把自己生长成其他生命望尘莫及 ....的参天巨树,让自己发展 成为大的生命。 5.下列相关文学常识对应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玉台新咏》 南朝 《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 焦仲卿 B 司马迁 汉朝 《信陵君窃符救赵》 历史散文 侯嬴
「C老舍 现代《茶馆》 话剧 D莎士比亚 法国 《欧也妮·葛朗台》小说 、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日:“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 以奢失之。”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铏,其地南至3 吐,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 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 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 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 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日俭其道也。”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日:“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 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日:“夫戎僻而辽远,未间中国之声也, 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君日:“诺。”乃以 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由余归 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 二,开地干里。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 【注释】①铏:古代盛羹的器皿。②傲:通旒(i,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闻奢俭之节 节:关键 B.莫不宾服 宾服:归顺 C.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文章:文字作品 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 迁:迁移(放牧的地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曰俭其道也 广故数言欲亡 B.东西至日所出入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 第2页(共6页)
第2页(共 6 页) C 老舍 现代 《茶馆》 话剧 虎 妞 D 莎士比亚 法国 《欧也妮·葛朗台》 小说 克罗旭 二、本大题共 5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10 题。 秦穆公闲,问由余曰:“古者明王圣帝,得国失国当何以也?”由余曰:“臣闻之,当以俭得之, 以奢失之。”穆公曰:“愿闻奢俭之节.。”由余曰:“臣闻尧有天下,饭于土簋,啜于土铏,其地南至交 阯,北至幽都,东西至日所出入,莫不宾服。尧释天下,舜受之,作为食器,斩木而裁之,销铜铁, 修其刃,犹漆黑之以为器。诸侯侈,国之不服者十有三。舜释天下而禹受之,作为祭器,漆其外而朱 画其内,缯帛为茵褥,觞勺有彩,为饰弥侈,而国之不服者三十有二。夏后氏以没,殷周受之,作为 大器,而建九傲,食器雕琢,觞勺刻镂,四壁四帷,茵席雕文,此弥侈矣,而国之不服者五十有二。 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故曰俭其道也。”由余出,穆公召内史廖而告之曰:“寡人闻邻国有圣人,敌 国之忧也。今由余圣人也,寡人患之。吾将奈何?”内史廖曰:“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 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而厚.为由余请期,以疏其间。彼君臣有间,然后可图。”君曰:“诺。”乃以 女乐三九遗戎王,因为由余请期;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终年不迁.,马牛羊半死。由余归 谏,谏不听,遂去。入秦,穆公迎而拜为上卿。问其兵势与其地利,既已得矣,举兵而伐之,兼国十 二,开地千里。穆公奢主,能听贤纳谏,故霸西戎。西戎淫于乐,诱于利,以亡其国,由离质朴也。 (取材于《说苑·卷二十·反质》) 【注释】①铏:古代盛羹的器皿。②傲:通旒(liú),龙旗九旒,周天子仪仗。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愿闻奢俭之节. 节:关键 B. 莫不宾服.. 宾服:归顺 C.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 文章:文字作品 D.设酒听乐,终年不迁. 迁:迁移(放牧的地方) 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故.曰俭其道也 广故.数言欲亡 B.东西至日所.出入 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 C.夫.戎僻而辽远,未闻中国之声也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为由余请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A.犹漆黑之以(之)为器 B.(以)缯帛为茵褥 C.既已得(由余)矣,举兵而伐之 D.故霸(于)西戎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国君奢”的一组是 ①饭于土簋,啜于土铏 ②觞勺有彩,为饰弥侈 ③四壁四帷,茵席雕文 ④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 ⑤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 ⑥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 A.①④⑥B.②③⑥C.①③⑤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戎的臣子由余,深谙治国之道,他的一席话引起了秦穆公的担忧 B.戎王中了内史廖的计谋,沉溺女乐,不理政事,不听劝谏,以亡其国 C.秦穆公本是奢侈的君主,但他能听贤纳谏,痛改前非,终称霸西戎。 D.同是失国,舜禹失去的是属国,夏后氏、西戎失去的是自己的国家。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鲁有恶者其父出而见商咄反而告其邻日商咄不若吾子矣且其子至 恶也商咄至美也彼以至美不如至恶尤乎爱也故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 后能知美恶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0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第3页(共6页)
第3页(共 6 页)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D.因为.由余请期 谁为.大王为此计者 8.下列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 ...原文的一项是 A.犹漆黑之以(之)为器 B.(以)缯帛为茵褥 C.既已得(由余)矣,举兵而伐之 D.故霸(于)西戎 9.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能表现“国君奢”的一组是 ①饭于土簋,啜于土铏 ②觞勺有彩,为饰弥侈 ③四壁四帷,茵席雕文 ④君好文章,而服者弥侈 ⑤君其遗之女乐以乱其政 ⑥戎王果见女乐而好之,设酒听乐 A.①④⑥ B.②③⑥ C.①③⑤ D.②④⑤ 1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 ...的一项是 A.西戎的臣子由余,深谙治国之道,他的一席话引起了秦穆公的担忧。 B.戎王中了内史廖的计谋,沉溺女乐,不理政事,不听劝谏,以亡其国。 C.秦穆公本是奢侈的君主,但他能听贤纳谏,痛改前非,终称霸西戎。 D.同是失国,舜禹失去的是属国,夏后氏、西戎失去的是自己的国家。 第Ⅱ卷(共 120 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 22 分。 11.在下面短文中用“/”断句。(5分) 鲁 有 恶 者 其 父 出 而 见 商 咄 反 而 告 其 邻 曰 商 咄 不 若 吾 子 矣 且 其 子 至 恶 也 商 咄 至 美 也 彼 以 至 美 不 如 至 恶 尤 乎 爱 也 故 知 美 之 恶 知 恶 之 美 然 后 能 知 美 恶 矣 (取材于《吕氏春秋·有始览·去尤》) 12.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①—③题。(10 分) 送沈子福之江东 唐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柳枝词
宋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u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地名。临圻:近岸之地,此指江东岸。 ①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 题目寓旨。(2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2分) ③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分) ①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②③④⑤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④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苏洵《六国论》) ⑦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苏轼《赤壁赋》) 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10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4-16题。 长城富于强烈的生命节奏。它把自然中的节奏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显示出来。这是-条有生命的 线,神奇的线,寓奇险于沉实,藏变化于整齐。从苍茫的西北戈壁,至浩瀚的东部海滨,长城涉大河 巨川,穿崇山峻岭,跨危崖绝谷,过荒漠草原,腾挪跌宕,气象万千。宛如神奇巨笔在北国山河-笔 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而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是这草书中的转折,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 中错落的散点。它们与长城的城墙主体浑然-体,一气呵成,形成-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 长城建基于大地之上,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展示出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 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东部的长城,多建于崇山峻岭之上,凭借高山深谷用条石和砖筑成屏障城垣,“用险制塞”,城体 顺山势盘腾于陡峭的山峦脊背。敌楼则虎踞制高点处,两翼曲直回环。关塞坐落谷间峡口,扼险制要。 在人们的视角中,起到了与塔相似的审美效果,并且更具有险峭峻拔的气势。同是在崇山峻岭之中, 因山势不同,长城也显示出不同的风致来。八达岭长城雄伟壮丽,沉雄中见“阔大”;慕田峪长城建 于悬崖峭壁之上,这里山峰嶙峋陡峭,长城沿山脊忽而直上云天,忽而飞越深谷。真是奇险至极,令 第4页(共6页)
第4页(共 6 页) 宋 郑文宝 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 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 【注释】①罟(ɡǔ)师:渔夫。诗中借指船工。②临圻(qí):地名。临 圻 : 近岸之 地,此指江东岸。 ①这两首诗都以 为题材,诗人都借 这一诗歌传统意象表达情感。王诗首句点题,郑诗 题目寓旨。(2 分) ②这两首诗描绘了相似的情境,但感情基调并不完全相同,前者 ,后者 。(2 分) ③这两首诗的后两句,诗人都将自己无形的感情化为有形的景、物,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6 分) 13.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7 分) ①狗吠深巷中,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 ,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③ ,以手抚膺坐长叹。(李白《蜀道难》) ④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⑤ ,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 ⑥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苏洵《六国论》) ⑦舳舻千里,旌旗蔽空, , 。(苏轼《赤壁赋》) 四、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6 题。 长城富于强烈的生命节奏。它把自然中的节奏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显示出来。这是一条有生命的 线,神奇的线,寓奇险于沉实,藏变化于整齐。从苍茫的西北戈壁,至浩瀚的东部海滨,长城涉大河 巨川,穿崇山峻岭,跨危崖绝谷,过荒漠草原,腾挪跌宕,气象万千。宛如神奇巨笔在北国山河一笔 挥就的气势磅礴的草书,而敌楼就是这草书中的顿挫,雄关是这草书中的转折,亭障墩堠则是这草书 中错落的散点。它们与长城的城墙主体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形成一幅结构完整的艺术巨作。 长城建基于大地之上,把奇伟的自然美与建筑美融为一体,展示出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可以说 是真正的“大地艺术”。 东部的长城,多建于崇山峻岭之上,凭借高山深谷用条石和砖筑成屏障城垣,“用险制塞”,城体 顺山势盘腾于陡峭的山峦脊背。敌楼则虎踞制高点处,两翼曲直回环。关塞坐落谷间峡口,扼险制要。 在人们的视角中,起到了与塔相似的审美效果,并且更具有险峭峻拔的气势。同是在崇山峻岭之中, 因山势不同,长城也显示出不同的风致来。八达岭长城雄伟壮丽,沉雄中见“阔大”;慕田峪长城建 于悬崖峭壁之上,这里山峰嶙峋陡峭,长城沿山脊忽而直上云天,忽而飞越深谷。真是奇险至极,令
人不寒而栗。这段长城可谓雄伟中见“奇险″。它摄魂动魄,使登临者身λ险境,惊奇赞叹。而金山 岭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沿雾灵山伸展,山峦雄壮,而山势平缓。敌楼密集,设计巧妙,各不相 同。由司马台水库西望金山岭,长城恰似一件精工细笔的工艺品。它于雄伟之中见出“灵秀 与东部的崇山峻岭不一样,西部的长城大多坐落于戈壁大漠之中。由于缺少砖石材料这里的长 城基本上都用黄土夹以芦苇和柳条夯筑而成。这种土夯的城墙却与沙漠和戈壁的色调融为-体。西出 敦煌80公里的戈壁之中,留有玉门关遗址。还有距敦煌西70公里的阳关遗址,仅残存一座烽火台。 可是,在四周无垠的戈壁之中,这两座颗粒似的建筑,不仅没有因它们体积的微小而为大漠的苍茫所 淹没,而是突兀地矗立在滚滚黄尘和砂石之上,宛如铁骨凌空。它们在沙漠戈壁的广袤无垠和千古岁 月的时空交错中,展示出一种纪念碑式的历史永恒感 除了与不同的地形地貌相得益彰,长城在四季时令,雨雪云雾,晦明晨昏,都有着各种不同的风 姿。春华烂漫明丽,长城如展笑颜;夏日万绿葱茏,长城如腾碧浪;秋霜层林尽染,长城如披盛妆; 冬寒冰天雪地,长城如舞银蛇。月夜下之长城,孤峭冷峻;晨光中之长城,新美壮丽。(有删改) (取材于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14.下列判断,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长城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体现着自然的节奏,宛如北国山河上一笔挥就的巨幅草书 B.长城腾挪跌宕、气象万千、气势磅礴的特点,也是建筑美与自然美浑然融合的结果。 C.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金山岭长城因山借势、用险制塞,在崇山峻岭中各显风致 D.东部长城盘腾于陡峭的山脊之上呈峭拔之势,西部长城色调与大漠融合则富永恒之感 15.纵观全文,分条概括长城的美学特征。(4分) 16.下列描写长城的诗句与文中所介绍的长城特点不相符的一项是(3分) A.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明末清初·顾炎武《八达岭长城古诗咏》) B.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清·丁澎《度岭见长城》) C.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清·康有为《登万里长城》) D.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唐·李益《登长城》) 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7-20题。 湖光塔影 宗璞 第5页(共6页)
第5页(共 6 页) 人不寒而栗。这段长城可谓雄伟中见“奇险”。它摄魂动魄,使登临者身入险境,惊奇赞叹。而金山 岭长城,以司马台水库为界,沿雾灵山伸展,山峦雄壮,而山势平缓。敌楼密集,设计巧妙,各不相 同。由司马台水库西望金山岭,长城恰似一件精工细笔的工艺品。它于雄伟之中见出“灵秀”。 与东部的崇山峻岭不一样,西部的长城大多坐落于戈壁大漠之中。由于缺少砖石材料,这里的长 城基本上都用黄土夹以芦苇和柳条夯筑而成。这种土夯的城墙却与沙漠和戈壁的色调融为一体。西出 敦煌 80 公里的戈壁之中,留有玉门关遗址。还有距敦煌西 70 公里的阳关遗址,仅残存一座烽火台。 可是,在四周无垠的戈壁之中,这两座颗粒似的建筑,不仅没有因它们体积的微小而为大漠的苍茫所 淹没,而是突兀地矗立在滚滚黄尘和砂石之上,宛如铁骨凌空。它们在沙漠戈壁的广袤无垠和千古岁 月的时空交错中,展示出一种纪念碑式的历史永恒感。 除了与不同的地形地貌相得益彰,长城在四季时令,雨雪云雾,晦明晨昏,都有着各种不同的风 姿。春华烂漫明丽,长城如展笑颜;夏日万绿葱茏,长城如腾碧浪;秋霜层林尽染,长城如披盛妆; 冬寒冰天雪地,长城如舞银蛇。月夜下之长城,孤峭冷峻;晨光中之长城,新美壮丽。( 有删改) (取材于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2 年版) 14.下列判断,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3 分) A.长城以线的运动变化形式体现着自然的节奏,宛如北国山河上一笔挥就的巨幅草书。 B. 长城腾挪跌宕、气象万千、气势磅礴的特点,也是建筑美与自然美浑然融合的结果。 C.八达岭长城、慕田峪长城、金山岭长城因山借势、用险制塞,在崇山峻岭中各显风致。 D. 东部长城盘腾于陡峭的山脊之上呈峭拔之势,西部长城色调与大漠融合则富永恒之感。 15.纵观全文,分条概括长城的美学特征。(4 分) 16.下列描写长城的诗句与文中所介绍的长城特点不相符 ...的一项是(3 分) A. 居庸突兀倚青天,一涧泉流鸟道悬。(明末清初·顾炎武《八达岭长城古诗咏》) B.岭坂风回树郁盘,长城如带雾中看。(清·丁澎《度岭见长城》) C. 东穷碧海群山立,西带黄河落日明。(清·康有为《登万里长城》) D.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日云长惨,无风沙自惊。(唐·李益《登长城》) 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18 分。阅读下面作品,完成 17—20 题。 湖光塔影 宗璞